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浣花溪因为杜甫草堂毗邻 很多人都只知它与杜甫有渊源。殊不知,在五代十国,蜀国的两位花蕊夫人,这两位花蕊夫人,有诗形容她们:“花不足以拟其色 蕊差堪以状其容”,而且能诗善赋,多才多艺,且都与浣花溪结缘。</p> <p class="ql-block">都知道写下“亡国诗”的后蜀后主孟昶妃花蕊夫人。在她之前,前蜀帝王建的后妃中也有位花蕊夫人,淑妃徐氏,成都人(今灌山县城西)。精诗词,通音律,有《宫词百首》留传与世。前蜀时期,帝王王建曾在浣花溪上游修建了风光无限的皇家别苑——梅苑,每当梅开季节 ,自然又是皇家隆重的浣花游。现在,成都在浣花溪遍植梅林,想必是探巡出了前蜀时期浣花溪的历史价值。</p><p class="ql-block">而王建的淑妃——花蕊夫人,因极受宠爱,得以与帝同游浣花溪。她曾有诗形容浣花溪:“七宝阑干白玉除,新开凉殿幸金舆。沟泛碧波流春水,四面琼钩搭猗疏。”正因为如此,这位花蕊夫人和他的儿子(后主王衍)带着后妃宫娥游浣花溪,成了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活动。《蜀梼兀》记载:前蜀后主王衍(乾德)五年四月,游浣花溪,龙舟彩舫,十里绵亘,自百花潭至万里桥,游人士女,珠翠夹岸……”这也说明,成都繁盛数代的浣花溪游江活动,即是从前蜀开始的。但是,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她的儿子后主王衍,虽然颇有点学问,懂音乐。但因为他的母亲花蕊夫人是最早浣花游乐的明星,只知享乐,娇惯他,不求学不懂国事,他也只能在游山玩水和痴迷女色中发挥才能。在后期,前蜀的这位花蕊夫人和其姐交结幸臣,导引后主荒淫无度失国亡身,故后世人对她并未有什么好印象。</p> <p class="ql-block">但浣花溪的游江活动也正是在皇家的奢侈游乐的引导影响下,融入百姓纪念浣花夫人的情怀,才使它成为一方之俗,并且绵延千年。</p><p class="ql-block">前蜀后主的教训也告诉我们,有才能的母亲如何培养有根底的孩子,怎样让孩子的才能在正道上发挥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