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四月十日),过金沙江大桥,进入西藏境内,西藏境内的公路交通要限时限行,沿途设有检查站,必须带上行驶证、驾驶证、车上所有人的身份证在检查站开路条,到下一个检查站再换路条,不能提前到达,否则要罚款。从巴塘到林芝,近九百公里的路程,经左贡、邦达、八宿、然乌、波密、鲁朗等城镇,这一段路,是川藏线最险要、最艰难的路程,要翻越宗巴拉山(4170米)、拉乌山(4338米)、觉巴山(3930米)、东达山(5008米)、业拉山(4658米)、安久拉山(4325米)、色季拉山(4559米)七座大山,还要过澜沧江、怒江,这上山下山,落差有二千多米。最艰难的是通麦天险,又俗称排龙天险;这里号称“世界第二大泥石流群”,沿线的山体土质较为疏松,且附近遍布雪山河流,一遇风雨或冰雪融化,极易发生泥石流和塌方,故通麦、排龙一线有“死亡路段”之称。现在武警交通支队常年负责着修建维护着这条道路。<br><br><br> 川藏南线精确海拔示意图 这一路段上,更多的是美丽的风光;邦达草原、然乌湖、米堆冰川、鲁朗田园风光、雪山、湖泊、河流、没走过318国道,就不知道川藏路的艰难;没走过国道318,更不知道中国最美的景观大道就在这里。<div><br></div> 四川和西藏两省交界的地方,金沙江中间为界,金沙江静静地往南流去。 第三天的路程可谓是最艰难的了,几乎全是在高山与峡谷之间盘旋上下,翻越五座高山,特别是到了下午,东达山、业拉山顶,风夹着小雪呼呼而来,我下车拍照一会儿时间,还不敢多走几步,回到车上头就开始痛了,下了九十九道拐的业拉山,到怒江峡谷时天已经黑了,公路顺着怒江边行进,又是怒江峡谷七十二拐,过了由武警守卫的怒江钢架桥,在晚上八点过钟才赶到八宿休息,平时蹦蹦跳跳的曾华在东达山顶还四处拍摄,结果回到车上高山反应难受,连晚饭也不想吃了,第一次到西藏的老冯一路上也感觉到头疼,到了山顶,再好看的风景,他也坚决不下车了,不过,尽管这一天行程艰难,大家在八宿休息一晚后,还是很快恢复过来,车上带的氧气瓶也没有用。 第二次经过这座跨越四川西藏的金沙江大桥。 过金沙江大桥后的竹巴龙检查站,西藏境内对公路交通是限时限行,必须在检查站开路条。 西藏境内全是柏油路了,走在柏油路上,感觉好爽啊。2010年从西藏走川藏线返回成都时,全程都是搓板路,从波密到芒康全线正在修路,那年我们有一辆车是长安铃木运动型轿车,夏领队专门在出发前在车底焊了一块钢板,从青藏线进、川藏线出,大概就在芒康到海通沟这一段路上,经历了十几天的颠簸,钢板在这里被甩飞了,完成了使命。 海通沟路段,因为限行,在这里逗留了一阵。<br><br> 2017年开始,海通沟成了川藏南线的一个难点,夏季河水暴涨,将路面淹没,雨季的到来,也引起山洪爆发,地质结构不稳定。那年夏季,我的朋友自驾车从成都走川藏线到拉萨,走到海通沟被都在这里,什么时候通车,是个未知数,他们只有绕道,退回四川,走317国道到昌都,再到邦达,继续走318国道到拉萨。其实,许多第一次走川藏南线进藏的朋友都不知道,夏季是雨季,自驾车走川藏南线会遇到泥石流、塌方、山上落石等等,最好能避开这个季节再去西藏。 海通沟河边,飘起了雪花。<br><br> 4170米的宗巴拉山 中午11点半左右,到达芒康县检查站。 这是一条三岔路,右边继续318国道往西藏境内,左边是滇藏公路214国道到云南境内。 从芒康出发,翻越拉乌山(海拔4358米)下山到澜沧江边竹卡兵站(如美镇)、跨越蜿蜒的澜沧江,过竹卡桥翻越觉巴山(海拔3930米)、翻越川藏线上最高的山口东达山(海拔超过5008米)。从高入云天、白皑皑的山口极目远眺,川藏公路和澜沧江似两条晶亮的丝带,在千山万壑间,时隐时现。怒江、澜沧江、玉曲河由北向南呈“川”字型纵贯全境奔流而下。从海拔3000多米一降再降,降到海拔700余米的深槽峡谷。 拉乌山美景<br><br> 拉乌山上的桃花已经盛开了 澜沧江边竹卡检查站(如美镇),又要换路条了。 苍凉的觉巴山公路,当车驶出竹卡小镇之后,开始翻越觉巴山,只见四周是一片苍凉的山脉,山谷中,却矗立着悬崖般的壑壁,不知是山染红了水,还是水浸润了山,裸色的岩壁寸草不长,浑浊的河水义无反顾地远去,那份烈火般的色彩燃烧着所有的过客。单看海拔不高,却颇有陡峭感,山壁大多为破碎石砾,极感荒凉,沿途密布的泥石流痕迹和修繕的新路见证着人与自然的角力。 峡谷底是澜沧江,觉巴山海拔不算是最高的,但是给人的感觉是山高谷深、一毛不拔,没有植被,峡谷低处就是澜沧江。由于澜沧江千百年来的深深下切,使得江岸壁立千仞,一派荒凉与坚硬,这里是横断山脉著名险段之一,25公里盘山路,近2000米的相对高差使觉巴山成了川藏线上最艰难的一座山,公路在绝壁上延伸,既没有护栏也没有路标,不少地方都是紧靠山体硬生生地开凿出来的,上依绝壁!下临深渊。川藏线虽然号称天险,但最危险的地方其实只有几处,比如通麦天险和怒江天险。与这几处名声在外的天险相比,觉巴山的知名度确实不高,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知道这个没有名气的天险与其他几个名声显赫的天险一样,同样让人望而生畏! 站在觉巴山路边拍摄澜沧江,深谷悠悠,有点胆怯。 东达山是川藏南线上海拔第二高度的垭口,位于西藏左贡县境内,垭口海拔标高5008米,山路不再蜿蜒曲折,而是一条笔直的通向前方的大路,既缓且长,一眼看不到尽头,这就是川藏线最长最缠绵的东达山了,武警部队竖着的一块蓝色道路标志牌上写着:东达山<br><br> 东达山——“生命禁区”,一年四季都有雪,当山下的澜沧江河谷还是高达30度的炎炎夏日时,东达山垭口的气温竟然降到了零度以下。澜沧江河谷在低温下尽管显得荒凉,但当南风顺着河道吹拂而上,河谷地带的小块坝子和台地上,也会点染出一些红花绿叶,但仅隔了几十公里,在东达山垭口,树木在雪线以下,就集体停止了向上生长的欲望,只有一些低矮的、稀疏得可怜的牧草,还在不屈不挠地蔓延。 还记得;2010年九月第一次去西藏,从青藏线进川藏线出,返回成都途中,在波密午饭后,准备继续赶路,波密县城边就是检查站,一条红杆拦在路中间,因为波密到芒康全线在修路,禁止通行。说是晚上九点钟才放行,没有办法只能等待。大概在晚上七点钟放行的,天色已晚,这一路上的风景都没有看见,然乌湖、业拉山、东达山、觉巴山、邦达草原,本来计划是在八宿住宿,但是有听说白天是不能过的,万一在这段路里面被禁止通行,怎么办?所以我们没有住宿,一直开夜车前行,半夜在左贡加油,这一路上的高山长什么样也不知道,也不知是在翻越东达山还是觉巴山,夏领队开车,我就一直和他说话,怕他打瞌睡,我抬头望见天上有一闪一闪的亮点,我说是天上的星星,夏领队说是山顶公路上的汽车灯光,当时无法想象这山到底有多高,这次是弥补了那年川藏南线这一段路上的遗憾。 业拉山口,左贡出发到邦达,是一片苍茫起伏、雄浑辽阔的原野。海拔在4400米的邦达是川藏南线和北线的交会处。告别草原,翻越横断山最大的天险——有七十二道拐的业拉山。山口海拔4658米,一路蜿蜒地下坡到了怒江边。业拉山是西藏境内邦达与八宿之间的一座高山,海拔4600多米,在青藏高原上这高度不算什么,但山势起伏较大,相对高度很高。自东向西,从邦达算起,业拉山的起伏只有600多米,自西向东,从八宿算起,起伏竞达1500米,业拉山山地风光因其高差起伏之变化而闻名于318线。<br><br> 到达业拉山时,已经是晚上七点钟了,天色已经很暗了,远处乌云密布,高山上一般到了下午,就会起风了,在观景台停留了一会儿,感觉头被风吹得有点疼了,赶紧上车了,祝妹、曾华都有高反反应了,一直到八宿才好些了。北京来的老冯也感觉有点头疼了,连车也不想下来了,再美的风景也不想看了。 业拉山又称“怒江山”,垭口海拔4658米,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八宿县内,这里是澜沧江怒江的分水岭,在业拉山垭口,可以观望山头两侧的风光,侧是邦达草原,另侧属于怒江峡谷,这里几公里的路面,坡陡路险,海拔差达2000米,翻过业拉山口,陡峭又盘旋曲折的公路就像看不到头,总体来说弯多路窄,垭口比较平缓,标志牌上注明的海拔是4658米,站在垭口上,可以清楚地观望山头两侧的风光,一侧的邦达草原,是来时路,平缓舒坦,白云悠悠;另一侧属于怒江河谷,下山处便是川藏线最著名的险关之一——七十二道拐。<br><br> 黑云压顶的业拉山 <br>业拉山垭口可谓是中国公路的奇迹,对自驾爱好者有着极致的诱惑。但是,不到现场,你就不能感受到它那不可思议的壮观、险峻、刺激和恢宏,有人将其称为"怒江72拐",也有人将其称为"99道弯",更有人将其称为是"108道拐",但当你亲临现场,你发现它又何止108道拐?由于现在路况优良,再也无法看到当年蜿蜒公路上,蚂蚁般的车辆徐徐前进的漫天尘土。<br><br><br> 多年以前,曾看到过这张业拉山的最美最震撼的图片,是四川省青年摄影家协会副会长、成都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曹铁的作品,业拉山七十二道拐路上,几百辆军车蜿蜒其中,主题就是川藏线上的汽车运输兵,场面之壮观。 关注川藏线的人,一定对这样一幅画面有深刻的印象。“之”字型的崎岖山路上,部队车辆缓慢前行,路面的尘土与云烟,层层向上,这是曹铁送给战友的作品《向远方》。 下山后,顺着怒江边继续行驶,傍晚的峡谷中风也大,山上不时落下一些小石块,打在车身上啪啪着响,不敢停留,怒江边本来路也较窄。过怒江钢桥时,拍摄到了那座有名的桥墩,川藏线318国道上的怒江大桥,是坐落在西藏昌都八宿县境内的高山峡谷间,因地势险要被称为川藏线公路的咽喉。这是连接东西两岸唯一的交通要道,其价值是无法估量的。走过怒江大桥的人都能看到上面严装以待的武警,检查着每一位途经者的相机,这里不允许拍照,必须快速通过。在国家的战略中,它是一条常年战备的军事通道。<br><br>大桥的旁边这座孤伶伶的桥墩,其实一个鲜活的生命,是烈士。1953年,官兵们在修建怒江大桥时,一名战士不小心掉入刚刚浇筑的桥墩中,混凝土迅速凝固,战友们想尽一切办法也没能将他救起,只好流着泪将他筑进桥墩。这座桥墩一直被完好地保存着,成为耸立在滔滔江水中的一座丰碑。至今在怒江的石崖上还留有“怒江两岸出英雄”的题词。 八宿县城街景 第三天晚上入住八宿县城,我们住在县政府的招待所。 第四天(4月11日),清晨,我们离开八宿,继续西行。 路上碰到朝圣的藏民们 八宿到然乌湖路上,桃花已开放了,绿油油的青稞地,粉色的桃花。 4468米的安久拉山口有些让人意外。与众多名山大川的垭口一般都陡峭起伏,壁立千仞不同,安久拉山口平缓得出奇。就是这座看上去不起眼的属于伯舒拉岭山脉的安久拉山垭口,是怒江和雅鲁藏布江的分水岭。翻越了垭口,也就由怒江流域进入了生长传奇与神话的雅鲁藏布江流域。 马上要到然乌湖了,这一段路有点窄,有点堵车,两边是陡峭的山壁,所以搭了防坠落的水泥棚,上面还挂满了冰柱。 走近然乌湖,她仿佛幽蓝深邃的湖水恍若天空滑下的一滴眼泪,寂静得没有丝毫声息。湖岸岩石林立,雪山就在不远处,安安静静地倒映在湖面。保留了世界难觅的原始美。再加上湖畔一块块生长着青稞、豌豆、油菜等作物的农田点缀其间,构成了一幅既有青藏高原独特的壮丽风貌、又有藏区田园牧歌般风韵的风情画卷! 我们将车直接开往去察隅那条路上,大概有十几公里远吧,这里是然乌湖的核心区,周围的雪山环绕,岸边还有一些残雪,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然乌湖的美丽了。<br><br> 然乌湖是由于山体滑坡或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的堰塞湖,在地质运动活跃的藏东南一带有很多这样形成的堰塞湖,然乌湖紧靠川藏公路。湖畔西南有岗日嘎布雪山,南有阿扎贡拉冰川,东北方向有伯舒拉岭。四周雪山的冰雪融水构成了然乌 湖主要的补给水源,井使湖水向西倾泻形成西藏著名河流雅鲁藏布江重要支流帕隆藏布的上源之一。 2010年第一次去西藏,去了纳木错、羊卓雍措、巴松措,错过了然乌湖,这次,终于实现了对然乌湖的向往,她只是一个堰塞湖,不大,只有22平方公里,然乌湖的静和蓝是远近闻名的,湖中极少看到枯枝杂物,湖周景色各不相,她的那种静谧让人心醉,舍不得离去。 当地的藏族小孩们围着我们的车,北京来的老冯和刘京带了文具和糖果,小孩们就等着给他们发东西。 昨天和今天行驶的路段,是川藏南线的精华,也是最艰苦的地方,我也终于将这一段美景摄入我的镜头里,弥补了2010年走这段路的遗憾,留下了永久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