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随笔|让课堂成为我和学生心灵约会的地方

佳佳

<p class="ql-block">  摘要:由于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普遍存在课业任务过重,学习效率不高的问题。“双减”政策应运而生。“双减”政策出台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学生减轻繁重的学习负担,让学生从课业中解放出来,探索自己未来更多的可能性。教师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效率,让课堂成为和学生心灵约会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关键词:双减;初中语文;课堂;</span></p> <p class="ql-block">  我校进入“双减”课程改革实验将近一年,我认为,目前初中学生语文课堂负担太重,很多时候是超前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破坏了学生的成长认知规律,也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负担,限制了学生的成长。因此教师在参与课堂的过程中,应当积极思考,不断创新,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体现出自己的智慧和教学策略。</p> <p class="ql-block">  一、轻过程,重结果是改革中存在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教师应该把重点放在备课上。在上课之前应该认真钻研课本、研究学情,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备课和教学,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在课堂中游刃有余。教师在上课之前需了解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各个单元之间的关联,确定好每单元和每课时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难点进行整体教学设计。不仅要科学的分配时间,更要提前做好课前准备,充分利用课堂的每一秒。</p><p class="ql-block"> 通过教研活动的开展,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感受现实,发现问题,发觉思想和指出解决方案,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受成功,实现目标,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p><p class="ql-block"> 所以,如果不注重过程,不加强过程的精心设计和管理,只一味追求结果,那又会重返应试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  二、及时进行小结,科学进行评价</p><p class="ql-block"> “双减”政策下,教师要重新审视教材。开展学情分析,进行准确定位。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过程。只有让知识不断地内化、外化,自己不断地反思和总结,才能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完成任务后,如果不及时进行总结,就会处于一片茫然、朦胧的状态,说下课就下课,完成任务的知识也下课。这样就会造成课堂很热闹,学生收获却很少。我们的评价应设法让学生产生成就感,使学生在师生民主、和谐的情感氛围中交流,在完成任务中获知,在激励中成长、发展。</p> <p class="ql-block">  三、课堂成为教学活动的主旋律</p><p class="ql-block"> 新的课程标准响亮地提出:倡导形成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评价不仅仅是为了评判、鉴定教和学的效果,也不再仅仅为了选拔学生,而且为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为他们的成长指明方向。</p><p class="ql-block"> 这种新的观念已彻底摆脱了应试教育的阴影,它倡导的是活生生的语言,关注的是学生的成长和教育的动态生成,这将极大地推动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让我们在教学的绝境中呼吸到一点新鲜空气。坚持以学生为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排除心理障碍,树立信心,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因材施教,发挥不同学生的特长,使他们成为新世纪真正的人才。</p> <p class="ql-block">  四、课堂是我和学生约会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当创造有生命力有活力的课堂,不断挑战,自我革新,提高课堂效率。对于教师而言,其根本就在于全面落实教学,要求规范教学流程,重新审视作业目的,摒弃学习功利性的思想,重视学生的综合成长,才能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p><p class="ql-block"> 教师在教学上要遵循引导原则,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同时帮助学生寻找书籍,利用学习资料和学习工具,让学生能够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并且进行自我反思,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除此之外,在课堂讲授过程中,要注重语言凝练。教师要用少而精的语言讲授知识,抓住知识的核心内容,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让学生明白知识重点所在。</p> <p class="ql-block">  怀着对学生浓浓爱意,我大胆地干起来,努力把课堂这块土地变成收获知识,收获快乐的天堂。我要用我的热情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炬,让他们学会思考,学会探寻。让他们活动,给他们纠正错误,为他们喝彩,给他们鼓励。一个满意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和期待的目光对接,无不传递着我和学生心灵的交流。</p> <p class="ql-block">  “振兴中华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把所学理论与实践灵活地结合起来,在学习中充实自己,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在研究中完善自己。课堂上,教师应该将自己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学习热爱转化为上课的热情和活力,以饱满的情绪融入到课堂之中,用自己的能量感染学生。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有一个无悔的追求:让课堂成为我和学生心灵约会的地方。</p> 作者简介 <p class="ql-block">  韦莉,女,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正高级教师,现担任城关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教学工作。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特级教师,陕西省先进教师,陕西省教学能手,陕西省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专家库首批人选;渭南市拔尖人才,渭南市精英教师,渭南市标杆教师,渭南市百名科技人才,蒲城县拔尖人才,蒲城名师,蒲城县百名课改先进教师,蒲城县先进教师,蒲城县十佳教师。渭南市、蒲城县送教下乡先进个人。</p><p class="ql-block"> 治学格言:以慈母般的爱心,博得孩子的真心;以高度的责任心,赢得家长的放心;以艺术家的匠心,激发学生的创新!</p>

学生

教师

课堂

教学

蒲城县

学习

双减

渭南市

知识

陕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