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4月27日下午,高一生物组全体成员准时在弘毅楼教研室开展常规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本次教研活动中,主备教师史晓峰分享了自己对教材新增知识点《表观遗传》的认识,随后大家就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深度等进行了深入研讨。</p> <p class="ql-block">李成平老师:表观遗传学补充了中心法则没有解答的问题,第一个是哪些因素决定了基因的正常转录和翻译;第二个是核酸并不是储存信息的唯一载体。可以简单理解为:表观遗传调控就像一个闸门,即使有某种基因,那这种基因想要表达出来也需要很多个步骤。就像工厂生产产品,除了需要本身的原料外,机器运作的时间、情况也是影响最后产品及产量的重要因素;闸门会在“适当的时间”进行调整:当闸门开启时,就可以产出某种基因产物;当闸门开得大些,就可以量产这种基因产物;当闸门关得小些,产出的基因产物就减少;当闸门完全关闭时,就没有了这种基因产物。</p><p class="ql-block">李文瑞老师:在教材中,表观遗传是以DNA甲基化修饰为例介绍的。它既可能遗传给下一代,又或许在繁殖中被随机重塑掉,既可以被环境直接诱导改变,又可以被环境选择,这个状况就比单纯的遗传变异复杂多了,一些理论就不能被套用。在生态中,表观遗传变异能维持一代就是对个体的生存有重要意义的,一个种子诞生之前就预测了其可能面临的环境并作出调整,以前这个现象叫“亲本效应”,有时可以用种子的大小等表型解释,现在也可以用表观遗传变异解释;但在进化中,要证明它能作为现代综合进化论的补充,需要证明一些表观遗传变异能独立于遗传变异存在且遗传,并适应(改变、或被选择)环境,这种表观遗传变异的存在近些年已经被报道。</p> <p class="ql-block">最后,李文瑞老师总结:</p><p class="ql-block">1、教材中的“思考·讨论”分别提供了植物和动物的两个典型的表观遗传实例,教学时先分析柳穿鱼花的形态结构和小鼠毛色改变的原因,再归纳两者的共同点。在此基础上,舍弃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和甲基化等修饰方式不同,以及甲基化程度不同这些非本质属性,抽取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这一本质属性,从而建立表观遗传的概念。</p><p class="ql-block">2、表观遗传现象与社会联系密切,可结合教材中“与社会的联系”栏目,建议学生向亲友和周围人群深入宣传戒烟的道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