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知青”是知识青年的简称,<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中国,</span>广义上泛指从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未期,从学校<span style="font-size:18px;">到农村插队落户与当地农民一起劳动生活和到农村、边疆地区成立的农场劳动生活的学生青年。</span>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获得初中或高中教育。</p><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从50年代中开始就组织将城市中的年轻人移居到农村,尤其是边远的农村地区建立农场。早在1953年《人民日报》就发表社论《组织高校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p><p class="ql-block">1955年毛泽东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成为后来学生上山下乡的口号。从这一年开始共青团开始组织农场,鼓励和组织年轻人参加垦荒运动。1962年开始有人提出要将上山下乡运动全国化地组织起来,1964年,中共中央为此特别设立了一个领导小组。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下学校教学基本停课,到1968年为止许多中学毕业生既无法进入大学,又无法被安排工作。</p><p class="ql-block">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授意《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文章,其中引用了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1969年就是按国家政策开始有组织地将中学毕业生分配到农村去。从毛泽东的指示发布后至1969年3月1日,仅两个月时间,四川就动员“老三届”(1966、1967、1968级初高中毕业生)16万人到农村去。到1970年底,全省动员知青下乡人数达到50.04万,1971年底达到66.22万。</p><p class="ql-block">1972年成都市又掀起新一轮学生上山下乡。1月25日星期二,成都市上山下乡第一批出发,全市约3千名。我们是1969年进入中学的,1972年算中学毕业,就正好属于下乡的对象。<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次下乡是以父母工作单位系统分配到不同的下乡地区。</span>我们的父母单位第五冶金建设公司的职工子弟就下乡到四川平武县古城区各个公社。</p><p class="ql-block">平武五冶知青第一批下乡时间是1972年1 月25日;第二批下乡为1972年2月28日,第三批下乡是1973年3月16日,第四批是1974年。</p> <p class="ql-block"><b>图片</b></p><p class="ql-block">中共平武县知青积代会高村代表合影73.8</p> <p class="ql-block">平武县知青先代会高村公社全体代表合影74.10.28</p> <p class="ql-block">县委知青先代会高村代表合影76.5.6</p> <p class="ql-block">平武县知青先代会古城代表留念74.10.31</p> <p class="ql-block">平武县委知青先代会古城公社代表合影</p><p class="ql-block">74.10.26</p> <p class="ql-block">中共平武县委知青先代会长桂公社代表 73.</p> <p class="ql-block">平武县知青先代会长桂公社代表留影。</p> <p class="ql-block">县委知青先代会长桂公社代表留影</p><p class="ql-block">76.5.4</p> <p class="ql-block">清平大队女知青于高村铁索挢留影</p><p class="ql-block">1973年</p><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胡峰云、张伟、陈玉华</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熊子华、陈永兰、魏利华、王淑琴</p> <p class="ql-block">高村留影 75年</p> <p class="ql-block">左起:李馨、曹晖、杜宝华、曹艳华、陈凤</p> <p class="ql-block">五一队女知青</p><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张素清、张银华</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 、陈菊芬、苏凤珍</p> <p class="ql-block">五一队知青</p><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苏兴兰、方爱菊、刘锡敏</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刘锡莲.陈先碧</p> <p class="ql-block">在广阔天地里72.3.11</p><p class="ql-block">左起:陈长玉、罗素群、肖本杰</p><p class="ql-block">刚下乡不久,搭车到平武县留影</p> <p class="ql-block">左起:王世洪、胡登平、张德贵</p> <p class="ql-block">左起:张德贵、胡登平、熊子平</p> <p class="ql-block">张银生、张德贵 75年</p> <p class="ql-block">盖文福、赵忠言。七七年在代坝参加抬田改土农活。</p> <p class="ql-block">左起:赵忠言.盖文福</p> <p class="ql-block">左起:曹艳华、曹晖</p> <p class="ql-block">左起:彭芝玉、李世琼</p> <p class="ql-block">左起:李世琼、彭芝玉</p> <p class="ql-block">左起:胡峰云、张伟</p> <p class="ql-block">左起:肖本杰、刘锡敏</p><p class="ql-block">攝于高村铁索桥</p> <p class="ql-block">左起:肖本杰、胡峰云</p><p class="ql-block">攝于平武县文化馆</p> <p class="ql-block">张伟</p><p class="ql-block">攝于平武县文化馆</p> <p class="ql-block">张伟</p><p class="ql-block">(自述)这张照片是平武照像馆手工上色的“彩照",那个年代很羡慕军人,特别是女兵,所以裤子就成了军绿色!鞋子也是那时最流行的北京布鞋!那个时代我也赶了一回时髦!</p> <p class="ql-block">李世琼</p> <p class="ql-block">刘勇</p> <p class="ql-block">胡登平</p> <p class="ql-block">李萍(自述)</p><p class="ql-block">这是当年下乡第二年,老爸来看我,随同来的有个工会的人带着照相机,就在我住的知青点门口照的,当时还特意穿了件綠军上衣和军帽,还穿了双凉鞋,那时想当兵慌了,最大的向往就是能当个女兵.</p> <p class="ql-block">李萍</p> <p class="ql-block">1976年底平武高村知青大部被招工至五冶机电公司,集中在五冶机电公司江油武都长钢厂施工基地学习。集中学习完后分配到各施工连队及不同的工种,开始了当工人的新生时期。</p><p class="ql-block">分别留影</p><p class="ql-block">武都机电新工学习班高村公社全体女生</p><p class="ql-block">77.1.17</p><p class="ql-block">后四排左起:蒋龙英、商仕莲、王雅丽、张红霞、苏凤珍、王孝君、陈菊芬</p><p class="ql-block">后三排左起:马丽杰、张银华、冉萩琳、肖本杰、方青霞、朱忠英、曹艳华</p><p class="ql-block">后二排左起:陈先碧、明开秀、徐伟、关巽嫱、苏凤英、秦云秀、任娅坤</p><p class="ql-block">一排左起:王淑琴、陈凤、魏利华、罗素英、赖素琼、胡峰云</p> <p class="ql-block">在江油武都长钢四分厂建设基地,<span style="font-size:18px;">参加工作不久的知青与单位青年一起登当地的窦团山游玩。</span></p> <p class="ql-block">当工人的知青相约游玩峨眉山。</p><p class="ql-block">一排左起:蒋文华、华桦、陈菊芬、肖本杰</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刘威、张勇、沈世霖、王凤翔</p> <p class="ql-block"><b>实物</b></p> <p class="ql-block">下乡通知书</p> <p class="ql-block">随着下乡通知书发的日记本</p> <p class="ql-block">知青积极分子奖品</p> <p class="ql-block">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积极分子奖状</p> <p class="ql-block">中共平武县委知识青年代表大会出席证</p> <p class="ql-block">中共平武县委知道青年代表大会代表证</p> <p class="ql-block">知青先代会纪念本76.5.4</p> <p class="ql-block">76年5月,平武高村知青范先铁,史家庆被招工至德昌矽石矿厂工作。临行前知友们欢送赠言。</p> <p class="ql-block"><b>光一三队干部和社员对知青招工鉴定</b></p><p class="ql-block">史嘉庆同志72年下到我队情况介绍。</p><p class="ql-block">1.学习马列、毛主席著作认真,能带动干、群学习,积极参加三大革命运动,阶级斗争观念强敢于同不正确行为做斗争,积极投入各项政治运动。</p><p class="ql-block">2.生产积极,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敢于担重挑。不怕脏累,下乡将近5年时间,各种农活技术已经熟练,劳动态度好。</p><p class="ql-block">3.敢于同一切旧的传统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勇于同一切四旧作斗争,不信天命,干革命。</p><p class="ql-block">4.敢于批判资产阶级。对林彪散布的“下乡镀金”论实行了有力的批判,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斗争中,能站在最前列。</p><p class="ql-block">5.能团结同志,干群关系好。</p><p class="ql-block">6.接受再教育好,能虚心听贫下中农指教。</p><p class="ql-block"> 不足之处就是脾气有点暴躁,青年人是能改正的。</p><p class="ql-block"> 贫下中农认为是一颗革命的好苗。</p><p class="ql-block"> 光一三队队长 范启文(盖章)</p> <p class="ql-block">大兴孙家山生产队推荐张德贵报考工人</p><p class="ql-block">综合材料如下</p><p class="ql-block"> 该人下乡四年来,能虚心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与贫下中农打成一片。在三大革命运动实践中认真改造世界观,特别是批林批孔运动中,能站稳立场,在复杂的阶级斗争中,与贫下中农一道向阶级敌人和资本主义倾向做斗争,起到了一个共青团员的先锋作用。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中,积极担任夜校教师工作,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带领贫下中农狠批孔孟之道,学习革命理论,批判我队的阻碍农业学大寨的资本主义倾向。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与贫下中农同甘共苦,不怕风雨和烈日晒,和贫下中农改天换地,于天斗,与地斗,与阶级敌人斗。在生产劳动中,积极出工,服从生产队排工调活,不怕脏,不怕累,敢于挑重担,能吃苦耐劳,无论是背粪、抓粪、耕地,样样能干,从不偷懒,发扬了连续打仗的作风。老贫农赞扬的说,张德贵这小伙子锻炼的与我们本地农民一样了,他却虚心地说,自己离贫下中农的要求还相差的很远,我还要向贫下中农学习,争做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张德贵在生活上艰苦朴素,从不讲究吃穿,该人一贯表现的好。</p><p class="ql-block">我队全体社员同意张德贵同志报考工人。</p><p class="ql-block">大兴大队孙家山生产队队长(盖章)</p><p class="ql-block">1975.12.18</p> <p class="ql-block">张德贵应招工鑑定</p><p class="ql-block"> 该同志是成都五冶工人子弟,72年响应毛主席指示来大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在这几年中,无产阶级立场坚定,思想过得硬,斗爭性强。工作积极,生活极为朴素。在劳动中。,吃苦耐劳精神特别强。从不怕苦怕累,敢于抵制各种歪风邪气。敢于大胆的带领群众积极投入农业学大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能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从不特殊化,组织纪律性强,在我大队影响较好,我大队干部讨论,一致同意该同志来服从祖国需要</p><p class="ql-block"> 大兴大队支部革委(公盖)</p><p class="ql-block"> 75年11月19日</p> <p class="ql-block">推荐下乡知青张德贵报考工人的群众意见</p><p class="ql-block">老贫农强近义(手印):下乡我队几年了,政治思想好,积极出工,劳动干劲大,生产中不偷奸耍滑。能虚心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能够与广大的贫下中农打成一片。</p><p class="ql-block">共青团员何安柏(手印):思想好,劳动积极,不怕苦不怕累。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能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批头脑里的非无产阶级思想。组织带领广大贫下中农上政治夜校,白天在工地上利用休息时间组织大家学习马列毛主席语录,谈论国家大事。</p><p class="ql-block">社员孙天祥(手印):在批林批孔和学习无产阶级专政政治理论的运动中,积极带头批判孔孟之道、旧的习惯势力及资产阶级思想。向阻碍农业学大寨的资本主义行为,敢于做无情的斗争。能和广大的青年贫下中农搞好团结。积极劳动。????</p><p class="ql-block">共青团员副队长唐国玉(私章)本人积极学习政治,思想好,积极出工,劳动干劲大,能接受贫下中农的教育,服从生产队的排工调活,从不说二话,劳动当中积极带头。发现歪风邪气敢于抵制。个人生活朴素。</p><p class="ql-block">共产党员副队长孙天富(私章):我同意张德贵去报考工人。下乡我队几年了,我看从各方面都表现的比较可以。开展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建立政治夜校。积极组织大家学习讨论。坚持原则,劳动积极,生产干劲大。哪怕就是再脏再累的活都能承担去干,并且任劳任怨。能接触和团结广大的贫下中农。在三、四年当中学会了农业生产的基本技能。样样活都能干,都说他锻炼的像当地的社员了。</p><p class="ql-block"> 大兴大队孙家山生产队全体贫下中农(手印、私章)</p><p class="ql-block"> 1975年11.19</p> <p class="ql-block">吴明礼(手印):下乡4年以来,在我们这个地方起初样样都不懂,现在不管是什么活路或是单挑都能够干,在运动中敢说、敢闯、敢干。从不怕苦怕难。</p><p class="ql-block">吴明育(手印):本人到一队三、四年中,做到了同社员同甘共苦,经得起各种困难的考验,在生产队敢于抵制各种歪风邪气。</p><p class="ql-block">苏凤英(手印):在批林批孔的运动中,能积极带头,敢闯、敢冲、敢干,带头进行批林批孔,敢于和我地阶级敌人做坚决斗争,在知青中能做到互相帮助,在生活上极为朴素。</p><p class="ql-block">强廷会(手印):来我地几年中在劳动方面。能积极出工,从不怕苦、怕难。能服从排工调活。纪律性强,确实在我们贫下中农中影响很好。</p> <p class="ql-block">返城时生产队给予知青的赠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故事</b></p> <p class="ql-block"><b>张银生</b></p><p class="ql-block">难忘的离别</p><p class="ql-block">1974年6月21日早到大队办调动手续。回生产队到凃育理生产队长处进行告别及交待事宜。后到队会计处进行来生产队以来劳动工分的结算。那时好象是头一年队里一个劳动力(10分/日)是二角二分。第二年是三角几分。按自己的出工率和工分数以及领取的粮食计算出自己的年收入亏盈。如是亏损要补齐给生产队才能走人 。通过计算我是盈利的,折合成粮食我应分到了120斤玉米和68斤小麦。这是我下乡的劳动果食。</p><p class="ql-block">下午到公社再办点事,打算如晚了就在离公社近的知青点住一晚上,第二天再回生产队。刚走出山沟口就碰到本队的陈光荣付队长,背了个背兜从公社方向急匆匆的走过来 ,他见我往外走,就说:“今晚上生产队开要给你欢送会哦,全生产队社员都在知青屋里聚会,还准备了吃的。你看,我这才到公社供销社找关系好不容易买到了点酒和烟,你要早点回来啊!”我吃了一惊!早上凃队长只跟我说晚上要到我们知青屋来看看,没说全体社员都要来,而且还要聚餐啊!我看到陈队长背篓里用塑料桶装的黑色像酱油一样的酒(当地用一种野果子酿的酒)和一条经济牌香烟。当时酒是很稀缺的东西,没想到生产队为欢送我还这么费心费力,我也就没好意思说我今晚可能不回生产队,赶紧答应尽快回来。到公社后办完事,我在商店买了几条毛巾,回到生产队到我们知青住处周边几家农户去告别,送一条毛巾表示心意。临近晚上,社员们下工陆陆续续的来到我们知青的住处,知青的住房是是老式木结构房,是从另一生产队的旧房拆了靠人力一根根木头抬、扛进我们这山沟里,在靠近溪边紧靠羊圈、牛圈平了块地再重新搭建起来,立柱、横粱、檩子、椽子、瓦片……一点点搭起来,应该是两间大屋子,由于建的匆忙,屋底梁与地面的间隙一直都没有堵,狗经常钻进来爬我们的灶台。两个木格窗户没有玻璃 ,就把两件蓑衣挂那挡挡,端墙顶部两片篱笆墙一直也没封,晚上睡觉可直接看星星。室内的温度与室外差不多,冬天是个很不好过的日子,一般农家屋中都有个烤火的地坑,一般整个冬天总是有个老树杆燃着星星之火,没事就围着火堆度过。而我们知青屋里没有这个火堆。下乡第一年的近冬我们四个男知青突发异想,全都剃了光头,没想到晚上睡觉脑顶冻的发痛,只好都戴着帽子或把头蒙在被子里睡觉。当时就一条被子,最多也就再多盖一条毯子,在有时清晨刷锅的水滴在灶台上即刻就冻成小冰球的日子里,现在想想都不知道怎么过来的。因我们四个男知青都住在一起吃一锅饭 ,房屋中间也都没隔离,房屋一端放四张床,另一端搭的灶,放水缸放柴火等就是个厨房。</p><p class="ql-block">社员们来了随意的坐在我们知青四张木床及借来些长凳上,没坐的就只有靠着门框、屋柱等,好在房间很大,满满一大屋子人,桌上点几盏煤油灯,首先生产队长和两位付队长依次讲话,本人讲话,在留的知青也都讲了话。并赠送给我一浅蓝塑料皮笔记本,内页请知青叶巨光代笔题词:赠送:希张迎生同志永当毛主席的好学生,发出您的光和热,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落款:民主二队全体贫下中农赠。因生产小队没有公章。即盖上生产队长涂育理的私章(当时没注意,字盖颠倒了)。</p><p class="ql-block">会攴开始,从社员家端来五、六盆用大洗脸盆装的凉拌的凉粉,凉粉是用生产队地里收获的豌豆,几个女社员忙了一整天用石磨现磨成粉做的。大家就地一盆凉粉一堆人,大碗的野果酒你一口我一口,男人们再抽上一根香烟(平时都抽叶子烟)在当时口粮欠缺的情况下,能吃上这样一顿简单的宴会也是非常不容易了。由其是在一个大山沟里,煤油灯下,当地乡亲与知青欢聚一堂,把知青当作自己家人一样送别远走的亲人!这种情意使我终身不忘!</p> <p class="ql-block">高村民主二队知青屋</p> <p class="ql-block"><b>张伟:</b></p><p class="ql-block">记得我们三个女知青才到队上,队长临时安排在大队部,派队上的木匠给我们做了新床。<span style="font-size:18px;">山里人纯朴、善良。</span>村民对我们城里来的知青非常热情并好奇。看我们才来,做饭的柴火也没有,好多人家陆陆续续的给我们背一背柴(一大捆)并给码好。</p><p class="ql-block">我们的住房座落在眼前的一条大河边,平时河里水不多,踩着石头过河到公路上。如下大雨河里涨水就过不了河了。背后是高山,青山、绿水、人家一派山水画的景象!我们兴奋极了。</p><p class="ql-block">风景虽好但村里人非常贫穷。村民说我们带的行李比他们全家的还多。当时1972年二月,气温还很冷,他们不论大人、孩子都还穿着单裤、单鞋,只是上身穿着棉袄。一家人围坐在堂屋的火堆旁烤火。但村民们很乐观,在一起时就开玩笑,说笑。</p><p class="ql-block">那时山里没有通迅设备,各户住的也很分散,生产队上有点什么事想通知到对方就选择喊的方式:哎,……哎……XXX人,前面哎拖音长,名字喊完立即收音,村民的嗓音极好,像什么呢?哦!对了,像一台高质量的音响,没有一点杂质。由于环境很安静,声音久久在山间回荡,对方听到也很快给与回应,在不同地方就是这样联络,汇集在一起劳动,商量队里的大事小事。</p><p class="ql-block">当时我们下乡的地方交通不便,外面的世界他们不知道。单纯的过着原始的生活。没污染,很难见他们生病,妇女生孩子也是在家里。有的家庭是男人嫁到女方家里的,孩子就随母亲姓,四十多年过去了,如今他们生活改变了,真正过上了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p><p class="ql-block">有一年,记得我们在打完核桃后,我和王树琴回成都,王树琴背了一个装满核桃的背娄,一个大的手提包也装满了核桃,还有一个小手提包!我和王树琴一样,一个背篓,一个大手提包和一个小手包,背一个,一手提一个,去白草公社碰运气搭车回成都。在白草呆了一夜,清晨总算搭上了一辆货车,忙着把所有的东西放到了车上,司机好心让我坐进了驾驶室。德阳是此车的终点站,下车后,我傻眼了,王树琴跟本没上车!两个背娄,两个大提包和两个小提包我咋拿的动啊!看见有当兵的路过求求他们吧!算我求对了!兵哥哥把我送上了火车,到成都北站已经是半夜了!(我记不得怎样把东西弄出火车站的)雇了个板板车一路走回二福利区!我哥下楼接我吓了一跳!这么多东西你昨弄回来的呀!</p><p class="ql-block">那时候我们胆可真大!</p> <p class="ql-block"><b>王宪平:</b></p><p class="ql-block"> 1972 年 1 月 25 日<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我下 乡记 念日</span> : 1 月 24 日晚上爸 妈给 我准 备 行李, 好大一个木箱, 装 进 了父母无限的 惦记 。 而我由于 错过 了支 边 , 好像要 报 复母 亲 (因 为 是 母 亲 不准我去支 边 ) 表 现 的特 别 激 动 , 憧憬着广 阔 天地美好的未来。 父母千叮万嘱(无外 呼 说 少和男人 说话 ⋯ ) 直到凌晨才睡 觉 。 一早父母及舅舅, 叔叔把我送上 车 (解放碑大卡 车 ) , 父 亲骑 着自行一直跟着慢慢行 驶 的汽 车 , 直到汽 车 加速他才停止送行的脚步。 此 时 我的心早巳 飞 向了广 阔 天地。 下午 时间 到了江油住了一晚上, 第二天大概是中午到了白草 公社所在地, 在会 议 室公社干部 简单 与五冶 带队 干部 进 行了交接, 紧 接着就宣布了各自所 在的生 产队 , 会 议 室早就有各生 产队 的 农 民等待接我 们 去生 产队 了。 记 得接我 们 五个女知 青的是一位姓雍的 头 裹了个白帕子的男子 汉 , 还 有四五个比他年 轻 的小伙子, 可能是他们自己剪 的 发 型及自己 缝 制的极不合体的 䃼 丁衣服, 显得很纯朴、 憨厚。他们将我 们 的行李背到尖尖的背篓上, 我 们 各自背着自己的 书 包 紧 跟其后, 大概走了 40 分 钟 左右开始爬山, 没爬几步就气喘吁吁 了, 我 们 不停的 问 农 民 还 有多 远 , 农 民不停的回答"快到了", 累的我们走不动,走走停停, 书 包也背不 动 了, 农 民看见就把我们自己背的书包拿过去替背了, 我 们 空着手还是走不 动 了 ( 因 为 是冬天穿的也很笨重) , 此 时 泪水止不住 的和汗水往下淌, 把 带队农 民吓坏了, 不知用什么 语 言安慰我 们 。 终 于在夜幕降 临 后不久 到达生 产队 , 我 们 五个人分成两个住地, 我和其中两姐妹 ( 郑 桂芝, 郑 桂英) 住在 农 民 给 我 们 用青杠木下搭建好的房子。 我清楚的 记 得晚上房 东 做的尤如 烩饭 , 其中有米, 面, 腊 肉及土豆。 因 为 点的是煤油灯, 看不清是什么 饭 , 全凭味 觉 辨別, 当 时 不了解 这 是 农 民用 最好的食物招待我 们 , 还 以 为 是剩 饭 剩菜 烩 在一起, 根本吃不 进 去, 心想以后就在 这 么高 的大山上, 吃 这饭 ⋯ 越想越伤 心,几乎没吃饭 。</p> <p class="ql-block"> <b>单杰山</b></p><p class="ql-block"> 我是第一批(1972.1.25)下的乡。 第一天晚上住的江油, 第二 天到的古城, 天巳快黑了, 古城街口下的 车 , 跳下卡 车 , 车 下好多 农 民, 都 带 着尖背兜, 然 后点名, 谁谁谁 一个 队 , 跟 谁 走。这时 我才 认识刘宏伟 。</p><p class="ql-block"> 各生 产队 接知青的 农 民也不少, 我 们 三个知青 约 有 5 个 农 民来接, 农 民 抢 着把行李放上背兜就出 发 了, 我 们 空手跟在后面, 渐渐 黑了, 开始走 还 平坦, 过 朝阳 队 就 进 入山沟, 顺 山沟走, 在大石 头 上跳来跳去, 那天 应该 有月亮, 没有 马 灯, 农 民背着行李跑得 飞 快, 我 们 跟在后面, 到山脚开始上山, 沿弯曲的 山路走到了生 产队 , 不是怕我 们 跟不上, 估 计农 民走得 还 要快。 </p><p class="ql-block"> 从成都出 发 ,我就很 难过 ,舍不得离开家和父母。 车 开 时 ,外面敲 锣 打鼓的, 我 躲 在 带 蓬 卡 车 里面, 不愿看 伤 心的母 亲 ,多数人 挤 在卡 车 后面叫喊, 我没有掉泪。 一路懵懵懂懂 的 到了 这 里, 还 没醒活 过 来。 到了生 产队暂时 住 队长 家, 围 坐在火堆旁, 记 不起吃 饭 情景, 我和宏伟 到外面小便, 后面是 猪圈, 两人说 起话来。滿天繁星, 天气凉, 很清新, 心情似乎好了起来。 </p> <p class="ql-block">上下:刘宏伟 、单杰山</p> <p class="ql-block">左右:刘宏伟、单杰山</p> <p class="ql-block">涪江,是嘉陵江上游,流经古城,那个水,碧绿清澈,滚滚涛涛。它的源头是岷山。雷古顶是附近的最高峰。遇到夏季旱情严重,由公社在每个大队选派人。选上的人神气十足,像英雄一般。他们就背上炸药,带上干粮,走3天的路程,到雷古顶后朝天放炮,震动云层促使下雨。农民们就盼望着下雨。</p><p class="ql-block">原始的耕作。山区主要农活是种庄稼,主粮是玉米,春天一到,满山遍野的黄土地开始播种,农民5人一组,前后跟上,第一个人拿锄头挖坑,手脚很快,一出一坑,一般是有经验的老农,能准确定点,一行行,一列列间距合适,叫定窝子。第二个一般是妇女,卷起的围腰里装满玉米种子,在每个坑里均匀的抛上3~5颗,手脚麻利的女人干这事,轻松。第三个人事胸前挂一木筐,里面是干的带玉米杆的牛粪,两只手左右开弓,将牛粪抛盖在坑里的种子上面,也是壮劳力,第四个手拿月亮锄,在满是石头河土的地里,把土刨盖在牛粪上,刨得稀里哐啷,直冒火星,是个年轻的憨子。最后还有一个运粪的小年轻,在地里很远一堆堆的牛粪处装上牛粪在框里,满坡地的跑,跑到撒粪人的跟前,倒给撒粪人,又返回粪堆,重复动作。每组共5人,好美的一幅春播繁忙景象。有精力画一幅油画多好,最原始的劳动场面。等夏天玉米长大长高,中间锄草2次,第一次苗矮,还好,拿着月亮锄,在满是小石头的地里,一阵乱爬,只要不铲到玉米苗,大家排成长长的一排,沿山坡横扫下来,整个场面还是壮观的,金属碰击石头地的声音,组成金属交响曲,劳动中间还要休息片刻,撒尿,男女嘻哈打闹,很是欢乐。</p><p class="ql-block">第二道蒿草就不那么轻松啦,天气很热,玉米苗长得超过人高,玉米叶的边带有想锯齿的边,身上一天下来,会被拉上满身的红条,又痒又疼。农民的皮肤厚吧,没事,在地里来回穿梭,手下的草叶铲的干干净净,游刃有余。很佩服。并且是力气活,腰板要硬的起,我们只能是叫苦连天吧。秋天来啦,满山偏野黄啦,玉米成熟啦,就开始一块块地组织搬玉米,每人背上一个上大下小的尖背篼,,搬下玉米,把外皮撕掉,留下最后一层内皮,往身后背篼一甩,也是技术活,甩不好就到地下了。装满后往生产队保管室背,在晒场晒干后,冬天就用手,拿一宽的干竹片,往下抹持,手都要抹起泡。体力活。然后通知分粮食。按照劳力分配。冬天闲下来,在屋里烤火猫冬,围着鼎锅,有时炖点猪肉,香气扑鼻。平武山区冬季要下雪,满山偏野一片银装素裹,分外娇娆。一派北国风光。农民在家烤烤火,也有出去打打猎,带上狗,满山沟跑,猎物主要是野兔,野鸡之内,也有一些狸灌之类。例如晚上农民拿着猎枪,带上手电,在柿子树下,树上树叶已经掉完,只剩下红红的柿子,照着吃柿子的围子打下来,很肥美。山区主粮是玉米,刚下玉米时吃新鲜的,晒干后磨成玉米粉,玉米粉可以做窝窝头,玉米饼,搅团,金裹银等等,五花八门,窝窝头就不说了,玉米饼是很大的饼叫火烧馍,放在灶里旁边烧,煮饭时拷,再在木灰继续烤,烧的黄黄的,邦邦硬,很香。搅团就有意思啦,水烧开,把玉米粉放进去,一点点放,那个大筷子,边下玉米粉边搅动,旋圆圈转,搅成浆糊状即可,然后烧一锅青菜汤,放点腌菜,盐巴,盛上一碗,再盛一勺玉米糊在其中,这就是搅团了,很有名气,一问农民吃了什么,搅团。现在看应该是健康食品了,那时的食品应该没有农药和转基因吧。金颗银呢,顾名思义,就是有白有黄,玉米茬子加大米煮成的饭,是高级别的主粮。</p><p class="ql-block">我们队有两个老知青,黄作兰和向良全。69年下乡老知青。两个老知青会点武功。文革后期,好多学生在家没事,兴练习武术,强壮身体,提劲打把。黄作兰虎背熊腰,比农民强壮,就是不爱劳动,但爱看书肯学习。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洗礼,得到锻炼。玩世不恭。向良全瘦点,精明能干有点滑头的样子。在农民眼中他俩属坏知青。其实就是懒于参加生产劳动,游手好闲。我们这批来的知青很听话,积极出工,能与农民们相处和谐,是毛老人希望的,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人。以此形成对比。</p><p class="ql-block"> 老知青有不少名著书籍,我经常借来看看,增加不少文学知识。如巴金的家春秋,矛盾的子夜,福尼奇的牛氓,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p><p class="ql-block">老知青他们经常串队聚会,来回路上有时偷农民菜地的南瓜、鸡鸭等。被农民痛恨不已。也经常被公社武装部抓起来。农民会有声有色的讲述经过并以神化。如老知青黄作兰在高村公社打架,被武装部抓住,五花大绑被几个民兵押回古城,在翻老鴉山半腰时,全身一抖,绳子就脱落了。拔腿就跑,片刻跑得无影无踪,硬是跑掉了。旁边老乡也在添油加醋帮到吹,简直神乎其乎。估计就是民兵懒得爬老鸦山,也对这帮知青怕的很,干脆睁支眼闭支眼放了算了。</p> <p class="ql-block"><b>青春的回忆<i>(单杰山)</i></b></p><p class="ql-block">献给曾经下乡平武的知青朋友们 </p> <p class="ql-block">1972年元月,初中毕业,跟随五冶单位,下乡平武古城公社。我们八中班主任易老师动员我支边,考虑云南边疆离家太远,就选择了下乡,没有出过远门,今后命运不知如何。悲观惆怅,没有其他路可选择。</p> <p class="ql-block">上山下乡</p><p class="ql-block"> 1972春,五冶大院欢送五冶知青上山下乡。到平武插队落户,依依不舍离开家园。下乡平武古城公社龙嘴大队桑园小队,一个队有三个人,刘宏伟,魏民,我。</p> <p class="ql-block">落户四新大队桑园生产队,对面的六重山。</p> <p class="ql-block">知青居住的小瓦房,在保管室旁边。</p> <p class="ql-block">桑树小塘</p> <p class="ql-block">山下的朝阳小学。</p> <p class="ql-block">朝阳铁索桥</p> <p class="ql-block">黄昏下的六重山</p> <p class="ql-block">下面电脑画,反映当时的劳动、生活场景。边画边回忆,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记忆犹新,短短的三年,在年轻的记忆中,烙下深深的烙印。</p> <p class="ql-block">春天–万物众生的青青绿芽</p><p class="ql-block"> 春天是农民播种的日子。山区主要播种玉米,农民组成小队,第一人挖坑,要求间距均匀,一般是队长;跟着第二人甩玉米种子,要求3~4粒,一般是队长夫人;第三人抓牛粪甩到种子上,一般把式壮年农民;第四人用月亮锄盖土,力气活,一般知青来做,第五人给第三人送粪,力气活,满山跑,一般知青的活。</p><p class="ql-block"> 这种原始的劳作方式,现在估计失传了,农民退耕还林都到山下古城镇上,年轻人外出打工,山上很少老弱病残。</p> <p class="ql-block">夏天–蓝天白云下的绿叶葱葱</p><p class="ql-block"> 夏天玉米需要除草,一般分两道锄草,第一道草,玉米刚长出一尺高,再过20天左右,锄第二道草,玉米长起肩高,玉米叶的锯齿豁人,脸和肩膀被划得一道道口,汗水一出,难受,农民排成一子,像打仗一样,月亮锄在石头地里,左一下,右一下,磬啷哐啷,火花直冒,把草除掉,人们一排排前行,一口气一面坡扫荡干净,还不能伤到玉米杆。</p><p class="ql-block"> 最忙时,还有敲锣打鼓,鼓动士气,与地斗其乐无穷。</p> <p class="ql-block">冬天–满山遍野的白雪茫茫</p><p class="ql-block"> 冬天来了,万物凋零,北风呼啸,寒风凛冽,下雪啦,满山遍野,白雪茫茫。住的小屋墙壁到处是缝隙,发出嘶嘶的响声,知青们基本都回成都老家了。农民们猫在屋里,围着火炉烤火取暖,上面鼎锅煮着腊肉,香气四溢。开春前,开始犁地,吆喝着,“回罗哟,老姑牛哟”。</p> <p class="ql-block">古城茶馆</p><p class="ql-block"> 古城茶馆,是知青们聚集的地方,每逢赶场,知青们聚在茶馆,喝茶聊天,哪里招工啦,谁谁家长来啦,五冶慰问团来啦.....,知青在一起非常愉快,到散场还依依不舍,有时干脆跟着串队去,住上一两天。</p> <p class="ql-block">打麻雀</p><p class="ql-block"> 房前桑树一大群麻雀,叽叽喳喳,宏伟拿来农民家的火枪,装上火药,铁砂籽,没有炸药不能打,旁边农民青年李贵自告奋勇,拿火柴点,哪知打火口有个铁砂籽,只听一声巨响,一股青烟,李贵一声尖叫,捂着脑袋蹲在地上,满脸是血,一摸,沿额头有个小洞,往后有个小包,铁砂籽!顾不上麻雀打到没有,直奔古城医院,开了一刀取出铁砂籽,缝了几针回家了。好险。</p> <p class="ql-block">磨 坊</p><p class="ql-block"> 山上生产队主粮为玉米,磨玉米要到山下磨坊,磨成玉米粉,第一道粗粉经筛子过一道,粗粉再放在磨里再磨。大磨盘由中轴连接到楼板下面,连着一个大的水车,在溪水的冲击下,推动旋转,带动大石磨旋转,无需电力能源,原生态。</p> <p class="ql-block">批林批孔</p><p class="ql-block"> 晚上,农民收工晚饭后,集中在大队书记家里,学习中央文件,叫我们知青读文件,批判孔孟之道,什么天马行空,独往独来,搞不懂就乱念。完后就批判地富反坏右,书记带头说: “ 地主儿子刘志国,给我站起来,你搞自留地,是不是想翻天,搞资本主义....,最后说,明天背一背柴送到公社,散会! ”。已是半夜,农民们都从梦中醒过来,妇女们毛衣织了一大截。提着马灯,匆匆回家,明天还要出工。</p> <p class="ql-block">做 饭</p><p class="ql-block"> 收工后,知青们迈着疲惫的步伐回到住处,休息片刻,开始做饭,主粮玉米粉,学农民做搅团,就是把水烧开,抓玉米面放入锅里,边放边用筷子搅动,一锅玉米糊做成了,然后做一锅青菜汤,吃的时候盛一瓢菜汤,再放一瓢玉米糊,这就是搅团,挺好吃。</p><p class="ql-block"> 一人烧火,一人搅团,另一人挑水,经常在井边约会小芳,左等右等不回,有意思。哈哈。</p> <p class="ql-block">吃 梨</p><p class="ql-block"> 一天晚上,从外队知青点回来,走累了,才到山脚,路过一大梨树,宏伟爬上梨树,开始摘梨,往树下扔,树下是一块红苕地,一埂一埂的。我在下面接梨,他在上面边摘边吃,我在树下边接边吃,最后吃饱了,还背上一书包。黄桑桑甜蜜蜜的大脆梨。月黑风高,赶紧回队,向山上住房爬去。</p> <p class="ql-block">夜空下的琴声</p><p class="ql-block"> 晚上,吃完饭,知青思念故乡,旁边晒粮坝子,拿上笛子,小提琴,合奏一曲“思乡曲”,惆怅的音乐回荡在大山中。</p> <p class="ql-block">回城之路 </p><p class="ql-block"> 1974.10,下乡的第三个年头,工农兵上大学,学校招生,离开农村,接到学校通知,办理户口,告别朝夕相处的知青,农民。到县城坐车,回成都,再到东北学校报道。</p><p class="ql-block"> 离开平武县城,坐公共汽车到江油,再坐上到成都的火车。火车广播“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心情愉悦,真的走出了大山?在胳膊上掐一把,不是梦吧。</p><p class="ql-block"> 从1972.1下乡,1974.10上学,在农村待了2年10个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