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母恩时已中年

云和

<p class="ql-block">知母恩时已中年</p><p class="ql-block"> 文/云和</p><p class="ql-block"> 当看到年轻的妈妈为孩子劳累奔波时,不由自主想到自己,想到我那为儿女操劳一辈子的母亲。</p> <p class="ql-block">  儿时不懂母恩情。六岁时,母亲的一次病倒让我幼小的心里留下了“死亡”的阴影。“怕”充斥着整个大脑,我怕失去妈妈,怕自己会成为一个没有妈妈的可怜孩子。见母亲勤劳辛苦,屋里屋外总有忙不完的事,担心劳累会增加母亲的病情,于是,我暗下决心,努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与农活,以减轻母亲负担,从而让多病的母亲能够活着。从此,干活便成了习惯,即便如此,但初衷也只是希望有个爱我的妈妈,以便能做个有妈妈的快乐孩子。</p> <p class="ql-block">  养儿,亦不懂母恩。工作后,因家里土地上交,没有农活可干,便每周回家打扫卫生、清洗衣物,并顺便捎点父母喜欢的吃食。当时,只是觉得父母一辈子太过辛苦,既然我已长大,就应该做点能做之事,让他们活得轻松一点。人常说,养儿方知母辛苦,但我不是。为人母后,我更多的时间除了工作,就是孩子,尽管也一如既往定时回家做家务,但只是心疼他们,机械似地完成任务,活一干完,赶忙奔回家看孩子,依然没有真正意识到母亲之恩。</p> <p class="ql-block">  识母恩时已中年。真正认识父母之恩,是在三十多岁,接触了一点传统文化之后。那时,孩子已经叛逆,见此,总会不知原由地想起曾经的自己,想起父母;见到他人的父母,读到与父母有关的文章,也会情不自禁想起自己的父母,往事亦如电影般幕幕袭上心头,此时,才真切感受到父母之爱,想到父母之恩,才发自内心地想孝顺父母,可惜,父母早已相继故去。此刻,才理解“孝顺须及时”之意义。</p> <p class="ql-block">  人可能就是这样,太多东西,拥有时,习以为常,就不知珍惜! 等到明白之日,已是悔之晚矣。“可怜天下父母心”,道不尽父母之爱,鸦有反哺之恩,羊有跪乳之情,身为子女,孝顺父母天经地仪,可我……闲暇际,节假日,夜深时,总会没来由地想起父母,只有独自啃噬着“树欲静而风不止”之恶果,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报应吧。</p><p class="ql-block"> 又是一年母亲节,祝福、鲜花络绎不绝,身为母亲的我为天下母亲感到骄傲的同时,也为身为女儿的自己羞愧不已。坦诚地讲,若是父母还健在,已知父母之恩的我就真的懂得报答父母之恩吗。且不说关注父母的精神需求,连他们一天想些什么,我都不知道,工作后,连跟父母真正意义上的谈心一次也没有过;且不说始终和颜悦色陪伴父母,连他们关心我的工作、生活,多问几句,都不耐烦;且不说“三年无改于其父之道”,连父亲为人为公之言行,都心怀抱怨与讥讽。</p><p class="ql-block"> 真的不敢想象自己的无知与不孝,如果没有学习孔子“孝”的四重境界,恐怕连自己做错了,也不知道,更别说改正了;如果没有母亲节这样一个特殊节日,恐怕连母亲之恩尚且不清楚,更别说报答了。衷心感谢夫子,亦衷心感谢母亲节!</p> <p class="ql-block">  回首往事,也忽然明白了孔子为何把“色难”作为“孝”的最高境界,如若理解父母,发自肺腑感父母之恩,自然就能做到和颜悦色,因为爱到深处是舍不得让他(她)受到委屈的。</p><p class="ql-block"> 再次审视母亲节,品着祝福,赏着鲜花,好像有点理解母亲节了。</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