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10日,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牵头举办省社科联第四党建联系片党员活动,到福州市晋安区宦溪降虎村祭扫红军墓。</p><p class="ql-block">本次活动原定在清明前后举办,但因疫情影响延期了。</p> <p class="ql-block">虽然下着小雨,大家仍冒雨上山。</p> <p class="ql-block">(在红军墓前集合)</p> <p class="ql-block">(刘云刚会长介绍红军墓的来历)</p> <p class="ql-block">(楼小军书记介绍活动安排)</p> <p class="ql-block">(向烈士墓献花)</p> <p class="ql-block">(向烈士们敬礼)</p> <p class="ql-block">(红军烈士纪念碑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红军烈士纪念碑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刘云刚: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进军福建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p> <p class="ql-block">(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p><p class="ql-block">2022年重新布展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1934年7月初,中共中央、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团组成抗日先遣队,8月2日,在福建古田县水口镇正式亮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旗号,从此拉开了策应中央红军主力战略大转移——长征的序幕。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危急关头,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弧军备战在敌人深远后方,担负着牵制国民党军队围剿中央苏区和策应中央红军主力战略大转移的艰巨任务。北上抗日先遣队边走边战边宣传,对于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的不抵抗政策,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推动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促进沿途各地党组织、苏区和游击区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由于敌我力量过于悬殊,北上抗日先遭队遭到重大挫折,几乎全军覆没,但局部坚特抗争,最终实现了北上抗日的目标。他们用坚定意志和英雄事迹,谱写了一曲令人荡气回肠、气壮山河的壮丽篇章,其英雄悲壮的战斗历程,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将永载史册。</p> <p class="ql-block">(第一部分:临危受命,孤军深入)</p><p class="ql-block">“九一八”事变暴发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蒋介石罔顾国难当头,顽固的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调集大军于1933年9月开始第五次“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由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遭到失败,只能“将我们的主力撤到另一个战场”。中央决定派出一支部队,举起北上抗日的旗帜,宣传和推动抗日救亡运动,调动和钳制国民党军,减轻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压力,这支队伍就是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p> <p class="ql-block">(红七军团领导人寻淮洲、乐少华、粟裕、刘英)</p> <p class="ql-block">(第二部分:北峰激战,血洒八闽)</p><p class="ql-block">自1934年7月,北上抗日先遣队从瑞金出发,经闽西、闽中,闽浙边、闽北、浙皖边、皖赣边,10月底到达闽浙赣苏区。先遣队高举北上抗日的旗帜,边走边战边宣传,揭露日本帝国的侵略罪行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不抵抗政策,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有力推动了沿途各地党组织、苏区、游击区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第一单元:攻打福州)</p><p class="ql-block">北上抗日先遣队渡过闽江并向东急进,引起了国民党福建当局的恐慌。但中革军委命令北上抗日先遣队攻打福建省会城市一一福州,暴露了真实力量。从此,敌人疯狂围追堵截,给北上抗日先遣队的行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并最终导致福州战斗和降虎战斗的失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二单元:血战降虎)</p><p class="ql-block">福州战斗后,北上抗日先遣队退回小北岭稍事休整,准备向连江县桃源、贵安、汤岭一带转移,至宦溪降虎遭遇敌军,爆发了先遣队自出发后最大规模的一场战斗,我军伤亡600余人,充分展现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不屈不挠,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p> <p class="ql-block">(第三单元:转移连罗)</p><p class="ql-block">北上抗日先遣队自福州战斗、降虎战斗后,伤病员骤增。在闽东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北上抗日先遣队进入闽东地区养伤,鼓动宣传抗日,发动群众参军,扩大武装力量,有力地巩固和发展了闽东苏区。</p> <p class="ql-block">(第四单元:星火燎原)</p><p class="ql-block">桂湖位于福州市晋安区东北部北峰山区宦溪镇,是福州的北大门。以张长弓为代表的一批革命志士,在此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于1934年成立了苏维埃红色政权。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到来,极大促进北峰山区党组织、游击区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第三部分:浴火重生,北上抗日)</p><p class="ql-block">1935年1月,国民党军将北上抗日先遣队重重包围在怀玉山区,经此一役,先遣队遭到重大挫折,几乎全军覆没。少数冲破了国民党军的封锁线的先头部队,组建成红军闽浙赣军区挺进师,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极大的促进了浙西南、闽东、闽北三个游击区的发展,并于全国抗战爆发后,随同南方八省游击健儿一道编入新四军,奔赴抗日前线,汇入全民族抗战洪流。</p> <p class="ql-block">(第一单元:陷入重围)</p><p class="ql-block">根据中革军委电令,北上抗日先遣队继续北上。在冲破了国民党军数道封锁线后,于1934年11月到达德兴重溪地区与红十军胜利会师,并进行了整编,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团,这是北上抗日先遣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面对国民党大军围追堵截,红十军团返回赣东北苏区的途中,陷入了国民党数十万大军的重重包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二单元:组建挺进师)</p><p class="ql-block">红十军团余部成功突围的先头部队在粟裕、刘英等带领下组建成为红军挺进师,建立起浙西南革命根据地,之后又率主力南下与闽东红军会师,成立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对闽浙边游击根据地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p> <p class="ql-block">(第三单元:北上,北上)</p><p class="ql-block">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8月至10月,国共双方达成了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协议,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北上抗日。闽浙边、闽东、闽北、浙西南、皖浙赣等原北上抗日先遣队将士随同一道被编入了新四军,继续高举起北上抗日的旗帜,奔赴抗日前线,最终实现了红军北上抗日的战略目标。</p> <p class="ql-block">(历史贡献和历史意义)</p> <p class="ql-block">(结束语)</p><p class="ql-block">北上抗日先遣队行程5600多里,历时6个月,历经攻打福州等60多次大小战斗,袭取了大田、罗源、常山、庆元、旌德等县城,威逼杭州、徽州、芜湖及南京等国民党统治中心区域,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长途跋涉,孤军奋战在敌人的后方,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谱写了一篇雄伟壮丽的英雄史诗。</p><p class="ql-block">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留住血脉才能走向复兴。红军将士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崇高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发扬。今天,让我们缅怀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高举伟大长征精神之旗,砥砺英雄奋进之志,不断汇聚实现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p> <p class="ql-block">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红军将士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崇高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发扬。</p><p class="ql-block">一一习近平</p> <p class="ql-block">(参观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省新四军研究会代表合影)</p> <p class="ql-block">(降虎村宋代古道)</p> <p class="ql-block">(降虎古寨门)</p> <p class="ql-block">(福建省社科联社会组织第四党建联系片成员名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