“5 ·12全国防灾减灾日”知识宣传——王二庄幼儿园

时光恋人*

<p class="ql-block">  今年5月12日,是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市应急管理局提示,市民应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多学习掌握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应急避险能力和自救互救技能。</p> <p class="ql-block"><b>  地震 在家中时就近躲避</b></p><p class="ql-block"> 如遇地震,在家中时要就近躲避,可躲在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旁边,如桌、床等;也可跑到空间小、有支撑的房间,如厨房、卫生间等。如果来得及,要先打开门,以保证通道畅通;关闭煤气开关、电闸。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也可蹲下或坐下,尽量卷曲身体。注意保护头颈部。震动停止后再撤离到安全地方。</p><p class="ql-block"> 如果在公共场所,要听从工作人员指挥,不要急于涌向出口,保持好与前面人的距离。遇到拥挤,要解开领扣,双手交叉于胸前,护住胸口。</p><p class="ql-block"> 一旦被困于废墟中,要尽力保证呼吸空间,如有可能,用毛巾等捂住口鼻,避免灰尘呛闷。不盲目呼救,节省力气,用敲击的方法呼救,注意外边动静,伺机呼救。尽量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候救援。</p><p class="ql-block"><b> 暴雨 不要在树下避雨</b></p><p class="ql-block"> 暴雨预警分为蓝黄橙红四种级别。暴雨来临时,最好待在屋里,远离窗户;在室外不要在大树底下避雨,不要拿着金属物品及接打手机,以防雷击。在室外时,要尽可能快速进入室内,来不及躲进去,就用可以找到的物品保护头颅不受伤害。尽量避免在积水中驾车行驶。注意做好排涝准备。当暴雨可能或即将导致江河湖泊水位上涨、地面交通中断、输电线路中断等灾害时,应立即寻找安全建筑躲避,等待降雨停止。</p><p class="ql-block"><b> 城市内涝 易积水区域勿逗留</b></p><p class="ql-block"> 强降雨容易引发城市内涝。首先应做到不在易涝易积水区域逗留。城市发生暴雨内涝时,低洼社区、下凹式立交桥、地下交通设施等都是易涝易积水区域,强降雨天气期间应及时离开这些区域;无盖暴露的下水口及水中电线也易造成人员伤亡,人员和车辆应尽量避开这些危险的地方。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暴雨内涝预警信息,预警发布后,尽量减少外出,外出要避开易涝积水危险点和危险区。</p><p class="ql-block"> 雨天行车要谨慎,遇到积水点不要抱着侥幸心理穿越,车里应备有破窗工具,以应对驾车误入较深积水处、无法打开车门的危险情况。</p> 火灾篇 地震篇 暴雨篇 洪水篇 溺水篇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编辑:元万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初审:边启航</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终审:宋维维</p>

积水

暴雨

内涝

易涝

减灾

防灾

不要

呼救

强降雨

时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