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吹向我们。我们像春天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 我们十二小的三个被选上参加区夏令营的队员,一大早就背上行李,高高兴兴地徒步前往北山。因为高兴,五(3)班的刘女生向我们两个男生提议,一起唱支歌。她起个头,我们一边前进,一边就放开嗓子唱了起来。 </p><p class="ql-block"> 1961年8月5日,吉林市船营区举办了一次规模稍大的、为期两天的少年先锋队夏令营。要求每个学校选派校优秀少先队员3人,指定1人带队,自备行李参加。共有65位少先队员参加了夏令营。夏令营以北山公园门前为基地,搭起了9顶帐篷。1顶帐篷用来作营部,其余每个帐篷安排住8人。 </p><p class="ql-block"> 8月5日7点多点,我们三人提前来到营部,看到营部门口已经聚集了20多人。营部登记妥当,即命令我们找到指定的帐篷休息,带队者八点半到营部开会。 </p><p class="ql-block"> 帐篷里,用十几张双人课桌排在一起组成了通铺,空着帐篷口立足。走进帐篷,大家不只是感到兴奋,而且都是自来熟。把各自的行李安排妥当,就交谈起来,第一次参加夏令营,感到新鲜、好奇……另一位带队者提醒我开会时间到了,我们就一起出发去营部。 </p><p class="ql-block"> 营部设在夏令营中央。前面竖起了两根旗杆,分别挂起了一面国旗和一面少年先锋队队旗。区少先队辅导员在营部召集并主持了开营会议。他扼要地讲明了举办夏令营的目的;说明了日程安排情况。然后宣布夏令营由一个大队组成,大队包括两个中队,每个中队包括两个小队,每个小队包括两个班,每个班8人;接着宣布了副大队长、各个中队长、小队长和班长以及队员名单,大队长由他兼任,正副大队长就住在营部。 </p><p class="ql-block"> 会后,大队长把我和另一位队员留了下来,交给我们一项特殊的任务。</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会议结束以后,夏令营就开始实施第一个行动:以中队为单位,各安排一位辅导员带领队员游览北山公园。 </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中队的辅导员是区体委主任王寿三老师。王老师那年有五十岁,一路上精神抖擞,一边游览,一边为我们讲解。</p><p class="ql-block"> 我们走到通往罗锅桥的上坡大道口,就转向右侧东峰上山。这是一条拾阶而上的山路,台阶都是由石块筑成。我们一路攀登,一路向上望,山上绿树郁郁葱葱,楼台庙宇忽隐忽现;东峰中间右侧,逐渐显现出一座古式建筑——泛雪堂。</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指着堂门上方的匾说:这“泛雪堂”三个字是清末大学者翁同龢在北京写的,前后门对联及后门的匾是吉林近代书法家宋小濂写的。这里过去是有文化的人活动的地方。1941年春,武术家李天骥曾经在这里举办过“太极拳研究社”。王老师一边说着,一边领着我们走进泛雪堂里面转了一圈,再从后门走出去,近观山下划船湖,远观吉林市。</p><p class="ql-block"> 沿途又经过关帝庙、坎离宫、玉皇阁等等名胜古迹,又走上了罗锅桥。大家七嘴八舌,纷纷说着“罗锅桥”。</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纠正我们说:“罗锅桥是老百姓的叫法。”此桥建于1932年。是因为康熙皇帝两百多年前东巡吉林,到这里狩猎,骑马来到北山东西两峰之间,曾经抓紧缰绳回头看景。古人把马嚼子和缰绳叫“辔”,所以就起名叫“揽辔桥”。</p><p class="ql-block"> 走过了揽辔桥,沿着山路走到了西峰最高处——旷观亭。王老师给大家介绍,旷观亭建于1924年,是一座小凉亭,因为地处北山西峰最高点,可以俯瞰吉林市,所以命名为旷观亭。</p><p class="ql-block"> 其实,我们是吉林市人,这北山一年都至少要来几回。但是,过去的来回可以说是走马观花,懵懵懂懂。经过王老师的解说,让我们不禁茅塞顿开,没想到我们平日里看到的风景名胜,其中还包涵着这么多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下午2点钟,大队长命令全体集合,举行了开营仪式。有两位记者参加了仪式,并且给我们拍摄了照片。 </p><p class="ql-block"> 仪式过后,由一位转业军人辅导员负责进行第一次整体军事队列训练。训练进行了大约一个小时,就把队长们集合起来,让队员坐在地上,观看辅导员对队长们的军事队列训练。最后,再由各个中队长负责本中队的军事队列训练。 </p><p class="ql-block"> 晚上宿营,都打开了行李卷,各自铺妥。大家睡在通铺上,觉得新鲜,又免不了七嘴八舌一番。我告诉大家,晚上要有军事行动,赶快抓紧时间睡觉。而我自己惦记着大队长交给我的任务,哪里睡得着呢?</p><p class="ql-block"> 大家都不知自己是什么时候才睡着的。突然,几位辅导员一边响亮地吹着哨子,一边分头跑到各个帐篷口高喊:“发现了敌情,紧急集合!”</p><p class="ql-block"> 我早有准备,睡觉时练功腰带没有解下来,出发时把一把竹刀插在身后。</p><p class="ql-block"> 我们毕竟不是训练有素的军人,所以集合起来还是有点慢。两个中队排列整齐后,大队长宣布:“哨兵发现了两个`敌特’打探我们营房。哨兵问口令,他们就逃跑了。我们的执勤小队已经追了过去。现在,我命令,一中队负责搜索东峰,二中队负责搜索西峰。一定要抓住`敌特’。大家有信心没有?” 全体队员声音不算齐,却都是大声地答应着:“有!”</p><p class="ql-block"> “出发!”大队长一声令下,各个中队长就率领着各自的队员跑步出发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中队负责搜索东峰。我是二小队队长,中队长命令我们从上山大路直奔揽辔桥,再向东散开搜索,他带领一小队从路口爬台阶,到达泛雪堂再散开向北搜索。</p><p class="ql-block"> 我们几乎都是睁圆了眼睛,认真地进行拉网式搜索。来到了揽辔桥北,天开始放亮了,我们趁亮继续向东搜索。搜索到了玉皇阁附近,先后遇到了两个站岗警戒的哨兵。据他们说,玉皇阁后面发现了一个“敌特”留下的痕迹。两个队员已经搜过去了,你们赶快跟上去。</p><p class="ql-block"> 我们搜索到了双塔附近,就发现了一个人影一闪。我拔出竹刀,把手一挥,命令大家从四面包围过去。只见一个男人突然从塔后向北朝着山下跑,我连忙追了过去。追到了一个陡些的坡子,男人突然摔倒了。我加快了速度,没等男人起身就扑了过去。谁知,那个男人三把两下就把我推开,起身就拿起一根短棍朝我打来。我一闪身,一刀就向男人的腰部刺去。几个回合,那个男人一棍劈向我持刀的右手腕子。我闪躲得不及时,竹刀被打掉了。这时候,一个比我高的人冲了上去,几个闪躲,就把男人的短棍夺了过来。我们又一拥而上,把男人制服在地。等到把男人抓住,用绳子捆了起来,我才抬头看那位夺得短棍的人:原来是我的师兄张敬轩。他每周日都要起早到双塔这里习武。正巧赶上我们在抓“坏人”,就及时出手帮忙。</p><p class="ql-block"> 负责西峰的二中队也圆满地完成了抓敌特的任务。当然,二中队没有非队员帮忙。</p><p class="ql-block"> 6日上午九点,举行了闭营式,特别邀请了张敬轩参加。区少先队辅导员兼大队长进行了总结表彰。又特别表彰了市七中学生张敬轩。我和另一位队员以及两位装成“敌特”的老师也受到了表彰。这时候,队员们才知道,为了使这次夏令营举办得生动活泼些,区有关领导特别安排了这场抓敌特的活动。 </p><p class="ql-block"> 那时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党和人民政府仍然想方设法组织举办了这次夏令营。举办时间虽短,但是,我们欣赏到的每一道风景,都是多么的靓丽;参观到的每一处名胜古迹,都是多么的美好;参加的军事训练,又是多么的井然有序;参与的真假难辨的抓敌特战斗,又是多么的生动逼真! </p><p class="ql-block"> 1961年暑假的夏令营,真的令人难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