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致敬榜样力量、树立崇高理想,欢迎收听《和乐明叔•感动中国》,我是上饶市明叔小学教师孙小秀,今天我为大家讲述感动中国人物---中国航天人!</p> <p class="ql-block"> 从1970年,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到今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从近地走向深空,从无人走向有人,从月球走向火星,“敢上苍穹揽月,不畏艰险启航,豪情问天,壮志报国。”在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道路上,中国航天人勇攀高峰、自立自强。用一个个坚实的脚印,把梦想化作现实。</p> 航天人 <p class="ql-block"> 2021年,我们共同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着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发射升空,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着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发射升空,中国空间站开启有人长期驻留时代。从1992年立项开始,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筚路蓝缕的足迹就在代代航天人的奋斗下步步接续。航天科技不断更新换代,但始终不变的是那“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人精神!</p> 工匠精神 <p class="ql-block">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登陆火星,在这颗星球上首次留下了属于中国的“足迹”。7天后的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开始执行巡视探测任务,拍下了诸多珍贵的科学影像图,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天问”之名源于屈原的《天问》,借祖先的诗意表达了亘古的科学探索精神。而在上下求索的漫漫寻道路上,必不可少的是坚守初心、兢兢业业的工匠精神。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的总设计师张荣桥表示,任务的成功离不开整个团队共同钻研攻关的努力:“8年的研制,建设、设计、攻关、生产、试验各个环节精益求精、一丝不苟。”</p> <p class="ql-block"> 正是有千千万万的航天工作者心怀“国之大者”接续奋斗,刚刚走过第六十五个年头的中国航天事业,才能渡过难关、跨过艰险,铸就自立自强的奇迹,更令无数中国人对航天人衷心说上一句“你是我的荣耀”。新时代中国航天事业无数奋斗者、攀登者努力奔赴星辰大海,必将激励每一个中国人为自己的梦想奔跑。</p> <p class="ql-block">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当中华大地的先人们仰望星空,畅想嫦娥飞天、牛郎织女时,何曾想到后辈以勇气与毅力、牺牲与奉献大踏步走向太空。我们相信,在中国积极推动合作创新,开创世界航天新纪元的努力下,航天探索和航天科技成果将为人类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古人憧憬的星河漫天在当代不再是神话里的幻想,中国航天人以鸿鹄之志与团结之力不断探索更深邃的太空,为祖国的发展带来一个又一个新的突破。但深空探测永无止境,苍穹出征步履不停。相信在未来,中国航天人也必能以热忱与精工克服一个又一个难题,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p> <p class="ql-block">编辑:孙小秀</p><p class="ql-block">审核:颜海燕</p><p class="ql-block">签发:游素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