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原载2022年5月10日《中老年时报》岁月版,责任编辑:董欣妍,作者:武邑(侯福志)</p><p class="ql-block"> 东西仓村,是一个行政村,由东仓、西仓、蔡庄(旧称菜庄)等三个自然村合并组成,今属河西务镇管辖,位于镇驻地西北不到两公里。</p><p class="ql-block"> 据《天津市地名志.武清县》一书载,东仓、西仓、蔡庄坐落在河西务十四仓旧址。元代至元二十五年(1288),朝廷为储运漕粮之需,在河西务设有十四座仓廒。因元末水患、战乱,仓廒废止。后有人在旧址定居后,借用十四仓的部分名称命名。其中,居东者,称东仓,居西者,称西仓。目前,东仓、西仓两个自然村已无明显界限。另还有南仓、北仓(今已无)。</p><p class="ql-block"> 在清康熙、乾隆、光绪年间三部《武清县志》中,东仓、西仓、蔡庄三个地名一直都存在。到了民国年间,继续沿用上述三个地名。因此,东仓、西仓、蔡庄,是属于比较稳定的地名,不存在任何争议。</p><p class="ql-block"> 关于为什么要设置十四仓,《元史食货志》给出了明确答案:元代至元二十五年(1288),“内外分置都漕运司二,其在外者,于河西务置司,领接运海道粮事。”另据《元史百官志》载,河西务漕运司成立后,于河西务附近设置十四仓。根据乾隆七年《武清县志》的记载,这十四座粮仓的名称分别是:永备南仓、永备北仓、广盈南仓、广盈北仓、充溢仓、崇墉仓、大盈仓、大京仓、大稔仓、足用仓、丰储仓、丰积仓、恒足仓、既备仓。十四仓分别坐落在北海子、南海子的周边。北海子、南海子,是当地人称呼,二者合起来是一个很大的葫芦状水面,与北运河相通。运粮船由北运河进来后,可直接与仓廒对接装卸。据资料载,十四仓可储存粮食226万石左右。其中大盈仓最大,有廒80间,储粮20万石;充溢仓次之,有廒70间,储粮17.5万石;大京仓再次之,有廒60间,储粮16.25万石。其余各仓有廒均为50间,储粮12.5万石。</p><p class="ql-block"> 据当地村民介绍,现今东西仓村以北,系旧时的北海子,以南为南海子。东西仓仅有一条东西向大街,约二三里长,南北大街有七条,但都很短。站在村庄十字大街上,可一眼望到旧时的北海子和南海子(今已成沃野),且地势明显低于村庄。</p><p class="ql-block"> 东西仓是历史文化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其村南的十四仓旧址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它南北长约1公里,东西宽0.5公里,面积50万平方米。其文化层厚1-2米,主要由3个岗子构成。有成排的建筑基址、锅台、柴灶和下水道等遗迹。现原地被封存,未遭人为破坏。自今年3月起,文物部门已开始进行考古挖掘。</p><p class="ql-block"> 1973年,有关单位在修建京津公路时,曾在东西仓东端发现古沉船一只,其船头为方形,长5米。木质很坚硬,且保存完好,被埋在距地表2米的地方。沉船的位置距离十四仓旧址约500米。惜船身和尾部已被压在京津公路之下。西仓村旧时曾有一座圆通寺,建于清初。其规模很大,每年的旧历二月十九日为庙会之期。一直到民国时期,圆通寺仍保存完好,“赶庙会”成为旧时东西仓人挥之不去的美好记忆</p> <p class="ql-block">考古现场</p> <p class="ql-block">东西仓考古现场</p> <p class="ql-block">考古现场</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 </p><p class="ql-block"> 侯福志:笔名御河轩主、箫箫、雍阳侯、堤南、柳福、士心、武邑等。1964年11月11日生于武清县石各庄公社李各庄村。天津知名文史学者、乡土文学作家。自1986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 </p><p class="ql-block"> 出版著作有:《天津民国的那些书报刊》《刘云若社会言情小说经眼录》《大地史诗——地质史上的天津》《津沽谈往录》《津沽乡情录》《沽水旧闻录》《桑梓纪闻》(卷二)、《桑梓纪闻》(增补本)、《津沽诗集六种》《老天津的旧报旧刊》等。主编或参与主编了《天津地矿工作二十年》《天津地热(温泉)志》等著作。另参与五个区的30余本文史资料编辑或撰稿工作。</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