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拾遗·文昌西山黄氏祖祠

雪真日记

<h5><b style="font-size:15px;">  千年南海琼崖,千年古邑文昌。自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建置紫贝,文昌已有2130多年历史,是海南三大古邑之一。境内自然风景优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古往今来,立村500年以上的古村落,在被誉为椰子、国母、文化、将军、华侨、排球、书法、长寿、航天等“九乡”之美称的文昌,举目皆是,遍布琼岛东北部。</b></h5><h5><b style="font-size:15px;"> 位于文昌文城东部、毗邻紫贝古城、距文昌孔庙约八里地的西山村就是这么一个历史悠久,人文蔚起的古村落。</b></h5><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本文配乐《黄氏认祖歌》</b><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b></p><h5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词/黄峭山 曲/叶长安 演唱/王邵玫</b></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lt;&gt;……&lt;&gt;……&lt;&gt;……&lt;&gt;……</span></h5> <h5>  图:鸟瞰西山村新貌。</h5><h5> 西山村约于明弘治(1488-1505)至正德(1506年-1521)年间立村,至今已逾五百年。西山村明清时属广东省琼州府文昌县安知乡坊厢都二图,民国时期属文昌县第二区清澜乡,1950年5月海南解放后初期,隶属于文昌县第一区头勋乡,1953年4月后隶属于文昌县第一区大园乡;1957年8月,撤区并乡,西山村隶属清澜乡;1958年10月,文昌人民公社成立,西山村隶属红城生产管理区,同年12月,红城管理区分为文城、潭牛和清澜分社,西山村隶属清澜分社;1959年3月后隶清澜公社大园大队。1983年9月,撤销人民公社建制,西山村隶属清澜区公所;1987年4月撤区乡设镇,隶属于清澜镇凌村管理区,1995年10月撤销管理区,设村委会,西山村隶属清澜镇凌村村委会;2002年7月,清澜镇并入文城镇,西山村隶属文城镇凌村村委会,沿袭至今。</h5><h5> 西山村今有40余户、近300人(含外出人口),全村有黄、朱、罗三个姓,黄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90%以上。</h5> <h5>  据清末民初文昌《廖氏家谱》记载,明成化年间(1465-1487),原居青蓝都一图坡头村(今东郊镇东郊村委会坡头村)的黄氏迁琼始祖至德公九世孙宣公,配廖氏,生一子天然,由于廖氏夫人居住在坊厢都二图山佩村(今文城镇霞洞村委会山贝村)之弟廖国卿膝下无子,故将其子天然送与廖国卿舅舅抚养续嗣,改为廖姓。而后天然公长成,国卿公“相西山而卜云其吉”,遂嘱天然公从山佩村迁居西山开疆拓土,由此,天然公成为西山村廖(黄)氏开基之祖,西山廖氏俗称“西山廖”。</h5> <h5>  自天然公一世之后,历代子孙皆以廖氏为姓,繁珂散枝,历数百年,后裔延至今逾二十三世。清末民初,封建桎梏瓦解,天然公裔孙为归宗认祖,衍宗接派,屡议将“廖”复为“黄”姓,无奈时局震荡,族裔分散谋生,难以遂愿。幸得民国二十七年,侨居海外众孙筹建祖祠,得以良机一致决议复姓为“黄”,承继黄氏迁琼始祖至德公正统衣钵血脉,《黄氏族谱》溯源追本,西山黄氏为至德公上元支善和派一支,归宗入室。</h5><h5> 西山黄氏祖祠的建成,成为西山黄氏由“黄”入“廖”,从“廖”复为“黄”认祖归宗、回归正朔的一个历史性转折里程碑。</h5> <h5>  西山黄氏祖祠坐落在西山村的南部,整体造型以中国的传统建筑理念为主调,不仅保留了传统祠庙的风貌,还兼具南洋建筑风格。高深的院墙山门、惟妙惟肖的浮雕、异域风情的琉璃围栏、精致古朴的窗棂雕花等,使得这个中西合璧式的祠庙,坐落在椰羽婆娑、绿荫茏葱之中,散发出浓郁的侨乡气息。</h5> <h5>  西山黄氏祖祠属中国古代硬山顶式传统建筑,整座建筑为砖木结构,按四合院两进两院格局建造,由山门、前庭、首进(享堂)、连廊天井(拜庭)、后殿(寝堂)以及左侧的堂坪、右侧的两间庑房组成,依地势高低起伏而建,从东向西坐落,总占地面积约 1100 平方米。其中首进、连廊天井、后进大殿是主要建筑,宽约15米,纵深约45米,加上庑房,总建筑面积约 700 平方米。</h5> <h5>  祖祠建筑的细部装饰采用了南洋风格又受西方理念影响的元素,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贯穿中西文化底蕴的建筑特色。营造出这个与本土传统祠庙建筑迥异的宗祠。黑盐木料、水泥(旧称红毛灰)、琉璃瓷器、钢筋及其他建筑材料,多是从异国他乡远渡重洋运抵西山村,耗资耗力,非当时一般力所能及。</h5><h5>  村中父老所忆,西山黄氏祖祠由早年远赴东南亚谋生和创业的西山村黄氏子孙一众捐资所建,累计投资光银大洋一万元。从设计到建造,侨居东南亚的西山黄氏子孙选举代表返乡督建,带来了浓郁的南洋建筑文化的融入。当然,修建传统的宗族祖祠,要想改头换面别具一格,又能起到敦宗睦族作用,离不开全族上下一致认同。西山村毗邻文城,自古教化昌盛,文蔚熏染,思想开明,且建祠于民国,封建陋俗废除,族人接受新事物能力胜于外方,因此修建祖祠以继承传统文化,融入新理念,也是众望所致。可惜建祠之后未能有勒碑铭记修建功德事迹,今已无法追记当年盛举。 </h5> <h5>  俯瞰祖祠,四平八稳,结构完整。屋顶设有排水的暗管,敷设在墙壁或支柱之中,排往外界,不管下多大的雨,屋顶前廊天顶等都不会积水。房屋的排水系统设计相当超前,且科学合理、美观。</h5> <h5>  祖祠坐东向西,建筑大门前方正对着千亩水田,视野开阔,远处文城新区清晰可望。在祖祠前方右上角不远处,有一口与村俱生同长的水塘和古井,寓意前拥朱雀,顺风顺水,风生水起。祖祠后依岭腰,背靠玄武,坐落坚实。在祖祠的右侧空地,曾是上世纪公社化时期村中所平整,用于晾晒谷物的晒谷坪。</h5><h5>  文昌地处南海频发的热带风暴的前沿,风暴来向非东即南。祖祠东、南两侧林木密森,且依岭脚而建,成为阻碍热带风暴和强风入侵的天然屏障。背山面水,明堂宽大,可见先人建祠选址妙布神位,因此在近百年历史中,历经无数次的大小风灾均能完好无损,得以延续辉煌。</h5> <h5>  黄氏祖祠依岭地势而建,自高而上。原前方仅为挡土墙,上世纪九十年代筹资修葺祖祠时,族人为了便于进祠祭祀,于是接着挡土墙顺势修建了这条15级台阶,从而登高而入。人站在下面,仰观祖祠,顿觉大气轩昂,肃穆庄严。</h5><h5>  正中为祖祠山门,右为庑房,左为堂坪。这里不同于一般把厢庑房建在祠庙之中的传统,庑房建在了祖祠墙外的右侧,并不在祖祠的围墙之内,这又是怎么样想出的一个别样的建筑设计呢?</h5> <h5>  偶然觅到一本民国三年(1914)编纂的《黄氏族谱·至德公上元房仕高派支谱》(木刻版),其中看到了文昌黄氏文彊祖祠的手绘图,仔细端详,可以看到文彊祖祠的建筑格局,竟然也是将庑房建在祖祠的右边,不在祖祠之内。西山黄氏祖祠与文彊祖祠有着同工异曲之妙,极为相似。</h5><h5> 文昌黄氏文彊祖祠(即文昌黄氏大宗祠,今位于文昌市文城镇文新路),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1997年重建,重建后的文彊祖祠建筑已非旧图原貌,大不相同。</h5><h5> 由此想来,民国时期西山村父老在建设西山黄氏祖祠时,应当参考了旧谱中的文彊祖祠的手绘建筑图,延续了文彊祖祠原设计的布局风格,使得今天的黄氏后人,还能从西山黄氏祖祠看到文彊祖祠曾呈现过的大宗祠堂之风貌。</h5> <h5>  正面观瞻祖祠,从大门望去,一目通透看到后进的大殿中。位于中间的首进房屋略高于山门,而后进的大殿房屋,又略高于首进,这也是符合传统的祠庙主次风格。</h5><h5>  祖祠的山门设计别具一格,山门摈弃了传统的门楼和双坡顶,采用了西方城堡式的城门基础、立柱、镂空墙雕等,加入了中式的牌坊造型和传统吉祥物装饰,上方修建成山形,还特意留出一个大圆孔,与后面的首进房屋前廊上额坊的圆孔遥相呼应。远观这山门,像一座大宗牌坊,又像一座城堡之门,中西文化在此呈现交融和谐,匠心独特。</h5> <h5>  西山黄氏祖祠建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同时为了兴学育才,族人将新修的祖祠也设立成一所新型的国民初级小学,振夏初级小学校由此诞生。学校设立之初,聘请教师,按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办学,设置一至四年级,除了西山村本族适学儿童入读以外,还招收了邻近的西山园、大园、城梅、山贝等村孩童,稍具规模。</h5><h5>  民国二十八年(1939)2月,日本陆军台湾混成旅团侵入文昌后,四处侵扰,仅仅创办半年的振夏初级小学校被迫停办,学童失学。直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日寇投降后,族人才重新拾辍祖祠,复办振夏初级小学,时在广州的西山村人黄昭秋(马来亚共产党员)曾返乡任教。曾在三亚当过中学教师、今退休回村养老的黄世钱,就是振夏小学复办后在此读的一年级,但那时全校仅有本村学童10余人。</h5><h5> 海南解放后,人民政府陆续接管乡村各小学,因为西山村毗邻的大园村人口多,大园小学建制完整,振夏小学学源少,且两村相邻,于是学生都转移到大园小学一起上学,振夏小学从此停办。</h5> <h5>  在这红底粉刷、上下方砖镂空的匾额中,被人为凿除的阳刻“振夏初级小学校”字迹清晰可辨。这几个校名文字何时何故被毁?至今暂且无考。</h5><h5> 在校名匾额的下方,同样阳刻的“民国二十七年建”字样,却完好保存了下来,至今仍笔划齐全,结构完整。镌刻的“民国二十七年建”,即西山黄氏祖祠建成之年也。</h5><h5> 1953年土改结束以后,结合农村合作化运动,全国陆续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识字教育、全民文化扫盲活动,已经被撤销没有了学生的振夏小学,成为了西山村农民识字班和文化扫盲夜校。不识字的村民在白天忙完农活,晚上就到祖祠的学校来识字补课,进行文化扫盲。</h5> <h5>  门坊上部山顶式的欧式造型,正中是一个大圆孔,圆孔的两边各浮雕了一个地球模型和对称的几何图形。地球图案寓指世界,可见侨居海外的西山村子孙族人,捐资返乡修祠建校之时,眼界高远,暗藏着“耀我族昌,放眼世界”的宏志伟图,期翼飞翔。</h5> <h5>  透过这个大圆孔,对应着后面首进大屋顶的门坊,为何有这样的设计?不得而知,此情此景,不禁想起“管中窥豹”一词。</h5><h5>  此时,隐约可辨出十二个三角形环绕着那大圆孔,那不就类似一个过去常见的国民党青天白日星徽的造型吗?祖祠始建于民国,同建为新型小学校,按民国学校惯例,大门挂有国民政府之星徽,在当时也是不奇怪的事。</h5><h5> 为何学校名称不作“西山小学”而称“振夏小学”?析字解读,“振夏”,振兴华夏之意,校名涵义深远,乃为侨居海外的赤子们的良苦之愿盼也。据了解,这颗青天白日徽章的十二个星角雕刻,一经海南解放,人民政府接管政权后就被铲除了,如今仅留下淡淡的痕迹。</h5> <h5>  一只石狮蛰伏在这山门门坊的左边,时间的风雨没有让它们斑驳,相反显得更加圆润与灵活。在石狮右爪按住的下方,是一幅阳刻的壁画,树木庭阁完好,清晰可见。只是隐约两个人形雕刻被深深地凿去,不可分辨。据传,这两个人物是国父孙中山与国母宋庆龄之雕像,在解放后相续被凿除,画中人物是否属实?村中老一辈知情人已故,难以考之。</h5><h5>  在壁画最下方,还雕着一只精致完好、活灵活现、突之欲出的不知名神兽,可爱至极。</h5> <h5>  山门门坊的右边,与左边一样,有着一只蛰伏的石狮、一幅损坏的壁画、一只灵动的神兽。那壁画仅存可见一间房屋,画中两个似人图案也在解放后被凿除损毁。据称,这两个人物分别是民国总统蒋介石与夫人宋美龄之雕像,孰是孰非,今也难以断定。</h5> <h5>  越过山门,俯视祖祠,首进房屋的前廊上,又是与山门相类似的中西建筑风格门坊。坚固繁复、新颖别致的城堡配饰立柱,琉璃围栏,雕花,拱圆坊顶,无一不少。</h5> <h5>  图:祖祠右侧的两格庑房,年久已近崩塌。</h5> <h5>  庑房按两格房屋格局建造,一间盖顶,南、西面筑墙,东、北面悬空;一间无顶呈天庭式。</h5><h5>  此设计之庑房早初用处为何?近乎干净的空间,找不到一点遗留的旧痕,今已难解。唯有留在村中老人的印象中,这两格庑房,在人民公社化时,曾经作为大食堂厨房之用,全村老少曾在这里一起吃过大锅饭。一部柴油机做动力的碾米机,也曾在这里呼呼作响,碾下无计其数的稻谷颗粒,为大食堂供应大米。</h5> <h5>  庑房内部已近崩塌,用于支撑的支柱明显腐朽缩短了一半。从建造工艺看,采用了简易的抬梁式榫卯技术,柱梁之间无一颗铁钉,全部是用瓜柱、托枕和穿槽口结构榫卯而成,制作坚实耐用,无怪乎虽柱朽倾侧而不散。</h5> <h5>  祖祠外挡土墙上的石墩和长石条,历经风雨沐沥近百年,依然完好,除了浅浅的青苔和钻缝而长的厥植,一切似乎如初。</h5> <h5>  祖祠的左侧,建有台阶。若按原建造设计,进入祖祠,应当就是从这里拾阶而上,然后右转到山门,后入门进祠的,这一点也是与文昌黄氏文彊祖祠设计是一模一样。</h5><h5>  据说,上了这个台阶,就是一块与台阶至祠墙长度同宽,与台阶至祠堂后进大殿距离同等的堂坪。如今这块堂坪已经百草覆盖,郁郁葱葱,难以目睹真容。依文昌黄氏文彊祖祠图,这堂坪的位置,应该也是建有庑房的,但为啥是一块平整的堂坪呢?猜测可能是当时因为修祠资金有限,未能完善,故而只能按左昭右穆原则,先建了右侧的庑房,左边略为硬化了作为空坪待日后再建。未料时局变幻,历经抗日、解放、土改、公社化、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动荡,修祠族老陆续作古,续建逐渐被后人遗忘了吧。</h5><h5> 现在存在老一辈族人的记忆中,就只有这堂坪在祖祠落成后,乃至解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了村里农忙时晒谷脱壳、孩童嬉闹的地方。</h5> <h5>  山门的左右,还设计了两个小小的门廊。走过这门廊,就进入了首进的前庭了。门廊设计了插入式的门柱,从下方的门槛上,可以看到九个方孔式的门柱槽,这是海南岛东传统民居的一个特色。通过方形的门柱上下插入,组成一扇栏栅式的大门,既能造价低廉,通透顺风,又能阻挡牛羊进入。如今,上下相对的九个柱孔还在,完好如初,而门柱却不见了踪影。</h5> <h5>  山门的左侧门廊,称之为廊,因其容纳空间小,若更大些,则可称之为门房了。门廊虽然空间不大,但是遇上突如其来的雨,恰巧路过祖祠的,这里还是可以起到临时避雨的作用。</h5> <h5>  山门的右侧门廊。门廊的设计,出乎于便利,也可以成为祭祀时,临时放置雨伞杂物或其它不宜拿进祠堂之中的物品。</h5> <h5>  穿过山门,就踏入了祖祠的前庭。前庭很宽敞,宽约15米,纵深7米,面积达到了100平方米。庭院两旁都种上了绿植,历经岁月洗礼,庭院水泥硬化的地板已七分八裂,顽强的藤蔓植物从地板的缝隙中蓬勃而出,四处伸展,生机盎然,与此古色古香的祖祠相得益彰,突显自然生命的活力。</h5> <h5>  站在首进房屋的前面,右侧的院墙中,曾经开启通往庑房的小门已被固封多年。院墙上留有一块橱窗,似乎应该是记载纪事或者绘制图案所用,但再三细细甄别,这橱窗确实是一片空白,无任何雕绘的痕迹。</h5> <h5>  首进房屋上方造型如山门门坊一般,谓之额坊。额坊以立柱、拱顶、匾额浮雕、花卉牌雕、彩绘为一体建造,所雕刻的造型图案之精美尤胜于山门门坊。</h5> <h5>  在这精美的坊匾浮雕中,一条活灵活现的蛟龙踏着祥云,蜿蜒而上,栩栩如生,或因岁月蹉跎,蛟龙左须已经剥落,但仍不失龙王的英气勃发。在蛟龙的左侧,还出现了游动的一条锦鲤,龙鱼同框的情景,在一般庙宇祠堂的浮雕壁画中较为罕见的。</h5><h5>  仔细而观,锦鲤的下方还雕刻着两座门楼图案,结合锦鲤从门楼上飞跃而下,形象如鲤鱼跳龙门的美好寓意。果不其然,小小西山村,自明朝立村时起至清末,全村人才辈出,涌现出明通进士1人,岁进士1人,太学生1人,国学生12人,庠生3人,廪生1人,处士28人,恩赐(例赠)六品文林郎2人,七品儒林郎3人,八品修职郎17人,九品登仕郎10人;敕封六品安人4人,八品孺人11人。如明代二世祖廖钦吾(字元勋)增生候禀受府宾,曾参与明代最早文昌邑志编纂;近代走出了黄埔军校第十期高材生、官至国民党陆军总司令部少将、后任台湾文化大学教授、著述颇丰的黄邦珍。如今当代考取全国重点大学有4人,出国留学2人,大专以上20多人,具有农业、教育、医疗、出版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7人,党政处科级以上干部多人,可谓满村文萃拔筹,精英辈出,真是应验了这“锦鲤跃龙门”的殷望。</h5> <h5>  在蛟龙踏祥云、锦鲤跃龙门的两侧屏壁,还分别雕刻着精致的花卉图案。与传统的建筑花卉图案不同的是,这些图案不仅仅雕刻了花及花瓶,还特别增加雕刻了放置花瓶的台几,融入了西洋画的风格。</h5> <h5>  在两侧雕花的下方,还分别雕刻着彩带缠绕的吉祥物。左边雕刻的葫芦寓意“福禄双全”,取自葫芦的谐音“福禄”;右边雕刻的象牙则寓意着“财富兼有”。</h5> <h5>  祖祠首进房屋正门,是常见的对开双扇大门,简朴而大方;门前两条罗马式凹槽环雕廊柱张臂屹立,气势轩昂,让门庭之处增添了许多非凡气派;楷体手书“黄氏祖祠”四字悬挂在门棂正上方,笔划匀称,字漆尤新。</h5> <h5>  仰头所望,“黄氏祖祠”四字刻于木板之上,镶嵌在门棂上精致的镂空雕花之中。黑盐等上好木料所制的门框、门棂、雕花,数几十年来,今尚无腐朽之态,可见选材之质非等闲之。</h5><h5>  廊顶上有一廊灯之物,灯中还有预置一挂钩,初看以为真物,欲惊叹祖祠当年能有此洋式灯具所用,再三端详,发现实为雕制装饰之作,工艺之巧妙,足可以假乱真。</h5> <h5>  首进的厅堂,前后贯通,长约9米。十七路的大户型屋顶,让这个厅堂显得宽敞。厅堂的前方屋顶下方,仍按传统习俗保留了龛梁。厅堂的两侧,分别用内山墙隔成了南北两间大屋。</h5> <h5>  厅堂的屋顶,十一檩十七路全黑盐木料,无一不显示出这个首进房屋的豪华阔气。檩椽完好,仔细看,这个屋顶似乎是铺垫双层的瓦片,破碎损坏的底瓦在修葺时,根本就没有去除,而是留在原位置,盖上新瓦即可。</h5> <h5>  首进厅堂的右侧南屋,前后分东、西两个独立的单间房室。在这一侧的墙壁上,还张贴着这两年公期祭祖时的香火捐名单。</h5> <h5>  左侧北屋墙上,镶嵌着一块石碑,石碑上记载了村里侨居海外和村里的子孙在1992年时捐资修葺祖祠和修路的名单。整个祖祠仅有这块碑记,若是当年建祠之时,也能有这么一块石碑记载下修祠的历经始末,镶嵌在墙中,这对后人了解祖祠前世今生,缅怀先人功德,追宗报本起到一个多么好的纪念意义啊。</h5> <h5>  南北两屋各自分成东西各两个房室,每个房室的门棂上镶嵌着精致的镂空窗雕。这是东室的门棂窗雕,祥云萦绕,左右对称,极具传统的民居风格。</h5> <h5>  西室的门棂窗雕,比东室的复杂许多,细观其中,暗藏着石榴的图案。传统的雕刻或绘画的图案中,石榴代表着多籽(子)多福的寓意。</h5> <h5>  各个房室里的墙壁上已经布满青苔印记,一些绿植的根系也攀援生在墙上。窗户还是传统民居的推拉式,木制的窗棂,木制的窗页,目前看起来还都完好。在人民公社时期,这些房室都曾经作为生产队的仓库,存放农具和生产资料,就如眼前这尚好的竹编稻仓,应该曾经存放过谷物一类。</h5> <h5>  站在首进大屋的厅堂,回望山门,忽地一瞥,这大屋门的顶上,“心心向党”四个大红字映入眼帘。红字是手写绘制在“黄氏祖祠”四字背板后,据传,在那个破四旧的年代里,村中族人为了避免祖祠受到冲击破坏,于是将“黄氏祖祠”四字的字板从雕花中拆出,反向装回,蒙上祠名。然后在那背板上写上大红的“心心向党”,这样从祖祠外往里看,伊然这里就是一个宣传毛泽东思想的“红色文化阵地”,从而保护了祖祠免遭破坏。这四个大红字,至今也有六十年了,因为后来重新转回门后,保存得不错,笔划颜色仍是清晰。</h5><h5>  大屋原先也是有四扇用黑盐木所制的对开大门,门轴的基座还在,原四扇黑盐木门板却早已失盗。如今放在厅堂一侧的门板,是后来用普通木料重新制作的。</h5> <h5>  图:房室内依稀可见的标语“要斗私批私——毛泽东”。</h5><h5> 就如经历过文化大革命动荡年代里的大多建筑物一样,白墙是刷革命标语最好的地方,写下的标语也是不容随意侵犯和破坏的。那时给每个房室里白墙上都刷写上革命标语,未尝不也是当年最好的保护祖祠免遭破坏的另一种举措。</h5> <h5> 图:房室内的标语“要拥军爱民,毛主席万岁”。</h5> <h5>  图:房室内的标语“革命委员会好——毛泽东”</h5> <h5>  图:刷写在门后的标语“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h5> <h5>  图:房室白墙上的绘制的毛主席画像。</h5> <h5>  图:房室内的标语“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h5> <h5>  图:房室里的标语“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要把无产阶级大革命进行到底!——毛泽东”。</h5> <h5>  墙角的一隅,一部脚踏式的脱粒机静静地卧着。看起来这部手工农业机器还保存着不错,说明当年这里作为生产队的仓库,对农具的收储保管还是相当稳妥的。</h5> <h5>  站在首进的厅堂往后走,后面就是祠堂后进大殿了。首进与后殿之间,采用了跃层式钢筋水泥平顶的连廊结构,六只粗圆的水泥罗马式柱子,撑起宽约7米,长约9米的连廊,连廊的顶部用琉璃窗加高了约0.7米,使整条连廊看起来高仰许多。加上连廊的两边,设计了天井,自然式的采光通风,使得这个连廊光线充足,气场通畅,毫无压抑之感。</h5> <h5>  连廊的居中顶部,还设计了一个四方的天窗。这连廊的天面是平顶,据说有村民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架梯从此天窗爬上天面,在上面晾晒稻谷。</h5><h5>  巧妙的南洋风格跃层式连廊设计,经久耐用的琉璃窗,还有色彩统一的比例彩饰,使这连廊显得大方典雅。虽然如今天面的水泥批荡有些剥落,露出了其中的钢筋结构,但仍不减当年这天顶之亮丽堂皇。</h5> <h5>  俯视连廊的天面,面积不小,若架梯上来晒谷,也是不错的晒谷坪,起码少了地面上散养家禽的偷吃啄食。</h5> <h5>  支撑连廊的罗马式支柱,顶部雕着环绕的莲花,两面华栱将平凡的梁柱直角完美地装饰起来,美观大方耳目一新。</h5> <h5>  连廊的每支水泥圆柱,都敷上了当时少有的白色石米,经过抛光打磨,成了一支支圆滑的石米柱,这也是南洋风格建筑的一个特点。在圆柱的底座,采用了层叠式的石基造型,使得这些圆柱更加灵动秀气。圆柱与底座,似乎为一体式建造,足见当年制作工艺之繁琐和优美。</h5> <h5>  连廊右侧的天井院墙上,按城堡立柱的设计,加高建筑了骑墙坊,这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没有的。坊的左右两边分别浮雕了狎鱼+花卉和行什+金钱两个组合神兽,中间是一块匾额,内中四字为繁体,虽遭人为凿去部分,但仍可依稀辨出“敦诗习礼”。西山村自古崇孔尚文,耕读传家,这四个字题额以励志后世甚是妥帖。</h5><h5>  这面坊中出现了狎鱼和行什两个主职兴云作雨,灭火防雷的古代神兽,寓意抵御自然灾害,平安护宅。设计修建祖祠的先辈们,巧妙将中国传统镇灾神兽文化融入了南洋风格的建筑中。</h5> <h5>  连廊的左侧天井,建造风格与右侧一致,骑墙坊的左右两侧分别雕塑了牡丹花卉和吉祥鸟喜鹊,寓意富贵吉祥,喜庆余年。中间的匾额也是四字,因人为凿损厉害,前两字几不可辨,后两字可辨出为“新民”。今经村中宗老回忆,这匾额中四字应为“明德新民”。祖祠建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正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转折节点、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统一抗日之时,族人在修建祖祠时,将此美好愿望注入其中,可谓借此表达万众齐心驱除鞑虏的意志。</h5> <h5>  再回望这通透宽敞的连廊,两旁用琉璃柱做成的坐栏,难怪乎在当年土改、合作化、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等时期,这里可以成为全村人聚集分田分粮、群众大会、学习文化、宗族议事之大堂,甚至还曾成为下乡流动电影放映的地方。</h5> <h5>  首进大屋的前后和后进大殿的前部,都建有这个遮雨遮阳的走廊,后进大殿的设计比首进的宽许多。走廊,西方称之廊房,这种以遮阳为主要功能的(外廊式建筑)设计,在海南众多的祠庙中大都没有,常见的也只是将屋檐延伸出半米多,难以起到遮雨遮阳的效果。这个祖祠对走廊的设计安排,宽度做到了两米,充分发挥了走廊的既能遮雨遮阳,又能闲坐歇息的优点,这一点也是符合南洋西式建筑讲究休闲生活的风格。尤其是祖祠坐东向西,前后向阳,走廊有着足够的遮挡空间,对避免阳光和雨水,直接照射和冲刷墙体和木制的门窗,起着很好的保护作用,因此,祖祠内的内墙和门窗,至今还能保存完好,与这走廊的作用有着很大程度上的关系。</h5> <h5>  侧看连廊,天井预留的空间也是很大,自然的采光通风,无一不利,因此即使在天气阴沉的时候,在这祖祠中,都不会有沉闷的感觉。</h5> <h5>  祖祠正殿,传统的中国硬山顶式砖木结构。大殿宽约9米,长约15米,超过120平方米的空间,简洁宽阔。十三檩二十七路联排的屋顶,仅用四支木柱子支撑,历经近百年的历史,稳如泰山,可见当时建造工艺非常之高超精湛。</h5><h5>  在前方的那面南墙上,曾经挂有村里的历代先祖明贤名仕之画像,但在解放后的政治运动中被全部搜去,毁于动乱之中。</h5> <h5>  正殿的北面墙上,一块两平见方的黑板静静地镶在墙壁正中,这应该是祖祠当年作为振夏初级小学校遗留下来的,后来也许也曾经成为文化扫盲夜校所用。</h5><h5>  黑板还在,曾经在这上面解惑释疑的老师都已作古,曾经在黑板前聆听的黄毛孩童,如今最小的,已是耄耋之年。</h5> <h5>  殿中的圆柱子是木制的,放在一个水泥仿制的石头基座(柱础)上,吻合无缝,坚固磐石。难以想象那么一个水泥浇筑仿制的基座,扛住屋顶如此大的负荷而无损至今,甚至可以惊叹当年在没有现代化水平检测仪的情况下,民间工艺人凭借何种精湛的施工工艺,让如此挑起全屋大梁的木柱和基座,在这水平一致的水泥地面上稳重踏实?</h5> <h5>  祖祠正殿采用中国传统十三檩硬山顶式的木构架屋顶,梁椽檩全部采用了榫卯工艺,无一铁钉衔接。屋顶的木架构为七架梁,梁下加有一条阑额用于稳固两柱;梁与檩之间,运用了镂空雕花作为支撑,无瓜柱,这样的抬梁木架构工艺,对起支撑作用的镂空雕花的材质、图案设计、准确预留檩的支撑位,无疑要求是极其的高。</h5><h5>  这种十三檩硬山顶式屋顶,常用于古代皇家庙宇建造,特点是用料增多,耗资不菲,但较一般祠庙的九檩、七檩的屋顶坚固耐用。由此可见,祖祠大殿的修建,族人们的用心用意,非同寻常。</h5> <h5>  在这三架梁上的镂空雕花,双龙对舞,中间的水瓶口,两朵祥云,加上飞扬起来的龙髯,稳稳地合拢支撑住粗大的脊檩。而飞舞甩摆的两条龙尾,又巧妙地支撑起下一组檩条。</h5> <h5>  这依靠在山墙上的抱头梁上,镂空的花卉雕花,也是巧妙地在枝条卷叶之间,留下支撑檩条的空位,分毫不差,檩条妥妥帖帖固定在其中。看起来貌似孱弱的镂空雕花装饰,除了制作精良,工艺细腻,竟还能在此分担着屋顶的重量,令人叹为观止。</h5> <h5>  祖祠的屋顶瓦檩上,依照传统的民居采光,铺嵌了透光玻璃,用于屋内的光线补充。前后装了四面玻璃,比一般的房屋多了两面,自然补光更多一些。</h5> <h5>  祖祠正殿的正中,就是祀奉先祖灵位的地方了。没有太多繁缛的祭台和装点,显得简洁庄重。座殿最高处端放着黄氏至德祖廿四世孙宣公考妣、入村始祖天然公妣冯氏婆、以及二世祖、三世祖等列祖之神主牌。据传,这座殿上原是摆满了西山黄氏列祖列宗的神牌,有泱泱数十之多。在1966年席卷全国的“破四旧立四新”运动中,祖祠中的神主牌,全部被毁,无一幸免,传统的祭祖活动也被禁止。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在文革结束后的1979年改革开放后,政治清明,民间恢复了祭祖传统礼仪,族老宗长经商议,请东郊地方雕刻名师重制的神主牌,但数量大为减少。</h5> <h5>  供奉先祖神主牌的座殿,原座殿毁于文革后期,改革开放初在原址重建。壁画中有金坛祠庙和鲤鱼跃龙门等彩绘图案。题跋“一登龙门,声价千倍”,原出自于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一文:“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古时喻指科举考试被录取后身价陡增,现代也比喻一旦得到有力者的赏识引荐,声誉便会倍增。当代重修的座殿,族中有人能引此句入题,可谓未没家风崇学传承也。</h5> <h5>  站在祖祠大殿的中轴线线上,放眼朝外望去,粗犷的大圆柱,挑高的连廊天井,宽敞的首进大厅,城堡式的山门,以及下方更远处的公庙、稻田,一目了然,通透且规整雅秀,可见当年修祠的族长们在构造、布局的投入之深谋远划,工匠技艺展现淋漓尽致,一砖一瓦皆有传统继承,又凸显浓厚的异域风情。使得这祖祠面貌别具一格,恢弘大气,极尽美轮美奂,形成独特的历史底蕴,堪称海南祠庙建筑中的经典之作。</h5><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 ≈ · ≈ · </b><b style="color:rgb(57, 181, 74);">END</b><b> · ≈ · ≈ ·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后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西山村黄氏祖祠始建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至今已有82年。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土地改革、合作化、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等重要变革时期,在此一系列期间的烧掠打砸行为普遍存在于全国各地城乡,无数祠庙毁于战火或政治运动,而西山黄氏祖祠今天仍能保存如此完好于世,实属罕有的奇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西山黄氏祖祠建筑融贯中西美学风格,既有传统中华祠庙文化的继承,又有南洋西式文化的精粹传播。祖祠中硬山顶式十七檩抬梁木结构屋顶,城堡式山门额坊,罗马柱连廊跃层天井,各式神兽花卉浮雕,都是一件件精致的艺术品,令人叹为观止。</b></p><h5><b style="font-size:15px;"> </b><b>西山黄氏祖祠,</b><b style="color:inherit;">集中西文化合璧辉映之氏族宗庙,在整个海南,可能仅此一处,放眼全国,也极为少有。故此这座近百年的砖木结构建筑,应属独特建筑文物范畴。岁月蹉跎,令这异彩生辉的祖祠,难免日渐消褪仅存的风华,亟待文物部门给予关注保护和修缮。</b></h5> <h5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lt;&gt; …… &lt;&gt;  …… &lt;&gt;  ……</b></h5><h5><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参考资料</b><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康熙四十八年《文昌县志》/文昌《黄氏族谱·至德公上元支善和派支谱》/民国三年文昌《黄氏族谱·至德公上元房仕高派支谱》/清末民初文昌《廖氏家谱》/《由‘黄’入‘廖’再由‘廖’复为‘黄’》(黄昭奋/文)/《清澜镇西山村一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村庄》(黄守伟/文)</span></h5><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