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

关火

<p class="ql-block">承德避暑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承德避暑山庄又称为“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始建于康熙42年(1703年),建成于乾隆55年(1792年),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89年,各朝除了续建,还不断优化,尤其是到了乾隆帝,由于乾隆几下江南,非常钟情江南水乡园林,故吸收了江南园林之精华,融进塞北之风光。整个山庄分为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东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是中国园林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和最高范例,被誉为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名园(北京颐和园、苏州拙政园、留院、承德避暑山庄)之一,5A级旅游景区。除避暑山庄外,还在周围同时建起了诸多的寺庙,形成了与避暑山庄有机配套的整体建筑群(俗称外八景)。</p> <p class="ql-block">▼这是避暑山庄“丽正门”。丽正门是乾隆三十六景之第一景,由于丽正门是避暑山庄的大门,其政治意义高于观赏价值,门前一对巍峨狰狞的大狮子,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下马石,无不散发着这座行宫的封建统治之气息。进入丽正门,就是避暑山庄的宫殿区。</p> <p class="ql-block">铜铸狮子。</p> <p class="ql-block">▼承德避暑山庄,是清代皇家御用“消暑”胜地兼作官府打理朝政的“第二办公区”。这是避暑山庄”门,即大宫门,又称“午门” ,门额有康熙皇帝手书“避暑山庄”四个大字。认真地看着这块匾额,似乎有些不对头,那个“避”字怎么多了一横。据传,这是康熙帝故意而为。原来,避,有“逃”意之解,康熙帝不甚喜欢,朕大驾于此,是消暑兼打理朝政的,岂能是“逃”呢?于是,故意多写一横,予以区别。历史已久远,故事任由编,无需纠结。</p> <p class="ql-block">▼“澹泊敬诚”殿。建于康熙五十年,乾隆十九年用楠木改建。“澹泊敬诚”四字是康熙帝御题。“澹泊”意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此殿是清帝举行重大庆典、接受百官朝觀、接见少数民族首领和外国使节的地方。“澹泊敬诚”下方是皇帝的宝座。</p> <p class="ql-block">▼十九间照房。亦称“万岁照房”,共计19见,一字排开 ,中间三间设作佛堂,乾隆的御题“宝筏喻”,是随侍人员候差之所。以万岁照房为界,前部各殿为前朝,后部为后寝,就是帝后的寝宫。</p> <p class="ql-block">▼康熙皇帝朝服像。</p> <p class="ql-block">▼乾隆帝戎装像。</p> <p class="ql-block">▼“烟波致爽”殿。是清帝的寝宫,建于康熙四十九年,居康熙三十六景之首,殿内陈设富丽典雅,嘉庆、咸丰二帝均驾崩于此殿。</p> <p class="ql-block">▼“烟波致爽”殿还是《北京条约》签准地。咸丰帝死前还在此殿批准了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并追认《中俄瑗珲条约》有效,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 。咸丰死后,慈禧与奕訢在这里策划了辛酉政变,实现了太后垂帘听政,开始了对中国长达四十八年的统治。</p> <p class="ql-block">▼云山胜地,康熙三十六景之第八景。此乃帝后雅兴听戏、良宵揽月之处。这里地处岗阜,频临湖水,朝晖夕霭,岚气不绝,是正宫观景的佳绝之处。</p> <p class="ql-block">▼云山胜地没有楼梯上楼,通过门前的假山石蹬道可上二楼,别出心裁,二楼一般都是供帝后祭月祈福所用。</p> <p class="ql-block">▼避暑山庄碑石。到这里,宫殿区就游完了。这里是山庄内的交通枢纽,也是游览车车站及其它服务点。向←去往山恋区,向↑进入湖泊区。湖泊区在宫殿区的北面,湖泊面积包括洲岛约43公顷,有8个小岛屿,将湖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区域,层次分明,洲岛错落,碧波荡漾,富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特色,是皇帝及家眷工作间隙、茶余饭后闲庭散步,饱览胜境之地。由于游西北山恋区需耗较多体力只好放弃,留着下次吧,我们选择游湖泊区和平原区。</p> <p class="ql-block">▼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群,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芝径云堤。康熙三十六景之第二景 ,仿杭州西湖的苏堤白堤而建,夹水为堤,形似芝字,它连接着如意洲环碧月色江声三岛,凭高远眺 三岛酷似一株灵芝草,又如相互连缀的云朵,故名“芝径云堤”。当然,像不像,完全靠想象,说像就像。如果用无人机俯拍,可能看出端倪。</p> <p class="ql-block">▼康熙皇帝南巡时,在无锡多次登金山游览,醉心于江流天际的壮丽景色,回京后便在山庄水面开阔的澄湖东部修筑了金山岛。避暑山庄的金山与镇江的金山相比,规模虽小,但景物环境仍相似,搏得皇帝欢心。</p> <p class="ql-block">▼隔湖观金山。</p> <p class="ql-block">▼清晖亭。康熙三十六景之第十五景,晨曦时临景,小憩,扬辉炫目,清晖娱人。</p> <p class="ql-block">▼这些湖边石板小径,不知当年皇上、帝后是怎么走的。</p> <p class="ql-block">▼澄波迭翠,康熙三十六景之三十景,康熙御题。</p> <p class="ql-block">▼烟雨楼。烟雨楼在避暑山庄如意洲之北的青莲岛上。清乾隆帝曾几下江南,见浙江嘉兴南湖(鸳鸯湖)之烟雨楼景色秀丽,遂摹其图,并于山庄内按图兴建。二层中间悬乾隆御书“烟雨楼”匾额。烟雨楼后面是假山,可沿石蹬盘旋而上,山顶有六角敞亭。烟雨楼是澄湖视高点,凭栏远瞻,万树园、热河泉、永佑寺诸处尽收眼底。每当夏秋之季,烟雨弥漫,荷花争艳,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烟雨楼二楼四周有栏杆,可凭栏环览四周景色。</p> <p class="ql-block">▼这是浙江嘉兴南湖的烟雨楼,比较上图,乾隆帝仿建得像吗?</p> <p class="ql-block">▼烟雨楼内展出各路宫廷艺术大师书绘“避暑山庄七十二景”的图咏作品及篆刻七十二景印章作品。</p> <p class="ql-block">▼“烟雨楼”匾额,乾隆御书。</p> <p class="ql-block">▼烟雨楼后面假山。上、下石蹬有点难走。</p> <p class="ql-block">▼过了烟雨楼,走着走着,前方的石头上刻着“万树园”三个大字,为乾隆皇帝所书,是“乾隆三十六景”第二十景。</p> <p class="ql-block">▼“莺啭乔木”亭,康熙三十六景之第二十二景。此处百鸟争鸣,极富诗情画意,是当年皇帝在朝霞映衬下听莺鸣鸟啼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亭内“康熙戎装像”。康熙三十六景之第十七景。坐此亭中,北览万树园,南望湖光碧水,山青水秀,令人叹为观止。康熙皇帝名“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在位61年,是清代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康乾盛世”的开创者,于康熙42年(1703年)下旨兴建避暑山庄。</p> <p class="ql-block">▼蘋香沜,乾隆三十六景之第十九景,“蘋香沜”三字为乾隆御题。意为:每逢炎夏三伏,水中青蘋片片,凉风习习,拂袖生香,别有风致,是帝后游湖时常来休憩之处。</p> <p class="ql-block">▼依绿斋。乔木拂窗连翠岭,澄波映栏接天光。</p> <p class="ql-block">▼热河泉。为热河的源头,是山庄湖水的主要来源之一,泉水清澈见底,终年不结冰。承德历史上曾被称为“热河避暑山庄”,称为热河行宫,雍正元年(1723年)设热河厅都,由此泉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水流云在。康熙三十六景之最后一景,取意杜甫的“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的诗句。流水与浮云相映成趣,动景变化妙不可言,当年帝后常在此赏景休息。</p> <p class="ql-block">避暑山庄建筑群,展示的是康乾盛世下国力昌盛的象征,是古代留下来的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是极其稀缺的旅游资源。在当下新时代,国度富庶,人民生活丰衣足食,提高生活质量,充实精神生活消费乃是刚需。帝王剑拔弩张的时代已远去,迎来的是和谐与幸福,当年御享之地皇家园林,如今我等庶民亦能到此一游,亲感美轮美奂、古朴壮丽的风光,乃足矣。(谢谢浏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