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我 “足不出户”已一个多月了,每天除了准时收看疫情发布会,就是看看书,翻翻手机,及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这两天我打破了“常规”,浏览起沉睡已久的相册,尽管照片阵旧,但记忆犹新。其中两张照片勾起了我一段深深的回忆,一张是我在“渣滓洞”牢房前的留影,另一張是我和同事老楊在“白公馆”门前的合影。 <h1> <font color="#ed2308">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font></h1>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厂研制的大型旅客机Y10因故下马,厂里这么多人一下子没活干了,怎么办?航空工业部拟将成都132厂的歼教五飞机生产线转给我厂。于是厂里派我,还有我们科张万里、杨野、赵章丰共四人,由我带队,前往132厂了解、熟悉歼教五飞机生产的整个工艺技术。 <h1> <font color="#ed2308">上图是阡教五飞机</font></h1> 为了全面掌握歼教五飞机生产的工艺技术,我们拜访了总工程师、工艺科长,与主管工艺员、車间工艺座谈。为了获得歼教五生产过程中的第一手资料,我们深入車间班组了解情况,站在型架旁边一点一滴记录在案。从指令性工艺文件到装配流程,从装配协调调路线到工艺装备,一个不落,一点不漏,我们在132厂的大力协助下,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如期完成了任务。<br> 启程回沪那天,132厂好多朋友来招待所为我们送行,我们滿怀感激之情同他们一一握手告别。<div><br></div><h1><br></h1> 我们乘車来到成都火車站,只见站内站外人山人海,嘈杂无序。一打听,原来是铁路路基塌方,开往上海的列车停运了,什么时候通車不知道。我们几个合计了一下,决定先坐火车到重庆,再从重庆坐船回上海。就这样,一个意外让我们有机会来到了全国闻名的山城——重庆。<br> <h1><font color="#ed2308"> </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 重庆市的夜景</font></h1> 山即是城,城即是山,这是重庆最真实的写照。特别是到了晚上,万家灯火沿山势逐级而上,气势壮观,梦幻迷人,足以让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br> 然而我更向往的是,去当年国民党特务关押革命志士的集中营——“渣滓洞”、“白公馆”探个究竟,亲身感受一下革命先烈的崇高境界。于是,我们利用转船等待的闲暇时间去了重庆北郊的歌乐山,即原“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渣滓洞、白公馆的遗址。 <h1><br></h1> <h1><font color="#ed2308"> </font></h1> <h1> <font color="#ed2308">这是渣滓洞的全景</font></h1> 我们先是来到渣滓洞。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沟,地势险要且隐蔽。据介绍,渣滓洞原是一小煤窑,因煤少渣多而得此名。1943年,国民党军统覇占煤窑,改为关押、迫害革命志士的秘密监狱。<br> 渣滓洞分内、外两个院子,内院主楼分上、下两层,有16间男牢。另有两间平房为女牢。外院是刑讯室,及特务用房。尽管人去楼空,但眼前的高墙、四周的铁丝网、制高点的警戒岗亭,还是让人感到一丝阴森、恐怖。 <h1><font color="#ed2308"> 上图是渣滓洞刑讯室</font></h1> 我们挨个参观了男、女牢房,三米见方的牢房要关押十来个人,而且屋内唯一的通风口仅一个巴掌大小。特别是楼下的牢房既潮湿又阴冷,关在里面的滋味是可想而知的。最让人触目惊心的是充满杀气的刑讯室,老虎凳、吊索、带刺的钢鞭、电刑等刑具,尽管阵旧不堪,锈迹斑斑,但依然令人毛骨悚然,望而生畏。《红岩》小说中“江姐”的原型——江竹筠同志,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就被关押在这里,受尽了国民党军统特务的各种酷刑,甚至把竹签钉进她的十指。然而江竹筠同志始终坚贞不屈:“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彰显了共产党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1949年11月14日,在重庆解放前夕,江竹筠同志被国民党特务秘密杀害,她为共产主义理想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 <h1><font color="#ed2308"> 下图是江姐的雕塑像</font></h1> 1949年11月27日深夜,国民党特务在溃逃前夕策划了震惊中外的大屠杀,他们将全体在押人员集中到楼下男牢,集体枪决并焚烧牢房,180余人遇难,仅15人脱险。 <br><h1> 结束参观时,我让老张给我照了一张相,背景就是渣滓洞牢房,寓意:<font color="#ed2308">铭记历史。</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下图是白公馆全景</font></h1> 接着,我们沿着崎岖的山路向上攀登,走了约半个小时,来到了地处半山腰的白公馆。<br> 据介绍,白公馆原为四川軍阀白驹的郊外別墅(香山别墅),后被军统特务头子戴笠重金买下改为秘密监狱。馆内,砖木结构的主楼分上、下两层,共有十余间住房,全部被改为牢房;地下储藏室改为地牢;防空洞改为刑讯室。四周高墙上电网密布,墙外制高点有岗亭和碉堡,大有“插翅难逃”的架势。 这里的牢房与渣滓洞牢房相比,宽松了一些,但刑讯室毫不逊色,竹签子、火烙铁、老虎凳…应有尽有。据说这里关押的都是所谓“案情严重”的政治犯,例如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爱国人士廖承志、共产党员许晓轩等。还有大家熟悉的《红岩》小说中“挺进报”编者陈岗的原型陈然也囚禁于此,他在狱中写下了《我的“自白书”》不朽诗篇,彰显了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h1><font color="#ed2308"> 下图是白公馆监狱主楼</font></h1>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一面用红色绣花被面做成的五星红旗。那是难友们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面五星红旗飘扬在天安门广场的喜讯后,大家凭自己的想象制作而成的,准备用来迎接重庆解放,可以说寄予了无限的憧憬和希望。然而,他们没能等到那一天。 <h1><font color="#ed2308"> 绣制的五星红旗悬挂在墙上</font></h1> 1949年11月27日,也就是渣滓洞大屠杀的同一天,特务把关押在白公馆的革命志士分批秘密押往松林坡,进行疯狂大屠杀,仅19人脱险。 <h1><font color="#ed2308"> 下图是白公馆的刑讯室</font></h1> 参观结束了,但心情依然十分沉重。我想,正是因为有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祖国的解放,为了共产主义理想,他们不怕流血,不怕牺牲,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不该忘却他们,更不能辜负他们!<br> <br> 为了记住这一不同寻常的“到此一游”,我和老楊选在白公馆门前合影留念。<br> 这就是两张照片的由来。尽管这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但每当看到它,我就会想起曾经激励自己前行的这段红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