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命题评价,改进课堂教学———5.11全省教研活动笔记

晴空

<p class="ql-block">一、试卷继承了以往命题的亮点,按照“两考合一”“兼顾毕业和升学”的功能定位,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对初中阶段最基础、主干、核心的知识进行考查,全面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p><p class="ql-block"> 二、在考查核心、主干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考查,关注学生运用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在运算、推理、抽象、分析等方而的发展: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形成的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p><p class="ql-block"> 三、在引导教学关注“四基”、发展“四能”的同时,更加关注数学教学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等方而的体现。</p><p class="ql-block"> 特点一、基于“课标”、面向全体学生,体现考试性质。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考查,试题命制低起点、高立意,关注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避见繁杂运算,很好地贯彻了“课标”中“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要求,对果堂教学有积极的导向作用。</p><p class="ql-block"> 试卷对既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又对后续数学学习起重要作用的主干知识、核心内容进行重点考查。例如:数与式(第1,2,4,11,16题):方程与不等式(第7,21,22题);函数(10,12,18.21,22题):三角形(第15,19,20,23题);四边形(第6,9,10,18题)。这些题目在考查“四基”的同时,着重考查学生对试题所蕴含的数学本质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特点二、重视情境设计,丰富文化内涵,彰显数学的应用价值与育人功能。</p><p class="ql-block">试卷重视情境设计,所选背景素材丰富多样,既体现学科特点,又渗透社会育人、文化育人、劳动育人。</p><p class="ql-block"> 有的取材于社会热点,如第8题以中国最新高科技成果“北斗”“天问”“高铁”“九章”等为背景,第17题以响应教有部号召“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为背景;</p><p class="ql-block"> 有的取材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如第15题以学生熟悉的折纸游戏为背景,第23题以数学兴趣小组的学习探究过程为背景;有的取材于社会经济发展,如第13题以选择红枣供应厂家为背景;</p><p class="ql-block"> 有的取材于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如第19题以洛阳龙门石窟为背景,第21题以王屋山景区猕猴玩偶的销售为背景;</p><p class="ql-block"> 有的取材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如第20题以“石磨”为背景,等等。</p><p class="ql-block">这些情境的设置,在考查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等学科素养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劳动,感受地方特色文化,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p><p class="ql-block"> 特点三、关注思维发展,注重对数学思规方法与活动经验的考查。</p><p class="ql-block"> 2021年数学试卷继续体现“多思少算”的特点。试卷在减少运算量、淡化特殊技巧的同时,关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发展水平,关注数学活动经脸的迁移运用,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现实世界,注重考查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间题、提出间题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试卷重点考查了数形结合、转化化归、分类封论、类比、方程、函数、待定系数法数法数学思想和方法。如:第15,22,23题均涉及分类讨论思想:第9,10.12,14,18,22题均涉及数形结合思想:第19,20,21,22,23题涉及方程或函数思想,等等。试卷注重对活动经验的考查,如:第15题要求学生结合已有的折纸活功经验,经历观察、精想、推里,探完折企变化中的数学本质,渗透对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并综合考查了学生的操作能力、推理能力、几何直观等学科素养。</p><p class="ql-block"> 特点四、关注学习过程,注重对获取信息能力的考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阅读(包括文字、图形、表格等)理解已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为考查学生从具体情境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试卷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多个阅读分析问题。 </p><p class="ql-block"> 如:第20题,小明在“曲柄连杆机构”的启发下,设计了“双连杆机构”,学生既要读懂题意,又要进行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之间的互译,提取关键信息,该题有效地考查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数学语言转换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将;第21题,考查掌生从表格中获取相关数据及观察数据特征的能力;第23题,通过图文结合的阅读材料的设置,考查学生综合利用图文信息进行推理判断、拓展探究并解块问题的能力等等。</p><p class="ql-block"> 特点五、加大开放、适度创新,注重对学科能力与创新意识的考查。</p><p class="ql-block">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p><p class="ql-block"> 一是考查角度、设间方式上的创新。</p><p class="ql-block">如:第14题。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借助网格推理判断确定圆心的位置:第21题引导学生在分析了两次独立销售的情况后,从利润率的角度再次回顾分析,反思质凝。</p><p class="ql-block"> 二是积极探索题创新。</p><p class="ql-block">如:第23题突破了几何探究题的“套路化”,图文并茂地再现了“数学活动一思考交流一表达分享”的数学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展开数学思考,在“阅读十任务”的模式下完成拓展探究。</p><p class="ql-block"> 三是开放性试题的设置。</p><p class="ql-block"> 如:第12题“请写出一个图象经过原,点的函数的解析式”,结论开放,给予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17题让学生对睡眠情况作出评价,并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既注重对数据分析观念的考查,又给学生自主表达的空间。结论的开放能全而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理解水平,也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创造能力。</p><p class="ql-block"> 这些题目的设计有利于引导数学教师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深度思维、高度参与的课堂数学模式;有利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强化学科能力,减少机械刷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批判、质疑、反思能力及创新意识。</p> <p class="ql-block">三、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课堂教学形式</p> <p class="ql-block">  教育部教材同负责人就《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答记者问2022-04-21来源:教育部本次义务教育课程修订改革的重点: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立足世界教育改革前沿。描绘了中国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育人蓝图。改革重点主要体见在以下三个方面:</p><p class="ql-block"> 一是强调素养导向,注重培育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特别是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确立课程目标,遴选课程内容,研制学业质量标准,推进考试评价改革。 </p><p class="ql-block"> 二是优化课程内容组织形式,跳出学科知识罗列的窠臼,按照学生学习逻辑组织呈现课程内容,加强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线的联系,通过主题、项目、任务等形式整合课程内容,突出主干、去除冗余。</p><p class="ql-block"> 三是突出实践育人,强化课程与生产劳动、社会实线的结合,强调知行合一,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开展跨学科实践,经历发观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让认识基于实践、通过实践得到提升,克服认识与实践“两张皮”现象。</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张卓玉:《新课标背景下的考试命题改革走向》中指出:依据新课标的新理念与新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教育将会发生一系列变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教学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向,依据新的教学结构重组各种教学要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以记忆、理解为出发点的教学,将走向以问题解决为出发点的教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以先学后用为特点的能力培养观念,将走向以做中学、用中学为导向的能力培养模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以先零后整、碎片积累的组装式学习,将走向应用驱动、且做且学的整体性学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更关注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准确性,将走向更关注观念领悟的深剑性、迁秒性;从更看重学习的结果水平,将走向更看重学习的过程特点等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史宁中教授指出:你教授给学生的知识不一定会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你教孩子的是一种对数学、对几何的一种感觉,这中感觉在学生未来的学习过程中发挥作用。这个过程中,可以使得学生将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更好体会数学的意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数学核心素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关健能力、思维品质以及情感、应度与价值现的综合体现,是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反映了数学的学科特征及其独特的育人价值,是现代社会公民素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是与数学教育的育人的行为有关(如思维、做事)的终极目标;是学生在本人参与其中的数学教学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具有高度的整体性、一政性、发限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包括三个方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核心素养在初中阶段主要表现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抽象意识、几可直观、空间观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创新意识、运算能力、推里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数据观念、模型观念、应用意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能启发学生思考的、感悟数学的本质的教学,就是发展核心素养的教学。培养学生数学的核心素养是数学教育的终极极目标。作为数学教学的基本灵魂,贯穿到每一堂课中。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span></p>

第题

数学

考查

学生

素养

能力

育人

教学

学习

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