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电影《刺桐花红》(红二支队)摄制组到德化采风、取景</b></p> <p class="ql-block"> 2022年5月9日,电影《剌桐花红》(红二支队)摄制组一行人到福建省泉州市德化老区采风、取景。泉州市老区建设促进会陈荣洲会长,德化县老促会陈明灿会长,盖德镇党委书记王传换和相关县、镇、村的分管领导及县老促会驻会人员,二十多人参加了此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一站.盖德镇下寮村</span></p> <p class="ql-block"> 上午,泉州市老区建设促进会考察组、电影摄制组等一行人首先驱车来到中国工农红军闽南游击队第二支队的重要活动旧址——盖德下寮村的八斗堂,考察了红二支队在1932年至1935年,红二支队革命志士组织苏维埃农会、开辟地下交通站、与反动派在下寮大弯格战斗等历史事件。听取了村书记寇建赓介绍“八斗堂革命历史陈列馆”馆陈内容。随后电影摄制组工作人员到具有古香古色的古大厝选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二站.三班镇的月记窑、龙浔镇的屈斗宫</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下午1点,考察组、摄制组一行来到三班镇的古窑址——月记窑。</p><p class="ql-block"> 在宋元时期,德化陶瓷业不断兴盛,月记窑是德化历史上的众多窑口之一,始建于1619年,是目前唯一还在持续烧制的、有403年历史的白瓷古法柴烧龙窑,全长46米,有33级阶梯,7个窑门,能容纳近两万件器具,窑身周边一共分布33个窑目,为添加柴火之用,使窑温高达1400多摄氏度。</p><p class="ql-block"> 2点30分,绕到屈斗宫窑址,遗址位于德化县龙浔镇,听讲解员介绍,这里出土的瓷器式样繁多,纹饰异常丰富,经过考古为宋元时期德化古窑最具特色的古窑遗址之一。 </p><p class="ql-block"> 德化融媒体中心记者也到场釆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三站.龙浔镇大坂村的湖兴堂</span></p><p class="ql-block"> 下午3点半,在大坂村郑信贵旧居湖兴堂,考察组、取景组了解革命先辈郑信贵等早期共产党员艰苦奋斗、顽强斗争,燃烧起德化革命星火的红色故事,感受革命先辈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p> <p class="ql-block"> 这座古建筑有着革命光辉历史,郑信贵(1899-1949),化名郑明芳,就居住在这里,他是中共德化支部第一批党员,在共产党员唐生的教育引导下,于1926年冬入党,成为我县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也是1927年1月成立的中共德化支部的七名党员之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积极参加党的活动;在白色恐怖中坚定政治立场,组织农会会员开展抗捐、抗税、抗粮斗争,为革命同志提供膳宿、做好交通联络等工作。期间,郑信贵倾囊资助革命活动,没有余款留给妻儿。1949年,郑信贵病故,1985年被确定为革命斗争时期“老接头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四站.盖德山坪村的传统村落</span></p> <p class="ql-block"> 下午4点半,考察组最后到了盖德镇北部、海抜750米、气候宜人的传统村落——山坪村。2019年6月,该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看到这里的传统建筑,独特的闽南风味,“光厅暗屋”中间厅堂宽敞明亮,为奉祀祖先、神明及会客场所,厅堂两侧为东西大房,居室等特征,是最佳拍摄的取景地。</p> <p class="ql-block"> 据了解,《刺桐花红》(红二支队)以1932至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闽南游击队第二支队在安南永德开展革命活动为题材,由河北电影制片厂摄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 德化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黄润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