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手术室模式下辅以神经导航+电生理监测切除功能区颅脑肿瘤术

南华附一神外

<p class="ql-block">平素身体健康的36岁赵女士,突然出现全身抽搐,送医院发现原来是颅内长了个肿瘤。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屈洪涛教授团队讨论后决定行复合手术室模式下辅以神经导航+电生理监测切除功能区颅脑肿瘤术。</p> <p class="ql-block">术前磁共振提示颅内肿瘤。</p> <p class="ql-block">屈洪涛教授手术中。</p> <p class="ql-block">术中电生理监测能为避免神经功能损伤提供客观指标,保证手术安全,提高手术效果。</p> <p class="ql-block">术毕在手术室复查头部CT。</p> <p class="ql-block">术后CT提示效果满意。</p> <p class="ql-block">术后2小时患者醒麻醉后神志清醒,言语流利,四肢活动正常。</p> <p class="ql-block">屈洪涛教授介绍,神外复合手术具有如下多方面优势:避免患者在不同手术室转运带来的可能风险,增加安全性;借助影像指导和介入技术,应用复合手术可处理复杂病变,扩大手术的适应证。神外复合手术可以在实时影像的引导下,进行各种高难度“一站式”微创精准手术。复合手术把原本需要在不同手术室、分期才能完成的重大手术,合并在一个手术室里一次完成。而复合手术室也并非把两个手术室的仪器设备、人员等资源,挪到一个手术室这种简单意义上的合并,而是打破学科壁垒,借助全新的复合式手术设施,以患者为中心,多学科联合,将不同科室的治疗优点有机结合起来,具有多学科联合、资源优势配置、扩大手术范围、提高手术成功和安全性、最大化利益广大患者等多方面优点。</p><p class="ql-block">胶质瘤因恶性程度高,易复发,疗效不理想,预后远不能使人满意。胶质瘤首选治疗策略:手术切除。手术可以缓解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并获得足够肿瘤标本用以明确病理学诊断和进行分子遗传学检测。手术基本原则是最大范围安全切除肿瘤,即在最大程度保存正常神经功能的前提下,最大范围手术切除肿瘤病灶。我科借助复合手术室+多模态神经导航+电生理监测指引,有助于提高胶质瘤的手术全切除率,同时保护运动区、皮质语言区和视觉区神经功能,延长患者的中位生存期。</p><p class="ql-block">神经导航系统是把病人术前的影像学资料与手术时病人的具体位置通过高性能计算机紧密地联接起来,由于它能准确地显示病人颅内病灶的三维空间位置及其邻近重要神经血管结构,不仅有助准确地设计手术方案,而且可实时、客观地指导手术操作,较科学地判断病灶切除的程度。术中应用神经导航系统具有下列优点:(1)准确地定出手术所处的三维空间位置(现在在什么地方); (2)显示术野邻近的结构(周围有什么东西);(3) 指出靶灶方位及其与目的手术部位的空间关系(应向什么方向前进);(4)帮助设计理想的手术入路(应如何到达目标);(5)显示手术入路可能遇到的结构(沿路有什么东西);(6) 显示重要结构的位置(回避什么东西);(7) 显示靶灶空间大小和范围(病变切除多少)。</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专家介绍</b></p> <p class="ql-block">屈洪涛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 授/硕士生导师</p><p class="ql-block">简 历:1998年在武汉大学从事脑肿瘤基础和临床研究;2001年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从事颅底肿瘤临床技能训练与研究,获神经外科博士学位;在苏州大学附属医院等脑科中心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20余年,2009-2010年在法国巴黎大学附属巴彬斯基脑科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研究神经导航及功能神经外科。现为省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颅脑肿瘤组委员,全国面肌痉挛及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专家组委员。&nbsp;</p><p class="ql-block">专业特长及主攻方向:胶质瘤、垂体瘤、脑膜瘤及颅底肿瘤精准手术;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帕金森病、运动障碍性疾病、特发震颤等微创治疗。在颅底肿瘤重要血管神经的保护和重建,颅内病变的精细化处理等方面,经验丰富。</p>

手术

手术室

肿瘤

复合

切除

神经

胶质瘤

神经外科

颅内

颅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