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同舟去(上)

陌上秋草

<h5>撰文:刘桓中(方外静轩)</h5><h5>朗读:刘晓然(素笺梦笔)</h5><p class="ql-block"><br></p><h5><a href="http://xima.tv/1_oOjr8n?_sonic=0" target="_blank"><i> </i>素笺梦笔的《喜马拉雅》专栏</a></h5><h5><a href="https://www.zhihu.com/people/fang-wai-jing-xuan" target="_blank"><i> </i>方外静轩的《知乎》专栏</a></h5><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epian1.com/mp/47311w3d?share_from=self&share_to=copy_link&user_id=4740067&uuid=6d41a4d439f925b250c4eb9fdfa03254&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4740067&utm_medium=meipian_android&share_user_mpuuid=9bb255bdecff118171d8637642bbac6b&um_rtc=5cd611019a5e28c696d17bab54ce5a73"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5px;">何以同舟去(下)</a></p> <h5><b>父亲以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新疆伊犁的军旅生活为背景,描述了在那个动荡曲折的年代,城里人和乡下人就像来自两个平行的世界,再美好的遇见也不会有重合的轨迹。年轻人们挥洒着热血与青春,却也在彷徨中挣扎,但其实由于出身的差异,所有结局都已然注定……</b></h5><h5><b>-- 刘晓然</b></h5><p class="ql-block"><br></p><h1><b>背景资料:</b></h1> <h5><font color="#ed2308">新疆铁列克提之战,苏军向我巡逻队发起进攻(俄罗斯提供的照片)</font></h5> <h5><font color="#ed2308">铁列克提事件中牺牲的中国军人。纪录片中说法有误。我军巡逻队不是 38人,是 28人,其中27人牺牲,一人受伤被俘。 </font></h5> <h1><b>第 1 章 在那遥远的地方</b></h1><br>那是1970年初,一串军列正在寒风中的西北大地奔驰。不久前,珍宝岛和铁列克提两处发生了边界冲突,东北和西北局势紧张。这趟军列在向西北边界增兵。我正在列车上。<div><br>不知总共有多少兵同行,只在列车转弯时看到远远的车头和车尾,知道列车很长很长。同一车厢塞了 50 个人。夜间躺在地板上睡觉,空间不够,大家只能半躺半坐地睡,从未睡踏实过,一路上都在半睡半醒中度过。</div><div><br>通过带队军官得知,军列的新兵全来自山东,我这节车厢都是济南的工人,邻近车厢有济南人,也有济南附近章丘县人。</div><div><br>有人问军官,是去打仗吗?军官笑笑说,他也不知道,也许会打吧。看样子他真的不知道。打仗这种事谁也说不清。本是两个友好国家,不知怎么就对立起来,还弄到动枪动炮的地步。我心想,打就打吧,怕打仗就不来了。不知车上有多少人和我同样想法。</div><div><br>列车跑了七日,终于到了乌市,然后换乘军用卡车继续西行。刚出乌市还是柏油公路,后来就成了砂石路。车不停地颠簸,车后卷着扬尘。</div><div><br>突然发现远处有条铁路,远远地与公路并行。不,是条未建成的铁路,只有路基,没有铁轨。沿途的桥也只有桥墩,没有桥梁。想起来了,这就是地图上那条虚线画的铁路吧?那是中苏共同建造的。就在阿拉山口那边,哈萨克斯坦的铁路已建好。我们这边一直是虚线。</div> <h5><font color="#ed2308">果子沟</font></h5><div><br></div>车队跑了两天,终于到了果子沟。翻过这座山,前面就要到伊宁了。那正是我们的目的地。那里离边界只有几十公里。后来我们得知,边界那边是对方的七个机械化师,我们只有一个新建步兵师。这仗怎么打?<br><br>车队在果子沟中缓缓前行。两边山上,密密的苍翠松柏森然立在积雪之上。这里没有一点战争气氛,而且全然不像来路的茫茫荒滩。出了果子沟,眼前一片开阔,远处赫然一爿蓝色湖水。哦,那是赛里木湖,传说中的人间仙境。 <h5><font color="#ed2308">赛里木湖</font></h5> 车队沿着白杨公路开进伊宁市区。这里比乌市要温暖,街上很热闹。伊宁当年曾是西域第一都市,地位超过当时的迪化城。清同治年间曾被沙俄侵占,十年后回归。伊宁地处伊犁河中游。整个伊犁河谷气候温和,雨水充沛,物产十分丰富,被称为塞外明珠。<div><br>街边建筑大都是中亚风格。街上到处跑着毛驴车和四轮大马车。马车有点像欧洲古代风格,木轮上包着铁箍,两匹马拉着,跑起来震天动地响。</div><div><br>突然,我们发现街边一座高楼整个坍塌,只剩空壳,残垣上还密布着弹孔。紧挨着又是一座。难道这里发生过战争?后来得知,那是前几年武斗的业绩。武斗双方一方驻守在内,另一方用步枪、机枪和炸药包进攻,结果炸成这样。</div><div><br>车队开进了伊宁市党校。那里是全营驻地,老兵们已经先我们进驻。党校校园很开阔,迎面是一片苹果园。没有楼房,是清一色俄罗斯风格的平房。房顶覆盖着绿色铁皮。玻璃窗外都带着用以保温的木板外窗。听说几十年前这里曾是苏军营房。</div><div><br>从此,在这座党校校园开始了我的军旅生活,也正是在此认识了何行,有了后面的故事。<br></div> <h5><font color="#ed2308">上世纪70年代的伊宁街景</font></h5> <h1><b>第 2 章 不期之遇</b></h1><br>何行是章丘县人。章丘有个著名的百脉泉,和济南的泉水同脉。那里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故居。章丘东边不远是当年齐国都城临淄,西边紧靠济南府。那里自古受齐鲁文化影响,虽是乡村,却也民风开化,看重教育和礼仪。 <h5><font color="#ed2308">章丘百脉泉,那里有李清照故居</font></h5> <h1></h1><div>第一次见何行很偶然。那时还在新兵营接受训练。那天是周末,我在校园中随便走走,观赏路边成排的海棠树,见不远处有三人在争执,其中一人是济南兵,我认识,便过去看看是怎么回事。</div><div><br>原来,那济南兵在学章丘人发音,把“二哥”两字说得很土很怪,惹怒了旁边的章丘兵,俩人吵了起来。另一矮个子章丘兵劝他的老乡别为了一点小事与人争吵。我也劝那个济南兵主动向人家道歉。俩人笑笑,握手言和,各自离去。</div><div><br>留下我和矮个子章丘兵。互相自我介绍后,知道他叫何行,比我大几岁,文革停课前读过高一。我说,你文化比我强多了,我才读了初一就停课了。他说,有没有文化不能光看这个,古人都没学上,有人大字不识一个,有人学富五车。</div><div><br>看他身高也就一米七,瘦瘦的,眯着眼看人,像是近视得不轻,说起话来倒是挺有水平,看来肚子里有不少墨水。我问,你这名字挺雅的,是父母起的吧?</div><div><br>何行说,父母都是农民,没什么文化,是他们请学校老师起的名。他还说,这名字挺适合他的,眼睛近视,走路看不清道,总得问:该向何处行?</div><div><br>我俩一起哈哈大笑。这老兄挺讨人喜欢。</div><div><br>有件事我不解,问他,眼睛近视怎么能通过体检?他说,自己也没想到能通过,只想试试。征兵军官告诉他,报名的人太缺高中生,就破格录取了他。</div><div><br>我俩聊了一会儿,分手各自回营房。没想到,此次相遇只是个开头,以后竟会共事。</div><div><br>新兵训练结束后,我被分到六连炮排。我的武器是40火箭筒。那家伙比步枪还轻便,最大射程 150米,专门用来对付坦克和碉堡。我曾在 100米距离打碉堡靶,一发命中靶心,炸出一片火光。里面要是有人,肯定一个不剩。这时想起电影上看到的镜头:士兵们一个个抱着炸药包往上冲,又一个个倒下。那时要是有火箭筒,还用得着这样死拼吗?</div> <h5><font color="#ed2308">珍宝岛事件中,我边防军用40火箭筒打坦克</font></h5><div><br></div><div>我们营进驻伊宁市,除了驻防还有军管任务。到了六连不久,就随着连队开进了自治州外贸局。快到外贸局时,连长下令全体打开刺刀,枪上肩。全连一百几十人,步伐整齐,刺刀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外贸局那些干部站在院子里看着这些大兵进入,一个个面无表情,不知他们在想什么。<br><br>那时文革已搞了好几年,各地各单位原有领导班子已基本瘫痪,人们分成几派,各派都想说了算,局面逐渐失控。于是,军管成了稳定局面的有力措施。六连开进外贸局后,营长率领连级军官组成临时领导班子,原有外贸干部仍负责外贸业务。<br><br>外贸局坐落在市中心的斯大林街。临街一个大铁门,进门是一座四层楼房,楼门有几根高高的柱子矗立,看上去就像古罗马建筑。楼后是一个大院子,有一片平房,那是职工宿舍。<br></div> <h5><font color="#ed2308">上世纪70年代的伊宁市斯大林街</font></h5> <div>外贸局是自治州的重要单位,也许是最重要的单位。下属一个毛纺厂,一个皮革厂,那是两个很大的企业。还有肠衣厂、水貂养殖场和汽车队那些。所有产品都用来出口换汇。<br></div><div><br></div>我被分到政工科管档案资料和图书室。一个卫生间大小的微型图书室。书被全部封存,不准借阅。我掌管着钥匙。真是千载难逢的良机,一有空我就藏到图书室看书。没什么目标,找到什么看什么。读过一本讲墨子的书,很难懂,只记得墨子和他的弟子们像一帮叫花子,穷兮兮的还到处管闲事。还读过一本平面几何,很合我的口味。那些公理、定理和推论看上去是那么美妙。<div><br>有点奇怪,从没有战友借此机会来读书,我藏在里面读书也从未被人发现。仅有次忍不住把书带到寝室读,被排长发现。排长装着很严厉的样子训了我两句,然后就不了了之。</div><div><br>我的另一项工作是和其他人轮流在外贸局大门持枪站岗。军管单位都有哨兵持枪站岗。其实人来人往哨兵无需过问,就是站在那里做个样子吓人。于是,不知底细的人不敢随便进来。</div><div><br>站岗是个很无聊的活儿。杵在那里一动不动,傻呆呆地看着街景。时常驶过一辆四轮马车,震天动地轰响而去,让人担心那车随时会散架。总见三三两两的驴车蹒跚而过。偶尔见到一长串驴车队伍,几十辆头尾相接,很是壮观。那时汽车不多,日常运输主要靠这个。</div><div><br>让人眼前一亮的是那些维吾尔姑娘。她们身穿长裙,脚蹬皮鞋,发髻上系着纱巾,三两个人踩着步点并肩而过,像是有意展示着什么。有时见到哨兵她们会冲你笑笑。哨兵在一般行人眼里就像一根木头。姑娘们的微笑让你感觉你还是个有生命的物体。<br></div> <h5><font color="#ed2308">街头的维吾尔族姑娘</font></h5> <h1><b>第 3 章 相聚东篱</b></h1><br>六连就像一支机动部队被调来调去。在自治州外贸局执行军管任务几个月,全连撤出,只留下少数军官继续军管使命。我们先是去部队农场种粮种菜,然后被师部调到东边几百公里的新源县,在巩乃斯河边修水渠。来年开春后又返回伊宁市党校驻扎。 <h5><font color="#ed2308">六连于冬日来到巩乃斯河修水渠</font></h5> <h1></h1><div>转眼来部队已经一年,又一批新兵来到。我们这批人不再被叫做“新兵蛋子”。连队驻在党校,每日除了操练和政治学习别无他事。到周末要么在营房打牌下棋,要么找老乡聊天,或是出去逛街。<br></div><div><div><br>日子沉闷一点也就罢了,最让我苦恼的是无书可读。手中的书只有领袖选集和语录,能读到的报纸只有《解放军报》。我翻遍报纸的角角落落寻找可读的新闻,却总是失望。有天看到一艘万吨轮船下水,还配着照片,十分惊喜。惊喜的不是轮船下水,是看到了真正的消息,感觉是在一片荒丛中见到一朵小花。</div><div><br>连里流传着几本书,不知是谁从党校图书室弄出来的。读过其中一本。那是一部美国小说,描写二战后美国人的生活,其中不乏国内小说不敢写的情节。凡是那种页面都被手指搓得发黑,看样子是大兵们重点惠顾的页面。</div><div><br>有天不经意走过党校办公区,发现有个房间开着门,里面有好些报纸,像是阅览室的样子。探头看看,里面没有人,于是坐下翻那堆报纸。我的天,那是一堆《参考消息》 !我知道这份报,但从未读过,便急切地读了起来。那么多国际国内消息和评论,都是平时闻所未闻之事。一篇篇一张张读下去,几乎忘了时间。偶尔有人进来,见我是当兵的,便不过问,任我读下去。</div><div><br>那间阅览室成了我常去之处。党校的人见到我只是笑笑,无人问过我是谁,为何总去那里。要知道,《参考消息》当时需要一定级别的人才可以读,那间阅览室并非谁都能进。我猜想,他们要么以为我是哪里派来的,要么出于同情心,不想多管事。</div><div><br>一天,指导员把我叫到连部,笑眯眯地告诉我,营部要成立新闻报道组,从各连抽调报道员,六连打算派我去。这消息真的让我喜出望外。指导员怎么就认定我适合搞新闻?哦,大概是年底全连总结会上排长让我代表炮排发言,自己写的发言稿,被指导员看好?不管这些了,反正去营部搞新闻不是坏事。</div><div><br></div><div>收拾好行李来到营部。新闻报道组占了一栋房子。和党校其他房子一样,也是那种苏式建筑,房顶盖着绿铁皮,房外包围着葡萄架,上面爬满葡萄藤。走进外门,里面是一截走廊。敲了敲房间门,开门的竟是何行!<br></div></div> <h5><font color="#ed2308">伊宁市有很多这样的苏式建筑</font></h5> 何行把我让进屋。屋里还有一个兵,高高胖胖的,一脸平和的微笑。何行说,他是四连的,叫梁君,就是梁上君子那两个字。梁君嘿嘿一笑说,他要是躲在梁上,非把梁压垮掉,还是何行适合上梁。<div><br>何行也把我介绍给梁君,然后说,今天人到齐了,新闻报道组正式成立,暂时由他负责,还说要是按桃园三结义,他是大哥,梁君是老二,我是老三。可是要论见识,梁君和我是城里人,他是乡下土包子,我们见识比他多。他说得一本正经,完全没有刚才那种调侃口气。</div><div><br>梁君说,他也是乡下人,他那地儿比何行那里更穷。经他俩一说,才知道梁君来自肥城矿区,父亲是矿区的干部,他初中毕业后去章丘县插队,是以知青身份参的军。</div><div><br>不知为何,初次见何行就有好感,现在见到梁君也是这样,都有一见如故的感觉,似乎面前是两个老同学,有过多年共同经历,很容易找到共同语言。</div><div><br>何行指着桌子上一堆报纸说,营部给咱们订了这么一堆报纸,够咱们忙活的。我翻了翻,有《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新疆日报》、《伊犁日报》,还有新疆军区的《战胜报》。我明白,搞新闻得先读新闻。不知别人在写什么,怎知自己该写什么。</div><div><br>我问何行,营里布置什么写作任务没有。何行说,眼下没什么任务,就让咱们先适应下工作环境,自己商量下该去哪里采访,采访什么。除了全营五个连队,还可以采访我们的军管单位,写写各单位的生产发展等等。</div><div><br>梁君问,咱们是共同采访呀,还是单打独斗。何行说,就咱们三个人,恐怕得各自为战,要不写不了多少东西。梁君说,他喜欢各自为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我们都笑起来。</div><div><br>梁君提出,今天天这么好,不如先出去走走,去伊犁河边看看。何行同意。我当然很想去。在伊宁市待了这么多日子,还没去过伊犁河边呢。<br></div> <h1><b>第 4 章 伊犁河与白杨树</b></h1><br>出了党校大门向西南方向走,大约20分钟就走到伊犁河边。<div><br>六连曾在巩乃斯河畔施工。那是伊犁河的支流,水流湍急,却不很宽阔。现在所见伊犁河赫然一条滔滔大河,气势犹如在家乡看到的黄河。正值春季化雪时节,大量雪水顺天山而下,进入几条支流,然后汇入伊犁河,汹涌奔腾向西而去,流入哈萨克斯坦境内。<br></div> <h5><font color="#ed2308">滔滔伊犁河</font></h5> 河岸附近是望不到边的草地。我们坐在草地上,遥望着滔滔河水,各自想着心事。<div><br>梁君问我在想什么。我说,这里离海那么远,伊犁河一定是流进哈萨克斯坦的湖里了。不知道那叫什么湖。</div><div><br>梁君说,他也不知道是什么湖。他又问何行在想什么。何行说,在家时粮食勉强够吃,遇到旱年就惨了,不到开春粮缸就见底儿。章丘要是有这么一条大河该多好!</div><div><br>梁君说,他插队的那个山村更惨,年年粮食不够吃。我问,是地少呀,还是亩产太低?梁君说,地也少,亩产也低,问题是还得交公粮。剩下的粮食每人二百多斤,一天不到一斤,干活的人能够吃?半饥半饱地混呗。</div><div><br>何行说,他们公社是平原,地也好,平常年景粮食够了,可是吃的都是棒子面。麦子打下来差不多都交了公粮,分到一点平时舍不得吃,留到过年包饺子。棒子面都是摊煎饼吃。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起来推小磨,那个活特别累。</div><div><br>我问,现在不都用机器磨面吗?何行说,也去加工厂用机器磨。那种棒子面太粗,只能做窝头,摊出煎饼不好吃。章丘人就爱吃煎饼卷大葱。穷人有穷人的过法。</div><div><br>三年饥荒时我也挨过饿,却只当是特殊年月的特殊事。到部队后才知,很多来自陕西、湖北、四川与河南的兵在家时常年挨饿。有征兵的军官说,征兵时问他们为什么要参军,不少人说,参军能吃饱饭。</div><div><br>也是到部队后才知,我们城里人吃的大米白面原来是从乡下人口中抢来的。我不懂为什么会这样,更不懂怎样才能让乡下人都吃上饱饭。难道几亿中国农民命里注定要这样过下去?</div><div><br>我把自己的想法说给何行和梁君。他俩没说什么,只在默默地思考。</div><div><br>我们走在返回党校的路上,见到一群奶牛也在返回。党校这里是伊宁郊区,路上常有牛羊走来走去。当地人早上把奶牛赶去河边草地,下午返回时,牛身下的乳房变得很大,几乎垂到地上。我想,那一定能挤出好多好多奶。看来,这里人的日子比内地好多了。难怪那么多四川人河南人离开家乡跑到这里讨生活。</div><div><br>听当地人说,很多村子内里是维吾尔哈萨克人,外围住的都是四川人河南人。这些人被称为盲流,意思就是盲目流动。这么个怪名字。要不是为了活命,谁愿舍弃家乡亲人跑到如此偏远之处?</div> <h5><font color="#ed2308">被称为盲流的外出求生者</font></h5><div><br></div><div>梁君说我想得太多。没办法,打小就爱瞎琢磨,怕是一辈子也难改。<br></div><div><br>第二天,我提出去市里新华书店,看看能买到什么书。何行和梁君都赞成。我们三人一本藏书也没有。只有一本《红楼梦》,不知梁君从哪里借来的。他说那是他最爱读的书。<br><br>新华书店在市中心人民广场那里。出了党校向北走到新华西路,再沿新华西路一直向东就到人民广场。向北那条路是一条白杨大道,两排参天白杨树密密地矗立路旁,树上无数只眼睛盯着路人。加上路边的干打垒房屋和路上的毛驴车,每次走过都有种异域感。那是内地少见的西域景色。<br></div> <h5><font color="#ed2308">伊宁市的白杨路</font></h5> 我问何行和梁君,树上的眼睛给你们什么感觉?何行说他看不清,只看到白花花一片。梁君说,那些眼睛在对着他笑。<div><br>何行走近一棵白杨细看,然后说,他感觉那些眼睛呆呆的,一点都不像笑。梁君说,你是不是看谁都像呆呆的呀?那是你的眼睛有问题。我们三个一齐笑起来。</div><div><br>我问何行为什么不配副眼镜。他说,家里穷,眼镜配不起,学校的老师出钱给他配过一副,他平时舍不得戴。再说,军官戴眼镜可以,他这当大兵的戴着眼镜不像那么回事。</div><div><br>新华书店以前去过两次,每次去都很失望,店内摆满政治学习材料,就是买不到可读的书。这次却没失望,架子上竟有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div><div><br>我和梁君各买了一本。发现何行在那里犹豫。我知道他非常节省,省下每一元钱寄给父母,就对他说,有两本了,可以轮流看,不用再买。他却说,他读书时会在上面写很多字,还是自己买一本吧。</div> <h5><font color="#ed2308">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伊宁市新华书店</font></h5> <h1><b>第 5 章 落墨同谁语</b></h1><br>新闻报道组的生活与连队完全不同。我们需要四处采访,想去哪里给别人打个招呼就行。出了门,谁也不知去了哪里。有时候要熬夜,第二天就起不来床,所以熄灯号和起床号也与我们无关。唯一与连队能合上拍的事是吃饭。我们得去机枪连食堂打饭,去晚了就只剩下馒头,所以我们反应最快的是开饭号。<div><br>我们名义上归营部书记管,书记却从不过问,全由我们自己看着办。以前营首长需要写个总结什么都是他的事,现在全交给我们了。他一定在屋里偷着乐呢。</div><div><br>首长和营部书记都不管,自有他们的道理。我们有一种无形压力,那就是稿件要见报。你随便写写发出去,报社电台不采用,一切都白费。每天都要把新报纸读一遍,领会当前的新闻精神,研究编辑们的需求,还要挖空心思找来有份量的素材。这些绝非一日之功,需要慢慢修炼。</div><div><br>我们逐渐摸到了门道,有短篇报道见报。虽是豆腐块儿大小的版面,已足够鼓舞人心。可是日子一长却不再满足,想写大稿子,占大版面。怎么办呢?我们三个坐下来商量这事。</div><div><br>何行说,咱们有军管单位,有些是伊犁的知名企业,是咱们的优势资源,得利用起来才好。梁君说,他曾跟四连在毛纺厂军管,很熟悉那里,可以过去看看。</div><div><br>听他们这一说,我也受到启发,便提出,营部有各军管单位的信息汇集,咱们不妨找书记要来挖掘下,说不定能挖出宝贝。</div><div><br>说干就干。经过几天努力,果然有效。在营部资料中找到皮革厂的工作汇报,说皮革厂不久前建了个烧碱车间,可以自己生产烧碱。烧碱是重要制革原料,以往都是从乌市购进,将近七百公里路程运来。现在能自己生产,对伊宁这样一个小城来说,实属不易。</div><div><br>梁君在毛纺厂也挖出一件事,一件很有争议的事。</div> <h5><font color="#ed2308">伊犁毛纺厂的车间</font></h5><div><font color="#ed2308"><br></font></div><div>不久前毛纺厂一个旧仓库起火,火势太快,无法扑灭。仓库里也没什么重要东西,在场的领导决定停止抢救物资,等待消防车。保全工谢嘉远不听劝阻,执意进去抢救一台设备,结果没出来。消防队把火扑灭后,在仓库内发现,他正抱着那台设备,已经停止呼吸。<br><br>谢嘉远的行为很英勇,但他的情况有点复杂。他是上海支边青年,在毛纺厂做电器工程师。运动来了后,他因家庭出身资本家,被下放到车间当保全工。有人说,他为了回厂部当工程师,立功心切,不听指挥,才丢了性命。<br><br>这样的人应该如何评价?厂里领导主张低调处理,免得犯政治错误。四连指导员负责厂军管会。他很同情谢嘉远,但也不好决断,这件事就暂时搁置起来。<br><br>梁君很擅长与人沟通,这样的事也能很快被他挖出来,的确不简单。他说,在毛纺厂他有几个谈得来的人,悄悄告诉了他这些。有人提醒他,谢嘉远家解放前曾是上海有名的大老板。他爷爷早年带着公司的钱去了香港,父母留下照看上海的生意,解放后改为公私合营,前两年被红卫兵抄了家,家里富得很唻。<br><br>梁君想法和四连指导员差不多,主张这件事先放放,看看再说。<br><br>何行问我怎么看。我说,这件事有点蹊跷。不是说那个旧仓库没有重要物资吗,他为什么还要拼命抢救一台设备?那究竟是个什么设备?恐怕不像有些人说的那么简单,就是立功心切吧。<br><br>何行说,他也有这个疑问。他主张这件事写不写再说,但是不能放着不管,得去把事情弄弄清楚。梁君说,这个不难,谢嘉远妻子就在党校做资料员,住得也离党校不远,也许可以直接找她问问。说着他一拍大腿,眼睛放光。我问怎么回事。他说,他一下想明白了,大资本家,支边青年,抢救设备,好像是小说中的故事呀,我们怎么能放过!<br><br>最后我们商定,我熟悉工厂,由我去采访皮革厂烧碱车间,何行和梁君去调查毛纺厂事件。<font color="#ed2308"><br></font></div> <h1><b>第 6 章 青灯月盈盈</b></h1><br>在皮革厂的采访很顺利。报道成就自然极受欢迎,人家唯恐你了解得不细,该写的没写全。于是,我一个刚步入成年的小兵成了皮革厂的香饽饽。军管会主任给我详细介绍了烧碱车间建设的前前后后,然后让车间主任陪同我去烧碱车间细看了一番。<div><br>只读了初一就遇到停课,学过地理和生物,物理化学那些要到初二才学,没赶上。好在运动期间我一个小毛孩子在家无事,翻出哥哥姐姐的中学课本乱看一气,半懂不懂地竟也明白了一些科学常识,竟也能看懂皮革厂的烧碱制作流程。</div><div><br>那是一个陈旧的大车间,光线昏暗。里面是一大片电解池。车间主任说,电解盐水放出氯气和氢气,剩下的氢氧化钠溶液经过蒸煮生成固体烧碱。另外,他们还把氯气和氢气制成盐酸,作为副产品销售。</div><div><br>当然,说起来简单,生产工艺还有许多细节。厂里从外单位请来专业工程师把关。那也是当初的支边青年。可见支边青年在这个边塞小城多么重要。</div><div><br>车间主任还特意领我看了他们的直流发电机。从铭牌上能看出,是德国1905年制品。那是外单位淘汰下来的,被他们利用上了。</div><div><br>这篇报道发出后,很快被《伊犁日报》采用,占了大半个版面。</div><div><br>何行他俩的调查却不太顺利。他们已了解到,谢嘉远的妻子叫赵盈盈,在党校资料室工作,现在带着一个三岁的女儿生活。他们要找到赵盈盈,还不能引人注目,免得给她带来麻烦。去党校资料室找,还是去她家?两个军人径直闯过去,怎么都躲不开别人的眼光。他们最终选择给资料室打电话,向赵盈盈说明为什么要找她,希望她找个合适时间到营部新闻报道组来一趟。</div><div><br>等了几天,不见对方来,也没有电话打过来。梁君垂头丧气地说,看来这个小寡妇是成心躲着咱们了。何行说,只要她思维正常,至少应该想知道咱们打算做什么,不会上来就躲着咱们。</div><div><br>又过了两天,终于接到赵盈盈的电话,说她晚上会过来。</div><div><br>晚饭后,赵盈盈带着女儿来了。她穿着白色长裙和白衬衫,留着维吾尔姑娘那样的发髻,看上去文静秀气。小女孩儿也很可爱,进门就问,妈妈这是什么地方?赵盈盈说,这是解放军叔叔的办公室。梁君问她几岁了,她说她三岁,叫谢月儿。我们都笑起来。三岁就知道自我介绍了。</div><div><br>我们这里什么玩具都没有。还是梁君脑子快,把背包带卷成一个卷儿,问月儿会卷吗。月儿说,她也会,就在床上努力地尝试起来。</div><div><br>赵盈盈坐下后,向我们解释她为什么拖了好几天才来。起初她不明白解放军为什么会找她。后来谢嘉远的朋友告诉她,解放军的记者正在毛纺厂调查这件事,他们可能认为谢工的行为是英雄事迹,想把事情弄清楚。</div><div><br>何行向她说明了我们的想法:想了解下谢工在火里抢救的是一台什么设备,为什么会不顾一切去抢救。赵盈盈还没说话,先流下了眼泪。她从包里掏出手绢擦了擦眼,向我们详细讲了整个事情的前前后后。</div> <h5><font color="#ed2308">支边青年离开上海奔赴大西北</font></h5><div><br></div><div>谢嘉远毕业于上海交大,是文革前最后一批支边大学生。他一直在毛纺厂做电器工程师,负责设备维护和改造。下放车间做保全工时,他正在设计一种电子控制器。他不甘心放弃,就用那个旧仓库当工作间,自己花钱买零件,常常下班后不回家,晚上一个人待在旧仓库里做试验。仓库着火时,他的设计已接近完成。那是他一年多的心血,所以拼了命也要把它抢救出来。<br><br>赵盈盈走后,我们讨论了很久,直到后半夜才睡。我躺在床上一直在想谢嘉远的经历,赵盈盈的泪水,还有那个可爱的小女孩儿,心里有点不好受。讨论时,何行说了一句“不做点什么良心不安”。这句话似乎一直在我耳边响着,朦朦胧胧睡去。<br></div> <h1><b>第 7 章 同是知音人</b></h1><br>何行把我们了解的这些向教导员做了汇报。教导员很重视,他认为这件事不能继续搁置下去,便把四连指导员从毛纺厂叫来营部,加上营部书记和我们三人,大家坐在一起开了个会。<div><br>最后教导员决定,这件事一定要报道出去,按英雄事迹报道,只是不要提及谢嘉远的家庭出身,发稿前先给他看一下。教导员说,他还要召集各军管单位负责人开会,检查下其他单位有没有类似情况。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纠正前些年运动中的过激行为,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搞好生产,绝不能再以任何借口打击知识分子。</div><div><br>教导员的话等于给我们的报道定了调子。教导员曾在毛纺厂蹲点,和梁君熟悉。梁君就是他亲点调来的营部。梁君说,教导员是东北人,读过大学,是现役军官中少有的大学生。他也爱读《红楼梦》,曾和梁君聊过《红楼梦》中的人物。</div><div><br>何行让梁君准备写这篇报道。梁君使劲摆手。他说他知道自己那两下子,文笔不如何行和我,这么重要的报道还是何行写最好。相处这些日子,我已了解梁君。他不是装的,心里的确这么想。</div><div><br>这篇报道主要是写谢嘉远,细节来自毛纺厂和赵盈盈两条渠道。梁君熟悉毛纺厂,分工去那里采访。何行让我陪她去赵盈盈家。我问,还用我去吗?梁君说,别忘了,寡妇门前是非多,然后神秘一笑。何行也无可奈何笑笑。</div> <h5><font color="#ed2308">伊宁市民居街区</font></h5><div><font color="#ed2308"><br></font></div><h3>何行与赵盈盈电话约好时间。周末我们来到她家。她家离党校只有十分钟路。那是一片临街干打垒房子。干打垒是西北流行建筑方式,就是用干土夯成土墙,再用木材搭起房顶,无需砖瓦。看上去不如砖瓦房整齐,但墙很厚,屋内冬暖夏凉。西域人家常在院内搭建葡萄架,上面爬满葡萄藤,一片绿色。葡萄架下就像起居室,常用来会客。<font color="#ed2308"><br></font></h3><div><br></div><div>赵盈盈家也是这种格局。她把我们让进屋内。月儿见到我们,喊着“叔叔好”跑了过来。何行抱起月儿。月儿便搂着何行的脖子不撒手。赵盈盈哄月儿坐到小桌边摆积木,又端来准备好的水果与茶水。我们坐下聊起来。<br></div><div><br></div><div>当年赵盈盈父母随第一野战军进驻新疆,后来在建设兵团四师工作。赵盈盈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分到伊宁市党校,几年前经人介绍与谢嘉远结婚。她指着墙上一幅照片,告诉我们这就是嘉远。<br></div> <h5><font color="#ed2308">1949年第一野战军进军新疆</font></h5><div><font color="#ed2308"><br></font></div><div>谢嘉远一看就是那种平和沉稳的性格,与赵盈盈的文静很是般配。<br><br>我告诉赵盈盈,我父母原来在华东野战军,也是解放初期转业,留在山东工作。赵盈盈露出笑容。她说,一野原来叫西北野战军,转战于陕甘一带。那时她刚出生。没想到父母带着她一下跑这么远,来到祖国最西边。她还说,她在此长大,一切都适应。嘉远不行,总是保留着上海人的习惯,总嫌这里气候太干燥。好在伊犁不缺大米,吃饭他还适应。<font color="#ed2308"><br></font></div> <h5></h5><h5><font color="#ed2308">赵盈盈那代新疆兵团人被称为“疆二代”</font></h5><div><br><div><span style="color: inherit;">我们慢慢把话题转向谢嘉远在毛纺厂的工作。赵盈盈谈了很多,也很动情,眼里含着泪水。能看出,她在努力克制着自己不哭出来。</span><br></div><div><br><h3>我发现屋内摆着一把二胡,便问赵盈盈二胡是不是她的。她说,那是嘉远的二胡,他只在家里拉。她还问我们是不是会拉。我说我不会。何行说他会一点。学校停课后,他住在学校,帮忙看管乐器等等,借此机会学会了二胡和琵琶,技术不行,只是玩玩。</h3><br><h3>赵盈盈起身把二胡取来,让何行拉一段。何行谦让了几下。赵盈盈一定要他拉。何行只好调了调弦音,演奏起来,却只拉了一小段便戛然而止。</h3><br><h3>赵盈盈听得很专注,一边在想着什么。何行停止后,她像是从沉思中突然醒转来。这时,坐在一边摆积木的月儿说,她知道,叔叔拉的曲子叫牧羊姑娘,爸爸也爱拉。</h3><br><h3>此时已近中午,我们告辞出来。赵盈盈拉着月儿送到大门外。月儿挥着小手连声喊叔叔再见,直到我们走远。</h3><br><h3>我对何行说,你二胡拉得很棒啊,为什么不拉完那一曲?何行说,他怕再拉下去赵盈盈会哭出来。</h3></div></div> <h1><b>第 8 章 谁家琴声和月</b></h1><br>何行写的报道在《伊犁日报》刊登,占了整整一个版面。后来又被其他报纸转载。<div><br>何行写得很巧妙,上来就写毛纺厂的技术改造,用很多篇幅介绍干部、工人和技术人员联合攻关的成果,用几个人物作为事例,然后笔锋一转,重点介绍谢嘉远的贡献,讲到他的支边经历,他和赵盈盈的爱情,赵盈盈父母随一野进疆的经历,最后写到那场火灾和谢嘉远的英勇事迹。</div><div><br>里面一个要点就是介绍赵盈盈的父母,从第一野战军讲到生产建设兵团,由此衬托出谢嘉远事迹背后的革命传统。这一来就堵住了所有人的嘴。即使有人想用谢嘉远的资本家出身说事,这时也不好开口。</div><div><br>我说了我对何行写作手法的理解,梁君非常赞成。他说,他早知道何行这家伙擅长玩弄文字。何行说,要不是你给我提供弹药,我想玩弄也玩不转。的确,梁君在毛纺厂搞来大量素材。与人聊天,不知不觉中挖掘素材是他的长项。</div><div><br>赵盈盈打过电话来,说她看了报道,谢谢我们,没再说别的。</div><div><br>过了很多天,赵盈盈又打过电话来,说下班后她要来一趟。等到下班时间,见她用自行车驮着两个旅行袋过来。她说,上次听我们讲在这里买不到书,她就联络了一些师范的同学给解放军捐书,结果捐了这么两大包。</div><div><br>赵盈盈走后,我们一本本翻看那些旧书。有古典小说、现代小说、历史读物、散文集、诗词集,也有科普读物,各种各样的书,都是文革前出版的。我们差点欢呼起来。</div><div><br>又过了些日子,赵盈盈打电话说,周末是她的生日,问我们能去她家聚聚吗。何行对她说,我们一定去。</div><div><br>说是一定去,有件事犯了难:该带点什么生日礼物呢?我们都不擅长这个。干脆说,给一年轻女子送生日礼物,我们的脑子一下子都变成了浆糊。</div><div><br>梁君说,月儿好办,可以买点好吃的带去。孩子她妈有点难办。买书,买不到。买衣裳,我们不懂。买食品,应该买,可是只带食品有点俗了。</div><div><br>生日蛋糕是多年后从西方传来的习俗,那时连梁君也想不出这招。就算梁君超前十几年想出来,也没有店铺做。</div><div><br>何行说他有办法了,可以去买点好纸,他写篇书法送给赵盈盈。我和梁君都十分赞成。我们知道何行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还没领教过他的毛笔书法。</div><div><br>周末上午,我们出门去采购,下午如约去了赵盈盈家。我们带着给月儿的糕点和其他食品,还有何行写的书法。何行那个家伙不让我和梁君看,说是到时候再看。</div><div><br>赵盈盈准备了一大桌美食,还有酒。看样子她是忙了一天。月儿却不在。赵盈盈说,父母想外孙女了,她已把月儿送去住几天。她打开了一瓶叫不上名的白酒,说是建设兵团农四师的特产,从父母那里拿来的。</div><div><br>部队除了节假日集体饮酒,平时不喝酒。这次不同,我们破例和赵盈盈同饮。</div><div><br>何行举杯说,这杯酒我们敬献谢工。他把一切献给了边疆,献给了这个城市。如今,世人已理解他纯洁高尚的心灵,愿他在天之灵得慰。说完,他走到谢嘉远照片前,鞠了一躬,把酒洒在地上。我们也都照样做了。赵盈盈有点动容。</div><div><br>大家归座。何行举起第二杯酒,庆贺盈盈姐生日。赵盈盈开心地笑了,笑得很美。</div> <div><br></div><div>晚餐后,何行打开了他写的书法,说这是给盈盈姐的生日礼物。梁君把它展开挂在墙上,几行诗句显现:<br><br><b>一叶孤舟飘零去,<br>春到南窗暗香来。<br>天涯芳草,<br>晚照镜台。<br>谁家琴声和月?<br>依依故宅。</b><br><br>我在家时临摹过赵孟頫的字体,看何行书法,柔中有刚,很像赵体。我问何行,是赵孟頫字体吗?何行说正是。<br></div><div><br></div><div>此时,赵盈盈正在默默读着何行的诗句,像在思考着什么。我提议,何行用二胡奏一曲吧,那才叫琴声和月呢。赵盈盈取来二胡。何行调好弦音,开始演奏。<br><br>还是那首《牧羊姑娘》。何行拉得很投入,完全沉浸其中。他用了许多揉弦,听上去如泣如诉,十分动人。<br><br>赵盈盈流泪了,然后轻声抽泣。何行一曲奏毕,赵盈盈转而痛哭。我们沉默不语,任她哭下去。亲人留下的二胡奏出亲人常奏的曲子,不能不让她动情。她在把多日郁积在心的痛楚释放出来。<br></div>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注:文中插图和音效来自互联网)</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