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元阳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红河哈尼梯田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特出地理气候同垦共创的梯田农耕文明奇观,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元阳哈尼族开垦的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砍下石缝也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着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div> 元阳梯田是哈尼族人1300多年来生生不息地“雕刻”的山水田园风光画。哈尼人是最早驯化野生稻的民族之一,水稻种植是哈尼人古老的生产内容。哈尼族将哀牢山区三江流域的野生稻训化为陆稻,又将陆稻改良为水稻,在得天独后的生态环境中,使三江流域成为人类早期驯化栽培稻谷的地区之一。</div> 夕阳下的哈尼梯田 哈尼小姑娘,红里带黑的小脸,显得美丽健康(她不让拍照,偷拍的😃) 清晨 清晨看坝达美如画 建水古城位于云南昆明之南220公里,故称步头,亦名巴甸。南诏政权于唐元和年间(810年前后)在此筑惠历城,属通海都督。惠历为古彛语,大海的意思,汉语译为建水。元时设建水州,属临安路。明代仍称建水州,清乾隆年间改建水州为建水县。民国元年改建水县为临安县,次年复称建水县。 建水城最早为为南诏时修筑的土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扩建为砖城。李定国攻占临安城时,南北西三城楼毁于战火,康熙四年又修复,后再度毁损。唯有东门朝阳楼,虽历经多次战乱和地震,至今近六百年,仍旧巍然屹立。建水县在元代就始建庙学。明洪武年间建临安府学,万历年间又建建水州儒学。清代先后建立了崇正,焕文,崇文,曲江四个书院。当时有“临半榜”之称,即云南科举考试中榜者中,临安府就占了半数左右,堪称云南之冠,在全国便不多见。所以建水从来就有“文献名邦””滇南邹鲁“的称誉。 东门朝阳楼 朱家花园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是当地乡绅朱渭卿弟兄所建,祠宅毗。建筑占地2万多平方米,主体建筑呈“纵三横四”布局,房舍格局井然有序,院落层出有致,民居建筑用料上乘,雕刻精美,结构精美,结构精巧,布局考究。整组建筑陡脊飞檐,雕梁画栋,精美高雅,庭院厅堂布置合理,空间景观层次丰富且变化无穷,形成“迷宫式”建筑群。是一座典型具有南方特色的家园林,它内雅外秀,形制规整,布局灵活,空间丰富,层次渐进,色彩淡雅,装修有度,结构统一,在丰富的形式中,包容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是内地文化与边疆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像纸花 建水古城被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古城经历12个世纪的建设,至今保存有50多座古建筑,被誉为“古建筑博物馆”和“民居博物馆”。 现存于建水(明清时期为临安府所在地)城内的云南提督学政考棚,为明清时期云南省最高教育行政长官,即云南提督学政定期到此,集中滇南片区的临安,元江,开化(今文山),普洱(今思茅地区)四府学子举行院士的场所。<div>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代,继之于唐,宋,元各朝,兴盛于明清,废止于清末,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它是我国历史上考试选拔官吏的一项基本制度。</div> 临安路 建水紫陶是很有名气的,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波本窑是建水古城最著名窑之一 建水古井散落在许多古老街巷,历史悠久,许多井至今都在使用,建水古城内有龙井,红井,诸葛井,涌莲井,永宁井,还分为单眼井,双眼井,三眼井及四眼井,大小不一。建水人喝的都是古井的水。<div><br></div><div> 2014年8月31-9月1日游</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