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沙农场史拾遗一一孖髻山下惊回首

帮主(老许)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孖 髻 山 下 惊 回 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老 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平沙五一三广场是展示平沙人劈波斩浪围垦建家园、商海弄潮创奇迹的纪念性广场,而广场这地方本身,也隐藏着鲜为人知的精彩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广场及东侧一带,原是前哨分场(1970年易名立新分场)二队旧址,上世纪六十年代中至七十年代中,我小学至高中的生活在这里度过,当年出现的许多人和事,现在回首再看,感觉非比寻常,甚至共和国重大事件的一些故事脉络,也延伸至此。现值平沙建场67周年之际,特追忆几段往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平沙五一三广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贵族遗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国际形势战云密布,中苏美三国矛盾互为胶着,为了打破僵局,确保国家安全,历史巨人大手一挥,美国总统尼克松一行便于1972年2月21日飞抵北京,展开中美外交的"破冰之旅"并取得重大成果:周恩来总理与基辛格在杭州一个前身叫刘庄的西湖国宾馆的八角亭里,草签了举世瞩目的《中美联合公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一行抵京访华,周恩来总理等到机场迎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湖国宾馆湖畔的八角亭,《中美联合公报》在这里签署。</span></p> <p class="ql-block">  在这个堪称20世纪政治史上里程碑的"改变世界的一周"里,地处南海之滨的平沙农场立新分场二队,正处春寒料峭,一位42岁男子冒着严寒或在生产队早稻田耕作,或在生产队鱼塘独自挑泥加深鱼塘,饿了,就地捉些青蛙、河虾、塘虾掰开便吃。他,名叫刘启言一一西湖国滨馆前身刘庄的唯一少庄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前哨(立新)分场二队的刘启言</span></p> <p class="ql-block">  私家园林刘庄占地400多亩,号称"西湖第一名园”,是刘启言父亲刘学询于1905年设计建造的。</p><p class="ql-block"> 刘学询,晚清进士、商寡,人称"刘三国"(文可华国、富可敌国、妾可倾国),曾有推翻清廷自己当皇帝的政治梦想。1900年孙中山策动惠州起义时,为争取刘提供巨额资助,曾写信托人转交给他,许诺若起义成功,"主政一人,或称总统,或称帝王,弟决奉足下当之"。惜信未能送达刘手上,后惠州起义失败,信中设想自成空谈。</p><p class="ql-block"> 政治梦想破灭后,刘学询退隐西湖,1930年他的八姨太生下刘启言,实现老来得子,至1935年80岁高龄病逝。</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00年,李鸿章(前排右二)、港督卜力(前排右一)、刘学询(前排右三)在香港总督府会面。</span></p> <p class="ql-block">  1950年,刚满20岁的高三学生刘启言参军离开刘庄,后转业赴柴达木勘探石油,至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退职返回祖籍中山县,被安置在平沙农场前哨(立新)分场二队。</p><p class="ql-block"> 1953年,刘启言母亲出于生计,将刘庄捐赠给国家,刘庄便易名为"西湖国宾馆",从此,这里便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外国总统等重要贵宾在浙江活动时主要的下榻处之一,其中,1953年毛主席在这里主持起草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草案),而刘母,则于1969年病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湖第一名园一一杭州西湖国宾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世纪四十年代,西湖刘庄部分临湖主体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  刘庄后来的命运,刘启言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才得知,在过去的特殊环境下,他参军后与家庭再无联系,来到二队时,他的身世从不向人言,成了人们眼中迷一般的人物,而他的怪异个性又让人感觉他很不一般。</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刘启言军旅生涯时期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  他在文革初期曾被批斗,开批斗会时,他向会场边走边振臂高呼:"打倒刘启言!”那声音震撼全队。他昂首挺胸,迈着的方步似军人般铿锵有力,连押解他的民兵都相形见绌。</p><p class="ql-block"> 他有不服输的犟劲,干农活也爱跟强手比高低,挑泥担沙的箩筐要比别人大,装得要比别人多。</p><p class="ql-block"> 他淡然面对生活的艰难困苦,常见他独自捧着一砵白饭,坐在树底下用一小碟辣椒末做菜便吃得津津有味。</p><p class="ql-block"> 他酷爱足球,诗文造诣甚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刘启言晚年用硬笔和毛笔手抄自已创作的诗文订装本(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他手抄的诗文字迹端庄工整,非常认真。诗文分类成册十多本,每本用麻线订装,每本都影印数十份派给友人。</span></p> <p class="ql-block">  他充满激情,乐善助人。那时每逢寒暑假,中小学生都要到生产队支援农忙,刘启言便将总场直属及本队来帮忙的几十名学生组织起来,开工前集合在大树下讲英雄人物的励志故事,讲时激情澎湃、手舞足蹈,极具感染力。后来他离开二队当中学教师时,为资助两名品学兼优的难侨女生不遗余力,成为人们长久的美谈。</p><p class="ql-block"> 他刚正耿直,不媚权贵。在二队,人们每遇不平,常会听见他一声断喝。在当教师期间,因工作问题曾跟农场分管教育的顶头上司进行公开抗争,并当面要求农场党委书记即时召开党委会公正处理,最终如愿解决,轰动一时。</p><p class="ql-block"> 他淡对财富,心如止水。自二千年后,他得以多次重返刘庄,面对父亲创建的国家级园林的百年变迁,自然心潮澎湃,但对母亲把它捐献给国家的举措,又表现得很坦然。他认为,世间万物盛衰都有周期,父亲创下的家业能够见证共和国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与有荣焉。</p><p class="ql-block"> 这位曾经锦衣玉食的名门望族之后,青少年时轻呼一声便有人前呼后拥,离开刘庄脱胎换骨后,却变得比常人更能吃苦,对利益得失更能看得开。他那独异于人的脾气和性格,或因时代与环境造就,即便如此,他身上依然散发着别人无法企及的贵族气质,同时又拥有儒雅之气、侠士之气,犹如遗落在平沙、在二队的一颗散珠碎玉。他的故事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不但在二队、在平沙,放在全国层面,都是很有价值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6年刘启言在西湖国宾馆南钓鱼台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这里的鲜花特别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68年底,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上山下乡高潮中,几名广州女知青来到了前哨(立新)二队,当时条件艰苦,知青们要与老职工(贫下中农)家庭实行"三同"(同食、同住、同劳动)。二队首任指导员吴惠琼带头当三同户,这位抗美援朝时期的老战士,虽然文化不高,但心地善良,对有文化的优秀青年又能高看一眼。在他家庭"三同"的女知青王立麟,在他的帮助下进步很快,较早就被组织提拔为二队的副指导员,其后又易地升任为指导员。另一女知青李春华也被任用为二队的"大统计",其他的知青亦成为二队的政治学习和工作骨干,各自施展了才干,尤其是她们在刘启言的带动下,开展了一帮一学习交流活动,使二队成为平沙农场学习毛主席著作先进集体,名噪一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意气风发的68年广州知青王立麟。</span></p> <p class="ql-block">  这些知青能歌善舞,讲得一口纯正广州话和流利普通话,,发型与服饰也"上镜”,给二队增添了一道靓丽的生活风景线。</p><p class="ql-block"> 有次农场搞文艺晚会,二队和其他队几个女知青代表立新分场表演自创的《红色娘子军》舞蹈,她们身穿短裤、短袖衫,随音乐节拍挥舞大刀起舞,尽显飒爽英姿。她们舞罢谢幕时,观众掌声雷动加呐喊,报幕员唯有再请她们上场,如此反复跳了3次才罢,实属罕见。个中原因或很奇妙,除了她们跳得好之外,在那生活比较禁锢的年代,妙龄女子漂亮的短衫短裤加上动感的舞姿,确是迷人的,况且,她们也确实长得漂亮,让人喜欢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队68年广州知青在宿舍文娱。</span></p> <p class="ql-block">  比如曾兵,随了漂亮、身材高挑,还比较活跃,其他的知青也各有特色,二队也因她们格外引人注目。后来又调来了一个雪芬,二队这个"美人窝"就更让人生出国色天香之感,羡慕者都说,孖髻山下最美的花,都插在了立新二队。虽是夸张了一点,却也心驰神往者众,据说当年凭三寸玉舌就能把树上鸟儿哄下地而名播平沙的猫哥,也常从总场至二队成一线,悉心演绎蜂花好戏。</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上山下乡到平沙,难忘峥嵘岁月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队部分68年广州知青合照。</span></p> <p class="ql-block">  1974年,二队又来了20名广州知青,他们是广州军区海军部队的干部子弟,守纪律、爱上进,个人素质普遍较高。他们当中男的帅气有形,女的靓丽动人,一来到便为二队增添了青春气息,农场宣传队也闻讯"要人",牟维斯、邢海斌即被物色选去。</p><p class="ql-block"> 令人惊奇的是,这些从城市长大的部队子弟,干农活也是一把好手,例如插秧,多数知青居然能把秧苗横竖都插得像拉线一样笔直,连老职工都啧啧称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队的74年广州知青收工后兴高采烈通过"风流桥"。</span></p> <p class="ql-block">  这批知青在二队的时间虽然只有两年多,却经历了艰苦而又比较丰富的农场生活体验,还经历过在严寒的冬春季节奔赴前东垦区进行人工大围垦。在二队这段时光,他们为自己也给二队的人们留下了难忘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二队知青的共同特点就是:内秀外美。这些美丽的鲜花插在了立新二队,既成全了他们的成长,也美化了二队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知青们在立新分场文艺晚会演出前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人才荟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二队人口大约二百多人,劳动力不足百人,队小人少人才却不少,据我所知后来成为行政、企事业副科以上人才的,不下20人,还不包括几十名回城知青。吴惠琼、李灿盛、李二文、莫强、潘创业等都是在平沙主政一方或在部门担纲的人物,他们的名字在平沙叫响了多年,另一人物谭衍功则以高中学历教平沙中学高三毕业班数学,亦颇令人称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刘启言(站立者)与二队首任指导员吴惠琼(坐者)在一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刘启言(后排左一)与二队部分职工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在二队,李祥的故事不俗。1963年1月,李祥随村里的兄长从新会来到前哨(立新)分场二队务农,当时他才13岁,刚读完小学,个子也小,队领导便安排他放牛,成了平沙农场年龄最小的职工。他有一过人之处就是聪敏好学,还写得一手好字,在"政治挂帅”年代,领导让他在一排砖瓦房上用红漆打横书写"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奋勇前进”等两幅仿宋体大标语,他欣然领命,一气呵成,字体设计特别醒目,备受称赞。这些字体直至近年房屋拆迁,共存在了50年。</p><p class="ql-block"> 后来李祥应征入伍,复员后回到立新分场,凭才干从生产队做起,一路干到分场、总场,直至九十年代成为平沙管理区(农场)党委书记、区长(场长)。平沙五一三广场这座具有不忘初心意义的纪念性建筑,就是他主政平沙时建造的。这些虽是后话,却也是二队的好故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幅由李祥亲手撰写并随五一三广场落成而刻铭的《平沙五一三广场志》,开篇即缅怀平沙前辈披荊斩棘、创造沧海桑田传奇的历史功绩,同时勾勒改革开放蓝图,展示平沙"一样山水,两段文章"。志文字体秀逸,颇有文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四、善良的二队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种运动如火如荼,人性美丑尽数显露,当时或者美丑难辨,事后回首,一目了然。这段时期二队人的表现,值得称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文革初期,社会上掀起了揪斗潮,当时平沙农场的主要领导林智敏和李株园等都被打成了走资派,曾分别被押到二队接受批斗和监督劳动。当时社会上的批斗会,打人、折磨人、侮辱人的事件不断,而且花样百出,相比之下,二队的批斗会就开得比较"斯文"。在批斗林智敏时,也只是"文斗”,还给他一张凳子坐,面前还摆放一张小桌子。李株园被押到二队监督劳动时,正值大雨,他本是华侨,又是知识分子,开工时在滑溜溜的田基上行走显得颤颤巍巍,群众看着到有点不忍,队领导听从群众意见,安排他在队里的房前屋后种树。二队干群对以上两位批斗对象的处理,在当时已是很高的"礼遇”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此外还值得称道的是,二队对这两位他们敬重的"走资派",来回都派人接送、暗中保护。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在当时物质匮乏、购肉凭票的困难时期,还有职工买来猪肉煲粥给他们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平沙建场时期主要领导:场长林智敏(左)、副场长李株园(右)。</span></p> <p class="ql-block">  那时期,很多事情包括红白事都管得很严,就连结婚这种人生最大的喜庆事,也提倡革命化婚礼。有一林姓职工从乡下罗定娶妻带回二队,队里便为他们办联欢庆祝,主要就是新人和大家一起唱歌助兴。当时兴唱"语录歌"和革命歌曲,轮到刚结婚一年的女职工邓容坤唱时,她显得有点羞涩,但还是选唱了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一段:"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这首既应景又带革命色彩的歌曲,唱完即时搏得喝彩。后来人们常把荤段子里的"性”话题作为"共同目标"进行情趣调侃,那是后话了,在当时这是万万不可有半点失敬的调侃成份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队74年广州知青在宿舍里开展学习活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五、深情回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数十年弹指一挥间,平沙已然巨变,二队亦因巨变而成历史,但总有一种情怀在魂牵梦萦,当年那片土地,那些人和事,总让人在心头挥之不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曾记得,二队的南面有一个小山头,北面有一张柚子形状的水塘,水塘中间垒起一堆高低起伏、形态优美的泥土堆。据说这是早期的农场领导计划搞休闲度假用的,后来因故停了,便划归二队作鱼塘。当时塘里还放有几条小木船,坐在船上划桨,举头北望孖髻山,可见瀑布从高村(现山顶水库南)沿山坡映着日光飞流直下。那瀑布旱天只有几米宽,雨天变成十几米宽,飞瀑与石头的撞击声,远处都可听到,其壮观情景,常引人们驻足观看。这常年不断的瀑布,便是"平塘涌"即平沙母亲河一一平塘河的源头。在冬春季节,向孖髻山主峰望去,一片红彤彤的杜鹃花直奔眼底,倍感整个山头分外美丽和壮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孖髻山,东西横贯平沙北面,中拔一峰,自古平峙如台,陡崖鸟道,而今自山下修道拾级至顶,海拔319米,有诸多传奇故事和美丽传说。</span></p> <p class="ql-block">  时过景迁,人物远去,这里曾经承载着时代的缩影,那些曾经弥足珍贵的存在,都是一份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挖掘和品味,好让平沙因有精彩的故事而更加美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2年5月1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