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仪式感

阳光暖暖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生活需要仪式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月光暖暖</p><p class="ql-block"> 生活过着过着就平淡无趣,甚至糟心。其实,一份认真的仪式感,会让节奏匆忙的生活,罩上七彩的光环,让云淡风轻的日子精致有趣。仪式感是什么?法国童话《小王子》里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刻与其他时刻不同。”生活中有了仪式感,会让凉薄的岁月笼上幸福之光。</p><p class="ql-block"> 仪式感就是种小确幸,村上春树说:“没有小确幸的人生,不过是干巴巴的沙漠罢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p><p class="ql-block"> 常言道:父母心在儿女上,儿女心在石头上。我们做儿女的,如果能对父母付出父母对我们一生爱和牵挂的十分之一,父母脸上会增添几许满足和幸福的笑容。人常说:老小老小,老了就跟小孩一样,喜欢热闹,喜欢陪伴,我们偶尔慢下脚步,花点小心思,父母自会很高兴。</p><p class="ql-block"> “丝丝白发儿女债,道道深纹岁月痕”。小时候总是盼着自己快点长大,如今长大了,岁月的痕迹却爬上父母的脸额。前段时间,翻开保存在手机中的照片,对父亲的微笑有了陌生感,把这种感受和姐姐交流后,她也有同感。随后几日吃饭时发现,他咀嚼东西没有之前利索,带有杆茎的菜他也不夹了,我给他碗中送了一筷子韭菜,他说:“不要再夹了,不好嚼。”就在那一刹那,我第一次注意到了父亲的牙齿,父亲告诉我牙齿有点松了。看着他嚼菜吃力的样子,我很是惭愧。作为女儿,父亲的牙齿什么时候开始不好了的,我竟全然不知,只觉表情与从前不一样,真是粗枝大叶透了。</p><p class="ql-block"> 爷爷对妈妈的评价是刀子嘴豆腐心。我妈,是个要强且善良的女人,对亲戚,对邻居,对路人,对谁都好的人。</p><p class="ql-block"> 今年5月9日是母亲节。鲜花和红包刷了屏。每个人表达仪式感的方式有所不同,不管是康乃馨或是一声问候抑或是一碗面,但包含的爱却是相同的。我母亲平时省吃俭用,很少给自己投资。前两日听她给爸爸说:“艾灸馆在搞活动,我想去熏蒸关节。”我私下去了趟艾灸馆,得知艾灸具有温经散寒的功效。坐在艾灸凳上体验了回熏蒸,热力能透过皮肤有温热感。妈妈有风湿性关节炎,希望艾灸能打开她的经络,驱除掉身体里面的寒湿因子。半年前,妈妈买了乳胶床垫,爸爸睡了三天直喊腰疼。索性办了两张会员卡,希望爸爸妈妈身体健康,长命百岁。</p><p class="ql-block"> 吃午饭时,把卡送给爸妈。他们深知赚钱的辛苦,说,不喜欢凑这种节日的热闹,你以后不要随便乱花钱。</p><p class="ql-block"> 话毕,爸爸拿来一瓶珍藏多年的酒,斟满一杯又一杯,分别递给我们,又斟满一杯放在自己面前。他说:“来,咱们干杯。”我轻轻抿了一口,一股辛辣瞬间闯入喉咙,我不由咳嗽起来。爸爸嘴角一扬:“中国是礼仪之邦,很重视酒文化。大诗人李白就在酒文化中寻找到了诗歌的灵感,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要想写出好文章,也要慢慢学着品酒。酒醇香诱人,但切勿酗酒无度。”我噗嗤笑了:“小时候连喝茶都不让我们喝,现在咋变了,我又不会喝酒,出门绝对不会喝的。”……</p><p class="ql-block"> 饭桌上,女儿给了我一个惊喜。送了我一张她画的画儿,我问:“你画的这是什么呀!”她认真地介绍“我画的是妈妈,这个字是妈,是送给你的画儿,这个字是学着老师写的字写的。”我开心地说:“这是个公主呀,妈妈在你心目中是个公主呀!”孩子说“当然了呀,我也要像你一样当个公主。”哈哈,女儿就像小棉袄一样温暖我的心田。看到孩子乖巧的样子,忍不住说:“宝宝,妈妈爱你。”孩子说:“我爱你胜过佩琪爱猪妈妈那样。”一瞬间,我很感动,也很欣慰,更感到十分地幸福。因为,我有个女儿真的是太暖心啦。尽管孩子写的妈字是拼凑的,但我并没有因为她字写的不好而感到丝毫的不痛快。我以前是学前教育兼职教研员,对《3——6岁儿童发展指南》的内容不说十分熟悉,基本的理念还是清楚的。日常我没有让孩子写字,偶尔在大街上遇到常见的独体字会教她认一认。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孩子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表达对我的爱。我们说着说着,爸妈笑了,笑得像个孩子。我也笑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p><p class="ql-block"> 培养仪式感就是用心对待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的小事。</p><p class="ql-block"> 孩子是一张白纸,每走一步,都会给她的人生着上不同的颜色。</p><p class="ql-block"> 孩子上幼儿园的第一天,我们夫妻陪伴孩子走进校园,当我们转身离开时,她对新环境产生恐惧感,我留下来陪她度过了第一天。第二天,我悄悄告诉她,如果我今天再陪她上学的话,我单位领导会罚我站,让我一个人站在会议室面壁思过,还会扣工资,没有工资就不能给她买棒棒糖,她尽管哭腔着鼻子不情愿,但还是哭了几声就跟老师进班了。让孩子意识到,从现在起,要改掉时刻让亲人陪伴的习惯,要独立上学。之后,孩子每次想要我陪她进校园的时候,都会想到我曾给她说的悄悄话。</p><p class="ql-block"> 仪式感不是追求形式、华而不实的东西。偶尔的惊喜和仪式感是给孩子最好的“富养”。</p><p class="ql-block"> 孩子每天睡觉前都要听故事。一般都是孩子的爸爸给讲,他比较有耐性,不批评孩子,孩子自然和他亲近一些。他如果值班或者有出差之类的事,就由我来讲故事。孩子好像对她的父亲有依赖性,对我似乎有抵触情绪,轮到我讲的时候,我尽量用不同的声调和语气来吸引她。她不犯原则性的错误的时候,我还是强忍着无视错误的存在。“睡前故事”已成为习惯,不用提醒,她也产生一种自我暗示,“故事听完了,现在我该睡觉了。”</p><p class="ql-block"> 去年,孩子生日前几日,我和她聊天:“你即将长大一岁,你想要怎么过生日?”她说:“我过生日能不能也在外面吃饭呀,哥哥生日的时候都在外面过的。”我一听笑了:“当然可以,那你想邀请谁呀!”“我想要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姨妈哥哥……参加我的生日part。”此后,我告诉她,新的一岁,要有新的变化,征求她的同意后报了舞蹈班。</p><p class="ql-block"> 作为家长,我们尽量不缺席那些对于孩子来说充满仪式感的日子,给孩子一份美好的回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p><p class="ql-block"> 爱的仪式感是非常重要的,让人能体会到你的用心程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一个有雨的早上着急上班,慌里慌张出了单元门,竟然在下雨,走了二三十米觉着雨不小,跑回家取伞,一来二去怕跟不上按指纹,叫了个滴滴搭车,等车其间一辆私家车从身边急驰时溅起的水花落了一身,用纸沾去附在衣服上水分,泥迹清晰可见。幸好司机师傅厚道,听说我赶时间,直接把我送到单位门口,烧壶开水正在沏茶,八点的铃声和杯子的爆裂声一齐响了,水和玻璃碎片溅了一地,捡拾割伤了手指,献血流了出来。生活似乎在戏弄我。接到陌生电话有点懵,基本不网购的我半年没下过单,怎么会有包裹,和快递员确定收件人信息后收了快递。看着手里的盒子不敢打开,心想天上不会掉馅饼,该不会像电影里面一样,收到的是定时炸弹吧,不会,因为我没得罪过小人。正在纳闷,电话响了,“看签收了赶紧给你打电话,鞋子大小颜色合适不?”边打开盒子边回答:“好着好着。”穿试完给姐姐微信回复“很喜欢,谢谢!”对我而言,这是非常有仪式感的。即使因意见不一致发生争吵,她却用另一种种方式表达了她对我的关爱,让那个冬天变得温暖无比,直到现在,依然喜欢穿那双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p><p class="ql-block"> 世上幸福的婚姻千篇一律,不幸的婚姻却各有原因。事实上,幸福的婚姻都充满了仪式感。</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速食爱情的社会里,一见钟情成了贬义词,我们这代人仿佛都是被大人赶着谈恋爱,结婚。恋爱时,我们在大街上都相互挽着手臂,偶尔送个小礼物,把爱传递给对方。结婚后,生活平淡如水没有激情,仿佛一切都变了,不知道该怎么去经营,好好的一段感情,似乎变成了搭伙过日子。</p><p class="ql-block"> 和爱人在公园闲逛时,路过一家小酒馆,里面的男男女女说着笑着,我就有点羡慕这个状态,他看出我的小心思,我们就进去和小情侣一样,玩起了“5,10,15的小游戏”,我输了就抿口雪花啤酒,那日我们都喝高了,后来还是被大人接回家的。第二日,被家人吐槽回去的一路上胡言乱语,丑态像面条一样稀软,换个手搀扶,就溜到地板上。事情过去七八年了,可每每回忆起来,嘴角是上扬的。</p><p class="ql-block"> 仪式感,是婚姻的保鲜剂。婚姻不一定是爱情的坟墓,它可以让你谈一辈子的恋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五</p><p class="ql-block"> 英国著名社会学家蒂特马斯说:“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礼物馈赠旨在换取和平,表达情感,联合群体,实现契约上的义务和权利。在表达人类感情时,我们往往用礼物来证明自己诚意,表明对友谊的重视程度。”</p><p class="ql-block"> 闲暇翻开日记本,映入鼻孔的是花香,那种香味儿是朴实,是温暖,是令人难忘的。干枯的花瓣静静的躺在日记本中,那份感激埋在心底,它将伴随着我成长。那是三年前我在局机关跟班学习的时候发生的事。平生第一次收到同事送的鲜花,我感到自豪。</p><p class="ql-block"> 那日是三八妇女节,阳光也格外的灿烂。一进办公室,一股花香的气息扑面而来。窗户开着,微风吹着白色窗帘。靠窗的地方整齐地放着四张桌子,我是正对门的那张桌子,桌角笼着淡淡的光圈,一枝多头康乃馨放在桌子正中央。花朵有小茶碗那么大,那一片片粉红的花瓣上面有弯曲的小“波浪”,中间裹着小小的淡黄色花蕾。我们女同志和往常一样,坚守在工作岗位。繁忙的工作之余看看桌前插的鲜花,心情是喜悦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六</p><p class="ql-block"> 人生无聊,不是生活无聊,而是无聊地活着。</p><p class="ql-block"> 生活有了仪式感,自有趣味。即使一个人,也要努力生活,不懈怠、不懒惰。给自己买一束花,品一杯红酒,吃一顿美食,犒劳自己。爱别人之前,得先学会爱自己,才会更懂得爱他人。</p><p class="ql-block"> 一个假日,我在单位加班。我的假日休息时间虽然被剥夺了,但却庆幸逃脱了家里的琐事。工作忙结束后,我没有准时回家,而是做了一些改变。本打算去电影院,看最新上映的电影,走到影院看见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又改变主意,去了家西餐厅。点了一杯咖啡和一个甜点,在靠近临街的桌前坐下。慢慢品尝。像朱自清当年坐在荷塘边陪着月色那样可以想很多,也可以什么都不想。而那日,我不想找倾诉的对象,只想静下心来和自己的心灵做一次深入的亲切交谈。</p><p class="ql-block"> 岁月如流水。儿时的无知,少年的幼稚,刚参加工作时的热情,早已了无踪迹。回首间,已是中年。岁月在额头留下了道道细纹,而棱角分明的个性并没有改变,从心底流淌出一种令人担忧的恐慌。朋友不止一次的劝告:“对人不能一只脸,要外圆内方,不然你只能是待岁月如初恋,生活虐你千百遍,还要捅你一刀。”细细想来,真诚的待人,认真的处事,却换来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在追逐名利的浮躁尘世,心底的那把火炬再亮,亮不过高楼霓裳彩虹。还有谁去看那繁星流转,闲云暗度?</p><p class="ql-block"> 我在想什么呢?苏格拉底的睿智?梵高的惆怅?屈原的孤独?李白的豪放?……</p><p class="ql-block"> 手里的咖啡已经变凉。橘黄色的灯光变幻迷离,令人生出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走出西餐厅,月光的温柔地笼着我,让我没有一丝的孤独感,而平生许多美丽的记忆浮现在脑海。我知道人生不可能会一帆风顺。活着谁都不容易,谁都心里有苦。庆幸的是那个独处的时光让我想清了一些人和事,有时会心力憔悴,但我要认真而坚强的活着,因为我还有亲人,有朋友,有割舍不下的温情和美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生活需要仪式感,这并不是矫情,也并非浪费时间,它是你对生活热爱程度的表现形式,也是你的幸福指标的指数。</p><p class="ql-block"> 《仪式感:给潦草的生活一个巴掌》中有一段话:“生活是一条泥沙俱下的河流,对于任何一个愿意清醒一点儿的人来说,你想要活出不一样的自己,你就必须在自己遭遇的事情发生和结束时建构起某种仪式感,否则,你的生活要么会如白开水,要么会是一团乱麻。”</p><p class="ql-block"> 毛姆说:“剃须刀里也有哲学。”善于发现和捕捉生活中那些平凡而动人的瞬间,感受它在内心所荡起的圈圈涟漪,仔细体味那些美的瞬间,生活会诗意盎然。生活需要仪式感,但与矫情、做作、虚伪无关。用心待人,用情做事,在时间经历允许的情况下制造仪式感,给平淡的生活增加点儿色彩,人有了成就感和归属感,会不自觉的流露出幸福、满足的味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