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之研读

美友11316287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资治通鉴》之研读</p><p class="ql-block"> 文/文森特</p><p class="ql-block"> 辑/南海一风</p><p class="ql-block"> /20220410</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资治通鉴》之开篇</p><p class="ql-block"> 做老大的艺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开篇时说的一番话,是皇帝统治的核心:</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 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span></p><p class="ql-block"> 这意思是说天子最大的职责就是守护礼制,守护礼制没有比区别身份更重要,区别身份没有比匡正名分更重要。所谓礼,就是朝廷的纲纪。所谓分,就是君臣上下的身份。所谓名,就是公、侯、卿、大夫的爵位。</p><p class="ql-block"> 这段话其实说的就是天子维持其统治及权威的核心,就是守护礼制,守护朝廷的纲纪。</p><p class="ql-block"> 名很好理解,你是侯爵还是大夫,你是士还是庶人,这是你的“顶戴”。名是来自于上级或天子的认证,自己给自己封的不算。就比如楚武王,他的王号没有得到周天子的认证,所以他顶多算个“野王”。</p><p class="ql-block"> 身份也很好理解,你是君还是臣,你是父还是子,你是上级还是下级,这是你的身份。身份是要靠器物来区别的,比如天子的鎏冕,诸侯是不可以戴的;诸侯的马饰,卿大夫是不可以用的,用了都是以下犯上,都是下级对上级的藐视和冒犯。</p><p class="ql-block"> 那什么是纲纪呢?</p><p class="ql-block"> 司马光说:天子统率三公,三公督率诸侯国君,诸侯国君节制卿、大夫官员,卿、大夫官员又统治士人百姓。权贵支配贱民,贱民服从权贵。</p><p class="ql-block"> 所谓纲纪就是在匡正名分、区别身份之后,以此规定的服从与被服从关系。谁是指挥者,谁是接受者,谁只要发号施令,谁必须听从号令。</p><p class="ql-block"> 这是纲纪,纲纪是不能乱的。纲纪乱了,天子的统治就会崩塌,天子的权威就会丧失。</p><p class="ql-block"> 比如三家分晋之后,原属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卿族,居然获得周天子的官方认证成了诸侯。这在当时对人们心中的观念冲击是非常大的。</p><p class="ql-block"> 韩赵魏本来要服从于晋国君主,可他们却私自瓜分了晋君的土地和人民。这按照礼法来说是大逆不道,要杀头的。可周天子不但没有联合其他诸侯国共同起兵讨伐韩赵魏,反而给他们封侯,对他们行为予以认可。</p><p class="ql-block"> 那这样的意思是:天底下所有士人是不是都可以反卿大夫,所有卿大夫是不是都可以反诸侯,所有诸侯是不是都可以反周天子。如此周朝维持其统治的纲纪就出现了动摇,周朝也是在这个时候真正走向了灭亡。</p><p class="ql-block"> 所以司马光会说天子最大的职责就是护朝廷的纲纪,坚决杜绝一切犯上作乱的行为。</p><p class="ql-block"> 那么怎么保证纲纪的稳定和持续呢?也就是说如何守护纲纪呢?</p><p class="ql-block"> 一是靠实力。建立纲纪就需要靠实力,只要拳头硬,大家都怕你,就不怕大家不听你的。但这个方法成本太高,而且没有人能保证自己的实力能永远排第一。只靠实力来维持的纲纪,最后都免不了崩溃的命运。</p><p class="ql-block"> 第二,就是靠礼,也叫观念。这是成本最低,但效果最好最持久的方法。</p><p class="ql-block"> 就好比周朝的纲纪“诸侯服从天子,卿大夫服从诸侯,士人服从卿大夫”,这一套纲纪固定下来之后,慢慢变成文化,内化到每一个人的心里,就成了观念。</p><p class="ql-block"> 我们知道观念是很强大的,观念能让这一套尊卑关系,这套服从与被服从关系走进每一个人的心里,让他们都习以为常,让每一个人都自觉遵守,毫不怀疑。</p><p class="ql-block"> 换句话说,观念能让百姓心甘情愿接受卿大夫统治,让卿大夫心甘情愿接受诸侯统治,让诸侯心甘情愿接受周天子的统治。</p><p class="ql-block"> 周公制礼作乐的目的就是这个,他通过一系列的繁文缛节,把各个等级人士之间的尊卑关系融成了礼,把纲纪渗透进每个人日常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顺利地将这种服从与被服从关系变成了文化,变成了观念。</p><p class="ql-block"> 所谓周礼,其本质是上级支配下级的统治工具而已。</p> <p class="ql-block">  周朝国祚800年,幽王之后,周朝国力是一天不如一天,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中随便哪一个诸侯国都能完虐周朝,可为什么没有人敢灭周,周朝半死不活还能延续个三四百年?就是因为礼,这种深入人心的观念的力量之强大。</p><p class="ql-block"> 同样齐桓公首先支起“尊王攘夷”的大旗,做春秋霸主,号令诸侯,也是利用了这个观念。虽说明白人谁都知道齐桓公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没办法,他这么做是当时的ZZ正确,他代表的是周天子,诸侯就是要服从周天子的。</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礼的逻辑,先用名与器来区分人之间的尊卑关系,然后把尊卑关系制度化,把制度生活化,最后形成文化,形成观念。</p><p class="ql-block"> 一样道理,把这套逻辑放在现如今任何一种有上下级关系的场景里,都是适用的。</p><p class="ql-block"> 不管是职场还是哪里,想要当好老大,让小弟心甘情愿地跟着自己,实力还真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把小弟服从老大的观念,深深地根植进他们心中。</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一</span>, 建立森严的等级制度,谁是老大,谁是小弟,要说得清清楚楚。而且这等级只能由老大来指定和安排,不然小弟们各自你称哥,他叫弟,岂不乱套。</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二</span>, 区分各自的权力和义务,做小弟的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哪些事必须干,这也要讲得明明白白。做小弟的干了老大才能干的事情,这就是违规,必须给予惩罚。做小弟的想要超过他身份的权力和奖赏,这也是必须禁止的。</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三</span>, 要讲服从,小弟们要听话,服从老大的安排和指挥,就像身体服从大脑一样。并且要把这种服从变成一种文化,一种观念。哪怕是后续有无数个小弟进来,只要这种服从观念在,就不怕小弟不听老大的,也就不怕老大的地位不稳。</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资治通鉴》之第2</p><p class="ql-block"> 你以为再寻常不过的提拔</p><p class="ql-block"> 很可能是一场阴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赵简子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将置后,不知所立。乃书训戒之辞于二简,以授二子曰:“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辞,求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辞甚习,求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span></p><p class="ql-block"> 人事调动的时候往往有些规律,一般领导提拔下属,要么是按照约定俗成的规矩,比如年份资历熬到头了,就提拔;要么是根据与领导的远近亲疏关系来提拔;再或者是靠个人贡献或能力进行提拔。</p><p class="ql-block"> 当然,这说的只是一般情况。我们都知道下属多,而领导的职位少,有时候同时出现了好几个符合提拔资格的下属,到底把谁放在位置上,这是一个问题。这时候领导提拔下属,就要看他个人的好恶了。</p><p class="ql-block"> 历史告诉我们:最终能被提拔上去的,大概率是领导最喜欢的那个。</p><p class="ql-block"> 文章开头的材料,就讲了春秋末期发生过的一件人事调动的大事:</p><p class="ql-block"> 赵简子有两个儿子,大的叫伯鲁,小的叫无恤。赵简子打算立继承人,但不知道该立谁好。于是就把一些训诫的话,分别写在两块竹简上,交给两个儿子,告诉他们:“好好牢记这些话。”三年之后,赵简子问他们竹简里的内容,大儿子伯鲁答不上来,问他竹简在哪里,说早就丢了;再问小儿子无恤,他对答如流,问他竹简在哪里,马上从衣袖中抽了出来。于是,赵简子认为无恤贤能,就立他为继承人。</p><p class="ql-block"> 先说说赵简子赵鞅,他是晋国卿族赵氏一族的族长,大名鼎鼎的赵氏孤儿赵武是他爷爷。伯鲁是赵简子的嫡长子,母亲应该是赵简子的正妻,他的出身比较高贵。无恤是赵简子的庶子,母亲出身蛮族,是赵简子的妾,所以无恤的出身很低贱,名分和地位都不及伯鲁。</p><p class="ql-block"> 这段材料中的赵简子作为领导,就面临着在两个儿子兼下属中提拔其中一个做继任领导的局面。最终赵简子选择的是庶出的无恤,做了自己的接班人。</p><p class="ql-block"> 可是,按照春秋时期的礼法,择立继承人首选应该是嫡长子,如果没有嫡长子才会另选。如果执意要废长立幼,不仅礼法上行不通,而且还会引起嫡长子和他背后势力的不满,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家族内乱。</p><p class="ql-block"> 要知道西周之所以亡在周幽王手里,并不是因为烽火戏诸侯,而是因为周幽王废了大儿子宜臼的太子之位,另立少子伯服为太子。这直接引起了宜臼的外公,也就是幽王的岳父申侯的不满,导致申侯毫不犹豫背叛周王室,联合西戎杀进丰镐二京,砍掉了周幽王。</p><p class="ql-block"> 整个周代,因为择立继承人不当,而导致的家族内乱,那是海了去了。因为废长立幼在礼法上说不通,也就意味着被立的幼子作为继承人的合法性不足,再加上嫡长子及其背后势力到了嘴边的鸭子飞了,他们当然要以礼法作为借口,拼命夺回本属于自己的东西。</p><p class="ql-block"> 可以这样说:几乎所有的地位名位爵位的背后,都是鲜血淋漓的利益。</p><p class="ql-block"> 赵简子作为赵氏一族的族长,这种前车之鉴,他不会不知道,这个道理,他不会不懂。</p><p class="ql-block"> 但是,赵简子仍旧把庶子赵无恤立为了继承人。</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他在继承人这么大的问题上,即使冒这么大的风险,也要立庶子无恤?</p><p class="ql-block"> 赵简子给出的理由是“无恤为贤”,就是他认为无恤有贤德。</p><p class="ql-block"> 说实话,这只能算是一个不是理由的理由,因为周代根本没有立贤不立长的礼法依据,而且到底怎么叫“贤”呢?“贤”是一种很模糊的评价标准,没有很明确的定义,谁都可以拿来用,再说那个时候无恤还只是小孩子,又怎么能看出“贤”还是“不贤”呢。</p><p class="ql-block"> 换句话说这极可能只是赵简子的借口。</p><p class="ql-block"> 而且在史书上,对于无恤的“贤”,除了从赵简子口中说出来之外,在无恤继位之前并没有明确提到过,同时对于伯鲁如何,史书上也没有描写过他是“贤”还是“不贤”。</p><p class="ql-block"> 赵简子说“无恤为贤”,可伯鲁也未必不贤,因为伯鲁作为继承族长之位合法性最高的嫡长子,被无恤夺了继承权之后,至死都没有一丝一毫的反抗,这难道不能说明,伯鲁也是个有德行的贤人吗?</p><p class="ql-block"> 所以赵简子给出的“无恤为贤”这个理由真是站不住脚,要论“贤”,伯鲁也不差。真实的原因其实是赵简子偏爱无恤,因为他认为无恤比伯鲁更优秀,更有才识和能力,更符合自己心中赵氏一族优秀继承人的形象。</p><p class="ql-block"> 赵简子本身是个很有作为很有才干的人,赵家又是晋国的一个大家族,他作为家族族长,同时又是晋国的卿大夫,如此的身份和地位就意味着他的责任是发展壮大家族和晋国。</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重任,必定是要超凡的人,才能胜任。</p><p class="ql-block"> 所以赵简子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会“将置后,不知所立”,他疑虑了,不知道该立谁。很明显的,合法性最高的嫡长子伯鲁,较为普通,可能不足以担负起家国的重任。而更有才能的无恤是庶子,废长立幼不仅失去了礼法高地,且隐藏着风险。</p><p class="ql-block"> 如果两个儿子差不多,赵简子绝不会不知道该立谁,只要根据礼法立嫡长子就行了。可就是因为两个儿子很不一样,都有美中不足的地方,所以他才会犯嘀咕。</p><p class="ql-block"> 而且赵简子心里必然是更偏向无恤的。如果说他更偏向伯鲁的话,直接按着程序走就好。就是因为他更偏爱的人是无恤,对于他来说,无恤身上的才能和胆识有着比嫡长子身份更高的权重,因为他在无恤身上看到了家族的未来。他当然会偏爱无恤。</p><p class="ql-block"> 所以,赵简子才不得不以“无恤为贤”为借口,来顺利地把庶子无恤扶上继承人之位。</p><p class="ql-block"> 但是,这么做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处理不好就容易引发家族内乱,导致家道中落。要知道赵简子的爷爷“赵氏孤儿”一案,真正的导火索就是择立继承人不当啊。</p><p class="ql-block"> 惨痛的教训就在眼前,赵简子必须要谨慎小心,要考虑一个完美的方案,拿出一个让各方都同意、无话可说的借口,来实现目标。</p><p class="ql-block"> 那他究竟怎么做到顺利弃嫡立幼的呢?他是怎么挡住悠悠众口呢?</p><p class="ql-block"> 答案其实很简单,靠的是精湛的演技,和一个重量级人物的同台表演。</p><p class="ql-block"> 先说说这位重量级人物,名叫姑布子卿。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相术师,就是给人看相的。据说他看相很厉害,赵简子对他很信任。</p> <p class="ql-block">  不过史书上对于姑布子卿的记载很少,只有在《史记·赵世家》中有一则他看相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500年,赵简子约姑布子卿来给自己的儿子们看相。姑布子卿看了一遍,指着无恤说:“这是真正的将军!”赵简子听了很困惑,说:“他的母亲很卑贱,他是奴婢所生,怎么能显贵呢?”子卿说:“这是天意,卑贱又如何?肯定会显贵的。”</p><p class="ql-block"> 《史记》是正史,太史公对史料的筛选必然是很考究的,所以先下个结论,这个故事应该是真实的历史事件。</p><p class="ql-block"> 但是,事件的表象越是简单,事情的真相往往越是复杂,越是深埋在重重迷雾之下。</p><p class="ql-block"> 我们就来一层一层拨开迷雾。</p><p class="ql-block"> 首先,看相这回事,对当时那个时代的人们来说,是具有很高信任度的。因为看相往往代表了一种人力无法掌控的神秘力量,即“天意”:“天的意愿”,或者说“神的意愿”。</p><p class="ql-block"> 这种力量比任何一种人力都要强大,世俗的一切都要臣服于“天”,“天”赋予的合法性是最高的。</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皇帝又叫“天子”,因为他是“天”在人间的代言人,是“天”让他做皇帝,这也就是所谓的“君权神授”。</p><p class="ql-block"> 换句话说在当时那个时代,无论什么人,一旦被打上了“天”的烙印,那不管他做什么,要获得什么地位,都是合理的,他的合法性都是最高的。</p><p class="ql-block"> 虽然这样的说法,放现在不太会有人信,但在当时确实是人们的一种共识,就是有很多人会信。</p><p class="ql-block"> 既然是人们信任的洼地,就会有人钻空子,利用人们对“天意”的盲目相信,达成自己的目的。换句话说,就是假借“天”的名义,装神弄鬼。</p><p class="ql-block"> 比如:农民陈胜吴广起义为什么能成功?因为他们就用了一招“鱼腹藏书”。这其实就是建立了一种“天意”的假象,让人们相信是老天爷要让陈胜做王,愿意跟着陈胜一起造反。后来的刘邦也是一样。</p><p class="ql-block"> 我们看历史书可以发现,很多由卑贱走向显贵的人,都有这种类似的经历。某天突然出现一个相士,给他看了相,预言他会显贵,随后这位相士就永远消失了,但是后来预言果真就实现。</p><p class="ql-block"> 这种事情现在看起来很扯,但在那个时代就是有很多人会深信不疑。这样的套路被一个又一个阴谋家用了一遍又一遍,效果却还是很好,就是因为人们相信。</p><p class="ql-block"> 我们换句话说啊,这种事情其实都是戏。</p><p class="ql-block"> 所以可以推断出,赵简子找姑布子卿来给自己儿子们看相,极有可能是利用了相士能代表“天意”的这种特点,通过姑布子卿这张嘴,借着“天”的名义,给庶子无恤增加继位的合法性,同时贬抑其他儿子,尤其是嫡长子伯鲁。</p><p class="ql-block"> 说白了,这就是一出赵简子和姑布子卿一起唱的双簧。俩人应该是提前说好了,根据赵简子的意思,让姑布子卿给无恤多加点BUFF,顺便暗示其他儿子,你们都不够格。</p><p class="ql-block"> 姑布子卿说无恤显贵是天意!什么意思?就是老天爷要让无恤做将军。伯鲁在礼法上继位的合法性再大,能大过天吗?当然不能,无恤的继承权是神授予的,他生来就是做将军的,必须做将军。</p><p class="ql-block"> 解决了庶子无恤继位合法性的问题之后,就要想办法证明无恤担得起继承人的位置,也就是赵简子所说的“贤”。</p><p class="ql-block"> 这时候赵简子的演技就派上用场了。</p><p class="ql-block"> 赵简子把一些训诫的话,分别写在两块竹简上,交给伯鲁和无恤,告诉他们:“好好牢记这些话。”三年之后的某天,赵简子突然问他们竹简里的内容。</p><p class="ql-block"> 伯鲁答不上来,连竹简都丢了。而无恤对答如流,问他要竹简,当场就能从衣袖中拿出来。</p><p class="ql-block"> 据此,赵简子认定无恤为“贤”,把他立为继承人。</p><p class="ql-block"> 事情很简单,但其实疑点重重。</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疑点一</span>:赵简子的考验方法,就是简单地给了竹简,要他们记住内容,但是并没有说明为什么,以及需不需要考核,什么时候考核。</p><p class="ql-block"> 这就容易导致几个问题:第一不知道为什么要记住内容,就不会重视;第二不知道要不要考核,就会掉以轻心;第三不知道什么时候考核,那就不会有紧迫感。</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疑点二</span>:三年之后的考核,时间没问题,考核也正常,但不正常的是伯鲁和无恤的表现差距太大。伯鲁的表现属正常,而无恤表现得太好了,好得就像有人提前跟他交代过一样。</p><p class="ql-block"> 试想一下,古代的竹简又大又重,平时拿着走路都不方便,无恤却能在父亲突然考核的当场就拿出来。如果要说他三年来天天带在身上,恐怕没人会信。</p><p class="ql-block"> 更有可能的是,无恤已经提前知道了考核时间,提前做好了准备。甚至是他早就知道了,这是继承人考试,在拿到竹简的那一刻就已经准备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那到底是谁告诉无恤的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赵简子。</p><p class="ql-block"> 毕竟除了他,谁又能进行这项考试呢?</p><p class="ql-block"> 所以说,整场考试其实就是赵简子和无恤合演的一场戏,他早就在私下直接或间接地跟无恤通了气,目的就是为了做给其他人看,以此证明无恤是“贤”的,真担得起继承人之位。</p><p class="ql-block"> 最终赵简子达到了目的,他靠着“天意”和演技,成功地绕开了嫡长子伯鲁,堵住了其他人的嘴,把偏爱的庶子无恤扶上了继承人的位置。</p><p class="ql-block"> 对于无恤来说,他是幸运的,虽然出身卑贱,但本人出色,有才识。正好他的父亲偏爱他的才识,他的家族需要他的才识。所以他飞跃了。</p> <p class="ql-block">  而现代社会中,每一个处在下属的位置上,渴望得到提拔的人,能够从中得到的经验就是:</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一</span>:要修炼内功,不断地提高自己,想干什么岗位就必须先有相应的能力。想要揽瓷器活,就得先有把金刚钻不是。如果无恤没有才识,没有能力,赵简子也不会选他。</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二</span>:明白上司需要怎么样的人,明白公司发展需要怎么样的人,尽最大可能地把自己变成契合上司需要和公司发展的那一类人。假如赵简子和赵家不需要无恤这样的人,那么无恤再优秀也没用。</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三</span>:更重要的是引起领导的注意,拉近和领导的关系。有时候领导愿意拉我一把,比我拼死拼活干上一年半载,效果都要好。要是赵简子不偏爱无恤,那任凭无恤再怎么表现也无济于事。</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四</span>:有一个好领导比什么都重要,真正决定我能不能被提拔的,是我的领导。如果领导不够明智,那我也难有出头之日。赵简子这位领导就很明智,不固执于礼法,而是根据自己的眼光和实际情况来选人。从这个角度看,我们选好一个领导,又何尝不是重要的呢!</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综上</span>:这故事告诉我们,越是简单的事情下面,越是潜藏着深刻复杂的真相。在你眼里越是简单的提拔,在领导那里可能就越要深思熟虑,步步为营。</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资治通鉴》之第3</p><p class="ql-block"> 越是自私的人 输得越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弗听,智果别族于太史为辅氏。</span></p><p class="ql-block"> 我们社会的人际交往中,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比如:仁义道德。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做人要讲仁义道德。</p><p class="ql-block"> 那什么叫仁义道德呢?先来给个通俗的解释:就是要做个好人,不要干坏事。也许有人会觉得这定义太宽泛,有钱捐个一千万叫好人,没钱出手帮个忙也叫好人;杀人放火叫干坏事,给别人自行车轮胎放气也叫干坏事。</p><p class="ql-block"> 其实,仁义道德的标准向来模糊,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是高于法律所约束的底线的。也就是说,法律是我必须要遵守的,它说不能做的事我就一定不能做,不然没得玩了,但仁义道德,是我可以遵守,也可以不遵守的。</p><p class="ql-block"> 换句话说,仁义道德是一种选择,其关键在于尺度。而这尺度的核心就是:我自身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在我不愿意损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兼顾到他人的利益,这样的尺度就叫仁义道德。如果有人愿意损己利人,那就是“大圣人”无疑了。</p><p class="ql-block"> 如果有年轻人非得抬杠说,我不犯法,但也不讲仁义道德,我只想损人利己会怎么样?</p><p class="ql-block">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这个想法很危险,结果会很惨。</p><p class="ql-block"> 文章开头的材料讲的就是这么一个故事:</p><p class="ql-block"> 智宣子要立智瑶为继承人。智果说:“不如立智宵。智瑶有五个优点,一个缺点。长得漂亮,善于骑射,才艺双全,能写善辩,坚毅果敢都是长处,但他没有仁德。如果他利用自己的长处来做不仁义的坏事,谁还会追随他。如果立智瑶为继承人,那么智氏一族就会灭亡。”智宣子不听。智果就脱离了智氏宗族。</p><p class="ql-block"> 先来捋一捋故事背景,智宣子是春秋时期晋国最强大的卿族智氏一族的族长,智瑶和智宵都是下一任族长的候选人,智果是家族军师。</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智宣子打算立智瑶做继承人。智果反对,他认为智瑶没有仁德,会导致家族灭亡。智宣子不听,智果就脱离了智氏,另立为辅氏。</p><p class="ql-block"> 后来的事情怎么样呢?</p><p class="ql-block"> 智氏一族的家业传到智瑶手上之后,果然被他给败完了,连他自己都被自己玩儿死了。</p><p class="ql-block"> 智瑶继位之后,号称智伯,执掌整个晋国的国政,可以说是权倾朝野,几乎所有人都怕他。但是智伯这个人做人不太行,不仅狂妄自大,而且贪得无厌。</p><p class="ql-block"> 一次,他无缘无故向晋国另一位卿大夫韩康子要地。韩康子本来不想给,大家都是平级的同事,凭什么我要“割我肉”给你吃。可是他又害怕智伯以此为借口起兵攻打自己,迫于无奈就给了。</p><p class="ql-block"> 智伯得了便宜又逞了威风,很高兴,继续向魏桓子要地。魏桓子也一样,原本不想给智伯,但考虑到智伯的兵力,也只好给了。</p><p class="ql-block"> 智伯一连两次得逞,是越来越得意忘形,转头又向赵襄子要地。谁知这赵襄子是个硬茬,坚决不给智伯哪怕一寸土地。</p><p class="ql-block"> 智伯顿时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是勃然大怒,马上带领韩康子和魏桓子的兵马,一起攻打赵襄子。赵襄子逃到晋阳城,智伯就引河水灌城。</p><p class="ql-block"> 快要大功告成的时候,好死不死的智伯说了一句让自己和整个家族都丧命的话。他说:“我今天才知道水可以让人亡国啊。”</p> <p class="ql-block">  这话一说完,韩康子和魏桓子的脸色就变了。几天后的一个晚上,这两人串通赵襄子,里应外合,杀败智伯的兵马,砍下智伯的头颅,诛灭了智氏全族。只剩下辅果,也就是智果得以幸免。</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智伯继位之后的遭遇,果真是应验了智果当初的预言。</p><p class="ql-block"> 不得不说智果真的是有先见之明,他是有大智慧的人。这样的人要放在现代社会,绝对是人际关系大师。因为他不仅会识人,而且精准地把握了人际交往的核心:仁义道德,换句话说叫利人利己。</p><p class="ql-block"> 回顾一下智果是怎么评价智伯(智瑶)的,他说智瑶哪哪儿都优秀,就是没有仁义道德。意思是说智瑶这个人长得好,能力也好,就是只在乎自己,不懂得利人利己,</p><p class="ql-block"> 没有仁义道德,不懂得利人利己,会导致一个灾难性的后果,就是没有人愿意追随他,也就是所谓的众叛亲离。这是任何一个想要立足于社会和职场的人,都承受不起的。</p><p class="ql-block"> 智伯确是如此,他狂妄自大,根本没把同样有实力的同僚们放在眼里,敢无缘无故向他们索要地盘;同时他又贪得无厌,接二连三地索要地盘,同僚不愿意给,还要杀人。</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为人,这样做事,又怎么不会众叛亲离呢?</p><p class="ql-block"> 其实智伯最大的错误还不在于他没把同僚放眼里,也不只在于他无故索地,最根本原因在于他没有把握好适当的尺度。他只想着自己的欲望尽快获得满足,自己利益迅速得到扩大,完全没有考虑到别人的意愿和利益。</p><p class="ql-block"> 还记得在文章开头,我们对仁义道德的尺度下的定义吗:在我不愿意损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兼顾到他人的利益。用大白话来说,叫做双方的利益都能得到最大化。</p><p class="ql-block"> 智伯没有做到这一点,他只想着损害别人的利益,来增加自己的利益,就是所谓的损人利己。</p><p class="ql-block"> 他这样做虽能一时逞强,但终究走不远,做不大,因为其他人会对他产生不满,恐惧,甚至远离他,背叛他。尽管这些人单打独斗都打不过智伯,但是对他同样的愤怒,会导致这些人联合在一起,干倒他,毁灭他。</p> <p class="ql-block">  所以,当韩康子和魏桓子看到赵襄子的遭遇,听到智伯对“水能亡国”的感慨,心里肯定马上就清楚了,智伯这样贪得无厌、自私自利的人,给他再多土地他都不会满足。今天能够为了土地杀掉赵襄子,明天就有可能为了更多的土地来杀了韩康子和魏桓子。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联合起来,把智伯杀掉,斩草除根。</p><p class="ql-block"> 真正导致智伯身死族灭的原因,就是这一点。智果说的他没有仁德,指的就是他只知道损人利己,不懂得利人利己。不讲仁义道德的代价,会是如此之大啊。</p><p class="ql-block"> 假如智伯讲仁德,懂得利人利己,当自己与别人产生利益纠葛时把握好尺度,那必然不会引起别人对自己的敌意。如果他能照顾到其他人的利益,说不定还能相互合作,谋求更大的利益。</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所谓的:自私的人走得快,但利他的人走得远。</p><p class="ql-block"> 这也是人际交往的关键所在。仁义道德,与其说它是一种规则或境界,不如说是一种选择,聪明的选择。用大白话来说,仁义道德就是看清楚损人利己可能带来的后果之后,所做的“利人利己”的明智选择。正好这种明智选择,对自己、对别人、对大家都有利。</p><p class="ql-block"> 那么,既然仁义道德是一种选择,为什么智伯没做到?</p><p class="ql-block"> 根本原因是他太强了,目中无人,眼里只有他自己,一切都是以自己为中心。这样的人在做事的时候,容易忽略其他人的利益,容易得罪人。把周围人都给得罪了,就众叛亲离了。</p><p class="ql-block"> 所以我们为人处世的时候,眼里还是要有别人,心里还是要装着别人,自己准备吃肉的时候,要想想有没有人也惦记着这块肉,要看看周围有没有人正盯着这块肉,别光顾着自己埋头猛吃独食。这样才能避免隐藏着的祸患。</p><p class="ql-block"> 这对所有人都是一样的。</p><p class="ql-block"> 我们每一个想在当下社会立足的人,可以从这个故事中获得的具体人际交往经验就是:</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一</span>:哪怕自己再优秀再强大,心里也要装着别人,时常想着自己的行动会不会侵犯到其他人的利益。</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二</span>:当自己和其他人有利益冲突时,不要想着把好处占尽,要给别人留一部分。因为利益只是暂时的,而关系是要处很久的。关系处好了,会带来更大的利益。如果我把利益都占尽了,那就容易得罪人。</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三</span>:得罪一个人,也许不是我的错;但如果得罪了很多人,那肯定是我的错。得罪的人太多会很危险,如果我什么时候走下坡路,这些人就会一起跑出来,狠狠捅上我几刀。</p><p class="ql-block"> 所以,年轻人还是要讲仁义道德啊。</p><p class="ql-block"> 最后我们来发散一下思维,智伯怎么做才不会满盘皆输呢?</p><p class="ql-block"> 从权谋的角度出发,智伯可以慢慢地蚕食。今天吃韩家一点,明天吞魏家一点,吃的时候,还要用好言好语,金银财宝来麻痹他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点一点地把他们都吃干抹净。</p><p class="ql-block"> 另外,从道义的角度出发,智伯完全可以换个思路,不要内卷,联合起来一致把矛头对外,会更好。 </p><p class="ql-block"> 因为他们都从属于晋国,有着同样背景和文化,同样国家认同和社会意识形态。要是能做到联合起来一致对外,把版图向外扩张,一起把蛋糕做大,那才真叫做“利人利己”。</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资治通鉴》之第4</p><p class="ql-block"> 帝王心术的本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 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四方贤士多归之。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于魏。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span></p><p class="ql-block"> 老文我看过很多有关“帝王心术”的书,基本都是讲什么驭臣之道、治国方论、统御之术,讲得都挺不错,但是都没有讲到最根本的东西。</p><p class="ql-block"> 就是帝王心术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本质就是表演,围绕着帝王自身利益,并为了获得这些利益,所做的表演。</p><p class="ql-block"> 上述材料中说的魏文侯就是如此,他堪称帝王级的表演师。</p><p class="ql-block"> 老规矩,简单交代一下故事背景:</p><p class="ql-block"> 魏文侯,战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三家分晋之后,魏国的土地在魏桓子手上进一步扩大。魏桓子死后,把位子传给了孙子魏斯,即魏文侯。魏国在魏文侯手上,实现了战国时期的首霸。</p><p class="ql-block">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往下看。</p><p class="ql-block"> 一直以来,魏文侯在史书上的形象,都是一位贤明君主。比如,材料中提到的魏文侯“礼贤下士”:</p><p class="ql-block"> 魏文侯在位之时,让卜子夏、田子方做国师,每次路过段干木的住所,必定要在车上俯首行礼。因此,四方的贤德人才都来归附他。</p><p class="ql-block"> 魏文侯对有学问的人是多么地尊崇敬仰啊!以一国之君的尊荣,对贤才停车并屈身下拜,这不管在什么时候,对于文人来说都是莫大的荣耀和鼓舞。虽然不及刘皇叔之三顾茅庐,但也不差。</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要这样?原因跟刘皇叔一样,因为要图强,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利益啊。魏文侯心里清楚,都是为了自己和国家。</p><p class="ql-block"> 魏文侯这样做的效果,就好比是自己给自己打广告,只不过电视广告卖的是产品换来的是钱,而他卖的是自己求贤若渴的美名,换来的是真正的人才。</p><p class="ql-block"> 就好比后来郭隗说的“千金买马骨”:</p><p class="ql-block"> 国君让臣子去买千里马,结果臣子却买回来千里马的骨头。国君大怒说自己要的是活的千里马。臣子却说:“死的千里马尚且用五百金来买,何况活马呢?天下人一定认为国君有交易千里马的诚意,千里马很快就要到了。”果然,不出一年,千里马到了很多。</p><p class="ql-block"> 这其实都是想表达同一个意思:连水平不高的人,在魏文侯那里都能得到重视和重用,看得出魏文侯求贤的诚心,那水平更高、更贤能的人,在魏文侯那里就更不在话下。而且魏文侯对人才没有国君架子,人才在他这里能得到尊重。</p><p class="ql-block"> 后来,果然有很多既有学识,又能办事的人才跑到了魏文侯那里,替他效力,比如西门豹、吴起、李悝(kuī)、乐洋等人。</p><p class="ql-block"> 此外,魏文侯重用卜子夏、田子方做国师,这些人都是当时有名望的贤人。俗话说“人以群分”,这些人的朋友圈层次肯定不会低。魏文侯笼络了他们,就相当于间接打响了自己在他们朋友圈人中的口碑,正好以他们作为渠道,招揽更多人才。如此,人才质量也更有保障。</p><p class="ql-block"> 所以,魏文侯的“礼贤下士”,不过是他向外界表达求贤诚意、收拢天下人才的表演而已。</p><p class="ql-block"> 魏文侯这么一个胸怀大志,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为了国家自强,愿意拉下国君的脸面,来迎合人才,是非常不简单的。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基本都不会混得太差。</p><p class="ql-block"> 再,史书上还提到魏文侯“守信用”:</p><p class="ql-block"> 魏文侯与群臣宴饮,外面忽然下起了大雨。文侯却命令准备车马,要往山林中去。群臣都说:“今天喝酒正起劲,外面又下着大雨,国君打算去哪儿呢?”文侯说:“我与小官约好了去打猎,虽然此时很开心,但不能不遵守约定。”于是,坐车前去,亲自通知停猎。</p><p class="ql-block"> 下雨虽是突发事件,但以魏文侯的国君之尊,这次打猎约定,他去或是不去,对方都不会有怨言,去了也许很高兴,不去的话,哪怕派个人去解释一下,对方也愿意理解国君。</p><p class="ql-block"> 可是魏文侯还是去了,这对小官的心理冲击是很大的。下大雨了,国君不来打猎,是情理之中的事。但国君还是来了,而且是冒雨亲自前来,就为了解释一下,这简直是意料之外的惊喜。这怎么能不让小人物感动呢?</p><p class="ql-block"> 别说小人物,天下人都被感动了,大家从此知道魏文侯是个言而有信的人。大家都愿意放心跟着他。</p><p class="ql-block"> 魏文侯也通过这次事件,向天下传达这样一个信号:只要跟着我魏斯,我答应过你们什么,就一定能做到,这就是我对你们的保障。</p><p class="ql-block"> 这件事情虽小,但意义重大。之前,魏文侯“表演”礼贤下士,卖的是求贤若渴。这次魏文侯“表演”的是“言而有信”,卖的是放心,是保障,让跟着他的人都安心。</p><p class="ql-block"> 同时,魏文侯通过这次“表演”,奠定了他言出必践的形象,完美并迅速地在百官和百姓中建立了威望。君主的威望是很重要的,是他统治稳定的核心。</p><p class="ql-block"> 由此看出,抓住一切机会,好好表现,是魏文侯作为一位政治家,一代英主的基本操作。聪明人就是要这样,利用一切可以利用机会,来为自己造势,扩张影响力,增加软实力和硬实力。</p><p class="ql-block"> 另,魏文侯还有“团结三晋”的美名(韩赵魏统称三晋)</p><p class="ql-block"> 韩国请魏国出兵一起攻打赵国。文侯说:“我和赵国是兄弟国,不敢从命。”赵国也来向魏国借兵打韩国,文侯仍然用同样的理由拒绝了。两国使者都怒气冲冲地离开。事后,两国得知魏文侯对自己的和睦态度,都来朝拜魏国。魏国自此开始成为魏、赵、韩三国之首。</p><p class="ql-block"> 乍一看,魏文侯就像是韩国和赵国之间的和事佬,靠着动动嘴皮子踢踢皮球,两边都不得罪,就捞了个好名声。</p><p class="ql-block"> 其实,魏文侯这么做,既是无奈之举,又是不可为之。</p><p class="ql-block"> 说他无奈,是因为两国确实都不能得罪,如果两国都得罪了,万一两国联系好,一起进攻魏国,那就更糟糕了。哪怕是得罪了其中一国,也是厚此薄彼,容易遭人恨啊。所以只能两边都是兄弟。</p><p class="ql-block"> 然后,说魏文侯不可为之,也就是不能打仗的原因是:因为当时魏国的国力较弱,而且地址位置还尴尬,处在韩赵两国的中间,如下图,像肉夹馍一样。如果魏文侯贸然联合其中一国,起兵攻打另一国,都讨不了好,占不到便宜。</p> <p class="ql-block">  假如魏国联合韩国,一起进攻赵国,取胜会很吃力,因为赵国是当时三晋最强的国家,哪怕是赢了赵国,魏国也会国力大伤。如果这时候韩国鸡贼又联合其他国家灭了魏国,那真就没得玩了。这对正在发展中的魏国,是既不划算,又很危险的。</p><p class="ql-block"> 其次,假如魏国联合赵国,一起攻打韩国,就算是把韩国打败了,魏国也只能看着韩国这块肥肉掉进赵国嘴里啊,因为单独一个魏国打不过赵国。吃不到肉还不是最惨的,更可怕的是赵国一路兵马回军路过魏国,再派一路兵马进攻魏国,两面夹击,魏国也要完。晋献公假道灭虢(guó)的手笔,魏文侯应该是不会忘的。</p><p class="ql-block">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无论魏国联合哪一国,攻打哪一国,战线肯定都会铺到魏国境内,但和魏国联合的国家,战线是完全没有铺到的。如果不能一下子把敌对国消灭,只要敌对国缓过劲来,第一个打的,肯定就是魏国无疑了。</p><p class="ql-block"> 这怎么看怎么都是魏国吃亏,和他联合的国家占便宜啊。所以魏文侯的做法是正确的,既符合自己的利益,又不费一兵一卒,拉拢了韩赵两国的人情,做了三晋的霸主。</p><p class="ql-block"> 说到这里,老文我又想发散一下思维,魏文侯还可以怎么做呢?</p><p class="ql-block"> 从权谋的角度出发,魏文侯可以坐山观虎斗,等待时机收取渔翁之利。只要不让战线铺到魏国,魏文侯就作壁上观,等到韩赵两国打得国力去了大半,快要决出胜负的时候,魏文侯再选择时机,派兵出击,帮助弱势的一方,打到优势的一方。</p><p class="ql-block"> 这么做,一是可以防止某一家因战做大,二是可以给弱势一方卖个人情,多拿点胜利果实,三是可以重构三国的实力均势,迅速拉低了另两国的实力值,不仅自己做老大,还拿了实实在在的利益。</p><p class="ql-block"> 我们话说回来,魏文侯靠着表演,打出了礼贤下士和言而有信的形象,吸引了大批人才为自己和魏国卖命,实现自强,再通过跟韩赵“做兄弟”,稳固了自己的地缘优势,顺利实现了战国首霸。</p><p class="ql-block"> 以上就是一代霸主魏文侯的帝王心术,他本质上就是在表演,建立自己的形象,以迎合天下人,目的是为了国家自强,统治稳定,这就是他作为帝王的最核心利益。</p><p class="ql-block"> 最后,我们普通人能够从中得到的借鉴就是:</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一</span>, 保持头脑清醒,看得清自己所处的境遇和形势。就好比刚刚接手魏国的魏文侯,没有被“万岁万岁万万岁”给冲昏头脑,而是清楚地看到了国家实力虚弱,以及国家所处的形势,就是列强环嗣,魏国时刻都有危险。</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二</span>, 知道了问题所在,就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魏文侯在认清国家虚弱之后,没有放弃,也没有做咸鱼,更没有抱大腿,而是决心要自强,把国家命运握在自己手里。我们普通人也是一样,也要自强。</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三</span>, 想清楚该怎么做。换句话说:如何掌握自己的命运。如魏文侯一般,他要实现国家自强,就要靠改革,改革就要靠人才,只要有了人才,就有机会实现目标。</p><p class="ql-block"> 对于魏文侯来说,人才是自强的核心利益。那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实现我们个人自强的核心利益又是哪些呢?</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四</span>,质君主形象,以吸引人才,在百姓中建立威望,还有平稳三晋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我们也是一样,光是埋头苦干已经远远不够,现在是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要学会抓住机会表现自己,推销自己,这样能事倍功半。</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五</span>,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了解个人的局限性,现如今也不是单枪匹马能干成大事的时代了,还是要靠团队合作,要靠近更多优质的人才,一起干事业,才有更高的几率成就一番事业。一代霸主魏文侯尚且如此,更不用说我们普通人了。</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资治通鉴》之第5</p><p class="ql-block"> 领导的阴鸷驭人术</p><p class="ql-block"> 战神吴起是怎么玩人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说实话,每次我看到下面这段对战神吴起的描写,我都会不寒而栗:</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还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span></p><p class="ql-block"> 这段话说的是吴起带兵时候的情形:</p><p class="ql-block"> 吴起做大将,与最下等的士兵同样穿衣吃饭,睡觉不铺席子,行军也不骑马,亲自挑上士兵的粮食,与士兵们分担疾苦。有个士兵患了毒疮,吴起亲自为他吸吮毒汁。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却痛哭。有人奇怪地问:“你的儿子是个士兵,而吴将军亲自为他吸吮毒疮,你为什么哭?”士兵母亲答道:“不是这样啊!当年吴将军为孩子的父亲吸过毒疮,他父亲作战从不后退,就战死在敌阵中了。吴将军现在又为我儿子吸毒疮,我不知道他该死在哪里了,所以哭他。”</p><p class="ql-block"> 我不知道朋友们看到这样的记载,心里是什么感受,是觉得为这样的吴将军战死沙场也甘心,还是觉得能追随这样的领导是一种荣幸。</p><p class="ql-block"> 反正老文我每次看到,都会觉得吴起真的太阴狠,太会玩权谋了。他对士兵心理的把握,真的太精准了,把士兵玩得心甘情愿为他送死。</p><p class="ql-block"> 总之,吴起是个玩人高手。</p><p class="ql-block"> 他玩人方法可以总结为以下两点:</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一</span>,建立亲民形象。</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span></p><p class="ql-block"> 吴起一个大将,放弃高规格待遇,选择和底层士兵融入在一起,目的是为了在士兵中建立自己的亲民形象,以获得人数众多的底层士兵的支持。</p><p class="ql-block"> 因为他将军职位的授权,虽然来自于君主,但军队并不是他的亲兵,能不能指挥得动军队,对他来说是个问题,主要看他在军队中的根基。这个根基就是来自于士兵们的广泛支持。</p><p class="ql-block"> 为了稳固自己在军队中的地位,吴起需要在军营中建立影响力和威望。</p><p class="ql-block"> 如何建立?就是通过塑造自己的亲民形象。</p><p class="ql-block"> 做底层士兵的人,大都来自于社会底层,吃的普通,穿的普通,住的普通。如果新来的领导整天高高在上,锦衣玉食,底层士兵们会觉得将军离自己很遥远,不可触及。有思想的士兵,可能会产生这样的将军跟我们不一样,不值得追随之类的想法。</p><p class="ql-block"> 如此一来,士兵们就对吴起产生了离心力,那士兵们就不买吴起账了。这样肯定不行。</p><p class="ql-block"> 所以吴起只有把自己塑造成底层士兵的形象,才能贴近他们,与他们融为一体,争取到他们的信任和支持。</p><p class="ql-block"> 既然要塑造亲民形象,首先在最基本的衣食住行、日常生活上,就要与底层士兵一样。这就相当于发放一个信号,就是:我吴起也跟你们这些士兵一样,来自底层的劳苦大众,我就能代表你们。同时,也是在暗示,只要你们跟着我吴起,也有机会像我一样,当大将。</p><p class="ql-block"> 其次,吴起融入底层士兵,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了解他们的想法。因为他们人多,打仗也主要靠他们。如果他们对将军或待遇有意见,那就容易军心不稳,战斗的时候力量容易涣散。要知道战场上,时时刻刻都是万分危急、生死攸关,胜败只在一瞬间,容不得半点差池。</p><p class="ql-block"> 如何防范于未然,就是靠平时的监察和控制,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制止,把问题扼杀在摇篮里。</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二</span>,突破士兵们的心理预期。</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还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span></p><p class="ql-block"> 吴起将军亲自为一位底层士兵吮吸毒疮。这对那位底层士兵是什么样的心理冲击?</p><p class="ql-block"> 这个事情换个语境讲,就是:一个高高在上的领导,为某一个底层下属,做了一件他本完全没有必要做,且完全出乎任何人意料之外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也就是说:某件事情,领导他本来不需要做,但他还是为底层下属做了。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p><p class="ql-block"> 打个比方:某省一个基层单位的临时工,生疮流脓躺在床上,省长不仅衣着朴素的亲自跑来看望,还亲自为他吸脓。</p><p class="ql-block"> 请问这个临时工会作何感想?肯定是感恩戴德,感慨自己怎么遇到了这么好的一位领导。当然是下定决心,自己就算是死,也要死在基层单位的事业上。</p><p class="ql-block"> 吴起为这位底层士兵吸脓,也是这样的效果。那名士兵肯定是庆幸自己是如此的幸运,感慨自己真是遇到了一个几辈子都难得遇上的好领导,并下定决心要用生命去报答吴将军的这一份知遇之恩。(关键是吴起,人也狠,做得出,这是他的过人之处)</p><p class="ql-block"> 事实也确实如此,这位底层士兵的父亲,为了报答吴将军给他吮吸毒疮,战死沙场了。由此可以想见,这位底层士兵的命运,应该不会差他父亲太多。所以这位士兵母亲的哭泣,是有道理的。</p><p class="ql-block"> 一个套路,用在一家两代人身上,吴起好手笔。</p><p class="ql-block"> 这一招就叫突破心理预期。</p><p class="ql-block"> 底层士兵生疮流脓,当将军的不闻不问,是情理之中的事,探望了问候了,是将军仁至义尽,没人会说闲话。</p><p class="ql-block"> 但是像吴起这么做,完全是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举动了。对人心的震撼可想而知。瞬间就把底层士兵原本的心理预期给突破了,从此对吴将军死心塌地。</p><p class="ql-block"> 吴起这一招目的就是要收买人心,其实买人心还不止,目的是要买命啊。</p><p class="ql-block"> 这一招,最毒的地方就在于:下属付出的代价,往往要数倍于领导,有时候下属甚至愿意付出生命。</p><p class="ql-block"> 总结一下,以上两招就是吴起玩人的权谋之术:</p><p class="ql-block"> 第一招,建立亲民形象,是为了让士兵们支持他,心甘情愿跟着他打仗、立功;</p><p class="ql-block"> 第二招,突破士兵心理预期,收买人心,让士兵们心甘情愿为了他战死沙场。</p><p class="ql-block"> 吴起这么做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出人头地,要功名利禄,要当卿相。</p><p class="ql-block"> 他是一个名利心很重的,成名之前为了当官散尽家财,可也没捞个一官半职,遭到乡人讥笑。吴起很气愤,一下子杀了三十多人逃走了。临走前对母亲说:“不当卿相,决不回卫。”后来他母亲去世,也没有回去奔丧。</p><p class="ql-block"> 吴起侍奉鲁穆公的时候,为了当大将,还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发妻。就是著名的“杀妻求将”。</p><p class="ql-block"> 这些事情,足见此人对于名利的渴望。</p> <p class="ql-block">  在我第一次读到吴起带兵的故事时,我以为吴起是真的爱护士兵,然而并不是,了解了吴起的人生之后,我才发现,他就是一个名利动物。</p><p class="ql-block"> 一个为官位连自己老婆都会杀的人,怎么会爱护非亲非故的底层士兵。他爱的只是对自己有利益的人,而士兵正好可以为他带来军功利益。</p><p class="ql-block"> 士兵不过是他实现名利双收的工具而已,每一条为报答他而战死沙场的生命,都是他成功路上的祭品。</p><p class="ql-block"> 但是吴起这样做,既是情有可原又无法批判。</p><p class="ql-block"> 情有可原是因为吴起也是为国家办事,只不过国家利益和他的个人利益正好契合在一起了。无法批判是因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哪怕底层士兵看得出吴起这样是在卖恩情,他也愿意。</p><p class="ql-block"> 因为越是底层的人,面对着越是高高在上人的好意,就越是容易感动。不得不说吴起玩弄人心的手段真是高明,这才叫顶级的权谋。</p><p class="ql-block"> 就好像我刚走上社会时,公司大老板拍拍我肩膀说几句:“我看好你,加油!”就把我唬得一愣一愣地,自认为得到了赏识,天天不要命地熬夜加班,结果身体吃不消了,但到手的钱,还是没多。</p><p class="ql-block"> 直到我看了吴起这个故事才明白,大老板根本不了解我,何来看好我,他就是利用了他大老板的身份,对我这个底层员工,进行了廉价收买,让我自觉主动不求回报地给他卖命。</p><p class="ql-block"> 现在我学乖了,要熬夜加班可以,但我会掌握尺度,同时要给我可以获得的等值回报或者预期回报。</p> <p class="ql-block">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从这个故事中获得的借鉴:</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一</span>,站在领导的角度上,吴起无疑是一个非常值得学习的榜样。深入群众,建立影响力,获取支持,巩固自己。对员工好,多做些出乎员工意料之外的事情,来加强员工对自己的向心力。</p><p class="ql-block"> 如此,能够最大程度地团结队伍,提升凝聚力,增强团队的整体实力。只是要掌握尺度,对员工好是目的,而不是达成其他目的的手段。</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二</span>,站在下属的角度上,如果遇到了一个对自己好得过分的领导,让自己觉得特别荣幸能够追随的领导,那就要当心了,要告诉自己:哪怕是领导再没有底线地对自己好,当下属的也要守住自己的底线,要保护好自己。</p><p class="ql-block"> 因为世界上没有白吃的午餐,领导和下属付出的代价是不一样的。</p> <p class="ql-block">  《资治通鉴》之第6</p><p class="ql-block"> 战神吴起的溃逃</p><p class="ql-block"> “借刀杀人”的极致艺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篇我们讲到战神吴起是怎么玩人的,这篇我们讲讲吴起是怎么被人玩的。</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 久之,魏相公叔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公叔之仆曰:“起易去也。起为人刚劲自喜,子先言于君曰:'吴起,贤人也,而君之国小,臣恐起之无留心也,君盍试延以女?起无留心,则必辞矣。'子因与起归而使公主辱子,起见公主之贱子也,必辞,则子之计中矣。“公叔从之,吴起果辞公主。魏武侯疑之而未信,起惧诛,遂奔楚。</span></p><p class="ql-block"> 这段材料翻译出来如下:</p><p class="ql-block"> 过了很久,魏国国相公叔娶了公主为妻而以吴起为忌。他的仆人献计说:“吴起容易去掉,吴起为人刚劲而沾沾自喜。您可以先对国君说:‘吴起是个杰出人才,但君主您的国家小,我担心他没有长留的心思。国君您何不试着要把女儿嫁给他,如果吴起没有久留之心,一定会辞谢的。’主人您再与吴起一起回去,让公主羞辱您,吴起看到公主如此轻视您,一定会辞谢国君的婚事,这样您的计谋就实现了。”公叔照此去做,吴起果然辞谢了与公主的婚事。魏武侯疑忌他,不敢信任,吴起害怕被诛杀,于是投奔了楚国。</p><p class="ql-block"> 吴起这个遭遇,让我想起了另一个故事:</p><p class="ql-block"> 春秋齐景公时期有三个好汉,一人叫田开疆,能双拳敌虎,救了景公,被封为寿宁君。第二个叫顾冶子,此人曾随景公渡黄河,黄河蛟龙作怪,风浪大作,顾冶子拔剑下水,提蛟龙头出来,风浪俱息,被封为武安君。第三个姓公孙名接,景公被秦兵围困凤鸣山,这人使一条铁阕,杀退众秦兵,救出景公,被封为威远君。</p><p class="ql-block"> 此三人专行霸道,结为生死之托,不知文墨礼数,在朝廷横行。众人惧之。</p><p class="ql-block"> 一次,景公设宴,请楚王及诸臣,恰园中桃熟,只有五枚,采来食之。景公,楚王皆一颗。此时正是晏子使楚之后,有使齐,楚缔盟之功,齐王赐他一颗。剩下两个桃,齐王令功劳大者得。田开疆说起自己敌猛虎的功劳,景公称善。晏子慌忙进酒一爵,食桃一枚,归于班部。顾冶子说自己有斩蛟龙之功,景公称善。晏子慌忙进酒赐桃。公孙接不甘,说自己有百万军中救主之功,景公称善,但已无桃可赐,要赐酒一杯,等到来年桃熟时再赐。</p><p class="ql-block"> 这个时候,晏子便说:“你的功劳最大,但已经没桃了,白白可惜了你的功劳。”公孙接拔剑说自己功劳最大,却不能食桃,是让自己在两国君臣面前受辱,被万代耻笑的事,便伏剑自杀。田开疆自感微功而食桃,羞耻之,也自刎而死,顾冶子说三人结为兄弟,两人死了,自己不能独活,也自杀了。</p><p class="ql-block"> 晏子笑曰:“非二桃不能杀三士,今已绝虑,吾计若何?”楚王下坐,曰:“丞相神机妙策,安敢不伏耶?”</p><p class="ql-block"> 这是著名的《二桃杀三士》。</p> <p class="ql-block">  两个故事,两条毒计,有异曲同工之妙啊。</p><p class="ql-block"> 杀手不沾死人血的借刀杀人之术,比之真刀真枪杀人,前者堪称阴谋诡计的极致艺术。</p><p class="ql-block"> 此术的最大特点在于,被害者本人至死都不清楚自己为何受害,也不知道是谁害得自己。阴谋者全身而退,而被害者尚且蒙在鼓中。真是厉害。</p><p class="ql-block"> 总结两条毒计,我提取出了最本质的逻辑。</p><p class="ql-block"> 你要想给坏人下套:</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一</span>, 要了解这个人,知道他的性格。比如:公叔痤知道吴起为人刚劲而沾沾自喜,必定不堪折辱。晏子了解三士自恃功高,不忍耻辱。既然不堪耻辱,那要么让对方受辱,要么让对方感觉马上就要受辱。</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二,</span> 了解对方性格特点之后,向领导诬告对方有问题。比如公叔痤就诬告吴起要离开魏国,不如把公主嫁给他试一试。晏子更高明,这一步都省了,直接进入了第三步。</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三</span>, 设计一个环节,诱使对方暴露出先前诬告的问题。比如公叔痤设计了让公主羞辱自己的环节,让吴起认为魏国公主都喜欢这样,以吴起的性格必定不堪忍受而推掉公主的婚事,由此间接证明吴起无留心。晏子虽说没有诬告三士,但他直接让三士都感到耻辱,结果都自杀了。</p><p class="ql-block"> 这么一套流程下来,心气高的人,往往就承受不住,自入瓮中。</p> <p class="ql-block">  但是,要想套路百分百成功,要把握住最重要的一点:</p><p class="ql-block"> 关键信息无法判定真伪。</p><p class="ql-block"> 比如:吴起不可能向魏武侯询问公主是贤良淑德,还是贪蛮暴横。三士也不可能向齐景公和晏子询问仓库里是否还有多余的桃子。</p><p class="ql-block"> 只要斩断了领导和被害人讨论这个问题的沟通渠道,那么此计必成。</p><p class="ql-block"> 所以说,真正厉害的兵器,不是刀剑枪炮,而是直指人心的“刀”,就是所谓的个人最不能忍受的东西,找到它,你就可以控制那个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资治通鉴》之第7</p><p class="ql-block"> 功臣的悲歌</p><p class="ql-block"> 走上这条路的人必须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一开始,战神兼改革家吴起,就是必须死的,而且必须是不得好死:</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 楚悼王薨,贵戚大臣作乱,攻吴起,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起,并中王尸。既葬,肃王即位。使令尹尽诛为乱者,坐起夷宗者七十馀家。</span></p><p class="ql-block"> 翻译过来,如下:</p><p class="ql-block"> 楚悼王去世。贵族国戚和大臣作乱,攻打吴起,吴起逃到悼王尸体边,伏在上面。攻击吴起的暴徒用箭射吴起,并射中了悼王的尸体。办完葬事,楚肃王即位,命令楚相全数翦灭作乱者,因射吴起之事而被灭族的多达七十余家。</p><p class="ql-block"> 历史是残酷的,帝王更是无情。</p><p class="ql-block"> 吴起死得真是惨,估计是被射成马蜂窝了。自古功臣名将几乎都不得善终,原因不是功高盖主,就是得罪的人太多,更何况吴起既是功臣又是名将。</p><p class="ql-block"> 吴起被杀的真正原因,就是因为他得罪的人太多,而且得罪的都是权贵阶级。</p><p class="ql-block"> 当时,吴起从魏国逃到楚国,碰到了他最后一个也是最看得起他的雇主——楚悼王熊疑。楚悼王雄心壮志,力图改变楚国积贫积弱的现状,正愁找不到得力助手。两人一见面,就像锁找到了钥匙一样,碰撞出了火花。</p><p class="ql-block"> 楚悼王开始任用吴起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的措施简单来说有以下几种:</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一</span>,削减权贵们的特权,比如爵位和俸禄不再世袭罔替,裁减占着位置不干事的官员,对官员的收入和赏赐进行严格限制。</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二</span>,整肃吏治,精简政府,削减不必要的官职,杜绝行贿受贿,禁止结党营私。提拔启用大量有才识的人。</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三</span>,积极开发边疆,把夺了爵禄的贵族一律迁往地方人稀的边疆,让他们从事耕种,增加粮食产量。把他们原来的土地出租给贫困的农民,既让他们有口饭吃,又增加了收入,还缓解了双方的矛盾</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四</span>,改革军制,让底层人士有了向上走的通道……等等,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了。</p><p class="ql-block"> 上述改革主要表现为以下一大特点:</p><p class="ql-block"> 针对楚国的既得利益群体,进行整体性、釜底抽薪式的“断供”,然后再把“给养”输送给有才能的人和社会中下底层人士,把他们的人力资源转换成政治力量,军事力量和农耕力量。</p><p class="ql-block"> 用大白话来说,就是从大老虎口里夺肉,分给贫下中农吃,换取他们对楚国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这个套路熟不熟悉?像不像那谁?提示:红妆素裹。</p><p class="ql-block"> 所以说:阳光之下无新事。</p><p class="ql-block"> 同样不新鲜的事,还有改革都会面临巨大的阻碍,尤其是像吴起推行的这种,用新体制替换旧体制的改革,阻力是大得难以想象的。</p><p class="ql-block"> 因为这得罪了一大批既得利益者,要知道这批人都是非富即贵、有权有势的人,这批人在楚国深耕多年,关系网错综复杂,势力盘根错节,连楚悼王都要忌他们三分。</p><p class="ql-block"> 虽说得罪他们其中某一个不可怕,但吴起是一下子把他们都给得罪了,这就很危险了,权贵们是恨不得咬死他。</p><p class="ql-block"> 还好有楚悼王替他撑腰,吴起在大改革的时候,还能安然无恙。这也就是说,吴起在楚国的根基只有楚悼王一人。这也就意味着,楚悼王对于吴起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p><p class="ql-block"> 这也是为什么楚悼王一死,楚国的权贵们就敢于急不可耐地弄死吴起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吴起死了,其实还真没关系,因为他跟商鞅一样,都是诸侯王的一杆子枪,就是用来对付既得利益集团的。他们能实施改革,是因为真正拿枪射子弹的人是诸侯王。</p><p class="ql-block"> 但是吴起死的有没有价值,这真的很有关系。</p> <p class="ql-block">  从《资治通鉴》中的表述来看,吴起死得很值,尤其对楚国和楚肃王来说。</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起,并中王尸。既葬,肃王即位。使令尹尽诛为乱者,坐起夷宗者七十馀家。</span></p><p class="ql-block"> 权贵们射箭攻击吴起,吴起趴在楚悼王尸体上。吴起这样做并不是想念楚悼王,而是楚国有法律规定,损毁王尸的人是要杀头的。吴起应该是考虑到了这点,猜测权贵们应该会投鼠忌器,暂时放过他。</p><p class="ql-block"> 但是这帮暴徒没有,不仅射死了吴起,还连带着射中了楚悼王尸体。</p><p class="ql-block"> 先王下葬之后,继位的楚肃王是个狠角色,派令尹族灭了七十多家参与案件的权贵。古代的族灭是把犯人的直系旁系三代以内除孩童14岁以上的全部杀死。权贵们都是大家族,这一杀得杀了多少人?要派多少人去拘捕,多少人砍头?不可想象啊。</p><p class="ql-block"> 如此一击,应该是对楚国权贵阶层的一次重大打击。权贵阶层一下子死了这么多人,也就意味着这个楚国出现了大量的政军职位空缺,和大量的土地财富盈余。新任楚王正好可以拿这些东西,去收揽人才,巩固自己的统治。</p><p class="ql-block"> 那么,一个细思极恐的问题来了:</p><p class="ql-block"> 吴起趴在楚悼王尸体上之后,到底是谁先射出的第一箭呢?</p><p class="ql-block"> 楚肃王熊臧。不是楚肃王,至少也是他的人</p><p class="ql-block"> 熊臧是楚悼王之子,从他的平稳继位和任命令尹诛杀权贵来看,他应该是太子,合法性最高。当时,楚悼王的尸体边上,连吴起都在,不可能没有他。</p><p class="ql-block"> 既然楚国法律规定,损坏王尸是要族灭的,那么当着下一任新君的面,权贵们肯定是会有所顾忌。不然不就是替自己和全家找死么。</p><p class="ql-block"> 可他们为什么就敢射箭呢?法不责众,但要说没有人当个出头鸟,射出第一箭,我是不信的。谁敢射出这第一箭呢?</p><p class="ql-block"> 而且为什么要射箭呢?为什么不是仗着人多,上前抓住吴起,砍了他呢?这简直就像安排好的一样。能做这样安排的人是谁呢?</p><p class="ql-block"> 只有楚肃王。他的目的就是借着损坏王尸的由头,找权贵们的麻烦。</p><p class="ql-block"> 说不定,吴起情急之下跑到王尸边上,还是太子熊臧提醒的他。</p><p class="ql-block"> 原本吴起是想求得一线生机,可没想到却给楚国提供了一线生机。</p><p class="ql-block"> 不得不感慨,帝王心术,不好猜啊。</p><p class="ql-block"> 吴起生前的改革就是和权贵阶级作斗争,没想到斗了大半辈子,也只是把他们踩在脚底下摩擦摩擦,不敢把他们都弄死。这倒好,吴起一死,比他干几辈子的效果都要快都要好,一下子拉了这么多人陪葬。</p><p class="ql-block"> 楚肃王也算对得起吴起了。</p><p class="ql-block"> 而且,可以猜到的是,就算吴起没有被贵族杀死,多半也会死在新王手里,一是害怕镇不住吴起,因为他是先王的功臣,功高震主,居功自傲怎么办;二是权贵阶层也容不下吴起,权贵阶层树大根深,新王刚上台又没什么威望,如果还不对他们表示一下,说不定要被他们推下王位,所以新王为了获得他们支持,巩固自己地位,也必须弄死吴起。这跟商鞅一样。</p> <p class="ql-block">  由此可以想见,一个人的命运,其实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他最终会走上怎么样的道路,会是什么样的结局,跟他所处的时代是密不可分的,跟他生存的国家也是分不开的,更重要的是跟他个人的选择也是分不开的。</p><p class="ql-block"> 比如吴起,生在乱世,存在楚国,最后干的是改革的事业。所以他必须死。</p><p class="ql-block"> 乱世需要智和力,买主是图强的诸侯国,实现方式是改革。改革又会得罪一大批既得利益集团,而且举国上下,改革的支持者肯定只有君主和太子,因为国家是他们的,一旦君主死了,或者太子不支持改革了,那么改革者的结局就不言而喻了。</p><p class="ql-block"> 吴起就是这样,他不过是楚国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祭品。</p><p class="ql-block">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也都一样,都是国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小分子。但是我们比较幸运,生在治世,存在中国。</p> <p class="ql-block"> 《资治通鉴》之第8</p><p class="ql-block"> 韩哀侯之死</p><p class="ql-block"> 一个权术高手的引火自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用权术玩弄人,却又驾驭不了人,是没有好下场的。比如,下面这位韩哀侯。</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韩严遂弑哀侯,国人立其子懿侯。初,哀侯以韩廆为相而爱严遂,二人甚相害也。严遂令人刺韩廆于朝,廆走哀侯,哀侯抱之。人刺韩廆,兼及哀侯。</span></p><p class="ql-block">白话文如下:</p><p class="ql-block"> 韩国严遂杀死韩哀侯,国中贵族立哀侯之子,是为韩懿侯。当初,韩哀侯曾任命韩廆(wěi)为国相却宠爱严遂,两人互相仇恨至深。严遂派人在朝廷行刺韩廆,韩廆逃到韩哀侯身边,韩哀侯抱住他,刺客刺韩廆,连带韩哀侯也被刺死。</p><p class="ql-block"> 韩哀侯是典型的玩弄权术玩砸了的人。</p><p class="ql-block"> 从《通鉴》上记载的这一段来看,韩哀侯是个昏君,宠爱严遂,纵容他和国相韩廆斗争,导致严遂胆大包天,敢派刺客当朝刺杀韩廆,自己这个君主也毙命刺客之手。死得冤枉又窝囊。</p><p class="ql-block"> 但实际上,韩哀侯是一个很有作为的人。他在位的时候农业和经济搞得不错,军事上不仅和赵敬侯、魏武侯废晋靖公为庶民,瓜分了食邑,让晋国绝祀,还灭亡了郑国。韩国在他手上是蒸蒸日上。</p><p class="ql-block"> 而且他死的时候还很年轻,完全不像到了年老智衰的样子。从这些方面综合看起来,他不像是昏君,也没到昏头的时候。</p><p class="ql-block"> 可他为什么任命韩廆为国相,还要宠信严遂?更重要的是,为什么他要坐看两大朝臣仇恨日深?</p><p class="ql-block"> 原因只有一个:他要在韩廆和严遂中间搞平衡。</p><p class="ql-block"> 春秋战国时期的国相是从卿族中提拔任用的,权力很大,能执掌一国之政。权力大了,当然能在明里暗里地搞些小动作,比如在朝中安插自己的亲信,把自己的亲朋好友都安排上,以权谋私等等。</p><p class="ql-block"> 一个政治家最重要的就是来自下边人的支持,如果政治家下边都没人了,那他的政治生涯就到头了。很明显,韩哀侯就看到了这一点,为了防止韩廆坐大,把他这个国君个架空,所以就安排了个严遂,跟他对着干。</p><p class="ql-block"> 如此一来,韩哀侯只要在他们俩当中做和事佬就行,他要做的事情就是不让任何一方一家独大。</p> <p class="ql-block">  问题是,韩哀侯怎么确保韩廆和严遂之间会相互仇恨,不会结成联盟?</p><p class="ql-block"> 靠的是差异。他给了韩廆权势,但没有给他荣宠;给了严遂荣宠,却没有给他权势。这样两个人心里都有落差,但又不能仇恨韩哀侯,因为不管是荣宠还是权势,都是韩哀侯给的,所以,这俩人只有把气都撒在对方头上。</p><p class="ql-block"> 同时,国相的权势是固定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严遂的荣宠就是韩哀侯可控的了,如果韩哀侯想让他俩仇恨再深一点,那他就可以对严遂的宠爱再深一点。</p><p class="ql-block"> 换句话说,韩廆和严遂的关系到底怎么样,完全掌握在韩哀侯手里。只要韩哀侯一天不给严遂相应的权势,那么严遂就会一直仇恨韩廆。</p><p class="ql-block"> 不过在我看来,韩哀侯并不是真的宠信严遂,如果真的宠信,大可以把韩廆换下来,把严遂提到国相的位置。但是韩哀侯并没有,他只是利用严遂来制衡韩廆罢了。严遂就是韩哀侯稳固权力地位的一个工具人。</p><p class="ql-block"> 而且韩哀侯真正信任的人应该是韩廆。首先刺客刺杀韩廆的时候,韩哀侯是抱着他的,用自己做保护伞来保护韩廆,这很明显是不想韩廆受到伤害,如果韩廆可有可无,韩哀侯不可能这么豁出性命保护他,如果换成刺客刺杀严遂,韩哀侯不见得会这么保护严遂,毕竟一个严遂倒下,韩哀侯还可以让千千万万个严遂站起来。</p><p class="ql-block"> 其次韩廆毕竟是自家人,严遂再好他也是外人。给一个外人权势,韩哀侯是绝对不会安心的。</p><p class="ql-block"> 想一想韩国是怎么来的,不就是韩哀侯的祖先们从晋国那里抢来的么?韩哀侯的祖先们从晋文公那一代,就成了晋国的卿大夫,一直发展下来实力越来越壮大,最后抢了老东家钱粮人地,自己做了诸侯。</p><p class="ql-block"> 这三家分晋的事情,韩哀侯不会忘记。</p><p class="ql-block"> 当然,也不是韩国一家抢了晋国的资产,还有赵国和魏国。为什么这三国能废掉自己的晋国君主,分裂晋国,就是因为他们不仅有实力,而且还团结啊。三家团结在一起,把晋国君主给架空了。</p><p class="ql-block"> 所以,当领导的想要自己的地位稳固,最不能看到的情况就是,下边人铁板一块,把自己给架空了。最好是下边人分成两派内斗,哪一派都要巴结讨好领导,来增加自己的势力。领导只要稳坐钓鱼台,搞搞制衡就行了。下边人斗得越厉害,领导就越稳。</p><p class="ql-block"> 这个道理,韩哀侯肯定懂,而且他真是这样做的,在韩廆和严遂之间搞平衡,又让他们保持互相仇恨。</p><p class="ql-block"> 但是,韩哀侯最失败的地方在于,他看错人了。</p><p class="ql-block"> 他能宠爱严遂,但做不到驾驭严遂。像严遂这样恃宠而骄,胆大妄为的人,跟疯子无异。</p><p class="ql-block"> 严遂不仅胆子大,而且也有实力。首先他能派刺客进入朝廷刺杀国相,其次能做到没有人提前泄露给国相,第三刺客刺杀国相和韩哀侯的时候,竟然没有人上前阻拦。这些细节足以看出严遂对朝廷的渗透。</p><p class="ql-block"> 简言之,严遂是个有政治资源(韩哀侯宠爱),有野心,胆子又大的人。</p><p class="ql-block"> 像这样的人,韩哀侯驾驭不了。</p><p class="ql-block"> 对待这样的人,必须小心翼翼,韩哀侯应该要注意对严遂宠爱的尺度,不能太过。太过了,这种人就会不清楚自己的角色和定位,干出滔天大祸来。</p><p class="ql-block"> 韩哀侯死就死在用权术玩弄了一个自己根本驾驭不了的人,属于引火烧身。到最后,小丑竟成了韩哀侯他自己。</p> <p class="ql-block">  这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样。不管是在职场中,还是日常的交际交往上,都可以从上述故事获得四点借鉴:</p><p class="ql-block"> 第一, 要学会识人,有些人就是不可以不值得交往,不值得我们对他们付出的。</p><p class="ql-block"> 第二, 对待他人要掌握好尺度,不要对别人太好,最后吃亏的肯定是自己。如果有人硬是要抬杠说:吃亏是福。那好吧,我在这里先祝他福如东海。当然也不能对人太差,不要得罪人。</p><p class="ql-block"> 第三, 与人交往的时候,还是要真心换真心。都不是帝王,就不要玩什么帝王心术。但是我们要懂要理解帝王心术。自己不用,保不齐别人会不会对我们用。</p><p class="ql-block"> 第四, 玩弄权术的时候,不要利用那些连自己都有可能驾驭不了的力量,因为驾驭不了他们,就代表着会被他们吞噬。站在高位者的毁灭,基本都是这样来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资治通鉴》之第9</p><p class="ql-block"> 权力的禁忌</p><p class="ql-block"> 齐威王杀人事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管是君主还是领导,想要维护自己的权威,最重要的事情是保证权力的禁忌不被触犯。</p><p class="ql-block"> 权力的禁忌是什么?下面这个故事,会告诉我们答案:</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span></p><p class="ql-block"> 白话文如下:</p><p class="ql-block"> 齐威王召见即墨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到即墨任官,每天都有指责你的话传来。然而我派人去即墨察看,却是田土开辟整治,百姓丰足,官府无事,东方因而十分安定。于是我知道这是你不巴结我的左右内臣谋求内援的缘故。”便封赐即墨大夫享用一万户的俸禄。齐威王又召见阿地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到阿地镇守,每天都有称赞你的好话传来。但我派人前去察看阿地,只见田地荒芜,百姓贫困饥饿。当初赵国攻打鄄地,你不救;卫国夺取薛陵,你不知道;于是我知道你用重金来买通我的左右近臣以求替你说好话!”当天,齐威王下令烹死阿地大夫及替他说好话的左右近臣。于是臣僚们毛骨耸然,不敢再弄虚假,都尽力做实事,齐国因此大治,成为天下最强盛的国家。</p><p class="ql-block"> 这段材料说明了权力的禁忌是:对领导获取信息的渠道的垄断。</p><p class="ql-block"> 用大白话来说就是:如果一个做下属的,垄断了领导获取信息的所有渠道,让领导只听到一种符合下属自身利益的声音,那么这个下属就触犯了领导权力的禁忌。</p><p class="ql-block"> 比如材料里的阿地大夫,他就是典型的垄断了齐威王获取信息的渠道。</p><p class="ql-block"> 自子守阿,誉言日至。</p><p class="ql-block"> 从他镇守阿地开始,齐威王每天听到的,都是夸奖他的话。</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个领导,要想了解下属的工作情况,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法:</p><p class="ql-block"> 第一,自己下基层视察;</p><p class="ql-block"> 第二,听下属自己说;</p><p class="ql-block"> 第三,听身边人对下属的评价。</p><p class="ql-block"> 齐威王作为一个君主,地方大摊子多,必须依靠下属给自己管理。但这帮人管得到底怎么样,齐威王心里也没底,他也是要随时了解情况的。</p><p class="ql-block"> 他怎么了解呢?自己下基层视察肯定不可能,他也察不过来;听下属自己说,也不靠谱,王婆卖瓜还自卖自夸,更何况一个地方官员,而且下属的述职报告,领导也不见得都会相信。所以,齐威王了解基层情况的办法,一般就只有听别人说,尤其是听自己信任的人和自己身边的近臣说。</p><p class="ql-block"> 这个方法最简单方便快捷,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个方法最容易让齐威王相信。齐威王信任的人说的话,可信度在齐威王心里很高,还有他的近臣们,比如每天照顾他的宦官,经常跟他讨论问题的大臣,这帮人整天在齐威王眼前晃悠,一遍又一遍地对齐威王说同样的话,效果跟洗脑一样,容不得齐威王不相信啊。</p><p class="ql-block"> 假如说,有一个居心叵测的地方大夫,山高皇帝远,在任上胡作非为。但他很会粉饰自己,也很有手段,买通了齐威王身边的人,让他们统一说自己的好话。那其实,齐威王对这个大夫的印象就是好的,他就是会相信自己身边人说的话的。</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地方大夫不是没有,那个阿地大夫,就是这么做的。他真的是一个很会做官的人,花重金收买了齐威王身边的人,替自己说好话。</p><p class="ql-block"> 但是,这对于领导来说,就会被困在所谓的信息茧房里。齐威王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动地困在了阿地大夫与自己身边人,给他编织的茧房里,让他听不到一切对阿地大夫不利的声音。</p><p class="ql-block"> 这也就是身居高位者的无奈,地位越高,离基层就越远,对基层真实情况的了解就越少。因为真实信息并不是直接从基层传达到高位者那里的,它是要经过层层转手的。每一次转手就给真实信息披上一件外套,最后事实真相就在这一层又一层的转手中,被扭曲得面目全非。</p><p class="ql-block"> 这会导致什么严重的后果呢?想一想赵高和秦二世就知道了。</p><p class="ql-block"> 赵高为什么向秦二世建议搬进后宫好好享受生活,为什么所有人找秦二世都要先经过赵高?第一是要把秦二世“囚禁”起来,第二是要切断他和外界沟通的渠道。这样一来秦二世能听见的只有赵高的声音,能相信的也只有赵高。</p><p class="ql-block"> 自此,秦二世变成了赵高手上的橡皮图章。秦二世被彻底架空了,赵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二世”。结果秦亡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把这个桥段提前百来年,放在齐威王身上。假如说他手下有这么一个地方大夫神通广大,政绩不咋地,但还野心勃勃,收买了齐威王身边的人,来为自己代言。那结果会怎么样?</p><p class="ql-block"> 齐国就完了啊。</p><p class="ql-block"> 如果齐威王稍微糊涂一点,身边人说什么信什么,没有多渠道验证信息的真假,那么齐威王就被这个大夫给彻底骗过,说不定还会给这大夫升官发财。后来的袁世凯如何上台的,就是用了这个套路对付慈禧啊。</p><p class="ql-block"> 那其他人看着领导这么好骗,那就都用同一个方法骗领导呗。如果有忠直之士想对齐威王说真话,那就先到齐威王面前把这人撸掉。总之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骗子”聚集到齐威王身边,把他骗得团团转,“骗子们”捞个盆满钵满。</p><p class="ql-block"> 这种情况历史上是很常见的,除了秦二世,大明的崇祯差不多也是遭遇了这个套路。所以,只要有空间,罪恶就是会滋生的。不要过分相信人性中正义忠直的含量,人性永远都是趋利的。</p><p class="ql-block"> 所幸齐威王是一代英主,他不仅仅是听别人怎么说,还派人实地考察。当他知道阿地被治理得一塌糊涂,就知道了,原来阿地大夫串通了自己身边人,一起糊弄自己。</p><p class="ql-block"> 所以他当即就把阿地大夫给砍了,还砍了帮他说好话的近臣们。说真的,我真不觉得齐威王是因为阿地大夫消极怠政,才要把他给砍了,真正要他命的就是他收买齐威王近臣给自己说好话。齐威王不过是借着阿地大夫的由头,杀掉为了利益蒙骗自己的一批人,同时警告其他人,不要学阿地大夫和这帮近臣,不要骗我齐威王,更不要背叛我。</p><p class="ql-block"> 至于齐威王封赏即墨大夫,第一确实是为了表彰他政绩不错;第二是表彰他没有跟阿地大夫一样,耍心眼,糊弄自己;第三,更重要的一点是为了告诉其他人,不弄虚作假,好好做事,就有好果子吃,不会亏待你们的,不要想着走捷径,我齐威王什么事情都知道。</p><p class="ql-block"> 这么一杀一赏下来,“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p> <p class="ql-block">  从上述故事中,我们能获得以下借鉴:</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8px;">第一,危机感和见微知著。</span>齐威王绝对是一位很有危机感、见微知著的君主。有危机感,就会对隐藏着的风险特别敏感;见微知著,就会从一些细微的事情中,看出不符合常理,有巨大隐患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如果齐威王不是见微知著,他就不会注意到身边人都在说阿地大夫的好话,就不会派人去阿地考察,也就不会联想到阿地大夫收买近臣在糊弄自己。如果他没有危机感,说不定就砍一个阿地大夫了事,不至于大开杀戒砍了一批近臣。</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37, 35, 8);">第二,丰富自己的信息获取渠道</span>。如果说,当我身边只有一种声音的时候,那问题就大了。有时候,有人骗我不可怕,可怕的是所有人都在骗我,其实这个时候我是不知道自己被骗了的。所以,要多渠道了解信息。</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37, 35, 8);">第三,交叉验证信息的真假。</span>当我看到一件事情,听到一种声音,不要着急下判断,不要让情绪起来。先要冷静下来,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把所有信息放在一起,交叉验证,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尽可能地无限接近事实真相。如果做不到这点,领导很有可能会被下属骗得很惨。</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8px;">第四,跟对人很重要</span>。不仅是领导要挑选我们,我们也要挑选领导。毕竟我们选错领导所付出的成本,要远远高于领导选错下属的成本。领导选错人,大不了换下一个;我们要是选错领导,付出的是我们宝贵且一去不复返的生命和精力,还有很多看不见的机会成本。</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37, 35, 8);">第五,如果有幸成为领导身边的人,要珍视这份信任资源。</span>要做就做领导的传声筒,不要做其他人的传声筒,或者说谨慎地在领导面前说别人的好坏话。不然的话,这份信任资源很容易耗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资治通鉴》之第10</p><p class="ql-block"> 厮杀/博弈/利益分配和背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关于厮杀、博弈、利益分配和背叛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魏武侯薨,不立太子,子罃与公中缓争立,国内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魏大夫王错出奔韩。公孙颀谓韩懿侯曰:“魏乱,可取也。“懿侯乃与赵成侯合兵伐魏,战于浊泽,大破之,遂围魏。成侯曰:“杀罃,立公中缓,割地而退,我二国之利也。“懿侯曰:“不可。杀魏君,暴也;割地而退,贪也。不如两分之。魏分为两,不强于宋、卫,则我终无魏患矣。“赵人不听。懿侯不悦,以其兵夜去。赵成侯亦去。罃遂杀公中缓而立,是为惠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故事大意如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魏国魏武侯去世,没有立太子,他的儿子魏罃(yīng)与公中缓争位,国内大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魏国大夫王错逃奔韩国。公孙颀(qí)对韩懿侯说:“魏国内乱,可以乘机攻取。”韩懿侯于是与赵成侯联合出兵攻打魏国,在浊泽地方交战,大败魏军,包围了魏国都城。赵成侯说:“杀掉魏罃,立公中缓为魏国国君,然后割地退兵,这对我们两国是有利的作法。”韩懿侯说:“不妥。杀死魏国国君,是强暴;割地后才退兵,是贪婪。不如让两人分别治理魏国,魏国分为两半,比宋国、卫国还不如,我们就再也不用担心魏国的威胁了。”赵成侯不同意。韩懿侯不高兴,率领他的军队乘夜离去。赵成侯也只好退兵归国。魏罃于是杀死公中缓即位,是为魏惠王。</p><p class="ql-block"> 魏武侯去世,俩儿子打内战是发生在公元前371年。而赵国和韩国派兵插手魏国内乱,是发生在公元前369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中间足足隔了一年多,这俩人打得时间挺长,看得出来魏瑩(yīng)和公中缓的实力还是差不多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事件的转折点发生在魏国大夫王错逃到韩国,之后,公孙颀(qí)怂恿韩懿侯乘乱攻取魏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王错是魏国的卿大夫,举足轻重的人物,他都逃到韩国了,魏国国内情况应该已经水深火热,而且像他这种级别的官员,逃到别国,肯定是抱有政治目的的,比如求援。王错是要为谁求援呢?换句话说,王错是谁的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资治通鉴》上没说,但在《史记》中对此有一段记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公孙颀……谓韩懿侯曰:“……今魏瑩得王错,挟上党,固半国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如今魏瑩得到了王错的辅佐,拥有上党,算来就有半个国家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从这个叫公孙颀的口中透露出,王错是魏瑩的人。他辅佐魏瑩,掌握了半个魏国,有实力。剩下的一半,不说全部,起码有大部分是掌握在公中缓手里,没这样的实力,公中缓做不到和魏瑩打一年多的内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两个人相持一年多,胜负不分,整个魏国处在没有君主的状态,国家大乱。这种情况下,作为魏瑩属臣的王错,逃离魏国,跑到了韩国求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王错为什么不逃到赵国求援呢?因为魏国和赵国仇恨比较深,魏文侯死后,两国爆发过数次战争。而魏国与韩国之间倒是和平共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更重要的是,王错找韩国帮忙,是因为韩国是弱国,不管帮是不帮,帮了不管赢是不赢,对魏国都构不成根本威胁,纯属锦上添花用的。魏瑩相当于给自己找个帮手,借一把力给自己送上王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但是,赵国是强国,找赵国帮忙不仅政治不正确,而且说不定兵强马壮的赵人,连魏国都给端了。那不就等于引狼入室么。魏瑩干不出这蠢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王错逃到韩国之后,公孙颀马上跟进找到了韩懿侯,说服他趁着魏国内乱,打下它。随后,韩懿侯就和赵成侯合兵进攻魏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公孙颀谓韩懿侯曰:“魏乱,可取也。“懿侯乃与赵成侯合兵伐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件事有两个疑点:第一,公孙颀是谁?第二,韩懿侯和赵成侯为什么如此默契地共同起兵攻魏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史书上并没有对公孙颀的身份详细说明,但是从后来赵成侯和韩懿侯都支持立公中缓为国君的事情中,可以看出来公孙颀是站公中缓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而且《史记》中对公孙颀入韩,还有更为详细的记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公孙颀自宋入赵,自赵入韩,谓韩懿侯曰:“……今魏得王错,挟上党,固半国也。因而除之,破魏必矣,不可失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公孙颀是先去了赵国之后,再去的韩国。对韩懿侯说:魏瑩拥有半个魏国,趁机杀掉他,就能打败魏国。这段基本能确定公孙颀是公中缓的人,反对魏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公孙颀说服了韩懿侯之后,韩赵马上联兵了。也就是说,他在入韩之前,就已经说服了赵成侯起兵攻魏。之所以还要拉上韩国,一是避免韩国帮助魏瑩,二是要进一步壮大己方的实力,确保成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公孙颀相当于直接促成了这次韩赵伐魏事件。</p> <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魏瑩和公中缓打了一年多时间,韩赵都没有动静,而公孙颀一来,韩赵就同时起兵,并支持公中缓继位。想必公中缓应该是答应了给赵韩很大的好处。同时,王错是先一步来向韩国求援的,但韩懿侯还是听了公孙颀,可见公中缓给出的好处是要大于魏瑩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魏瑩和公中缓不仅在战场上血肉厮杀,而且在战场外也在博弈。很明显从短期的利弊来看,魏瑩在场外是输了,因为赵韩同时起兵,要打败他。但是从长期利弊来看,公中缓其实是自己给自己埋了一个雷,因为他拉来了魏国强大的仇敌赵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也为公中缓最后的结局埋下了伏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话说回来,赵韩联兵的攻势很迅猛,大败魏军,直接围困了魏国的都城安邑。眼看着就要摘取胜利果实了,两个合伙人之间出现了问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而且是根本性的大问题:利益分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魏国的这次好处应该怎么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赵成侯建议:杀掉魏罃,立公中缓为魏国国君,然后割地退兵,这对我们两国是有利的作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对此,韩懿侯不同意,他说:不妥。杀死魏国国君,是强暴;割地后才退兵,是贪婪。不如让两人分别治理魏国,魏国分为两半,比宋国、卫国还不如,我们就再也不用担心魏国的威胁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赵成侯的利益分配方案,很强硬,很毒,对赵国特别有利。强硬在直接杀掉魏瑩这个合法性最高的嫡长子,拥立合法性不高的公中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毒的地方在于:合法性不高的公中缓做魏君,意味着他不一定能得到多数国内人的支持,反对他的人多了,王位不稳;其次赵国逼迫公中缓割地,这就是趁火打劫,不仅会进一步加深赵魏仇恨,而且会让公中缓在国人中形成对外软弱的形象,更加坐不稳王位;第三,公中缓是赵国人拥立的,还记得契丹人立的“儿皇帝”石敬瑭吗?那看到契丹皇帝得叫人家“爸爸”,公中缓坐上王位之后,也是要礼让赵国三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对赵国有利的地方就是,如果公中缓要想把王位坐稳,必须依靠赵国。更何况当初公孙颀是先去的赵国,有感情基础,又许以厚利,当然跟赵国穿一条裤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综合起来看,赵成侯这个方案,就相当于赵国在魏国扶持了傀儡政府,就算不是傀儡,至少也是需要依靠赵国存在的政府,唯赵国马首是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么一来,魏国就等于是被赵国控制了,晋三家本来就是一家,赵国一下子控制了三分之二,接下来要控制谁,那就不言而喻了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如果韩懿侯答应了赵成侯的提议,韩国就危险了。虽然说韩国能在这次战争中吃到肉,也就是拿到土地,但是能不能保住这份胜利果实是个大问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毕竟韩国最弱,谁都打不过。如果赵国控制了魏国,第一个要打的就是韩国,统一三晋。就算魏国最终脱离了赵国的控制,它本着国内压力,肯定也是要拿回失去的土地的。到时候枪口第一个瞄准的肯定也是韩国,谁叫他最弱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正因为韩懿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没有答应赵成侯的提议,而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至于韩懿侯说的:杀死魏国国君,是强暴;割地后才退兵,是贪婪。这种都是场面话,不能相信。心里话是不能说出来的,说出来的那都不叫心里话。</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们看,韩懿侯的方案是分裂魏国,立两个新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韩懿侯是深谋远虑的人,把魏国的国土一分为二,但是,魏国的实力可不是一半一半分的,而是呈指数级下降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看看韩懿侯的原话:</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魏分为两,不强于宋、卫,则我终无魏患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分裂之后的魏国,跟宋国和卫国差不多,那我们就再也不用害怕魏国了。想当初魏国在文侯、武侯之时,是何等强大,三晋最强,战国首霸,赵国比不过他,韩国在它面前更是渣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可一旦分裂,就成了宋国、卫国那种九流国家,最终只能是被别人吞噬的命运。原来弱小的韩国,就再也不用害怕魏国啦。韩懿侯这一招真叫釜底抽薪。他是真正的弱国外交大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韩懿侯的外交手段,简直跟泥鳅一样,滑不溜手。他的方案,就是谁都不得罪。</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首先,魏瑩和公中缓的人都来找过韩懿侯求援,韩懿侯把两个人都扶上王位,两边都没话说,就算有话说,凭着两位各自拿到的分裂之后的魏国国土,谁也奈何不了韩国。同时两边都欠了韩懿侯人情,这东西可不好还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其次,看韩懿侯的话术:杀魏君是强暴,割地才退兵是贪婪,不如分裂魏国。意思就是说赵成侯你的提议太黑,容易名声不好。用我的这个方案,既有了好名声,又消除了魏国这个祸患,一举两得。这种设身处地为赵成侯考虑的做法,简直让人感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但其实,韩懿侯的方案还有更深层的考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魏瑩和公中缓各据一半魏国,魏国虽说还在那里,却再威胁不到韩国,同时还能起到赵国和韩国之间双重屏障的作用,极大缓和了赵韩之间未来可能的冲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另,魏瑩亲韩,公中缓亲赵,哪怕是后面赵国吞并了公中缓占据的一半魏国,剩下的一半魏国,赵国要拿走也是不容易的,需要时间和实力。趁着这段时间窗口,韩国要吞并魏瑩手上的一半魏国,也不是不可能。这样一来,韩国就有资本跟赵国叫板了。这既相当于间接给赵国全盘控制魏国增加了巨大的障碍,同时也消除了赵国靠着控制魏国进一步统一三晋的隐患,保全了韩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坦白了说:韩懿侯表面上是为了仁义道德,本质上就是为了延缓赵国扩张的脚步,保全韩国的同时,还给自己扩张争取时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对于韩懿侯的套路,赵成侯也是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俩人没能统一利益分配的意见。于是两位国君,放弃了快到嘴里的“肉”,各自撤兵回家了。</p> <p class="ql-block">  赵韩退兵之后,魏瑩很快就杀死了公中缓,继位为魏惠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速度是多么快啊!快得很奇怪。</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为什么之前魏瑩和公中缓内战,一年多时间还没分出胜负。赵韩联军一来一走,魏瑩马上就能把公中缓杀死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原因还是出在公中缓主动拉了赵国做援兵上面。之前讲过,魏国和赵国打过好几次大仗,两家的仇恨很深。魏国的公室和国人,对于赵国是有恶感的。合法性不足的公中缓为了坐上王位,主动求助敌对国家,这等于是间接背叛了公室和国人的感情,说他是背叛者都不为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头脑清醒的人,怎么会支持一个背叛了国家和人民的人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由于公中缓这一非常不明智且短视的举动,导致了原来支持他的公室贵族们,纷纷倒戈,放弃了他,转头支持魏瑩。更有可能的是,原先公中缓的支持者们,一看他成了国家的背叛者,肯定走不远了,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杀死公中缓,拿他的头颅,到魏瑩跟前去赎罪邀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如此,魏瑩顺利继位称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魏瑩的运气是真好,他能胜利,不是因为他很强,而是因为对手们都犯了不可挽回的错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所以,从魏瑩身上还真没什么好学的,运气这种天赋学也学不来,但是从其他人身上能学到的就多了。比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第一,赵韩之间,由于他们利益分配的意见没有统一,导致了他们错失一个千载难逢,而且几乎不可能再次出现的,能够一下子把魏国削弱的机会。赵韩两人,哪怕是随便选一个分配方案,战国时代很可能就再没有魏国什么事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由此可见,与人合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合作方之间能不能形成一种共识,特别是对怎么分配利益的共识。有了共识,就没有分歧,合作方内部就不会分裂,行动推行下去就没有了阻力。没有共识,实力再强,也是虚弱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第二,做人要坚守自己的阵营,不要做背叛者。背叛者最容易里外不是人,在原来的阵营那里,他不再是自己人;在后来投靠的阵营那里,他从来就不是自己人,而且以一个背叛者的身份加入,人家也不容易相信他。背叛意味着信用破产,意味着给别人的印象就是不断背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所以,看清楚自己是谁,处在什么阵营,坚守自己的阵营,是必要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资治通鉴》之第12</p><p class="ql-block"> 商鞅变法</p><p class="ql-block"> 最高级的权谋是获取信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商鞅变法是我国历史上绕不开的一段。秦始皇能“奋六世之余烈”,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其基础正是商鞅变法打下来的。</p><p class="ql-block"> 不过,今天不聊商鞅具体是怎么变法的,我们来聊聊商鞅在正式实施变法之前,做了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我们能从中得到的借鉴。</p><p class="ql-block"> 请看材料:</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span></p><p class="ql-block"> 白话文如下:</p><p class="ql-block"> 法令制定后,并没有立即公布,卫鞅担心百姓不相信,就在国都南门的集市上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杆,下令如果有人能把木杆搬到北门,赏十金。人们觉得奇怪,但是没有人敢去搬。于是又下令:“能搬到北门的,给五十金!”有一个人过去把木杆搬到北门,马上就赏给他五十金。这才公布变法的政令。</p><p class="ql-block"> 立木取信,商鞅在正式变法前,就做了这个。然后才实施了变法。</p><p class="ql-block"> 老文我一直秉持着一个观点:看历史不能只看能看到的东西,还要看那些看不到的,没有写出来的东西。就像冰山一样,看得到的只是一角,更多看不到的部分在水面以下。历史也是一样,往往是那些没写出来的东西,信息量更大,更重要。</p><p class="ql-block"> 上述材料,有什么是没写出来的呢?</p> <p class="ql-block">  这得把话说回到商鞅的变法,它是对秦国现有的法令制度做重大变革。简单概括就是以下四点:通过消灭王公贵族等特权阶级,来保护平民百姓的利益;鼓励耕种来增加社会财富,把不从事耕种的人全家抓去做奴隶,减少人力资源浪费;通过战功来宣扬国威;通过战功和爵禄的挂钩,来给百姓上升的渠道。</p><p class="ql-block"> 我们看,这些都是利国利民的法令,尤其是对百姓有利。但它对特权阶层不利。</p><p class="ql-block"> 而上面的材料,只提到了商鞅取信于百姓,却没有写商鞅取信于特权阶层。这就是史书上没有写出来的东西。</p><p class="ql-block"> 商鞅没有取信于特权阶层,是因为特权阶层是商鞅变法最坚定的反对派,根本取信不了。</p><p class="ql-block"> 变法其实是利益再分配,动了既得利益团体的蛋糕,分给劳苦大众。这种是得罪人的事。得罪的就是现有既得利益团体——特权阶层。</p><p class="ql-block"> 既然是对这些团体开刀,那肯定会受到他们的反抗。但是变法是秦国最高领导秦孝公执意要进行的,商鞅是代表着秦孝公变法,这也就是说:法不能不变,必须要和既得利益团体做对抗。</p><p class="ql-block"> 朝堂之上,大家对变法这件事情的看法失去共识之后,就形成了分裂。商鞅和秦孝公站在一起坚决要变法,王公贵族这些特权阶层站在一起坚决反对变法。这种情况下,变法法令推行下去肯定是阻力重重,没有这些王公贵族的信任和支持,又要坚持变法,怎么办?怎么保证变法法令能推行下去?</p><p class="ql-block"> 商鞅给出的方法就是“立木取信”,直接绕过特权阶层,获得为数众多的底层百姓们对变法的信任和支持。</p><p class="ql-block"> 所以,商鞅的这个动作从表面上看,是取信于民,实际上是跟特权阶层斗智斗勇,斗谁更快一步,率先获得百姓们的信任和支持。</p><p class="ql-block"> 史书上在记录这段时,算上标点总共才用了75个字。但其实里面门道很多,暗流涌动。</p><p class="ql-block"> 首先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法令制定完毕后,没有立即公布?</p><p class="ql-block"> 就是所谓的“令既具未布”,换个词这也叫“保密”,保密意味着商鞅要预防些什么。</p><p class="ql-block"> 到底是预防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其实是预防民间私下议论法令,预防舆论讹传,形成舆论阻力,预防百姓因为不理解法令而引起大规模恐慌,盲目地反对法令,预防特权阶层歪曲法令来误导百姓,利用这些不明所以的百姓,与他们联合起来反对变法。</p><p class="ql-block"> 何以见得?</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第二个问题:商鞅为什么担心百姓不相信?</p><p class="ql-block"> 刚才说过,商鞅变法的法令都是利国利民的法令,尤其是对百姓有利。</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法令,商鞅为什么还担心百姓不相信?百姓到底不相信什么?</p><p class="ql-block"> 如果百姓们知道这是对自己有好处的法令,那肯定是支持都来不及,肯定是迫不及待想要这些法令实施,贯彻到底,又怎么会不相信这些法令呢?那如果法令不好,百姓们肯定会反对这些法令,那就谈不上相信了。</p><p class="ql-block"> 既然商鞅的变法法令,是对百姓有利的,百姓如果还不相信的话,那就只有一种情况:百姓对法令的好坏根本没概念,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些法令对自己意味着什么,他们对法令无知,又因无知而恐惧,因恐惧而不信。换句话说,当时的秦国百姓们是愚昧的。</p><p class="ql-block"> 而那些特权阶层正好相反,他们看得懂法令,他们清楚地知道,商鞅的这些法令对自己的利益来说意味着什么。所以他们必然成为变法的坚决反对者,对法令根本谈不上相信不相信。</p><p class="ql-block"> 这种情况下,如果直接推行法令,很可能导致一个后果:</p><p class="ql-block"> 推行阻力是强上加强。商鞅的法令对特权阶层,也就是既得利益团体是不利的,对百姓是有利的。但百姓们对法令无知,这种混沌愚昧,就意味着容易被特权阶层影响操控,变成一种反对变法法令的阻力力量。用大白话说就是,如果特权阶层利用百姓对法令的无知,来歪曲法令,宣传法令是对百姓有害的,那么百姓就会反对法令。</p><p class="ql-block"> 也就是说,如果商鞅在没有获得百姓信任之前就公布推行了法令,那就等于他不仅要面对来自既得利益团体的阻力,还可能要面对一无所知的百姓们的阻力。</p><p class="ql-block"> 所以,无论怎么看,商鞅极力拉拢百姓,提前取信于民,建立执政者形象都是最优解。这样既获得了来自底层百姓们的信任和支持,又最大程度上地减少了推行法令时,来自百姓的阻力。</p><p class="ql-block"> 而商鞅对于特权阶层的态度就比较暧昧了,他知道特权阶层是取信不了的,但变法是要变的,具体怎么变,只好保密。在特权阶层和百姓们对于变法法令都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商鞅提前获得了百姓的信任和支持,绝对是对特权阶层的一次隐形打击。</p><p class="ql-block"> 因为百姓数量多,就算秦国国内这一部分特权阶层反对,但为数更多的百姓支持变法法令,就能最大程度地保证法令顺利推行下去。这样一来,特权阶层就翻不起什么大风浪来了。</p><p class="ql-block"> 而且法令实施一段时候之后,会有很多百姓凭着军功封侯拜将,这批人一旦上来,就会成为变法的最坚定拥护者,因为他们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变法给他们带来的利益。如此一来,原本旧制度下的特权阶层算是正式扑街了,变法的阻力也是越来越小了。</p><p class="ql-block"> 写到这里我得感慨一下:商鞅作为一个站在变法浪潮之巅,身处历史转折点的改革家,对于变法的关键问题看得真是清楚,新法令能不能有效推行,关键在于它能否获得多数人的信任和支持。而这里的多数人,就是变法法令真正的受益者——秦国百姓。</p><p class="ql-block"> 商鞅正是获得了百姓的信任和支持,才能把变法顺利地推行下去。</p><p class="ql-block"> 很多人以为权谋只是阴谋诡计,简直是大误,这只能算是最低级的权谋。最高级的权谋是获得多数人的信任和支持。</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资治通鉴》之第13</p><p class="ql-block"> 沉默的君王</p><p class="ql-block"> 商鞅立威背后的权力逻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商鞅变法中最精彩的一幕,就是太子嬴驷犯法,他对太子的两位老师实施肉刑,以此来为新法立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请看材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白话文如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法令颁布实施一年后,成百上千的秦国百姓纷纷前往国都陈述新法给人民带来的不便。这个时候,太子也触犯了法律。卫鞅说:“法令之所以不能很好地施行,是因为在上位的都不去带头遵守。而太子是储君,又不能对他施以刑罚,便处罚他的右傅公子虔,在太子的老师公孙贾脸上刺墨字。”第二天,秦国人听说之后,都开始遵奉法令了。</p><p class="ql-block">当朝太子嬴驷违反新法,商鞅把他的两位老师给处罚了,公子虔被割了鼻子(也叫劓yì刑),公孙贾被刺了墨字。两种虽然都不是死刑,但侮辱性极强,尤其是劓刑,鼻子都给割了,还怎么出门见人。我这么喜欢商鞅,看到这儿都不得不吐槽一句,真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们看,被处罚的两位老师都不是一般身份的人,公子虔是先王秦献公的儿子,另一个公孙贾也是有宗室背景的文臣。换句话说,这两位都是旧制度的特权阶层,而且,既然是储君的老师,也就意味着是未来新君的左膀右臂,将来朝政上文武百官的首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商鞅不拿太子开刀为新法拿下“一血”,但拿了这两位重量级人物来给新法立威,看得出商鞅是一个政治老手,是一个既有理想主义,又有点现实的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说他现实是因为他知道太子犯法是不可以被处罚的,哪怕是口号喊得再响,但放在太子身上就是不能用。能处罚太子的人只有秦孝公,不是他商鞅。而太子犯法这件事,并没有看到秦孝公有任何表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说他理想主义,是因为他必须对太子违反新法这件事,给一个正向的了结,也就是必须处罚,不然新法没有威信。但处罚谁,是个技术活。随便拉个替罪羊,就起不到为新法立威,震慑其他人的作用。要罚就罚地位高、权势重的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所以商鞅把矛头对准了太子的两个老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两人真是太合适了,首先他们是旧制度特权阶层的代表,其次他们是太子老师,担负着管教太子的重任,太子知法犯法,就是老师没教好。处罚他们简直合情合理合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一招仅仅打了太子的脸,就保证了太子安然无恙,给秦孝公吃了颗定心丸,又达到了震慑反对派的作用,让天下人看到了变法的决心。一箭多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只是商鞅这样做,是往绝路上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看后来事情的发展,我们可以知道,秦孝公死后,太子嬴驷继位,是为秦惠文王。公子虔等贵族势力给商鞅按了个谋反的罪名,导致商鞅被车裂身亡,全家被族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如果我们以后来者的眼光,回过去看商鞅当时对两位老师的处罚,是不是觉得商鞅这个人不懂变通?为什么不找个理由,把两位老师也给放了,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给予严厉的指责,但不安排任何实际的处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干嘛要干这种激怒权贵的事情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商鞅其实是无可奈何的,因为事件背后站着秦孝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们看,太子违反新法,商鞅处罚两位老师。整件事情的推动者,其实不是商鞅,而是站在背后的秦孝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如果犯法的不是太子,而是其他宗室成员,商鞅很可能直接处罚了事。但犯法的是太子,太子身份特殊,未来的君主,将来要坐秦孝公的位置。而太子这个身份正是秦孝公给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遇到这种情况,最好不过的就是秦孝公出面给个解决方案。但是秦孝公并没有出来表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秦孝公没有表态,其实就是最大的表态。秦孝公既不可能同意处罚太子,也不可能公然反对处罚太子,这就是反对变法啊。所以秦孝公沉默并完美地把锅甩给了商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商鞅对此也应该是心知肚明,秦孝公没有表态,意思就是不可以罚太子。秦孝公最怕天下人议论他的变法,如果可以处罚太子挡住悠悠众口,秦孝公肯定会出来表态,但他没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而法是一定要变的,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如果这次违法事件没有任何人受到处罚,新法威信便会荡然无存,更不用谈变法了,所以商鞅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处罚同样有权有势但略逊一筹的太子老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就这样,秦孝公和商鞅在这件事上达成了默契,而公子虔和公孙贾就很不幸地成了变法过程中的工具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