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天津最早的西餐厅--起士林1901年9月17日,法租界中街(今天津解放北路与哈尔滨道交口附近),一间约有100平方米的西式餐厅正式开张纳客。“起士林西餐馆”几个大字牌匾,在繁华的法租界中街格外显眼。也正是从这一天起,西餐走上了天津人的餐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起士林“起士林”是天津最早的西餐馆。在清末,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天津以后,相传有一个随着德国侵略军来津的德国厨师,名叫起士林,以制作面包、糖果著称。起士林的西餐传播了西方的饮食文化,也是老一辈天津人津津乐道的传奇篇章,它与上海雅克红房子西餐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北京马克西姆餐厅和哈尔滨华梅西餐厅并称为中国四大西餐厅。从精美的餐具到花样繁多的西式菜品、从布置考究的店堂到周到礼貌的服务,起士林为天津的餐饮界谱写了靓丽的华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起士林巧克力是天津本土的牌子,当年不仅是天津,还是很多华北地区孩子们的共同回忆。那时候还没有德芙这样的外国牌子,天津孩子们吃得最多的就是起士林、飞的这些家门口的零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那时候还没有代可可脂和天然可可脂这样的健康概念,只知道起士林巧克力的味道比一般糖果好太多,单纯地好吃。撕开外面的包装纸里面还有一层银色的锡纸包裹着,一口咬下去整个嘴里都是浓浓的巧克力味道,一笑就露出两排黑黑的牙齿,别提有多开心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后来才知道巧克力里面有一种特殊的碱能给人幸福的感觉,现在想想其实里面更多的是童年无忧无虑带来的那种幸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起士林巧克力最经典的是那种红色包装的,当年爸爸妈妈给零花钱都是几毛几毛地给,起士林的巧克力一块就要五毛,可以说是零食中的奢侈品了,很多时候只有考了好成绩或者过生日的时候,才能肆无忌惮地吃上几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曾经无意间看到一种新包装的天津大板,有4种不同口味的,牛奶、榛子、纯黑和咖啡,包装纸上分别画着一个踢毽子的小女孩儿和滚铁环的小男孩儿,迫不及待尝了几块,吃出了童年的味道,瞬间热泪盈眶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起士林的巧克力有了很多新的品种了,包装和口味也跟小时候有很大的差距,开始走了高大上路线,现在偶尔路过起士林的店铺,还是会忍不住进去买几块巧克力尝尝,怀念一下童年的幸福时光,顺便也解一下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我国的巧克力事业从50年代开始,由上海、天津、北京掀起这股甜蜜潮流,再渗透到其他城市。老一代天津人和北京人忘不了的巧克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起士林大板、黑金刚、马大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90年代,黑金刚夹心巧克力开始风靡天津,2毛钱1颗,一块巧克力掰两半,和小伙伴一人一半,口感厚重,香味浓郁,等到巧克力慢慢融化,一股甜到齁的奶味弥留唇齿间,久久不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现在,天津至华北一带的结婚喜糖里,还能常常吃到甜蜜的黑金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人长大了就是这样,吃着现代的美味,怀念童年的味道,当吃上了童年味道的时候,也只能是一个人回味回味,身旁再也不会有那些眼巴巴看着,等你分他一块儿或者干脆嚷嚷着上手就抢的小伙伴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