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根究底探科学奥秘 追根溯源寻世界本质———记齐鲁科学大讲堂68期滨州专场

中楼小学 聂勇

<h3>  岩竞秀,三尺讲台试比高;教学相长,齐鲁大地同舟济。2022年5月10日,山东省小学科学网络教研暨齐鲁科学大讲堂第68期(滨州专场)如约而至。<br>  </h3> <h3>  本次网络教研分三个环节进行: 一、三节优秀课例展示及教师教学反思。 二、专家田老师对课例进行点评。 三、山东省教科院卢对本次研训总结发言。</h3> <h3>  一花开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提升本次活动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到网络教研,达成共享优质课程资源,共促教育发展的目的,教导处组织专项小组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统一部署;精心筹备、巧妙设计,运用多种渠道、不同方式,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前期宣传。</h3> <h3>  第一节课是孙淑芳老师的《弹弓里的科学》,孙老师用科学家的故事情激趣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自制弹弓,观察其性质,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于环境的重要影响,教育学生要科学的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h3> <h3>  第二节课是张伟《空气的压力》导入环节吴老师通过魔术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的欲望,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课上通过三个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交流,合作实验,步步相连,层层递进。学生在观察与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中培养了科学观察、规范表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h3> <h3>  第三节课是张秀青《摩擦力》,张老师这节课以问题为线索贯穿始终,不断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了可视化的观察结果,消除了感觉的差异性,使测量结果更具客观性。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掌握了多种科学学习方法,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h3> <h3>  田老师对三节课例进行了精彩点评。如果说听好课是一种享受,那么听专家的点评更是一种享受。专家的点评是一种诊断,是一种激励,是零距离的智慧碰撞,是提升观念、调整教学和发展能力的有效平台。相信我们以本次教研活动为契机,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多一份智慧,多一份创新,我们教学之花一定会更加绚丽多彩!</h3> 培训心得 朱维利老师 <h3>  通过本次齐鲁科学大讲堂的网络教研,我的收获颇多,本领域的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了解和认识自然界的兴趣,形成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以此为契机,将所学应用到实践中,提高教学水平,发展学生能力。</h3> 尉莎莎老师 <h3>  经历了这次培训,我深刻体会到有太多的知识需要我去学习,有太多的问题值得我去探究。在教学中要课前功夫做的到位,为了让学生明白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法,教师事先录好了规范操作的视频,这样孩子操作起来就不会浪费时间,就能很快发现规律,找出结论。对于小组讨论目的性要强,教师给孩子们抛出的问题点很小,便于孩子们思考讨论,不盲目。教师要及时补充知识储备,学会科学探究的技能,具备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做好小学生的科学启蒙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让学生树立:“敢想”“敢说”“敢做”的精神。</h3> 巩长洁老师 <h3>  通过本次的培训,我认识到⼀节好的科学课,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节好的科学课,要做到两个关注:⼀是:关注学⽣,从学⽣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活经验,切实的掌握学⽣们的⼼理状况。⼆是:关注科学,抓住科学的本质进⾏教学,注重科学思维⽅法的渗透,让学⽣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有机会经历科学化的学习过程,学⽣真正体验到科学,乐学、爱学科学。</h3> 杨炜琪老师 <h3>  今天听了专家或名师上课,我的感受是名家课堂以学⽣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的学习主动性。学⽣具有强烈的好奇⼼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的过程。名家往往能通过亲切⾃然的交流,将学⽣吸引到课堂上来,并进⼊到课题中来。科学课程必须建⽴在满⾜学⽣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名家上课,会让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传统的讲授训练更有效。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的教学⾏为对学⽣产⽣积极的影响。</h3>

科学

学生

学习

教学

教研

老师

本次

探究

教师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