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来。2022年5月5日,在迎来第一束夏日的骄阳之时,官士墩中学七(3)、七(6)、七(7)、七(8)班的同学们也迎来了第五期幸福阅读课程,继续探寻自己的诗的远方。同学们将进一步品读泰戈尔的《飞鸟集》,学习写诗的技巧,并回忆个人的幸福时光,点“时”成“诗”。 </h3> <h3>在课程开始,引导师陈峥博士和禹双文老师一起回顾了上次“闻香寻诗”的游戏。</h3> <h3>在记忆的匣子打开的瞬间,青草、荷花、蔷薇和夏花的香气再次熏染了教室,同学们循着记忆里的诗香一一背诵了相应的诗句。</h3> <h3>“大家知道为什么我们要玩闻香寻诗的游戏吗”引导师问道, “为了让我们感受到诗中的美好景物”,“为了调动我们的积极情绪!” <br><br></h3> <h3>“大家回答的都很对,我们平时读诗的时候最常运用到的就是我们的视觉——想像一幅画面。通过闻香寻诗,我们调动了嗅觉加入这场品读的盛宴。要从诗中获得积极情绪的关键就在于享受它,调动自己的所有感官:视觉、嗅觉 、触觉去感受诗的美好。”</h3> <h3>接着,检查“作业”啦!在上节课结束的时候引导师让大家选出一句自己喜欢的泰戈尔的诗句,并根据这句诗来画一幅画。</h3> <h3>同学们纷纷拿出了自己的作品。同一句诗出现了多幅作品,想象各异,风格多元,显示出同学们丰富的创造力。</h3> <h3>“在群星之中,有一颗星星是指导着我通过不可知的黑暗的。”</h3> <h3>“白云谦逊的站在天之一隅 晨光却给她披上了彩霞。”</h3> <h3>“小草呀,你的足步虽小,但你拥有你足下的土地。”</h3> <h3>画了同一诗句的同学们,引导师让他们一起上台展示自己的画,并分享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引导师会接着问:“你从这句诗中读出了怎样的情绪呢?”在泰戈尔的世界里,大家从星星那儿看到了希望,从小草中读出了力量,从天空一隅的白云感受到了谦虚的高贵。</h3> <h3> 七(三)班的杜璟瑜同学在画中这样写到:<br>“如果用泰戈尔看待生命的方式去生活的话,那么就会发现人生不再存在难以忍受的痛苦了。” 这也许就是诗和远方吧!</h3> <h3>在感受了泰戈尔诗中的积极情绪后,引导师继续追问, “泰戈尔的诗有什么特点呢?”同学们陷入了短暂了思考,没多久就有同学答道“都很有意境!”</h3> <h3>“是的!诗最大的特点就是要有意境!今天老师就要教给大家怎样去营造诗中的意境。”同学们听闻后都不由自主的坐直了身体。</h3> <h3>紧接着,引导师将泰戈尔的诗与中国古诗成对出示,请同学们比较两首诗的异同。</h3> <h3>通过比较发现,虽然诗人们所处的国度、年代不同,但他们都通过相同景物表达了相似的情绪。人类的情感跨越时空都是共通的!既然营造意境是写诗的诀窍,那么是不是掌握这一诀窍就能写诗呢?引导师想抒发吃果冻时的感受,请大家看看我写的是诗吗?<br></h3> <h3>同学们睁大好奇的眼睛,看了许久才缓缓地点头,“像诗”,“是诗吧”。引导师乐了,“为什么你们会觉得像诗呢?”</h3> <h3>同学们有的说因为语言很优美,比如“甜的涟漪”,“幸福的琥珀”,“金色的雾”等;有的说读起来有一定的韵律。哈哈,让引导师来揭秘吧!请大家看这首“诗”的“意”和“境”是什么?</h3> <h3>“同学们在读了前三句后的感受是如何呀?”引导师问大家,<br>“感到很低迷”,“感觉很灰暗”。<br><br></h3> <h3>“其实当我们想说我心情不好,不会直接表达,而是寓情于景,用灰色的天空、鸟儿逃逸和苦涩的风来表达,这样就更加有感染力。”<br>“在描述吃果冻时的感受时,我们想说果冻很甜,则可以用‘涟漪’这一景物来表达富有回甘的甜味。”<br>“电波指的是被激活的回忆,而‘幸福的琥珀’指的是记忆中凝固的幸福往事。‘金色的雾’形容了甜蜜的味觉与愉悦心情交融的感觉。”<br>“在这首‘诗’里,意是由吃果冻引起的愉快回忆,而境则是我们运用的一系列景物。写诗一定先有意有情,才会有境。”<br><br></h3> <h3>同学们恍然大悟过来:“原来是这样啊!”</h3> <h3>“其实写诗就是这样,哪怕是很微小的一件事,一种很微妙的感觉,只要能够将‘情’和‘景物’恰当地联系起来,寓情于景、借物抒情,同样也可以创作自己的诗,由此看来是不是写诗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呀?”</h3> <h3><br>引导师让同学们回忆一件让自己感到幸福的往事并由此作诗一首。同学们跃跃欲试,很快就沉浸在了回忆和创作的过程中……</h3> <h3>没多久,下课的铃声响起。引导师布置了此次的作业:将未完成的诗完成,在创作中追忆幸福的情与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