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小沙行终结篇光华村探寻古桥古村落

贝贝舟

<p class="ql-block">今天的美篇发定海小沙行终结篇,带你走进光华村,探寻甩龙桥和古村落,穿越时空,感受定海原始村落沧桑之美…</p> <p class="ql-block">光华社区位于小沙街道南部,2005年由红光、华厅两村联建。区域面积7平方公里,居民930户,常住人口2300人。</p> <p class="ql-block">打卡光华村地标</p> <p class="ql-block">经过小沙街道光华村办公楼</p> <p class="ql-block">打卡光华村</p> <p class="ql-block">光华村文化礼堂</p> <p class="ql-block">文化礼堂的笑脸墙</p> <p class="ql-block">光华村村规民约</p> <p class="ql-block">走进光华村</p> <p class="ql-block">光华村村口路牌</p> <p class="ql-block">经过田央张8号院</p> <p class="ql-block">来到昌门里河</p> <p class="ql-block">昌门里河简介牌</p><p class="ql-block">昌门里河南起昌门里水库,北至西直河,流经甩龙桥、小沙大庙,全长3400米,为小沙主要行洪排涝河流。因起于昌门里水库,故名昌门里河。</p> <p class="ql-block">经过小沙中心小学边的小沙霓桥</p> <p class="ql-block">路经小沙中心小学</p> <p class="ql-block">校园一角…</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昌门里河一路向南去找寻古甩龙桥和吉祥寺。</p> <p class="ql-block">孙家老屋里1号</p> <p class="ql-block">石屋民居</p> <p class="ql-block">爬满青藤的院墙</p> <p class="ql-block">一树仙人掌出墙来</p> <p class="ql-block">孙家老屋里35号</p> <p class="ql-block">果满枝头</p> <p class="ql-block">一池水暖,鹅鸭先知…</p> <p class="ql-block">沿着昌门里河几乎家家门前都建有一座桥,长河上架有十多座楼,可惜如此"小桥流水人家"却没有得到很好开发…</p> <p class="ql-block">这户人家建起了气派的别墅,门前的桥就要比其他桥宽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经过第一座古桥东明桥</p> <p class="ql-block">东明桥简介石碑:</p><p class="ql-block">东明桥始建于清初,光绪二十八年(1902)重修。占地面积12平方米,桥面长6.6米,宽1.88米。因在造桥时辰,见太阳从东边升起而得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边桥边有一凉亭</p> <p class="ql-block">走进花厅岙的想法由来已久,这个美丽的地名因几年前轰动一时的吉祥寺遗址发掘,让我深深地记在脑海中。</p> <p class="ql-block">花厅,指的是古时大户人家住宅中大厅以外的客厅,多盖在跨院或花园中。小沙花厅村的旧址就是唐朝时期位于小沙九峰山下的吉祥寺的花厅。据宋宝庆《昌国县志•寺院志》记载,当时昌国共记有十座禅院,九峰山吉祥院排在首位。记曰:“九峰山吉祥院,县北六十里,唐开元中(713--741),高僧惠超,居是山香柏岩,草衣木食,遂开此山。其岩高峻不可到,时闻钟磐声而已。”</p> <p class="ql-block">沿河走了二三里地,总算找到了甩龙桥。</p> <p class="ql-block">  小沙甩龙桥位于光华社区,横跨小沙大溪坑两侧,原桥身较低,过去没有昌门水库筑坝拦水,每逢农历8月,来自大寺岭的山洪水经常要把桥身冲垮。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傅氏贤达出资重建,桥高溪坑七米,桥身由条石与方石搭配成拱形。因整座桥身俨如一条倒甩的蛟龙而得名。乡民又以山里洪水暴溢谓“大水出龙”,此“龙”一直奔向东海,是“龙”过不了桥,而把桥甩垮。桥造高后,“龙”再甩过就不会把桥搞垮,取名甩龙桥,即此意也。桥畔曾刻石立碑,且有桥神菩萨的香火堂。民间相传过去有多人从桥上跌落而无一例伤亡,曾有大周岭原光华村9队,一个瞎眼老婆婆,摸着石板过桥,翻落桥下而无碍。</p><p class="ql-block">  此桥历经百年风剥雨蚀,依然坚固如初,于1990年被列为定海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保护甩龙桥的历史景点,镇政府于1994年在桥侧建成以座姐妹桥,达到“双龙相映”之艺术境界。</p> <p class="ql-block">甩龙桥简介石碑:</p><p class="ql-block">甩龙桥,建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同治年间重修。东北西南走向,横跨小沙大溪坑,单孔石拱,桥长7.7米,宽2.36米,净跨3.7米,栏板北面中间刻有"桥栏傅奕秀造"6字。因桥身如一条侧甩蛟龙而得名,是研究舟山桥梁建筑工艺的珍贵资料。1998年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定海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甩龙桥石碑</p> <p class="ql-block">背面的甩龙桥简介</p> <p class="ql-block">桥洞</p> <p class="ql-block">花厅岙的吉祥寺已经消逝六七百年,但还留有一座古桥横跨在大溪坑上,据当地人说,最早的甩龙桥与吉祥寺差不多时间建造,算来就有1000多年了。横跨小沙大溪坑,原桥身较低,每逢发大水,山洪水经常要把桥身冲垮。清道光二十四年傅宅后人傅贤达出资重建此桥。桥与溪坑间距七米,桥身由条石与方石搭配成拱形。因整座桥身俨如一条倒甩的蛟龙而得名。重修后至今,这座老桥依旧坚固,据说有多人从桥上跌落却无一伤亡。这样想来,九峰山下大溪坑,吉祥寺下甩龙桥,都是有灵气的,花厅岙的村人都是幸福人。</p> <p class="ql-block">桥面</p> <p class="ql-block">桥栏</p> <p class="ql-block">在甩龙桥桥头</p> <p class="ql-block">甩龙桥动态图</p> <p class="ql-block">甩龙桥畔的古吉祥寺</p> <p class="ql-block">古吉祥寺动态图</p> <p class="ql-block">惠超原为宁波天童寺方丈,将偶得的一尊石佛供于禅房。一日,惠超梦见石佛对自己说:“送我去甬东九峰山。”他即认为这是佛的旨意,遂带上两个小徒弟涉洋过海来到甬东,找到了位于马岙与小沙交界处的九峰山,搭建草篷,贡奉石佛,取名石佛庵。300多年的香火日渐旺盛,宋治平元年,朝廷赐额吉祥。元大德年间,吉祥寺田产达到4515亩,地616亩,山7343亩,僧人逾千,规模空前。乡民传说,当年为修建吉祥寺,寺僧排着队,翻过大周岭至马岙窑厂,把一块块砖瓦手过手递送到吉祥寺。可以想象当初建寺时的壮观气势。</p> <p class="ql-block">现在小沙光华社区的地爿里、昌门里、寺基里、花厅、横路下、石佛庵、甩龙桥等地方当初都是吉祥寺的建筑范围。</p><p class="ql-block">吉祥寺以前有19只井潭,如今还有2只仍在保存使用。村民将这两口井都叫“老井潭”,井口都为四方形,井壁长了很多草,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农村井潭。据介绍,这两口井一口为吉祥寺浇灌花草的,另一口井为吉祥寺烧饭用。两口井直线相距约300米。19只井潭遍布吉祥寺,规模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不幸的是,明洪武年间,吉祥寺遭毁,千年古刹从此湮没。遭毁的原因一说海禁搬迁,一说寺里恶僧冒犯皇颜。六七百年的光阴香火,造就了这座层观杰阁、金碧辉煌,曾名气大于普陀山佛寺的群岛一方名刹,毁灭在顷刻间。又是六七百年光阴后的今天,吉祥寺早已灰飞烟灭,只留在地名和史书的文字间。</p> <p class="ql-block">花厅岙有一寺一桥,还有一宅也很有名,叫傅家老宅。花厅傅姓最多,人称傅半岙,这个大家族在这里居住已经有几百年了。据介绍,老宅有近200年的历史,坐北朝南,有前屋、穿堂、祖堂、后楼四进及左右厢房等建筑,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木雕窗花、门纹,均曼妙精致,是舟山农村少数保存至今的大宅。2015年的一场大火,烧毁了两进老宅,我们现在依稀可见断壁残垣。但左右厢房的窗格柱栋、飞檐翘顶还是非常精致考究。</p> <p class="ql-block">关于老宅,还有一段轶事。据说上世纪四十年代,日军到小沙,被傅宅精美的建筑艺术所震慑,日军恭恭敬敬地向大宅鞠了躬。妄图征服中国的侵略者却被中国一幢海岛乡间民宅的建筑艺术所征服。</p><p class="ql-block">如今这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民居越来越少,新农村建设规定的一模一样的建筑风格,使民居失去了灵动和个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老宅的主人傅景濂于乾隆年间在省城做官,据说官至临安知府,他的墓碑被族人放在院子的一角。)</p> <p class="ql-block">傅家老宅动态图</p> <p class="ql-block">花厅岙动态图</p> <p class="ql-block">来到了昌门里水库</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角度,才能真正体会山、海、城融为一体的感觉,你以为自己在看山、你以为自己在观海、你以为自己在游城,都是也都不是,你只是在一副美如画的景中,做了一场梦而已……</p> <p class="ql-block">韭菜龙为何诞生在寺岭</p><p class="ql-block">韭菜龙是身上长着韭菜花纹的小河鳗,为小沙特有。常年栖居在小沙寺岭自然村的山溪里。河鳗的身上为何会有韭菜的花纹?又为何叫他为韭菜龙?说来话长。</p><p class="ql-block">  寺岭村位于小沙、马岙、盐仓三镇交界处,为高山峻岭环抱而成的原生态村落。原来并没有村落,偶尔有樵夫来这里打柴。山体土层很厚,可以蓄饮大量的雨水,所以常年溪水不断。附近的乡村每遇夏季干旱,村民们就来这里取水祈雨,慢慢的就称这条溪坑为龙潭坑。</p><p class="ql-block">  龙潭坑,溪谷幽深,涧水长清,蜿蜒流经马岙长春岭古村落,至长春水库。传说中月亮女神常羲就是在这里,用清澈的溪泉为她的孩子——十二个小月亮轮流洗澡。所以这里鸟语花香,四季常青。龙潭坑流经的地方田地丰腴,风调雨顺。</p><p class="ql-block">  常羲在龙潭坑一边给小月亮洗澡,一边用溪畔绽放着的山花给小月亮取名字。她给一月取名梅花,给二月取名兰花,三月取名桃花,四月取名蔷薇,五月取名石榴,六月取名荷花,七月取名凤仙,八月取名桂花,九月取名菊花,十月取名芙蓉,十一月取名水仙。轮到十二月洗澡的时候,常羲发现溪畔没有新的山花了,只有龙潭坑对岸的山坡上长满了青翠碧绿的韭菜,“那就叫韭菜吧。”常羲拍了拍她的第十二个孩子的圆脸,也许这孩子与韭菜有缘。</p><p class="ql-block">  可爱的小月亮韭菜长大了,因为母后和姐姐们都特别疼爱她,所以她经常不用像姐姐们一样到各地去轮流值班。她经常徜徉在母后给她洗澡取名的地方,和溪水一起吟诗作歌,和韭菜一道弹琴作画,寺岭龙潭坑成了她一个人的快乐家园。</p><p class="ql-block">  这么好的山水世界,肯定会让一些妖魔鬼怪垂涎三尺。一天,寺岭上空妖风阵阵,黑云遮日,来了只千年老蛤蟆。此老蛤蟆因犯天条被普贤菩萨终身囚禁在峨嵋山。不料,一日趁普贤不注意,竟逃出囚笼,千里迢迢跑到东南方这悬水海岛,以为是普贤菩萨管辖不过来的地方。他见此处溪水潺潺,百鸟和鸣,真人间天堂。又见月亮小公主天生丽质,风情动人,禁不住贼心又起,邪念顿生。施展魔法,把溪坑、田畈、池塘里的水都吸进了自己的大肚子,于是,地裂了,树木枯死了,庄稼颗粒无收,老百姓的生存面临极大的威胁,又纷纷上山祈雨来了。</p><p class="ql-block">  每天陪着韭菜月亮玩得溪水没有了,青翠碧绿的韭菜发黄枯萎了。小韭菜来质问老蛤蟆精,蛤蟆精阴险地一笑:“很简单,美丽的小公主。只要你答应嫁给我,这里的一切马上就能恢复如初。”</p><p class="ql-block">  “老不要脸!做梦去吧!”韭菜月亮哪经得起这种羞辱?她施展她的小神法向老蛤蟆发出了挑战!说实在的,韭菜月亮年轻气盛,心地纯洁,哪里会有老蛤蟆这般恶毒的魔法。与老蛤蟆斗,没过几招,就已明显处于劣势了。老蛤蟆边施法边哈哈狂笑,他把魔爪直接伸向了韭菜月亮,他以为他的如意美梦马上就能实现了。</p><p class="ql-block">  “老妖,看招!”紧急时刻,一位青衫公子电光般闪现。老蛤蟆愣了愣,韭菜月亮趁机脱险。真是半路冒出个程咬金!老蛤蟆精大怒,又重新摆开阵势,与两位年轻人打得天昏地暗,不分胜负。</p><p class="ql-block">  这边一阵穷打,那边普贤菩萨也已警觉,急驾云头赶来。三百鞭银鞭抽在老蛤蟆身上,老蛤蟆被打得皮开肉绽,爬在地上永远直不起腰来,老蛤蟆苦苦哀求,愿意去管理稻田,作农民的奴仆,永世赎罪。</p><p class="ql-block">  小沙寺岭和附近的乡村又恢复了美丽、恬静、悠闲的生活。韭菜月亮从此和青衫公子也日夜牵挂,经常相约会面,渐渐的产生了爱情。但是他们两个总是不能日夜厮守,原来,青衫公子是东海龙王的小太子。按照龙宫规定,他每天最多只能在人间呆一个时辰。他们俩每天都能幸福地短暂地约会,每天却要依依不舍地忍受别离的痛苦。爱情的力量是神圣的,一年后,他们终于有了爱情的结晶——一条浑身绘着韭菜纹路的小龙。</p><p class="ql-block">  韭菜龙就这样诞生了,他在寺岭的溪坑里自由地畅游、栖居,一代一代地孕育在青山秀水的灵性之中,繁衍至今。那里的韭菜也特别的繁盛,特别的美味。至于韭菜月亮和龙太子的最后结局怎样,就各有说法了。有的说,天庭反对他们私下偷情,活活把他们拆散了;有的说,普陀山的观音菩萨点化了他们,让他们成为了一对真正的人间夫妻,现在寺岭村的村民都是他们的后裔。为了解除小韭菜龙的寂寞,龙太子还从大海里召来了一些虾蟹鱼鳖等,陪伴韭菜龙一起生活在寺岭的溪谷中。村民们还在龙潭坑畔建造了一间韭菜龙皇宫,纪念与他们朝夕相伴的韭菜龙。</p> <p class="ql-block">掩藏在茅草丛中的古村落入口</p> <p class="ql-block">走进寺岭后村古村落</p><p class="ql-block">寺岭古村,深匿于定海马岙和小沙交界的山谷中。因唐开元年间山中曾建一吉祥寺而得名,其住人史可上溯至200年前。早先,村民以砍柴和种田为生,主种稻谷,间杂番薯、麦子等杂粮,口粮基本自给,木柴则挑到定海城里卖钱,换些油盐布等日常用品,生活虽然清苦,但因地处茂林幽谷,倒也免去不少兵灾人祸,日子过得安定祥和,民风自然淳厚古朴。</p> <p class="ql-block">  继续往山岙里探索,很快就能看到寺岭古村最精华的精致——保存完好的石头房子和古驿桥,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建筑,经历过岁月的风吹雨打,却依然安静的屹立在此,不由得让人感叹古人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艺。</p> <p class="ql-block">路边废弃的露天粪缸</p> <p class="ql-block">寺岭古桥</p><p class="ql-block">石拱桥跨于寺岭与诛倭岭之间形成的峡谷溪坑之上,位于庙桥社区原寺岭村,是原小沙乡民进定海县城的必经之地。桥面长约13米,宽约4米,石桥拱门宽3米,高6米。此桥为舟山现存最古老的原生态石拱桥,全部为山石堆砌,国内都罕见,体现了古代小沙人精湛的造桥工艺。确切建造年代目前难以考证,但据附近古驿站设立的年份为清嘉庆年间来看,此桥的修建应当在此之前。整座桥带给人怀古思古的幽情。</p> <p class="ql-block">户外徒步团队走过寺岭古桥</p> <p class="ql-block">走过这座桥,好像穿过了时光隧道,身后是浮躁与喧嚣,前方是平静与安详。</p><p class="ql-block">  天色渐晚,我们没有继续往岙里探索,但寺岭古村的美已经深深刻入了我们的心里,这是一个不管来多少次都不会觉得乏味的地方,此时的分别只是为了下回更好的遇见……</p> <p class="ql-block">一天的小沙徒步到此结束,在此最后再介绍一下小沙:</p><p class="ql-block">舟山小沙以浓郁的海岛风情和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为特色,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人。</p><p class="ql-block">小沙古镇三面环山,东邻马岙,南靠双桥,西接岑港,北临长白水道。境内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呈现丘陵、平原、滩涂和海域的交叉地貌。冬暖夏凉,气候温和湿润,风景宜人。</p><p class="ql-block">这里是当代著名文学女作家三毛的故乡,三毛祖居内依然保存有她当年的遗物,陈列展出的众多作品足以供人们怀念和追忆她传奇而富浪漫色彩的一生。</p><p class="ql-block">另外,还有始建于明洪武24年的王氏“复翁堂”;道光24年的“甩龙桥”;颇具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天后宫”;佛教圣地清静讲寺、千年古庵净土庵;还有地处幽谷清漳的古老石桥—寺岭古桥。这些古老的建筑群共同形成了小沙独有的文化氛围。</p><p class="ql-block">舟山小沙,位于浙江舟山市定海区小沙街道,距定海城区20公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