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册里的“新景”(五)

LOOK

我们小区的楼距大,最大处估计有五六十米,东侧还有天等路,留出了一片“当然空间”,故视野很开阔,加上远处没有高层、大树等遮挡,使得小区的光照量很充足,与小区谓“阳光新景”之名很是匹配。我始终觉得自己选择住在这里,既方便又舒适,有“得天独厚”之得意感。<br>正儿八经拍太阳,几乎没人这样干,一般都是选择朝霞(旭日)、晚霞(落日)等景色,辅以云彩,将千奇百怪、变幻莫测的天象捕捉住、固化下来,供人欣赏或分享。<br>我的拍摄地,主要在自家阳台(7楼)和12、18楼北侧的消防通道上,前者早晚都可以拍,后者却只能拍“夕阳红”。<br>经年累月,只要看到迷人的景色,我就会情不自禁地随手拍,但好的不多,都是大同小异。本来就是自娱自乐嘛,享受的是过程。<br> ▲ 放在一起看,还挺“蔚为壮观”的,但很难辨别出“好作品”和泛泛之作。下面作选择性铺陈(slide)。 ▲ 这张照片是我20191112早上6:08拍摄的,用的是我女儿给我的苹果10二手机,比之我退下来的6S,效果有明显改进。这张照片是有点气场的,我非常喜欢,这样的云彩,并不多见——真正的“烧红”了半爿天。我有个坏习惯,早上扒开眼乌子,第一件事就急着要到阳台上去抽支烟,有时非常早,拂晓or黎明时分吧,故经常能在第一时间享受到旭日东升的奇妙景致。一年四季,眼瞅着它慢慢地变换地方“露脸”。 ▲ 这张照片拍的是晚霞,霞光偏亮黄,云彩飘逸,还有一大群飞鸽在低空盘旋,鸽群下面南侧的楼是我们小区的第3幢(15层),右侧是壹街坊的,在小区贴隔壁。此照应该是我同事蔡教授在他阳光绿园的家拍的,我觉着它与上图配,就用上了。致谢。 ▲ 实际上,我拍的旭日,十有八九是他们阳光绿园方向的,镜头偏南一些的话,还能拍到徐浦大桥西桥塔。 ▲ 旭日东升,有云、没云时其差异很大的。有云,容易看到霞光万丈,无云,则多红彤彤、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冉冉”这个词,似乎小学语文老师就是这样教的(也是我女儿小名)。还有,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脑海里,只要看到旭日东升,即刻就会想起“东方红、太阳升”的歌词。配以霞光,也会想起“文革”时期的那一枚枚金光灿灿的宝像(纪念章)。 ▲ 左:太阳光给人以温暖,映照在楼宇上,其反光更是暖人心窝。右图:整个太阳被一栋高楼挡住,出现了“大海、佛光、火烧云”似的组合——“海市蜃楼”。 ▲ 只要天气晴朗,我家阳台看日出绝对是佳处,不过,一年之中随着“日短、日长”,角度会有变化,高度也是,有时起得早,也不一定就能看到它的“真容”。 ▲ 如冬天,它就移到了南边远处的“松风花园”,在两栋高层的楼顶上(大华医院就在一旁)缓缓掠过。 ▲ 睡懒觉的,是没有这份眼福的,当然也体会不出拂晓、黎明的差异和灵动。 ▲ 这是在我家阳台上向西拍摄的夕阳红,由于在两楼的“夹缝”中观看,效果很别致,既有落日晚霞,也有楼窗玻璃的反光,构成了一副难得的美景图像。 ▲ 拍摄这个“光芒”,是需要耐心的,要反复对焦,一旦出现,马上得按下“快门”。还有,太阳“落山”的速度是很快的,有时车过丹棱路口时,我还看到它蛮高着呢,可一等我定好车,奔回家时,它却早已杳无踪影了。 ▲ 相对于自家阳台,12/18楼露天消防通道上拍晚霞,那视野开阔多了,可以一览无遗,也可兼顾一点“近景”。 ▲ 左下角这幅,与老早宝像上的背景光线像极了。当然这是晚霞,比喻不恰当。左上角的云彩也是妙不可言的。 ▲ 这个角度拍摄,西北方向沪闵路高架和锦江绿园的摩天轮以及即将降落于虹桥机场的飞机,都可以“摄入囊中”的,远近高低,相得益彰,一气呵成。得意地一笑(表情符)。 ▲ 左侧两幅是傍晚往市区方向侧光拍的,云彩在阳光的照射、反射、折射(衍射)下,变得光怪陆离。几十公里外的陆家嘴“三件套”,也能看得“煞煞清”,说明AQI、PM2.5指数均小。 ▲ 傍晚,在小区的“角角落落”里,偶尔也能看到耀眼的晚霞,光彩夺目。 ▲ 这两幅照片是早上太阳已升起和下午要落山前拍摄的,其效果也不错,都是好天气的象征。 ▲ “15的月亮16圆”,尽管一年中可见的次数不多,但我也会兴高采烈一番,乐此不疲地举起手机去摆豁,结果却不如人意。 看来,月亮就是让人用肉眼来观赏的,而照片上的旭日和晚霞比人直接看到的更具魅力。我是这样认为的。偷笑(表情符)。 <h3 style="text-align: right">陆宪良,20220510</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