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中山情

故城旧事

<p class="ql-block">河北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中,中山王厝铁足铜鼎、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座、错金银虎噬鹿铜屏风座三件均来自平山县的中山国都城遗址。</p><p class="ql-block">在河博门前矗立的双翼神兽青铜雕像,也是以中山王厝墓里出土的文物为造型的。</p><p class="ql-block">中山国文化是河北地域文化的根基和灵魂,是河北人的骄傲。双翼神兽放在河博门前非常适合、非常贴切。既体现中山文化作为河北文化的代表符号,同时也展示河北古代工匠所创造的惊艳技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5月10日,陪钓,闲来无事,一时兴起,去中山国王陵看了看,距离黄壁庄水库附近的牛城村15公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当地老农不说,看不出是古城墙。</p> <p class="ql-block">中山古城遗址大门</p> <p class="ql-block">中山国王陵陈列馆,一共两层,地下一层,地上一层,总面积20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地上一层中厅,参照已有的研究成果设置榻、屏、幄、幔,殿内陈设力求准确客观地反映当时宫殿内部场景。是国王接见使臣,举行宴饮歌舞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大型历史纪录片《中山国》曾在此取景拍摄,引起轰动。</p> <p class="ql-block">一层西厅中心复原制作了中山国都城缩微景观。古城分为东城和西城,城内分为宫殿区、王陵区、平民居住区、商业区、手工业区。</p> <p class="ql-block">穿过陈列馆就是中山王厝墓</p> <p class="ql-block">打开古中山国大门的“钥匙”—河光石</p> <p class="ql-block">古中山王厝墓是中山王族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一座,位于中山古都城西侧。</p> <p class="ql-block">中山王厝墓两次被盗,盗墓贼不仅把中央椁室内的珍宝洗劫一空,而且还放了一把火将带不走的物品烧成灰烬。但出人意料的,厝墓采用了一种单另设置藏器庫的独特形制。庫室和椁室并不相连,大量珍贵文物幸免于难。考古工作者除了在东、西两庫室内发现大批珍宝之外,还在主椁室内发现一块幸存的兆域图铜板。</p><p class="ql-block">中山王厝是中山国第五任君主,出生于公元前344年,去世于公元前308年。在位时,华夏大地群雄并起,争霸天下,厝奋发图强,励精图治,北攻燕国,南拒强赵,把中山国打造成为可与战国七雄比肩的一代强国。</p> <p class="ql-block">主椁室</p> <p class="ql-block">主棺室唯一幸存的珍宝</p> <p class="ql-block">世界上独一份王陵建筑平面设计图。设计者就是王厝自己,只可惜成了“烂尾工程”。</p><p class="ql-block">它比罗马帝国时期出现的地图早600年,堪称世界上最早的地图。</p> <p class="ql-block">东庫,随葬器物有200多件,出土时集中放置在庫室南端,摆放较为整齐。器物类别和西庫大致相同。其中珍贵青铜器有:十五连盏铜灯、鹰柱盆、三犀足筒形器等。此庫还出土了一些家具构件和室内陈设物品,为我们还原中山王族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依据。</p> <p class="ql-block">图片上的这些宝贝出土于东庫</p> <p class="ql-block">出土的文物集中在东庫和西庫</p> <p class="ql-block">铭文“厝”字</p> <p class="ql-block">发掘时,考古人员看到方壶上的铭文“中山王”三个字时兴奋不已,猜想得到验证,立即上报。</p> <p class="ql-block">战国时中山国独有的文字“中山篆”,极具欣赏力,美的让人窒息!它的结字遵循“站七坐五蹲三半”的比例和黄金分割律。</p> <p class="ql-block">出土时,最早发现的错银双翼神兽。</p> <p class="ql-block">从中山王墓出土的文物,与战国晚期的赵国、魏国文物相近,但又出现许多反映游牧民族的帐幕物件和具有明显北方少数民族文化风格的青铜饰品,体现了先秦时代戎狄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p> <p class="ql-block">镶松石虎形金饰片</p><p class="ql-block">镶嵌在衣物上的饰件,具有浓郁的北方游牧民族特点。小虎低头垂尾,四肢弯曲作行走状。形象稚拙可爱,金黄色的虎身上嵌有翠绿的松石,新颖靓丽,富有极强的装饰效果。</p> <p class="ql-block">中山王厝发掘时,发现数公斤美酒,其散发的浓郁醇香让世界为之惊叹。因为,这一千年陈酿要比欧洲人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陈酿”早了750多年。</p><p class="ql-block">宋代诗人王中留下诗句“安得中山千日酒,酩然直到太平时”。😀</p> <p class="ql-block">上边文字说明文公前边还有一个中山叫“稳”的候,受命于周天子。</p> <p class="ql-block">铜编钟(中山王厝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石编磬(古中山王厝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银首男佣铜灯(古中山成公墓出土),刻画了一个身穿斜领右衽长衣,宽袖低垂,头梳战国时期中原特色发髻的中山国男子形象,这是典型的中原装束。</p><p class="ql-block">中山成王墓出土,灯由人佣、蛇、灯杆、灯盘和方座组成,男佣头为银质,眼为黑宝石镶嵌,余为铜制。发型精致,胡须微翘,笑容可掬,表情生动。</p><p class="ql-block">此灯造型生动,不仅想象力极为丰富,工艺也是极为精致,可惜的是男佣身上镶嵌几乎全部脱落。</p> <p class="ql-block">狩猎宴乐图铜盖豆</p><p class="ql-block">器表共有90个人物、63只野兽、26只鸟和6条鱼。豆盖上饰狩猎宴乐图,楼内二层楼上有饮酒的贵族,楼下有演奏钟磬的乐伎,楼外有射雁的猎手,有中箭的大雁正挣扎跌落。豆腹部是两幅狩猎图,猎人门有的手持刀剑奋力刺兽;有的操着长矛拼力追逐;有的乔装成动作正在格斗,画面中还有正在仓惶逃跑的兔子、野猪等。众多人物、动物,动感十足,场面生动,气氛热烈。</p> <p class="ql-block">陶人佣拜山</p><p class="ql-block">人佣直立作拱手拜山状。线条简单粗矿,形态传神。出土于灵寿古城铜铁器作坊遗址。形象反映了中山国崇拜山神。</p> <p class="ql-block">中山古城王陵区有两处,分布于古城的西部及西北部,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多座王族墓,1974年直到1978年,对其中的两座进行了发掘,1号墓为中山王墓,6号墓为中山成公墓。</p> <p class="ql-block">那个土丘是哀后墓,位于中山国王厝墓东侧10米,保存完好,未被考古发掘。</p><p class="ql-block">哀后是王厝的王后,出身贵族,早登王后位,极受宠爱却红颜薄命,国王在自己墓旁为她修建陵墓,连规格都同等级,这也许就是爱情的最好诠释吧!</p> <p class="ql-block">守丘房</p> <p class="ql-block">中山国是战国时期诸侯国之一,最早是由白狄建立。当时中山国位于河北一带,都城是定州市。而在中山国鼎盛时期,其疆域包括了今河北保定地区南部、石家庄地区大部、邢台地区北部及衡水地区西部。都城古灵寿,今河北平山县,因城中有山得中山国名字。存世200多年,中山与燕、赵、魏、齐诸侯抗衡,留下了这五国相互称王的历史经典,成为“战国七雄”外的第八雄。</p> <p class="ql-block">战国中山国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是与“战国七雄”齐名的“千乘之国”。但由于史料稀少,人们对中山国的历史知之甚少,因此又被称为“神秘王国”。1973年冬的一次意外发现,开始了中山国考古发掘,出土了19000多件的精美绝伦的珍贵文物,其数量之多和工艺之精美堪称国内战国出土文物之最。</p><p class="ql-block">这些文物不但在国内展出,还远法国、日本、德国、意大利、美国、埃及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从此中山文化悄然兴起,方兴未艾。</p><p class="ql-block">作为河北文化符号的“燕赵文化”正逐渐演绎为“燕赵中山文化”,灿烂辉煌的中山国文化已经成为河北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河北博物院,平山古中山国遗址公园</p><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2022年5月1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