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为廖起蜀老师,左为作者。 <p class="ql-block"> 二零二零年的十一月十四日下午,疫情解封半年后的古城武昌,秋高气爽,蓝天如洗。沾参加母校“省实验”百年校庆的光,我与全国各地特邀来的部分校友一起,乘专车前往参观黄鹤楼。刚上车找个座位坐下来,坐我斜后面的一位老者竟开口直呼我名字:“你是范国强?”因他戴着口罩,我看不见他的面容,便小心翼翼问:“您是?”他摘下口罩笑着回答:“我是廖起蜀。”我喜出望外,原来是廖老师。</p><p class="ql-block"> 廖老师是我在母校时的初中语文老师,曾教过我一年多的课,那场运动开始后再无交集。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我们这次重逢竟相隔半个多世纪。但我早在和6503班同学聚会时就得知,他在改革开放后不久便从商去深圳了,时下仍担任着深圳市侨商国际联合会副会长,长年奔波于沿海和内地之间,为湖北的发展做出了不少贡献。我惊讶他时隔几十年后还记得我名字,更惊讶他乍一见面竟一下子便认出我来。</p><p class="ql-block"> 黄鹤楼离母校不远,由于沿途经常堵车,我们的车只能缓缓地行进,我与廖老师正好借此机会畅叙过往。廖老师在我当年的记忆中身躯魁梧,上课时腰板挺得笔直。且声音洪亮,普通话似乎说得不是十分地道。我特喜欢看他批改我们的作文,他但凡看到写得比较好的句子,便用红笔在句子下画上连贯圈圈,有时这圈圈多达数行,像海上的波浪,又似点赞的花环。作文后面还要写上几行批语,批语有长有短,字体很大,笔划有力,每个字都像要从格子里急不可耐蹦出来似的。记得那年我刚进母校,第一次作文题目叫《当我接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廖老师给我的作文打了全班最高分,我因此当上了语文课代表,此后还选为班上学习委员。而廖老师显然对我也有印象,20年前,我在黄石的6503班唯一的一个女同学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吴瑞霞教授,她曾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今年春节在武汉,我们见到36年前教过我们而这几十年中从未谋面的语文老师,他还记得在当年初一三班的学生中,范国强是作文做得最好的一个,为此,有‘范文豪’之称”,这绰号自然是同学们对我的调侃语。这次与廖老师邂逅,我们当即互加了微信。今年3月28日廖老师在给我的微信里还这样深情回忆说:“想当年,你端端正正,坐前排,一个爱学习的小男孩的模样,如今也是老人了。多保重!”一席话令我泪奔。</p><p class="ql-block"> 黄鹤楼到了,我们依次下车,在导游小旗的指引下鱼贯进入黄鹤楼公园参观。这黄鹤楼堪称大武汉的一座地标,楼的历史显然要比这座城市的历史要久远得多。原黄鹤楼建于武昌蛇山黄鹤矶头,其名称由来的传说颇多。《元和志》载:“因矶为楼,名黄鹤楼”。《寰宇记》解释:“昔费祎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憩驾,故号为黄鹤楼”。相传黄鹤楼始建于三国东吴黄武二年(223),早期是瞭望守戌的军事楼,随着三国归于一统,逐步演变成官商行旅的观赏楼。历代屡毁屡建,单清代就重建过四次。新中国成立后因为建设武汉长江大桥,今黄鹤楼移址一百米外重建,但楼基仍然置于蛇山上。这蛇山与龟山齐名,蛇山在江南的武昌,龟山则在江北的汉阳。毛泽东早年曾有“龟蛇锁大江”的名句,更使龟蛇二山声名远播。但蛇山名气虽大,委实并不高,让游客从始至终几乎找不到登山的感觉。倒是整个蛇山因黄鹤楼而陡生品位,现几乎全部成了景区。而黄鹤楼的驰名古今中外,我想也应与几位历史文化名人的光顾分不开。其实中国的名楼均是如此,滕王阁因王勃,鹳雀楼因王之涣,岳阳楼因范仲淹,而黄鹤楼则因前有崔颢和李白后有毛泽东。楼因人名,城因楼名,人、楼、城三者相得益彰。或许武汉这座城市的中部崛起和声名鹊起,也多少沾了这座楼的光亦未可知。</p><p class="ql-block"> 说来惭愧,我虽然在武汉出生,并曾在武昌读书,但这一生登黄鹤楼连此次还属第二次。老黄鹤楼我无缘亲见,第一次登今黄鹤楼究于何时也记不得了。所幸这次登黄鹤楼天公作美,风和日丽,不啻是视觉的一次饕餮大餐。这黄鹤楼也的确名气太大,此时游人如织,摩肩接踵。为不致走散,在整个参观过程中我一直挽着廖老师的手。廖老师虽年近八旬,却精神矍铄,步子稳健,又极是健谈。他谈到崔与李的轶事、搁笔亭的来由,皆信口道来,滔滔不绝。还帮那位年轻的导游姑娘纠正在解说中引用孔子两句话的发音错误:一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为“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在古汉语中,这两句话后面的“乐”与“悦”往往容易混淆,多年来我对这两个字的发音也是懵懂的,没想到在这次登黄鹤楼中又一次受了师教,由此更感到治学之不易。</p><p class="ql-block"> 黄鹤楼虽仅有五层,由于游人太多,登楼参观规定右上左下,沿途置了栏杆,只能排队逶迤而上,也颇费了一番功夫。所喜的是我与廖老师逐层必看,一直有话可说。在黄鹤楼上,我们同时被墙上岳飞的一首《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所吸引:</p><h5><br></h5><h5><i> </i><b>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b></h5><h5><b>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b></h5><h5> </h5><p class="ql-block"> 我对岳飞的作品知之不多,印象深的仅有“怒发冲冠”的《满江红》和“昨夜寒蛩”的《小重山》两首词,及《说岳全传》里面的“投笔由来羡虎头”诗。我对廖老师说,这首词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文人才气,将军豪气,可以说岳飞二者兼有。与他同时代的范仲淹虽未曾登临岳阳楼,却凭丰富的想象力生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浩叹。而岳飞的这首词,其间蕴含的忧国忧民之心,也与范仲淹庶几相近。廖老师也颇赞同我的看法。</p><p class="ql-block"> 黄鹤楼本不高,我们如散步般便凌绝顶,对号称九省通衢本属平原的武汉,却是足可一览无余的了。我与廖老师兴致勃勃,凭栏四眺,美丽江城,尽收眼底。清人李联芳曾有黄鹤楼长联,联曰:</p><p class="ql-block"><br></p><h5> <b> 数千年胜迹旷世传来。看凤凰孤岫,鹦鹉芳洲,黄鹄渔矶,晴川杰阁,好个春花秋月,只落得剩水残山。极目古今愁,是何时崔颢题诗,青莲搁笔?</b></h5><h5><b> 一万里长江几人淘尽?望汉口夕阳,洞庭远涨,潇湘夜雨,云梦朝霞,许多酒兴风情,仅留下荒烟晚照。放怀天地窄,都付与笛声缥缈,鹤影翩跹。</b></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此君字芝轩,陕西平利人,清同治进士,光绪年间任内阁学士。他的此联气势雄浑,一“看”一“望”里,将黄鹤楼下历史时空的虚虚实实皆铸成文字,极似在游人面前展示出一幅大笔泼墨的山水画卷。惜乎虽形象生动,但总觉苍茫空旷,极易让骚人墨客顿生悲凉之感。也难怪,那时黄鹤楼下的景物惟有“剩水残山”“荒烟晚照”“笛声”“鹤影”,哪能与今天已拥有千万人口的繁华都市大武汉同日而语呢?</p><p class="ql-block"> 我陪着廖老师在黄鹤楼上留连,选择不同角度用手机互相留影,并请人帮我们师生合照,心情之愉悦自难以形容。我们心情愉悦还有一个不为其他游人所知道的原因,就是这新黄鹤楼的重建与母校“省实验”的一位校友有关。这位校友叫杨华玉,是“老三届”的六七届高中生,上山下乡的第二年即1970年被招工到武汉市建二公司当木工,1978年入读局职工大学工民建大专班脱产学习三年后仍回到原单位,但他的身份已变成了工程技术人员。正是在这一年,市建二公司接到重建黄鹤楼的特殊任务,公司指定他担任重建工程的施工员和工程技术负责人。杨华玉不负众望,从新黄鹤楼的定点放线一直到工程竣工,即从1981年9月到1985年6月,他将一生中最闪光的年华奉献给了黄鹤楼的重建事业。或许母校这次有意安排我们这些在外地工作的校友参观黄鹤楼,也是对“省实验”学生社会成果的一种有形展示哩。有趣的是我的大弟国正,在下乡三年后也是招工到武汉市建二公司当架子工,他也很荣幸地参加了黄鹤楼的重建工程,只不过他是作为一名普通工人在默默无闻地奉献。此时此刻我站在黄鹤楼上,不禁为杨华玉校友、也为我的弟弟国正感到自豪!</p><p class="ql-block"> 突然想到李白的两句诗了:“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青少年时我就觉得这首诗的意境匪夷所思。今人颇喜欢拿李白的诗句来编故事,但这两句诗却的确仿佛对我青少年时的武汉早作了预见似的。这“两水”不正像是指的长江和汉水、这“双桥”不正像是指的长江一桥和汉水桥么?而当年李白分明所咏的是《秋登宣城谢月兆北楼》,诗中所吟咏的这江城与这北楼,分明与今天的武汉“这江城”与“这黄鹤楼”是不相干的。 再看今天的武汉,这“两水”上架起的又何止“双桥”?改革开放后的武汉变化可真大啊!</p><p class="ql-block"> 廖老师才气纵横,从黄鹤楼归来后仅几天内,便文思泉涌,一连赋了数十首诗,第一首即以我们师生同登楼开头:</p><p class="ql-block"><br></p><h5> <b>师生携手同登楼,锦绣江山一望收。</b></h5><h5><b> 往事宛然如昨日,孰料两鬓已成秋!</b></h5><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能登名楼,是为一喜;重逢老师,又为一喜。能陪半个世纪未谋面的我所敬重的廖起蜀老师一起登黄鹤楼,是为喜上加喜焉!</p><p class="ql-block"> 是为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2年5月8日写毕于黄石行思斋)</p><p class="ql-block"> </p><h5> 作者简介:范国强,原黄石市黄石港区政协主席。现系全国杂文学会联席会副会长、湖北省杂文学会副会长,黄石市原散文学会会长。《湖北杂文》执行主编。有《沉睡的大漠》《渤海日出》《回首叫云飞起》《磁湖夜话》等10本散文、杂文和随笔集子问世,并有多篇杂文、散文、论文收进全国各类文集。</h5><p class="ql-block"><br></p> 右二为廖起蜀老师,左二为张庆圭老师,左一为吴克峰同学,右一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