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卢克索(Luxor)</b>,</h1><p class="ql-block">埃及中南部城市,坐落在开罗以南670多公里处的上埃及尼罗河畔,古埃及中王国和新王国的都城底比斯南半部遗址上。</p><p class="ql-block">埃及有着5000年的文明史,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040—前1786年)埃及真正成为世界大国,将古埃及文化推到顶峰。底比斯兴建于中王国第十一王朝时期,至今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到新王国十八王朝,底比斯进入鼎盛时期,城市跨尼罗河中游两岸。据说当时的底比斯人烟稠密、广厦万千,城门就有一百座,荷马史诗中把这里称为“百门之都”,是世界上最大城市。</p><p class="ql-block">卢克索堪称地球上“最大的露天博物馆”,被视为真正的古埃及城市,古埃及文化的中心。1979年《底比斯古城及其墓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本次旅游看三个景点:帝王谷、卡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div>古埃及人认为人的生命如同太阳,自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因此在河的东岸是壮丽的神庙和充满活力的居民区,河的西岸则是法老、王后和贵族的陵墓。“生者之城”与“死者之城”隔河相望,两个世界循环永续。<br></div> <div>早晨隔尼罗河西望帝王谷高地,河中是游船。</div><div>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孕育了古埃及璀璨的文化。阿斯旺大坝建成后,尼罗河不再泛滥,如眼前温顺、美丽。</div><div>但埃及水利专家对阿斯旺大坝持保留态度。尼罗河三角洲土壤变得贫瘠甚至盐碱化,鳄鱼、沙丁鱼等大量水生动物的灭绝,水量减少,水质恶化,生态问题日益显现。更有学者坦言:“建造阿斯旺大坝的埃及总统纳赛尔是位伟人,而决定炸掉阿斯旺大坝的人,要比纳赛尔更伟大。”</div> <h1><b>帝王谷(Valley of the Kings</b>)</h1><div>坐落在尼罗河西岸的金字塔形山峰 Al-Qurn ,这里埋葬着古埃及新王朝时期18到20王朝的法老和贵族。据考古学家估计,约有500座古墓散布在卢克索地区,仅”帝王谷”就有64座帝王陵墓。因此,卢克索被视为古埃及遗迹的宝库,是探访埃及古文明不可不到的地方。</div> <h1><b>巨像</b></h1>前往帝王谷路边的两尊高20米的门神。据说是古希腊神话中的阿伽门农(特洛伊战争中希腊联军统帅)神像,原是巨大神庙门口的门神,神庙已被法老拆毁,两尊神像也许太大,得以幸免。 <div><br></div><div><br></div> <h1><b>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神殿(Mortaury Temple of Hatshepsut)</b></h1><div>哈特谢普苏特女王是古埃及古埃及最强盛的第十八王朝开创者图特摩斯一世之女,古埃及唯一的一位女法老。据记载哈特谢普苏特是绝色美女,才智超人,主政22年,政绩彪炳,民众视其若神灵。<br></div><h1>神庙建于公元前1458年的新王国时期,哈特谢普苏特的皇家建筑师Senenmut设计和监督了圣殿的建造。神殿坐落在底比斯西岸达尔巴赫里盆谷地一处高300米,峻峭的石灰石悬崖之下。主体建筑成三层叠升式,内殿凿于山崖之中,</h1><div><br></div> 地图可见,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祭庙中轴线延长五公里,基本与尼罗河东岸的卡纳克神庙中轴线重合(误差在百米之内),与女王墓地几乎在一条直线上(墓地因地质条件所限,拐了小弯),当初选址还另有玄机? <h1>女王神庙总高29.5米,采用长柱廊露台,三个分层的露台,层层推进,每一层都以29个方正的石柱横向排开,中间有宽阔坡道上下连接,干净利落,气势恢宏。</h1><h1>设计师可能发现“<b>只有长的水平线才能在背景势不可挡的垂直线前显现”,</b>而创作出这件旷世艺术瑰宝。</h1> <div><br></div><div>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神庙,是根据历史的图样重新修复的。<br></div> <div><br></div><div>第三层内殿是嵌在山壁间的祭庙主体。外围柱廊,柱前有化身为冥王奥西里斯的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立像,现剩8个是1891年的仿制品<br></div> <div><br></div><div>1891年始,考古学家陆续对其进行挖掘和整修,到上世纪末才陆续对外开放。今天看到的神庙主体,是由埃及政府配合波兰的专业人员用了25年才修复完成的。研究、挖掘、修复仍在进行时。</div> <div>神庙门口修复后的女王塑像:扮成奥西里斯神形象。戴假须,着男装、束胸宽衣,双手持手持生命之钥与权杖交叉于胸前。</div> <div><br></div><div>阿蒙神庙入口(女王自称太阳神阿蒙之女)<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方柱、美女。</div> <div><br></div><div>哈索尔神殿柱顶浮雕:鹰神荷鲁斯戴着上下埃及双王冠,身后是绑在太阳下、携着生命之钥的圣蛇乌拉乌丝。哈索尔女神牛耳人首头像。<br></div> <div><br></div><div>庙后峭壁也漂亮。<br></div> <div><br></div><div>阿努比斯神殿门与悬崖。<br></div> <div><br></div>一层前的空旷庭院,两侧柱廊,背靠山崖,可见对古希腊建筑的影响。 <div><br></div><div>太壮观了。开阔地原是古竞技场。</div> <div><br></div><div>兴致勃勃的游客。</div> <div><br></div><h1><b>帝王谷入口</b></h1> <div><br></div><h1><b>游客中心</b></h1> <div><br></div><div>平面图</div> 陵墓的形制基本相同——坡度很陡的阶梯通道直通陵墓走廊,走廊通墓前室,室内有数间墓穴,放木乃伊的花岗岩石棺停放在最后一间墓穴。 <div><br></div><div>陵墓进口,参观当天,禁止在墓内拍照。<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借用一张墓道壁画网络照片,见识一下四千年前的精彩。 <div><br></div><div>一些陵墓紧挨着。</div> <div><br></div><div>欧美游客多,太阳剧毒,大袍头巾有卖的。</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发生过武装袭击游客事件,警察配备了装甲车保安全。</div> <h1><b>卡纳克神庙(Temple of Karnak)</b></h1><div>神庙始建于3900多年前,是埃及中王国时期及新王国时期首都底比斯的一部分,太阳神阿蒙神的崇拜中心,古埃及最大的神庙所在地。<br></div><div>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神庙群”,卡纳克神庙气势恢宏。神庙的建筑元素,例如大圆柱和轴线式设计,影响了后来的希腊建筑和世界建筑。历经沧桑的卡纳克神庙最让人着迷的是刻在柱上、墙上、神像基座上优美的图案和象形文字。如同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向游客展示了一个遥远而辉煌的古埃及。<br></div> <h1><b>第一塔门</b></h1>塔门在托勒密时期修建,由于国力日渐衰微,塔门最终未能竣工,但129米宽,43米高的体量,还是让人震撼。 <h1><b>狮身羊头像</b></h1>神庙前的公羊大道两侧有124座狮身羊头像。羊头狮身的公羊,是拉蒙神的化身,传说阿蒙神早上是公羊形象,中午变为圣甲虫,晚上是人形。每尊公羊颌下都立有一个“小人”为拉美西斯二世双手交叉于胸前,手持生命之钥。雕像代表君权神授。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h1><b>第一塔门</b></h1> <h1><b>第一庭院及第二塔门</b></h1> <div>第二塔门由第十八王朝的最后一位法老霍雷穆希布(Horemheb )开始修建,拉美西斯一世、二世时期续建,托勒密王朝时期补建完成。<br></div><div>院落原是有十根巨柱的大厅,柱高21米,现在只留下一根,纸莎草柱头上有一个小型雪花石膏祭台。</div> <h1><b>第二塔门墙壁浮雕。</b></h1><h3>记载埃及犹太国王所罗门、哈索尔女神哺乳法老、阿蒙.拉占领犹太和巴勒斯坦等情景。</h3><h1><div></div></h1> <h1>院落里的狮身人面像</h1> 南侧柱廊前,一排当时遗留的未完工的狮身羊头像。 <br><h1>第二十二王朝法老塞松契斯所建的巨大的第一庭院南侧柱廊。</h1><div><br></div> <h1><b>多住大厅</b></h1><h3>多柱大厅由古埃及最富有法老-第十八王朝阿蒙霍特普三世所建;十九王朝的塞提一世和拉美西斯二世父子完成。</h3><h1>多柱大厅宽102米,纵深53米,134根参天石柱,分16行排列,中央两排巨柱特别粗大,每根高23米,直径3.57米,人称<b>“埃及之柱”</b></h1><h1>石柱柱头花纹为纸莎草,古埃及人认为纸莎草是太阳生命力的象征,这134根柱头为纸莎草状的圆柱被誉为“太阳的轨道”。</h1><div><br></div> 大厅原有屋顶,中间柱子较两边高,使天窗的光线集中到中轴线,中轴线顶部仍残留这种巨大的砂岩窗户。 尼罗河泛滥时节,神庙积水,石柱下部雕刻易脱落,但柱子历经3000多年无一倾倒。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石柱上刻满象形文字。<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女王方尖碑之后的中央庭院及节庆厅门</div> <div>从左到右:多柱大厅、图特摩斯一世方尖碑(23米)、哈特谢普苏特女王方尖碑(29米)。</div><div>女王方尖碑是女王登基后献给阿蒙神的方尖碑,是目前埃及保存最好、最高的方尖碑。方尖碑由阿斯旺花岗岩制成,高达30米,占地2.6平方米,重323吨,塔身曾包裹金银合金,于女王在位第6年竖立,其采石、运输方式仍旧是谜。<br></div><div>方尖碑代表人神互通,只有法老和祭司享有如此特权。女王及其御用建筑师对这些方尖碑深感自豪,相关文字和图案载于整个塔身及对岸的女王神庙。</div><div><br></div> <h1><b>倒塌的方尖碑。</b></h1><h3>方尖碑是成对的,倒塌的方尖碑是另一座哈特谢普苏特女王方尖碑的残损部分,放在圣湖旁,上面图案显示了女王的加冕典礼。</h3> <div><br></div><div>回望多柱厅</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h3>拉美西斯二世雕像</h3><div>在第二塔门左侧,高15米,脚下站着爱妻奈菲尔塔莉。<br></div> <div><br></div><div>第二塔门残壁浮雕:浮雕和象形文字清晰可辨,下部黑线--记录了1778年尼罗河水淹神庙的水位。<br></div> 大柱之间的塞提二世雕像。大厅曾遍布雕像,现存三座。<br><br> 残存雕像 <div>图特摩斯一世方尖碑</div>由多柱厅往前行是第三塔门和图特摩斯一世方尖碑,塔门仅剩废墟。<div>图特摩斯一世方尖碑由花岗岩制成,高22米,重140吨,产自阿斯旺第一瀑布。<br></div> <div><br></div><div>狮身公羊雕像</div> 拉美西斯二世雕像 <div>女王方尖碑及所处的图特摩斯三世多柱大厅遗存的14根圆柱底部。</div> <div><br></div><div>参观结束,出神庙再见狮身公羊像。</div> <h1><b>卢克索神庙</b></h1><div>是埃及新王国第18朝国王阿梅诺菲斯三世为供奉埃及的太阳神阿蒙所建,后来的国王拉美西斯二世、图坦卡蒙等都曾对神庙进行过修复,并在神庙内题写碑铭。在神庙前曾经有一条两三公里长的狮身人面石雕大道,从这里一直通向卢克索神庙。<br></div><div>庙前原先有两座尖方碑,东边一座尚在,西边的一座在1831年被穆罕默德·阿里送给了法国,现立在巴黎协和广场上。<br></div> <div><br></div><div>庙里建了清真寺。</div> <div><br></div><div>卢克索神庙石柱一样令人震感。巨柱百余根,每根要6个人才能将其抱住,历经三千多年无一倾倒。庙内的柱壁和墙垣上都刻有精美的浮雕,记载着古埃及的神话传说和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div>卢克索沿河大道街景</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