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画家车宪辉俄罗斯速写作品六幅

辉哥综艺频道

艺术杂谈,“画里画外”(二):《一个伟大的民族》<br> 俄罗斯给人们的第一印象,是战斗民族—尚武。其实当你来到俄罗斯,你会发现你的认知会发生巨大的反差。这个伟大的民族不但有尚武的一面,也有崇尚艺术柔美的一面。<br> 来到俄罗斯,走在大街小巷,你仿佛走进了艺术的王国,三步五步的精美雕塑,每个广场和重要场所,都有民族英雄栩栩如生、精妙绝伦的高大铜像,民族英雄天天陪伴着人们,注视着人们。墙壁上到处都是精美装饰的浮雕,其艺术氛围绝不亚于欧洲的任何城市,而且极具异域风情的民族特点和风格;每一座城市都有几座富丽堂皇的东正教堂,它们的建筑造型优美别致,各有千秋,绝不雷同,绝对是建筑艺术的典范,而且都是城市最为靓丽的地标。当你走进教堂就像走进了艺术的宫殿,虽然大部分作品都是宗教题材的,但是那绚丽的色彩,朴实的画风,栩栩如生的人物,都是精妙绝伦的旷世杰作,使人流连忘返。<br> 在俄罗斯对艺术的热爱,上至沙皇下至平民都到达了狂热的程度。沙皇不惜重金把欧洲主要的知名的雕塑用原大尺寸精确的复制下来,运回国内集中展放在普希金国家博物馆,其工程量之浩大不亚于中国开凿的大运河;巨商富豪也不惜重金在世界各地收购名画名作,然后捐赠给国家;现在莫斯科、圣彼得堡各大画廊、博物馆、美术馆及美术院校都有大量的世界著名画家的作品。这些作品除了周一几乎天天展出,想学习欣赏名画原作几乎不用出国。而我们要看名画原作可难多了,要等不知哪年才能来的国外画展,而且名家的代表作你就是等到地老天荒猴年马月也看不到,要不你就得劳师远渡重洋。即使要看我们故宫收藏的名人字画,也要人家选个黄道吉日,稀罕八叉放在密封的玻璃柜里,前拥后挤地瞄上一眼(当然主要是太娇贵了)。中国古老的绘画艺术主要是文人画,这也就造成了上层文人骚客和普通百姓之间天然的鸿沟。雕塑主要是寺庙的民间艺人雕塑的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佛泥像,人们把它们当成神,根本就没有把它们当成艺术。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艺术是属于少数上流社会的,和普通百姓无关,普通百姓要想接触艺术难比登天。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想象像光绪和慈禧他们这些历朝历代的帝王将相,能舍得化一分钱买一幅伦勃朗的作品,(可能他们也不懂这些艺术品的价值)有钱还不够他们挥霍荒淫的,连海军军费都敢挪用造园子,你还指望他们去替子孙后代,收集世界艺术珍品。再说自己家的珍宝都叫人家八国联军抢走了,即使有也留不住。<br> 我在俄罗斯发现一个国内根本不可能发生的现象,人们冒雨排着长队只是为了看一个画展!节假日俄罗斯的各大美术馆、博物馆、画廊、画展几乎都要排队(大部分是收费的),展厅内人们络绎不绝,每个人都聚精会神,有的在凝神观看,有的在议论评价。特别是有好多中小学老师领着学生来看画展,边看老师边给孩子们讲解,老师讲的仔细,学生们听的认真。这一场景使我想起,一个家长领着自己的儿子看我的画展,当走到《区委书记的遗嘱》作品前,孩子问爸爸这画的是啥,爸爸只看了一眼就说:“农民起义”,然后领着孩子扬长而去。我真不知道他这种极端不认真不负责任的态度,会对幼小的孩子造成什么影响。也许他们有都是时间,比如,酒店老板常常抱怨,好多吃客,从中午来一直喝到午夜也迟迟不愿离去,但是他们可能却不愿花几分钟去认真看一幅画,特别是历史题材的画。<br> 在俄罗斯短短一周多的时间里(一共去了两次)我利用等车等飞机等人的时间,画了几幅速写,被画者大部分都知道在画他她,但是没有一个像国内的好多人们那样,像触了电似的仓皇而逃,他们她们都非常配合,即使同伴叫她要上车了,她也要配合你画完,然后还要看一眼签上名字。这不是个别现象,这是这个民族对艺术的认同感,对艺术的热爱。<br> 在国内,去过一个城市你能有印象,多了就没了,因为都一样;艺术文盲(或叫美盲)比比皆是,骷髅、美国、英国国旗是最时髦最时尚的图案装饰;当官的非要把江边的天然的绿化树木毁掉,要换成听话的能齐步走的横竖都成行的树木;蜿蜒曲折的小河,要修的笔直,大概是要在小河里开水上飞机……,多少优美的自然风光毁在这些美盲的官僚手里。<br> 一个伟大的民族不但要尚武,还要崇尚艺术,因为文化艺术是这个民族的精神所在灵魂所在。<br><div> 作者微信:18643206868 微博:画笔赤诚</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