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4年前的今天,汶川发生建国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p><p class="ql-block"> 2019年3月22日,我们一行4人来到汶川,吊唁遇难同胞,感受重建后的灾区新面貌。</p><p class="ql-block"> 今日,将图片整理发美篇,以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p> <h3>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级地震,震中位于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地震发生时,地动山摇之间,这块长11米、宽3米、高8米,重达600吨的巨石从山上滚落至此,面向岷江,矗立在213国道旁,成为汶川特大地震的标志性遗址之一。</h3> <h3> 2016年10月,汶川县将巨石周围的河滩规划建成“大爱磐石”广场,以此铭记四面八方向灾区人民传递的深情大爱。</h3> <h3>2019年建设中的广场</h3> <h3> 映秀镇地处汶川县东南部,境内植被丰富,景色秀美,是川西平原进入阿坝州的门户,更是通往九寨、黄龙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卧龙-四姑娘山大熊猫栖息地的必经之地,是藏羌回汉各民族融合的交汇点,素有“西羌门户”之称。<br> 映秀镇境内水利资源丰富,水质好,落差大,先后修建了映秀湾发电总厂、华能太平驿电厂、福堂水电厂等水电站,有“水电之乡”的美称。</h3> <h3> 漩口中学原在汶川县漩口镇,因修建紫坪铺水库,搬迁至映秀镇,2006年9月建成使用。地震受损后,漩口中学的废墟被作为遗址保留,是汶川特大地震中汶川县保存较为完整的大型遗址。 <br> 面对漩口中学遗址,脑子里全是当年地震电视里的画面,心情十分沉重,无法目睹震后的校园,我们都没有进去,只在外面拍了两张照片。<br></h3> <h3>家国情怀宣誓广场</h3> <h3> 自汶川地震之后,映秀镇涅槃重生。如今,沿着岷江河畔,一栋栋小洋楼拔地而起,整齐划一,成为国家AAAA级地震遗址旅游景区。</h3> <h3>玉兰花开满了小巷。</h3> <h3> 我看到上面写着的“财神居住的地方 壤塘”以为是羌族美丽的传说。今天做美篇查资料一看:壤塘,是一个地名。<br> 壤塘的“壤”系藏语音译,源自山前有一平坝,“坝”藏语谓“塘”,“壤塘”由此得名,意为“财神的坝子”。此亦即“壤塘”地名形成之理据。财神的坝子,可不都住着财神嘛。<br> 壤塘县位于阿坝州西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大渡河上游,总面积6863平方公里。<br><br></h3> <h3> 2008年6月4日,国务院第11次常务会议通过《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6月8日国务院令第526号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6月18日,《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正式颁布,统一部署对口支援任务,提出“一省帮一重灾县,举全国之力,加快恢复重建”。明确要求19个省市以不低于1%的财力对口支援重灾县市3年。 <br> 广东省对口支援的是汶川县。汶川县辖9个镇:威州镇、绵虒镇、映秀镇、卧龙镇、漩口镇、水磨镇、耿达镇、三江镇、灞州镇。<br> <br></h3> <h3>三江乡,因西河、中河、黑石河在此汇合而得名。</h3> <h3> 三江人民为支援灾后重建的广东省惠州市竖立的纪念碑。党中央的关怀,全国人民的支援,给灾区人民带来了“福”。</h3> <h3> 映秀镇政府和东莞市对口支援恢复重建工作小组,于2011年3月在映秀镇立了这个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的“砌体结构抗震构造要求”展示节点模型。良好的砌筑质量,是实现砌体建筑“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重要保证。</h3> <h3> 汶川特别旅游区,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重建后,特别开发的纪念性和文化主题景区,由震中映秀、水磨古镇、三江生态旅游区组成。<br> </h3> <h3>汶川三江生态旅游区风景美如画。</h3> <h3>路边的公园</h3> <h3> 水磨古镇位于汶川县南部的岷江支流寿溪河畔,早在商代就享有“长寿之乡”的美誉,时称老人村,后因附近水沟有多座以水为动力的石磨,便更名为水磨至今。 <br> 水磨镇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交融区,内地风情和藏羌文化交相辉映,西蜀人文和禅佛文化联袂绽放。 <br></h3> <h3> 水磨是中国古代传统的生活用具,最早记载于晋代。水磨亭内的水磨为明晚期建造,距今有400余年历史。它是水磨古镇以传统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历史缩影,也是古岷江流域农耕文化的真实写照</h3> <h3> 水磨镇的“汶川八一小学”,前身是清道光八年(1828年)的“储秀书院”,被地震破坏。灾后由解放军第二炮兵重建,在原校址的基础上扩建,并于2009年7月31日落成使用,更名为汶川八一小学。<br> 灾后重建的八一小学占地51亩,建筑面积17800平方米。可满足周边18个村一千多名学生学习、生活需求。</h3> <p class="ql-block"> 5.12大地震后,水磨古镇重建了“禅寿老街、寿西湖、羌城”三大区,被誉为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第一镇。</p> <h3>古镇政务公示栏</h3> <h3>水磨古镇重建后的街道</h3> <h3>广东省佛山在水磨镇援建的旅游区</h3> <p class="ql-block"> 14年前的5月12日,8级强震猝然袭击汶川,震惊全球。“汶川不哭”“四川挺住”“中国加油”……全中国的目光都投向了汶川灾区。国外媒体忧心断言,“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是一个世界性难题。”</p><p class="ql-block"> 中国共产党以超强的领导能力,回应世界难题。灾区在8级强震的废墟上站起来了,不仅展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也见证了中华儿女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p><p class="ql-block"> 中国通过对“世界性难题”的破解,为人类应对巨灾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