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阁山文化

谢石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100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石阁山文化编辑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编辑顾问:古 风、白云奇、 古振强、李延芳、王养珍、王天平。</p><p class="ql-block"> 编辑部长:古绘景</p><p class="ql-block"> 主 编: 谢 石</p><p class="ql-block"> 副 主 编:古青峰、 白全安、 侯耀强、 白 飞、 白志星、侯正先。</p><p class="ql-block"> 编辑助理:王福臣、白耀国、 育 林、祝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2年2月15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图片书画为下坡村冯新平老师画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石 阁 文 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年味(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酿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陕北人家喜欢自酿米酒。寒冬腊月,庄户人家的后炕热锅脑上,大都放两坛密封的稠酒。唐代诗人杜甫《饮中八仙歌》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酒仙李白豪饮,正因为他喝的是糜子类粮食酿造的酒。贺敬之《回延安》赞道:“一口口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有美酒助兴,回延安的亲人才能交心倾谈。陕北扭秧歌时,伞头在锣鼓的伴奏下,唱着酒曲:“烧酒本是糜子水,先软胳膊后软腿。”意思是说:软糜子酒非常好喝,喝上一碗,首先胳膊会感到酸酸软软,然后腿也会软得抬不起来。充分说明糜子酒是有酒精浓度的。不然,听见天子召唤,李白不会不理的。</p><p class="ql-block">  每年七月份婆婆都要采麯,以备冬季配置稠酒。将新小麦洗净、浸泡,生出麦芽,然后在碾子上碾成瓣,采成麯块,用南瓜叶子或蓖麻叶子裹住,用马莲叶子捆绑,裹以厚厚的新鲜麦秸置于案板上,使其自然发酵,然后悬挂于窑面子上晾干。</p><p class="ql-block">  稠酒的制作工序及其繁琐,非常辛苦。制作细节很关键。选料的优劣,麯和面比例的掌控,温度、时间的掌控等等,都会影响稠酒的质量和口感。而这一切,完全凭着操作者的经验和感觉来把握。</p><p class="ql-block">  做稠酒采用去皮后的黍,也就是我们说的软黄糜子。把软糜子经过碾压去壳,浸泡至手能捏碎米粒,沥干水再经过碾压,用丝细箩箩出面粉。下一个步骤是蒸面,和炸糕蒸面差不多,蒸的时间越长越好。感觉米面熟了,改用文火继续。大锅里的水快熬干了,从锅边加水。几个钟头过去了,看那软黄糜子变成金灿灿、亮闪闪的黄色团块,尝一口,甜甜的,有浓厚的米香,还有一点酒香。米面蒸熟了,接下来要趁着热气采酒胚。这是考验一个家庭主妇的功力。熟透了的软糜子面很沾手。婆婆用木铲和刀子把面挖在盆里,把麯按比例放进去,手上沾一点冷水,迅速按一下面,然后再沾水,再按、再揣、再揉,一直到揉匀为止。如果软糜子面太软,那就要加一些生的糜子面,下很劲揉。如果怕烫,揉不匀的话,那稠酒的味道会很差劲的。刚出锅的软糜子面特别烫手,又不容易凉,一不小心就会烫手。我试了试,摁一下,吱哇吱哇地叫半天,真真的烫死我了。</p><p class="ql-block">  后炕热锅脑上,放着两个早已洗干净的二斗瓷坛。婆婆把用尽气力采好的一块块酒醅放入坛中。通常都是准备好的酒醅正好装进瓷坛。千万不能装的太满,因为,酒醅发酵以后会溢出来。密封之后,用新被子裹住,用细绳把瓷坛五花大绑起来。在热炕头放七、八天发酵之后,再把瓷坛移到炕墙下,待充分发酵好了,再将瓷坛移至窑内靠近门口通风处。可以随时饮用。</p><p class="ql-block">  密封着的酒坛被打开了,还没有打开坛盖,就能闻见酒香。拿走坛盖,只见已经发酵好的酒醅,比原来稀了一些,冒着一个个小泡,边上有些白色的真菌。婆婆挖去浮浮的一层,呈现出金黄的酒醅,一股醇香飘荡在窑里。外爷闻见了,挖一小勺放入嘴里,“啧啧啧”地品着,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让我也尝一口,哇,真好吃!先酸后甜,一股清爽之气直抵后脑勺,嗓子眼酒的醇香贯穿五脏六腑,这滋味令人永久难忘。我还要尝一口,外爷瞪了我一眼,说:“里边有生的软糜子面和麦麯,吃了会肚子疼的。”我心想,你怎么不怕肚子疼呢?嘴里却不敢言语。</p><p class="ql-block">  婆婆舀出来一碗酒醅,直接放进凉水锅里,加火熬煮,慢慢搅动着,一锅清水渐渐浑浊粘稠,暗黄色的稠酒就这样熬出来了。喝上一口,虽没有酒胚味道浓香甜美,但口感爽滑,甘甜清醇,浑厚饱满,醒目爽口,生津止渴,味道酸酸甜甜,十分可口。寒冬腊月,喝一碗稠酒,全身热乎乎的,十分舒畅。稠酒还具有暖胃健脾,滋阴润肺的保健功效,所以,男女老少都很喜欢喝它,也是我们招待贵客嘉宾必备饮料。</p><p class="ql-block">  吃罢大油水的年茶饭,喝一碗滚烫的黄米稠酒,全身心都会舒坦下来。正月里,秧歌队到全村各家各户去转院,主人预备一大锅热腾腾的甜米酒,让闹秧歌和看秧歌的乡亲品尝。伞头会即兴表演,现编现唱。</p><p class="ql-block">  村里乡亲知道外爷家的稠酒能喝了,纷纷过来品尝。婆婆抄上两碟子酸盐菜,把自家种的花生、南瓜子摆出来,众人一边喝稠酒,一边谈论时事。邻居三小一口气喝了三老碗,出了龙门就吐。外爷生气了,骂:“克塞哇哩的,几辈没喝过似的,不看看肚子有多大,就敢喝三老碗。懒怂肯定是不想拾柴去了。”</p><p class="ql-block">  三小回到家,醉得足足睡了一天一夜。</p> <p class="ql-block"> 崖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摊好的米饭,做好的炸糕、红烧肉、豆腐、丸子,炖排骨之后的腥汤等等,都要放在崖窑里储藏。崖窑是在背阳两孔土窑的窑面子上,挖一个深三米、宽二米、高一米的小窑洞,里边用细泥裹着细麦秸过泥一下,像大窑洞那样有窗有门,只是窗眼很小,目的是为了预防猫和鸟雀进去。这是陕北农家天然的冰箱。因为太小,大人进去,腰一直都得弯着,很不方便。每次拿东西,我都很积极地爬上去。每顿饭要拿几个花馍,几个摊米饭,一方红烧肉,一块豆腐,一碗丸子,几块酥肉,一碗软米糕。我在崖窑上边递,婆婆在崖窑下边接。递完了,我并不急着下去,慢慢品尝那凉凉的软米糕。凉的软米糕特别甜,和热过的有不一样的味道。因为婆婆做的糕甜发过,所以不是酒席上的那种凉了就嚼不动的黄米糕。吃完两块甜糕,再吃两个丸子,拿上一碗麻花,这才恋恋不舍地下了崖窑。“吃那冰凉的东西,肚子会疼的!”尽管每次婆婆都警告,但是,一个小孩怎么能拒绝那冰凉的甜蜜的滋味呢?凉的软米糕,尤其是我婆婆做的,美的很!</p><p class="ql-block">  崖窑下边放一块需要四个人抬的锤布大方石头,那是婆婆的专用品,从建这院地方就放那儿了。婆婆织完布浆洗的时候,总要在锤布石头上仔细捶打布匹。这块石头,经历过风吹雨打,已经变得光滑圆润,四个角也被磨平了。它见证了婆婆一辈子的辛苦。</p><p class="ql-block">  崖窑里储藏的食物越多,说明这是一家勤快的人。相反,那些崖窑里空空如也,或只放几个馍、几个窝头的人家,那肯定是懒惰的人。懒惰之人从来不喂猪和鸡,打下新小麦,上顿烙饼子,下顿压饸饹。还没立秋呢,他家的小麦已经所剩无几。聪明的庄户人,是要会计划的过日子。无论是穷日子,还是富日子,计划好了才能过幸福的日子。外爷说了,下苦出力累不死人,只要勤快,那么,离甜蜜幸福的生活不远了。</p><p class="ql-block">  年茶饭做好了,崖窑的地上塞得满满的,就要想办法处理一部分,不然,时间长了会变质的。外爷、婆婆要去左溪村我们家看他们的宝贝女儿了。我家很远。出了良见村向南,走上五里路,到了利壁村。这个村有妗子的父母,是外爷每年过年要看望的人。现在回想,外爷和婆婆真是聪明,他们把亲家和女儿同样对待,足见对妗子的关爱。半个猪一劈两半,炸糕、豆腐,丸子等等,每样包装两份,亲家一份,女儿一份,不偏不向,分量是一样多少。外爷和舅舅没有分过家,婆婆和妗子从来没有争吵过,那是两好并一好啊!</p><p class="ql-block">  亲家奶奶热情好客,见到外爷婆婆非常高兴。围绕着她的宝贝女儿——妗子一家四口,有说不完的高兴事儿。婆婆夸她的孙子:“我鹏鹏那次回来,差不多会识字了。很聪明。”亲家奶奶乐得嘴都合不拢:“是啊,是聪明。我鹏鹏那次回来,在炕上学跳舞,跳得可足劲哩。”外爷说:“啊呀!那狗儿学谁像谁,保元大是个罗锅,腿还有点瘸。那天拦羊从井沟上来,我鹏鹏跟在人家身后,学人家走路的样子,脱笑死人了。我还说保元大会生气,谁知那犟脾气的人不仅没有生气,还给了鹏鹏两只小鳖。呵呵,保元大也喜欢咱鹏鹏呢!”三人哈哈大笑起来。</p><p class="ql-block">  稠酒喝过了,中午饭也吃了,等不及收拾碗筷,外爷催促道:“哈呀!中午都过了,还不赶快动身!离左溪村还有十五里路呢。”亲家奶奶说:“隔河徒脚那么多的石崖路,谁让你把女子出嫁到延河那边的。”</p><p class="ql-block">  婆婆说:“世事难料,命里造下的,该我走那油布黏界石崖路的。”</p><p class="ql-block">  出了利壁村,我们向南走五里架子车能通过的路,然后赶着毛驴走一条下坡小路,向延河岸边走去。离延河越近,石崖越发陡峭。下到沟底的时候,有一条小溪川流而过。虽然是冬天,仍然能听到冰层下面泉水叮咚的声音。小溪之上,有一座用石头砌成的很古老的石拱桥。每次到桥边,我们都要歇息一会儿,喝几口清泉。虽然是冬天,那泉水却不怎么冰凉。河岸边倒挂着许多洁白的冰柱,用手摸上去,滑溜溜的让人爱惜,不忍损坏那份美丽。我和婆婆被景色吸引,外爷催了一遍又一遍,我们都不想动身。有一段路,我们头上边是非常危险的巨石。外爷和婆婆捡拾一些条形石块,支撑在危崖下边。我心想,那小石头怎么能撑起巨石呢?要问,外爷示意不许说话,让我越发感到神秘而又神圣。出了油布黏界石崖路,我们便看到非常壮观的冰封了的延河。小溪在这儿混入延河。有时候,我们从冰河上过河,但为了安全起见,我们还是选择走木桥。木桥是附近村民自发捐赠搭建的。每次过那高高的木桥,我都非常害怕。不光我害怕,那毛驴怕得怎么也不过桥。无奈,婆婆把驴眼睛蒙上,她在前边拉毛驴,外爷用鞭子赶毛驴,顺着河道的好路走一番,然后折上桥。如此三番五次,毛驴终于踩到木桥上,然后快快地跑过了桥。</p><p class="ql-block">  过了河,就是左溪村——我们村的地界。左溪后山有一条漫长的上坡路,十分难走。外爷让我坐在毛驴背上,婆婆用手抓着驴尾巴,气喘吁吁地爬上坡。走到我们家,弟弟妹妹当然最欢迎我了,小手拉着我的大一点的手,一个劲儿叫姐姐。</p><p class="ql-block">  妈妈翻看着她的父母送来的年茶饭,洋溢着一脸的幸福。摆在炕上的不仅有吃的,还有婆婆一针针缝起来的一家人的新衣新鞋。不知有多少个夜晚,我睡觉时,婆婆在煤油灯下纺线;我醒来时,她还在那儿做针线。啊!天上的北斗星,你知道她是什么时候睡觉的呢?时至今日,我还认为,我妈妈是最幸福的女儿呢。</p><p class="ql-block">  我又要跟着外爷婆婆走了。妈妈把我们送出村,站在后山一块刚修好的地里。地塄上写着口号:“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万岁!”“农业要发展,土地是根本”。••••••</p><p class="ql-block">  翻过延河岸,爬上油不黏界石崖,来到利壁村塬上的一块稻黍地里。回头望去,妈妈还站在修好的地塄上。婆婆照见了,坐在地畔上抹眼泪。外爷掏出烟锅,嘴里“吧嗒、吧嗒”地抽着,眼睛望着沟那边的我妈妈。在这么伤心的时刻,婆婆也不忘干活。地里有两簇稻黍秫秸,她把那梢上的细秸秆掰下来,准备做大锅上的锅盖用。她一边掰,一边哭,那伤心的样子至今还令我心疼。外爷让毛驴吃着秫秸叶子,并不催着赶路,眼睛一直望着延河对岸,一直等他们的宝贝女儿走了为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扫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要扫窑了。一大早,我还做着美梦,婆婆就叫我起来吃饭。吃过早饭,外爷把院墙角、硷畔上堆放杂物的旮里旮旯的尘土、碎柴草等等,打扫得一干二净。他把劈好的硬火焰的柴放一堆,把弱火焰的柴另放一堆。猪圈、驴圈、牛圈、鸡窝的粪便,要掏出垒好,还要给圈里垫上新土。其实,这些麻烦的活,外爷不会等到扫窑这天,勤快的他提前做完了。</p><p class="ql-block">  打扫窑洞是我和婆婆的活。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把炕席被褥、厨房用具等等杂物搬放在东窑,婆婆拿一把大扫帚从窑的后顶开始扫起。年初,外爷曾用掺着小麦细皮壳的细泥土,把窑过泥了一遍,本身比别人家的窑白净一些,打扫更容易一些。窑顶的屋间尘啊、蜘蛛网啊,被扫的干干净净。把顶部和墙面仔细地扫下来,用鸡毛掸子掸去所有柜子上的尘土,然后把脚地上的尘土、柜子下、水缸旮旯等地的尘土都扫的一干二净。炉炕的灰渣要倒掉,外爷把那炉灶也要仔细泥一下。干完自己的粗话,外爷拿了一把撅头,早就溜了。等扫完窑,婆婆头上的围巾、口罩和衣服,全部沾满了土,甚至连她的眉毛上,也清楚地沾着尘土。老人家纯粹成了个土人。之后,物归原处,窑里要仔细揩拭一遍。炕席和羊毛毡要在大门外晾晒,用木棍敲去尘土,然后才铺回炕上。床单和被罩换了新的,婆婆要另外花一天的时间大洗特洗。</p><p class="ql-block">  大半天的日子过去了,东、西、中三孔窑焕然一新,放米、放面的瓦瓮、稠酒坛、酸菜缸等等,被擦洗得锃光瓦亮。西窑的粮囤被码放得整整齐齐。三孔窑的窗户上,糊上了白格生生的麻纸,然后配上红格艳艳的窗花。最后一项就是裱糊墙面。炕上墙面上要贴花花绿绿的漂亮的炕围纸或炕围布。</p><p class="ql-block">  裱褙墙面是我最喜欢干的活。每年过年之前,舅舅都要捎回来很多报纸和年画。婆婆用小麦面和黄豆面汇合起来,熬下一大锅浆糊。婆婆把报纸铺在大案板上,刷上浆糊,两手提着报纸的两个上角,递给我,我小心地端端正正地贴在墙上,用扫帚轻轻地左扫几下,右扫几下,好了!刚开始和炕面对齐,后边那一张张就都对齐了。在刷浆糊之前,婆婆先审阅一番,要挑那些有图像的、好看的文章,贴在正面。在婆婆看来,有毛主席、解放军、中央领导相片的,一定要贴在外面。炕上贴三排报纸,用红纸条贴一道边,窑里很快亮堂起来了。脚地边的墙面上也贴两排报纸,报纸之上贴的是年画。年画从门旮旯一直贴到后边水缸跟前。年画的内容非常丰富。婆婆最喜欢贴的就是毛主席和元帅像了。随着年代的变迁,年画的内容也跟着改变。给我印象最深的画是《你办事,我放心》。这幅画在墙上挂了十多年,后来,外婆把它拿下来,藏在柜子里,成了珍贵的文物。</p><p class="ql-block">  渐渐地,以电影演员和歌唱家为题材的挂历,取代了年画的地位。我认识明星就是从墙上的挂历开始的。刘晓庆、邓丽君、唐国强等等,都是先从年画上认识,然后才看过他们的电影的。</p><p class="ql-block">  回想过去,婆婆就是我的启蒙老师。“说古今,道古今,耳朵翘起听古今”。《牛郎和织女》、《兄弟分家》、《白毛女》、《毛野人》等等,许多神话故事都出自婆婆之口,外爷间或补充一句。墙上褙的报纸和年画,是千金难买的教科书。老一辈革命家和鲁迅、矛盾等等文学家,我都是在墙上贴的报纸和年画中了解的。那一个个神话故事和革命故事,都在潜移默化中伴随着我的成长。婆婆和外爷把他们在识字班所学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我。正因为如此,我们老冯家和老王家四代人都崇拜毛主席。</p><p class="ql-block">  腊月天,天气十分寒冷。虽然在做年茶饭的时候,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年味,但是,摊米饭、杀猪、出油、炸糕、做稠酒、扫窑、糊窗、褙墙,使人特别劳累,一不小心,我感冒发烧了。后半夜,睡得迷迷糊糊中,我感觉后背疼,醒来,发现外爷婆婆在给我拔罐。我哭着不让,外爷就背着我在脚地上走来走去,趁我睡着的时候,婆婆偷偷地又给我拔一次罐。我的背上落满了罐印。外爷婆婆宽厚的脊背,久久让我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印象中,外爷、婆婆和爸爸妈妈都是在生产队五天一大会、三天一小会的思想路线教育中成长的人,他们从来不迷信。这一次我发烧,外爷、婆婆就有点迷信了。他们把毛主席的像贴在案板前的墙面上,用细箩把面粉洒在案板上,箩上挂一条穿着针的线。两人共同用手扶着箩子,面向毛主席,问道“毛主席啊,我这个外孙的病,什么时候能好呢?”他们耐心地等着,过了一会,手微微发抖,那针和线也抖动着,案板上就显示出来一些字。他们仔细辨认着,外爷说,再有两天能好;婆婆说,不对,有一天就好了。外爷又问:“毛主席啊,我儿在公家门上工作,他的职务什么时候能再升一级呢?”看那面中弯弯曲曲的字,外爷说,还要三年。婆婆说,那明明是二,不是三。外爷说,二年就二年,我都不急,你急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不知道是拔罐的作用,还是占卜的效果,感冒终于好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石 阁 骄 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赵步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赵步强、男。延长县原南河沟乡肖吉行政村第二村民组人。生于1944年7月13日。1958年毕业于肖吉河高小。同年,参加生产队劳动。担任生产队管理员等职务。1966年到雷赤中学打工,参加工作。后被安排到农村任教。曾先后在西岭、呼家沟中学、肖吉、官庄、白家山等村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期间,在1974年,曾被公社安排回村“抗死肩”,担任肖吉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治穷致富。完成任务后,又恢复教师工作,直到2004年退休。现随儿女居住在延安和西安,颐养天年。</p><p class="ql-block"> 赵步强一生,勤劳善良。对工作认真负责,对亲人关爱有加。对父母尽忠尽孝,对子女严格要求。在延宜二县有口皆碑。是一位深为社会人士和亲朋好友都引为知己的人,也是一位在社会和生活中被人深爱的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石 阁 贵 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白晓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白晓娟,女。生于1983年。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历,陕西省延长县罗子山镇木芽村人。酷爱文学、自学摄影、热心公益,延安市作家协会会员,延安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在延安市科技信息服务中心做《延安市科学技术局网》新闻编辑工作6年。2013年以来,先后在《华商报》《延安日报》《检察文学》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稿数篇。被延长县翠屏花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延长县自愿者协会评为“2015年度原创文学”优秀作家;在延安市科学技术局网站开设的专题“红色筑梦创业延安”荣获延安市2018年度优秀网络宣传原创作品网站类二等奖。摄影作品《学无止境》在延安市道德爱心公益协会与延安市社区文化促进会联合举办的延安市首届“凤凰山”诗词、书画、摄影现场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019年《红色延安》《向艺术节献礼》《延安宝塔放光彩》首次在延安旅游集团宝塔山分公司游客中心展出中入选。2013年至今,为残疾人、困难家庭、贫困学生等在网络媒体发起爱心呼吁数次,助力当地精准扶贫工作,唤起好多社会爱心人士参加公益事业。先后做了30个贫困学生的爱心妈妈,对接全国各地爱心人士,为孩子们寻找资助对象,把10多个贫困生接到家中照顾;帮助延长县东至村无烟煤中毒的杨庭峰夫妇筹集10多万爱心救助金。2019年,被延长县公益协会和延长县应急救援协会授予“十佳爱心妈妈”荣誉称号,被延安市委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延安模范”。2021年,在延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被延安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个人。</p><p class="ql-block"> 白晓娟在百忙中,一直参加延长县文学圈的各项活动。早在2013年,就积极参与延长在线活动,曾到肖吉村参与延长在线采风团到肖吉村采风活动 ,并多次参与到凉水岸、石阁山的采风活动,拍摄和留下了许多珍贵照片。是一位非常敬业和勤奋的文学摄影爱好者,也是大家非常喜欢的一位好女人!</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