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你我皆是开卷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以书为友,以书为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半烟火,一半诗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生美好!</p> <p class="ql-block"> 夏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时至立夏,万物繁茂。5月7日下午,实验小学阅读四组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阅读分享会,活动由汪晓萍校长主持,10位老师齐聚一堂,分享共读书籍《读王崧舟老师评课》和自读书籍。阳光落于窗前,一群朝气蓬勃的老师,在这光亮中,笑握藏书,欣喜分享,时光不语,静闻书香,其乐无穷。</p> 01 汪小娟老师 <p class="ql-block"> 参加工作已十余载,参加过很多听评课活动,也评过许多课,一直都觉得还需历练,先从上好课开始,所以对于评课也就没有好好去观照它,深究它。直到读了<b>《听王崧舟老师评课》</b>,王老师说:“人只能看见自己想看见的。评课大体上也是如此,评课中,你在发现他人课的同时,也会发现一个新的自己。你在评议课的实施策略时,反观的其实是自己所拥有的教育智慧。</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18px;">《薛瑞萍班级日志》</b>里,薛老师以日记的方式向我们历数了她带班的点点滴滴,或长篇感悟,或随心而发的三言两语。当你走进书中,定会被那一个个朴实无华的故事所吸引,它和你倾诉着每一位普通教师的悲喜和愤怒,看似随性的琐碎记录,没有矫揉造作,却折射出薛老师执着而独到的教学思想。</p> 02 蒋丽华老师 <p class="ql-block"> <b>《听王崧舟老师评课》</b>中评课关键是弄清楚文章的重点是什么,应该教什么,再依据去判断课定位的方向是否准确。在评课当中,自己一定要反思,学到了什么,获得了什么。正如书中所言,悟从心吾声,用心感悟,是我们一线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学习的。</p> <p class="ql-block"><b> 《正面解读儿童心理学》</b>让我受益良多。有人说,孩子不喜欢学习,就像我们大人不喜欢上班一样。成绩不好的孩子,因为基础差,学习信心不足,常常会把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放大,所以心情会比较沉重。家长切不可急于求成,不能要求孩子立马补回落下的所有课程,不要让孩子产生焦虑感,而要给孩子一点时间去“追赶”,尽量帮助孩子放松心情,减轻压力。</p><p class="ql-block"> </p> 03 徐丽敏老师 <p class="ql-block"> 读了<b>《听王崧舟老师评课》</b>,被王老师的理念深深折服。反观我自己的阅读课堂,我总是觉得学生在一节课里所做学的内容不够多,课堂上注重把一堂课上完整,往往存在自己说太多,学生说太少、质疑思考的时间不足。品读了王老师的评课,我真正发现实际上找准一个点深挖下去让学生真正去体验、感悟、才是真的在上课,在教育。</p> <p class="ql-block"> 选择<b>《无声告白》</b>这本书,是被封面题记吸引——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看完这本书,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更深刻了,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伴随一生,父母的一举一动,不知道怎样就会伤害到孩子。学会尊重他人,且对自己坦诚,我想,那么我们的爱,就不会成为对方想摆脱的东西,而是陪伴对方一往无前的巨大力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b></p> 04 朱慜老师 <p class="ql-block"> 从教近十年,听了不少的课,可内心从未沉下心来想想怎么评课。往往是听完课后罗列几条优点,云淡风清地提些建议,从来没有细心、深入地去品课、悟课。最近我有幸拜读了<b>《听王崧舟老师评课》</b>这本书,不禁令人眼前一亮,书中精彩的课堂案例和精辟独到的点评给了我很多教学启示,深深为王老师的“至真、至善、至情、至性”所折服。 </p> <p class="ql-block"><b> 读完《解忧杂货店》</b>, 我掩卷沉思,是啊,人生经历风雨很自然,面对何去何从的选择一定会有困惑。我觉得人生的路要自己走,别人可以建议、帮助,最终要自己做出适合的选择。如果不能独立面对困难,只把自己的命运托付给别人,那能在社会上立足吗?其实,往往咨询者心中其实已经有了答案,找人咨询只不过是为了让别人来肯定自己内心的答案,使自己心安。</p> 05 杨爱玉老师 <p class="ql-block"> 王崧舟老师是一位富有诗意的老师,<b>《听王崧舟老师评课》</b>中的每个教学案例都能给人诗意般的感觉,比如肖绍国老师执教的《木笛》一课,我能深切体会到课堂中浓浓的诗意味。来自文本的诗意;来自教师的诗意;来自学生的诗意;来自教程的诗意。四个维度的协同与融合,方能将诗意语文推向一种理想的境地。</p> <p class="ql-block"> 阅读<b style="font-size:18px;">《韩兴娥和课内海量阅读》</b>一书,我思考良多,读才是硬道理,语文教学的根本是读和背,但是强制性地要求孩子们背诵,往往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韩老师就书中分享了多种形式朗读的方法,让孩子们喜欢背诵,乐于背诵。</p> 06 周燕芸老师 <p class="ql-block"> 我很害怕评课,也不懂怎样评课,对“好课”没有明确的认知,评课时大多是大唱赞歌,对课堂中存在歧义之处也很少提出,有益的建议就更少了。读完<b>《听窦桂梅老师评课》</b>,给我树立了一个重要的观念,评课的目的就是正视问题和发现不足。就以本学期的一次习作赛课为例,那是我前所未有的一段经历,很庆幸有学校团队帮助我,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感觉到不是形单影只而是守望相助,正是他们提出的多建设性建议,才使我切身体会到,原来上好一节课需注意如此多细节。</p> <p class="ql-block"> 在<b>《平凡的世界》</b>中作者没有华丽的辞藻描述,没有惊险离奇的情节触动人心,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来吸引读者,这本书中有的只是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就如同书名一样,一切都是平凡的故事。以路遥先生一句话来说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无止境的奋斗,只有认定了目标,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p> 07 骆小云老师 <p class="ql-block"><b> 《听王崧舟老师评课》</b>这本书,书中精彩的课堂案例和精辟独到的点评给了我很多启示,反观自己的作文教学,缺乏乐趣和创新,课堂上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确实一堂作文指导课的情境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情境氛围,就是鲜花招引蜜蜂那样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使他们在美好的情境中展开思路,从头脑中提取已储存的信息作为题材,并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到作文练习中。</p> <p class="ql-block"><b> 《追风筝的人》</b>中如果不能独立面对困难,只把自己的命运托付给别人,那能在社会上立足吗?未来很长也很短,有波涛汹涌,也有风平浪静,珍惜当下,珍惜时光,不管生活曾经给予过我们什么,我们都应该好好去面对。愿我们都不曾缺乏勇气,做个正直善良和可爱的人,坚定的向着自己心中那个风筝的方向,勇敢的追逐!</p> 08 吴琼老师 <p class="ql-block"> 一直以来,很羡慕那些优秀的执教者,更羡慕听课以后才思泉涌、娓娓道来,而且能评到点,能带给自己学习,给他人带去帮助的评课者。所以一直也在寻找为什么自己不会讲、不会听、不会评,带着这些疑问,我读了<b>《听窦桂梅老师评课》</b>一书把我深深的吸引,也让我深深地震撼,原来课可以这样讲,课可以这样听,课可以这样评。</p> <p class="ql-block"> 我对<b>《文化苦旅》</b>最初印象源于在语文课本上的那一篇《道士塔》,这篇文章的出处便是《文化苦旅》这本书。多年之后,即使记不得当时是上几年级,记不得在什么场景下,甚至连《道士塔》中的具体文字都记不大清楚,但我依旧清晰记得当时读到这篇文章时的震撼、悲愤、以及屈辱。</p> 09 周桃老师 <p class="ql-block"> 从教已近十年,却还是上不来公开课,也不会评课。虽然经常参加听课活动和评课活动,但是很多时候,我和大多数老师一样,因为觉得自己不知道要说什么,不知从何说起,所以都是以旁听者的身份静静聆听。直到拜读了<b>《听王崧舟老师评课》</b>一书后感触颇深,获益良多,翻开书,其中字字句句印入我的眼帘,深深揪住了我。</p> <p class="ql-block"> <b>《做自己的心理医生》</b>一书中一段话特别吸引我:“优秀的人从来不会输给心情。人的心理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拥有神奇的‘自愈力’,只要我们能够掌握一定的技巧,及时排解情绪和心理上的垃圾,激发出内心深处的自愈力,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我们每个人都受到过痛苦、委屈,甚至伤害,但都生活的好好的,这也是“自愈力”的体现所在,同时也印证了“时间能冲淡一切”说法。</p> 10 俞润芝老师 <p class="ql-block"> 一直以来,评课是我的短板,总觉得听完一堂好课下来留下的共鸣也仅仅停留在“这课上的真好”。其实不然,每堂课或多或少会有不足之处,那么至于好在哪里?我也很难准确的把握,所以,很有幸能拜读王崧舟老师的<b>《听王崧舟老师评课》</b>一书,纵观全书,王老师在不同的课时,总会找到每节课的亮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点评,实在令人感叹文化底蕴的深厚的内驱力之强大!</p> <p class="ql-block"><b> 《浮生六记》</b>记述的内容稍显繁杂,平淡无奇,却情真意切,清新自然,读来如清风拂面,意气盎然。沈复的心里始终怀念着自己的妻子,人虽已逝,她的聪慧、襟怀、气概和痴情却长久世间。生活在今天,我不会经历战乱、饥饿、孤苦,但没有人能保证,我不会遇到其他不幸,这些并不是不可能,沈复在经历了痛苦的遭遇后竟然依然能有一份品味生活中精细微妙之美的心,实在令我感慨,快乐何如是,痛苦何如是!我想也许就是以一份静容恬淡而又有意趣的心,去接爱生活中将要到来的一切吧!</p> <p class="ql-block"> “教师,是一份需要不断阅读、不断积淀、不断成长的职业”。主持人汪校深情并茂地总结了今天的读书会,“十位教师的读书体会,让我们在分享中有了更多的体会和思考,今天的交流是我们第四阅读小组的第一次读书分享会,也是我们读书分享之旅的一个开端,期待着我们下一次在阅读中的相遇,更期待我们在分享中激情的点燃与思想的碰撞。”希望每位教师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发扬爱读书、乐分享的精神,多读书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拓宽自己的阅读视野,努力为学生们带来有底蕴和深度的课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