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在佳县!

葭州小雨

<p class="ql-block">前言:今天在西安见到了一个好朋友,说她转发了我让乡村插上文化的翅膀,她一个斯坦福的朋友看到了,说一定要去赤牛坬,我很感叹这个数字时代带给我们的惊喜!所以将这次学习的总结文字也分享给大家,陕北一直很在努力,佳县也一直在努力!</p><p class="ql-block">为了不负这个时代,不负这一世的时光,欢迎大家到佳县看黄河,品枣香!</p> <p class="ql-block">  赤牛坬村,走在了佳县乡村振兴的前面,赤牛坬的今日之成果,得益于有一个坚持不懈,热爱工作,享受工作,一辈子换了十四个工作岗位,都保有工作热情的高永东同志,在赤牛坬的四天我看到高永东在带着村里的百姓干活,他自己每天尘土两肩,一直参与。干活的村民六十几岁的算年轻人,将《高高山上一头牛》实景演出的土台子用砖慢慢砌整齐,干活的人拿出自己的时间和力气,在村里做着公益的劳动,相互还会比对谁干的更好。鄂尔多斯企业家徐美丽在做完赤牛坬学习班志愿者服务回到自己的企业,为家族企业分享最大的收获是一个村子里的人在干一件事,那么作为家族企业又要在其中获取什么呢?家族大了、人多了,用什么来引领和传承?她说她找到了答案。企业家曹小林收获到作为一个集团物业公司是不是可以在服务业主有形物业管理的过程中将文化送到业主家里。最近,国家发布了一项很重要的教育变革通知,就是将劳动课重新纳入教学体系,大家不要小看这个事,因为这么多年的去劳动教育已经让我们体会不到了做人的根本,失去了恻隐之心,对父母养育恩情的体察之心没有了,对人民的仁爱之心自然也就没有了。去劳动的教育让人在不做小事的过程中也失去了做其他事的能力,单一的分数教育让人失去了好学的精神,自然失去了生命智慧的通达渠道。劳动,是打通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通道。所以孔夫子才会说出余力学文的教诲。比方说,在我父亲的年代,做为宣传部门你要深入百姓的生活,和百姓一起劳动,创作百姓能听懂的作品,然后用百姓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这次到赤牛坬还遇到父亲当年的许多粉丝,七八十岁了还能将父亲当年所编、所说的快板说出来。而我们现在的宣传都敷在了面上。拍照、拍视频,快餐式的表达,与宣传者来说没有任何的提升,与被宣传者来说没有任何的意义,与观看者来说没有任何的收获和记忆。所以,沉下心去学习,向老百姓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学什么?学参赞天地化育的能力,学勤俭务实的生活态度,学遵循天道的智慧,但我们现在大多数时间看到的是年轻人在站着,老年人在干着活,这其实是我们这么多年养成的一种习惯,是家里的模式,映射到社会中的现象。在山坳里面生活,听闻自然中早起的鸣叫,沉沉的夜厚厚的土将我们拉到很深的睡眠,想想在城市中辗转反侧的多少不眠人,这里是改善睡眠的绝好环境。四点多头遍的鸡鸣就响起了,天还没有透亮,一会就会听到木门吱呀开合的响动,七十多岁的妇女们要上山挖苦菜了,大概八点半左右,挖个八九斤回家了,上山锄地的老头也回来了,将挖到的苦菜安顿给老头,老太太开始做早饭,老头会在这个当口将苦菜送到集体食堂,一斤可以卖四块钱。一对这样的夫妻可以种十亩地。让我们由衷的佩服,想想城市里面的各种闲到无聊,无所事事的人,真是汗颜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到来将村里的作息打乱了,为了适应村子的节奏,我们将上课时间也做了调整,因为来的学员年纪太大,(最大的九十岁)让所有的志愿者惊讶,看着这些老人家,大家生起了无限的恭敬,是不是我们累世的父母一起来了课堂,小林学长买了一百斤挂面让各组辅导员去学员家里拜访。“说实话这里家庭不算富足,但很和睦,院子家里都很干净。”鄂尔多斯的志愿者说。“毛主席时代每天有夜校,现在没人管这些”。七十八岁的长者说。能感受到在衣食饱暖的当下老人家们的精神需求。如果说把时代比作一棵大树的话,那么城市是枝叶,农村则是根脉,国家将乡村振兴提出来作为国家战略,那么我们就要真心俯下身子,像高永东那样在百姓普通而平凡的日子里找到生命的价值。那就是利益世界、利益大众、利益文化的传承。在课程中讲到了恭敬的话题,村书记们特别有感觉,恭敬上级、恭敬一把手的位置,养成上下同欲的习惯,无论是一个家庭还是一个村落,还是一个县域,甚至是一个国家,而且其中还有一个听懂话的学问,在结业讨论的时候大家积极发言,纷纷将学习感悟到的点说了出来。学习,始终是能给大家带来快乐的一件事,而且,无论是来自内蒙还是榆林或者是绥德的志愿者,都是带着对中华文化的信仰来的,没有任何的功利,所以百姓们能体会到其中的真情,所以两天的学习非常愉快,最让人欢喜的是在开课的第二天下午下了一场大雨,终于可以入种了。课堂里弥漫着喜悦的气氛。</p><p class="ql-block"> 第三天上午,坑镇的贺书记过来了,参加了我们的结业讨论,村书记们提出来能不能让这样的课程在每个村子里去,时间最好放在冬天农闲的时候,贺书记很认真的听取了建议,然后和大家一起在灶上吃了饭,又带着我们看了赤牛坬的博物馆,最后又带我们去了坑镇镇政府的会议室,希望在合适的时间给他们上课。这样深入农村的课程于我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这样年纪大的学员组成却是第一次,我们的村庄年纪大了,守护村庄的人年纪大了,但通过这次的学习,更加坚定了我们在农村落实文化的信心,老人家们身上所沉淀的中国文化中的勤劳,简朴,厚道等等的元素需要我们用真心去护养向他们学习并传承,培根才能成材,守护好村庄才能守护好未来的中国。</p><p class="ql-block">努力,让我们一起!</p> <p class="ql-block">燕翼堂义塾的志愿者们</p> <p class="ql-block">种了十亩地的长者</p> <p class="ql-block">曹大班长的礼物</p> <p class="ql-block">姐妹</p> <p class="ql-block">快乐学习</p> <p class="ql-block">县委宣传部康部长</p> <p class="ql-block">村长代表</p> <p class="ql-block">村长代表</p> <p class="ql-block">齐读感恩词</p> <p class="ql-block">县委康部长讲话</p> <p class="ql-block">会背《为人民服务》的村民</p> <p class="ql-block">贺书记和志愿者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