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灵海幼儿园 】 ——科学幼小衔接 我们在行动

💋💋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  随着幼儿园三年生活的结束,孩子们将步入一个更加独立自主、更加复杂多元的学习生活天地——小学。亲爱的孩子们都做好准备了吗?科学做好幼小衔接就是给孩子最珍贵的一份入学礼物。</b></p> 一个玩 <p class="ql-block">  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生来就是活泼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对于孩子来说,游戏就是生命,生命就是游戏。”</p><p class="ql-block"> “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独特的学习方式。让孩在“玩”中,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的学习能力,养成社会交往合作能力,养成充满好奇、敢于尝试的科学探索能力,养成乐于想象和大胆表现的创造能力。</p> 三个忌 <p class="ql-block">01幼小衔接“忌急”</p><p class="ql-block"> 到了小学,孩子将进入到人生的一个新的阶段,要从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的直接经验逐步过渡到书本学习、间接经验的正规学校阶段,但这样的过渡不能太急,拔苗助长产生的早熟的果实并不甜美,这些道理我们家长都懂。</p><p class="ql-block"> 因此,家长“忌”急功近利地灌输知识,“要”引导孩子多关注习惯、技能、交往、心理、思维等小学阶段全面的素质准备,这也是幼小衔接的精髓所在。</p> <p class="ql-block">02幼小衔接“忌多”</p><p class="ql-block"> 幼儿园“小学化”让孩子上学前就积累了拼音、写字、算术等大量知识,上学后这些知识将要重新学习,全面覆盖。提前学习会造成孩子一入学就厌学,天天“吃剩饭”只会毫无营养。而自控力、好奇心、专注力、责任感、勇气和自信心等孩子需要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则被大量枯燥的知识学习时间所7占用。</p> <p class="ql-block">03幼小衔接“忌快”</p><p class="ql-block"> 根据教育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学习任务。要想人为的提前完成,往往是“欲速则不达”。科学的幼小衔接应该通过“浸润”与“渐进”的方式,按部就班、规范过渡。</p><p class="ql-block"> 心理学界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即心理学家格赛尔的双胞胎爬梯实验。实验中,双胞胎中的一个,在他出生48周起,每天做十分钟的爬梯训练,连续六周,到52周时,他能熟练地爬5级楼梯。在此期间,双胞胎中的另一个不做训练,而是到他53周时才开始练习爬楼梯,结果,两周后他也能爬到楼梯的顶端。这一实验说明了孩子发展是有其内在“时间表”的,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自然规律。</p> 五个多 <p class="ql-block">01多陪伴成长</p><p class="ql-block"> 新教育改革提出一个主张: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基调就是陪伴。父母再忙也应该想办法陪孩子,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吃饭,在一起说话,在一起亲子活动,交流和学习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研究表明,孩子的词汇量和父母在家庭中的交流直接相关。父母喜欢谈论政治,孩子可能今后会对政治感兴趣;父母喜欢读书,孩子可能今后喜欢阅读;父母总是抱怨,孩子可能就有了抱怨的情绪。</p> <p class="ql-block">02多习惯养成</p><p class="ql-block">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衡量教育是不是成功就看有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就是要养成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不断地自主学习,不断为自己充电的习惯。</p><p class="ql-block"> 幼儿园每个月让孩子做一件事,培养好习惯。比如,小班新生这个月学会吃饭。吃饭里面有很多习惯要培养,饭前洗手,饭后漱口;一手扶碗一手拿勺;一口饭一口菜,细嚼慢咽;自己取放餐具,轻拿轻放;进餐时保持安静,不挑食等。这些细节的养成,不仅仅是礼仪的培养,还有很多和习惯相关的东西。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每一个好习惯养成的过程中,都需要父母花心思耐心引导和陪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03多培养阅读</p><p class="ql-block"> 阅读是让孩子有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阅读的种子是在家庭里播下的,阅读能力、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培养是从家庭开始的。最初的阅读是亲子共读,是父母读给孩子听,因为孩子不认字,阅读更多的是从图画入手。孩子最初是通过图画认识这个世界的。图书不仅有价值熏陶的作用,还有治愈的作用,孩子要解决什么问题,都有相应的图书,看了之后比说一万句教训的话都有用。在书中他们懂得了“办法总比困难多”。最重要的是,儿童时期一旦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今后会主动找书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04多注重品质</p><p class="ql-block"> 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什么能够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认多少字、做多少数学题、读多少唐诗吗?不是。幼儿表现出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学习品质,也正是中小学生正在倡导的核心素养。学习品质不是儿童要学习的知识、技能本身,而是儿童面对这些知识技能时,即学习这些知识技能时的态度、倾向。比如:一位听力非常好又特别爱说的孩子,课堂上她不会专注地听老师讲、听同伴说,我们说这个孩子有相应的知识能力但却没有良好的倾听品质;一位力气小、动作不协调的孩子,却常常喜欢帮妈妈搬椅子、扫地、倒垃圾,我们说这个孩子知识技能不强,却有相应的积极主动、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知识技能没有获得可以日后逐渐获得,而学习品质一旦受到伤害就很难弥补。这要求家长朋友们,不要单纯追求知识技能,一定要在入学准备的过程中,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态度、习惯、倾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05多增加信心</p><p class="ql-block">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因为孩子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学习特点,包括教师的要求都会有很大的不同,对于孩子们来讲,这一阶段的挑战一点也不轻松。爸爸妈妈担心他们知识学得少,到小学学习跟不上。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们身上有很多非常宝贵的品质,孩子们是永远活在当下的。</p> <p class="ql-block">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龄前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启蒙时期。做好学前教育需要家、园、社会共同为之努力,让我们共同携手,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理性看待“幼升小”,悉心陪伴,科学衔接,送给孩子一份最珍贵的入学礼物,还孩子们一个幸福、多彩的童年!帮助孩子开启一段美好的学习旅程!</p>

孩子

学习

养成

习惯

知识

幼小

衔接

阅读

技能

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