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眼中的秦腔艺术

含笑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记礼县中坝镇农村春节文艺汇演</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梁武平</p> <p class="ql-block">  中坝镇梁坪村的大舞台,历经沧桑,见证了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也见证了人民对春节文化秦腔艺术的追求,如今,大舞台在岁月的洗礼中依然挺拔,戏曲的文化底蕴依然在传承。</p> 中坝镇梁坪村春节的戏曲演出是神戏,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显得尤为庄严而谨慎。每年腊月时节,中坝镇梁坪村的头人就请阴阳到赤沙龙王庙念经、许愿,保佑一方平安,来年风调雨顺,同时把秦腔戏曲演员召集起来开会研究每一个细节。会上决定开戏的日期、道具服饰、演员到场、曲目、演出几天等情况,此后每天晚上,人们闲暇时,召集齐演员进行为期半月的排练。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请神</p><p class="ql-block"> 梁坪村的戏是神戏,每年从不间断,而且连续要演出两天三夜。正月初四这天下午,梁坪村承载着人民的精神寄托的春节文艺汇演---秦腔要开始了。首先是请神,庙官在赤沙龙王神像前先祭祀一番后,群众帮忙将赤沙龙王神像抬至戏场,供奉到戏楼正前方,安排四个头人轮流值守。</p><p class="ql-block"> 梁坪村戏楼是六七十年代修建的,台口的正上方用水泥雕刻着五角星,下面一排宋体大字“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下方挂着“国泰民安 风调雨顺”的深红色横幅,尤其两侧的对联“台上台下打打闹闹叙百代故事,幕前幕后真真假假道万世传奇”,更是承载了农村戏曲文化精神。台口的墙壁醒目处贴着当天演出的戏报。后台也贴着用红纸下的每一天要演出的节目单。在请神的同时,帮忙的群众在后台摆放戏装、帽饰、胡须等,前台也已经挂好了幕帐,调试音响的,摆放文武场面乐器的,一应俱全。</p> 这时,戏场里的商贩也早早地摆上了各种各样的小摊,有充气滑梯、有百货、有玩具等,大多是卖玩具枪、气球,以及油炸小吃等。孩子们在戏场嬉戏,一旁的大人都和亲友侃侃其谈。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开戏</div> 夜幕降临时,人们都吃完了晚饭,演员、后勤人员和文武场面的音乐师都陆陆续续来了。人到齐后,后勤人员调试的扩音喇叭的音量和无线话筒、烧水等,演员则在后台化妆。按照一般惯例,文场面在舞台前台的左侧,武场面在舞台前台的右侧。这时音乐师也各自到位子上,文场面的音乐师开始在板胡上上松香调试板胡、二胡、扬琴等的音质,武场面的音乐师开始调试干鼓、堂鼓、大锣、小锣、铙钹、梆子等的音质。夜幕降临,随着戏场中央排放的整齐的墩子炮点燃,一声声震耳欲聋的炮声在高空响起,戏曲就要开始了。随后武场面锣鼓声中,高亢激昂的唱腔在幕后唱起,板胡尖细清脆的“叫板”紧随其后。不多时,打扮花枝招展的女旦才从幕后踏着碎步出场了。<br> 两天三夜的最后一夜,神戏唱完后,演员们全都聚到台上进行封神,帮忙的群众就要把赤沙龙王抬到庙里去,念经还愿。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诳戏</div> 神戏唱完了,第二天会留出时间,让爱唱戏的演员多唱几天,这称为诳戏,这时就不像神戏那么拘谨了,可以是儿童歌舞,也可以清唱,但大多还是扮唱,不过在每场开戏之前,先序演半小时儿童歌舞再开始古老戏曲的演唱。<br> 梁坪村的秦腔剧目多为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和公案戏,主要以文戏为主,比如《大登殿》、《铡美案》、《黑叮本》、《放饭》、《藏舟》、《杀庙》、《二堂舍子》、《斩秦英》、《打镇台》等,而附近的林沟村多以武戏为主,比如《黄河阵》、《辕门斩子》、《赵飞搬兵》、《斩秦英》、《香山寺还愿》、《金沙滩》、《伍员逃国》、《火焰驹》等。<br>   秦腔是汉文化在农村的一种结晶,也是农村老百姓春节期间精神寄托的一种方式,更多地传播正能量、倡导欢乐平安,展现喜庆祥和的春节文化氛围。 <p class="ql-block">民俗调查,向县政协提供。《民俗文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