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前,当我从阿紫的散文《生如胡杨》中了解到世上还有胡杨这样一种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朽的植物时,便对它有了一种敬畏之心,梦想着有一天,能够踏上大漠这片荒凉的土地,亲眼目睹它的风采。<div><br></div> 2021年的金秋十月,跟随老年摄影团,终于踏上了去往内蒙古额济纳沙漠胡杨林的旅途。 去额济纳的第一站是兰州。来到这个30多年前我曾生活学习了一年地方,倍感亲切。<br><br>由于只在兰州停留半天,下了飞机,稍作休息,我们便租车赶到滨河路,拍摄白塔山下的黄河铁桥。 黄河铁桥是清宣统元年,由美国桥梁公司设计、德国泰来洋行承建,中国工匠施工的合作模式建成的。<div><br></div><div>民国十七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始称“中山桥”。<div><br>由于黄河铁桥的特殊建设背景及建设年代,使它成了研究近代史的钥匙,在中国的建筑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div></div> 到达目的地,享受了一碗热气腾腾的兰州拉面,欣赏了黄河上漂浮的羊皮伐子,我们一行人便登上了白塔山,静等着城市夜晚灯光亮起的那一刻,留下了这座古老铁桥的永恒记忆。 第二天一早,原本计划去永泰古城拍摄夕阳牧归和古城星空照,但无奈天气阴沉沉的,下雨有可能,夕阳基本无望。<div><br></div><div>当我们赶到古城时,果然古城已笼罩在茫茫迷雾中。</div> 永泰古城位于甘肃景泰县寺滩乡永泰村,为明万历三十六年明政府为防御北方少数民族入侵而修建的军事要塞。<div><br></div><div>古城鸟瞰形如金龟,故又称“永泰龟城”。</div><div><br>由于连年干旱,如今的古城已十分萧条,只有一些年老的居民还居住在古城里。</div> 虽然没有了夕阳,但带队老师还是联系了一户人家,待雾气散去,为我们摆了一幕古城赶羊。<div><br></div><div>在老师的指导下,顺利拍下了这组充满动感的画面。虽然天是阴阴的,但很开心很满足。</div> 离开永泰古城,下一个目的地便是巴丹吉林沙漠。<div><br>巴丹吉林沙漠是我国的第三大沙漠,位于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的北部,离景泰县不远。</div><div><br></div><div>境内有世界最高的沙山、蔚为壮观的鸣沙区、星罗棋布的湖泊绿洲、生生不息的沙海神泉、神秘莫测的沙漠寺庙等。</div> 虽然这次行程的主要目的地是沙漠胡杨林,但能顺道亲身体验一下沙漠的魅力,心情格外的兴奋,因为这是我第一次走近沙漠。<div><br>沙漠我只在电影电视和别人的图片中见过,在我的记忆中浩瀚得茫茫无边,一望无际,是那么的神秘莫测、恐怖和凶险。</div> 到达景点的那一刻我便兴奋起来了:那铺天盖地的沙粒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金光,<div><br></div><div>高高的沙山顶犹如锋利的刀刃,蜿蜒曲折的线条,是刚与柔最完美的结合。<br></div><div><br></div><div>一队队骆驼行走在锋利的沙山顶上,充满了粗狂和野性的美,<br><br>原有的恐惧心理瞬间烟消云散。<br></div> 由于时间紧,我们没有进入沙漠深处,只在沙漠边上的一个景点进行了拍摄活动。<div><br></div><div>好在领队给我们请了一位很棒的模特儿,让我们拍摄到了她牵引一队骆驼在沙山顶上行走的雄姿,也算过足了沙漠拍摄的瘾。</div> 依依不舍的告别了巴丹吉林沙漠,我们一行人便踏上了去往额济纳沙漠胡杨林了的旅途。<div><br>这是我们此次最辛苦的一段旅途之一了。天不亮便启程,大约中午1点多才到达黑水城-弱水金沙-怪树林。</div><div><br></div><div>内蒙古的确是一个较为荒凉的沙土之地,一路上很难看到树木,更别说森林了,贴地生长的一些不知名的植物,也因到了深秋季节而没有了生气。</div><div><br>经典盗墓小说《鬼吹灯》让黑水城成了一个充满神秘、惊悚及诱惑的地方,今日一见,这座曾经在西夏王朝辉煌一时的城池,已逐渐被漫漫黄沙掩盖,成为了苍凉地伫立在沙漠中<br>的一片废墟。</div> 穿过黑水城,乘坐观光车,很快便到了怪树林。<div><br>怪树林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沙漠,无数死而不倒,倒而不朽的胡杨伫立在沙漠之中,或仰天长啸,或悲天悯人,犹如刚刚经历了一场残酷厮杀的古战场,悲壮而苍凉,在夕阳的笼罩下,残阳如血。</div> 1- 8道桥胡杨林景区却是另一翻景象,这里的胡杨在秋的熏染下变得金碧辉煌,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耀眼极了。<div><br><div>它们有的伫立在水边,蓝蓝的天空下,水天一色,胡杨和其金色的倒影与蓝色的水天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赏心悦目的重彩秋韵图;<br></div><div><br></div></div> 还有的则是古朴苍劲,千年的磨砺虽然在苍老的茎杆下留下了一道道深深的皱纹,但那金黄鲜活的叶子昭示着胡杨顽强的生命力。 有的则是密密麻麻的站成了一排又一排,纤细的茎杆上金黄透亮的叶子闪闪发光,仿佛沙漠卫士,阻挡着一次次的风沙侵蚀; 位于金塔县的金塔胡杨林则是一片水上胡杨,湖水碧波荡漾、胡杨林金碧耀眼。<div><br></div><div>置身其中,犹如在金碧辉煌的水上宫殿游走,心旷神怡,恍如隔世。</div> 还在意犹未尽之中,我们的额济纳之行已悄然来到了最后一站——嘉峪关。<div><br>作为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沿线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为壮观的古代军事城堡,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美誉。</div><div><br></div><div>嘉峪关关城的建成,结束了嘉峪关“宋元以前有关无城”的历史。</div> 嘉峪关长城防御体系兼具人工墙体、壕堑、天然险三大类于一身,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的“百科全书”,堪称辖域规模巨大、军事设施布局严密的巧夺天工之作。<div><br>嘉峪关关城是中国西部明长城最重要的军事关隘,不仅在军事上具有重要防御作用和历史价值,由于地处丝路交通要道,为保障商贸往来也发挥了重要作用。</div> 到达嘉峪关的当晚,由于天气晴朗,漫天繁星,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悬臂长城,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第一张星轨照片的拍摄。<div><br></div><div>原来以为神秘而又复杂的星轨照片,其实不过是简单的重复,轻松而又充满了乐趣。</div> 为了避开游人,第二天一早我们便来到了嘉峪关,进入关城后,便急急的走在了游人的最前面,拍下了清晨阳光斜照下的关城美景,饱览了远处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祁连山脉。 紧接着又穿过一道城门,到了游人一般不会去的关外。<div><br>此时的关外,东方升起的太阳正挂在关城的屋顶上,整个关城沐浴在温暧而又耀眼的阳光下,是那样的威武雄壮,又是那样的孤独寂寞,高大古老的城墙,若陷若现的断壁残垣,犹如一幅凝聚着边塞沧桑的历史画卷,让人肃然起敬,又让人怆然泪下。</div> 额济纳之行虽然已经结束了,但荒凉的永泰古城、锋利如刀刃般的沙山顶、金灿灿的胡杨林、死后千年不朽的怪树林、威猛而又悲壮的嘉峪关,却一直历历在目,让我第一次亲身领悟了边塞的孤寂、荒芜、倔强和顽强,那是一种荡涤灵魂、震撼人心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