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母亲都伟大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

在路上

<p class="ql-block">  上班路上,碰上几个熟人打招呼时都跟我说:你昨晚没睡好吧?眼睛都有点睁不开!我都嗯嗯连声的应过。其实我都不好意思跟人说,是昨晚看剧太投入,把眼睛哭肿了。</p><p class="ql-block"> 《你好,李焕英》是去年的贺岁片,当时看朋友圈晒的剧照与评论,知道是部催泪剧,便一直没有看。我这人比较感性,又天生的眼泪窝子浅,所以如果事先知道是悲剧、煽情剧我一般是主动回避的。昨天是母亲节的缘故吧,电影频道又安排了这部剧,终是没能忍住把它看完了,照例费了我半盒纸巾。《你好,李焕英》是贾玲以自己母亲为原型导演的一部走心剧,把自己的真情实感与悲欢遗憾都融入其中,确实是一部用心之作,很多地方都精准戳中了人们的泪点,尤其为人儿女,亦为人父母的我们,更是感同身受。</p> <p class="ql-block">  贾玲说:“打我有记忆起,妈妈就是个中年妇女的样子。所以我总忘记,妈妈曾经也是个花季少女。 ”</p><p class="ql-block"> 是啊,自打孩子出生,从嗷嗷待哺到牙牙学语,又从蹒跚学步到长大成人,妈妈为此不知熬过多少个不眠的夜晚。我们一路走来,无论是生活上的吃喝拉撒睡,还是心灵上的寂寞空虚冷,只要需要,有几个人首先想到不是找妈妈?从小到大,一进家门首先就是一句“妈……”。我们对妈妈的索取都已经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习惯,以至于我们常常会忘记妈妈除了是妈妈,还是她自己。而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妈妈自从养育了儿女,便把儿女当成一切,慢慢地也忘记了自己还是自己了!</p> <p class="ql-block">  贾玲说:“我以后肯定有出息。”妈妈说:“那肯定的。”贾玲说:“那你得等我!”</p><p class="ql-block"> 贾玲说:“我跟你说李焕英同志,你现在就得开始想了。”妈妈说:“想什么呀?”贾玲说:“想你女儿挣完钱以后你要买什么呀!”</p><p class="ql-block"> 最后贾玲却在妈妈的病床前不无遗憾地痛哭:“我当你一回女儿,连让你高兴一次都没做到。”</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我们觉得妈妈的管束是限制;青春期,我们视妈妈的唠叨为束缚;工作了,我们忙于奔波,忽视了妈妈的望眼欲穿;等到自己为人父母,真正懂得了,意识到了,妈妈却已老去甚至离我们而去了。子欲孝而亲不待,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是多少儿女心中隐隐的痛楚与深深的遗憾啊……</p> <p class="ql-block">  贾玲想:“如果我妈当年不生我,会比现在过得幸福吧。”</p><p class="ql-block"> 贾玲说:“你就生了个女儿啊,好看是最基本的,还听话优秀,一个月工资八万。”妈妈说:“我未来的女儿啊,我就让她健康快乐就行了。”</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影片前半部分是笑泪掺半,那么那句“我妈现在还不会缝啊!”才是大多数观众真正泪崩的开始。当贾玲宁愿没有了自己,也要成就妈妈,努力改变妈妈的婚姻与生活的时候,妈妈明明知道未来的女儿不够优秀,却不愿选择去尝试生一个能考上名牌大学、月薪八万的女儿的可能,仍然选择原来的人生,并对女儿说:“你怎么总是不相信我呢,我对自己的人生真的挺满意的。”</p><p class="ql-block"> 作为孩子的母亲,我们也总会嫌弃自己的孩子这样那样的缺点,羡慕别人的孩子如何如何的优秀,也经常互相恭维调侃道:要是能换,咱俩就把崽换了喽?妈妈们之所以这样随意的开着玩笑,因为那仅仅只是玩笑,因为是真换不了。我们嫌他(她)不够好,只是希望他(她)变得更好,就算是真能换,又有谁愿意换掉自家的孩子呢。我们常说“知道生活的真相依然热爱生活,才算活得通透”,这话其实没几人能真正做到,但用在母爱上却是大部分母亲的真实内心:知道自己的孩子不够优秀,我们也仍然毫无保留地爱着他(她)!</p> <p class="ql-block">  大多数的妈妈都只是一个平凡的女人,但每一位母亲都因母爱的无私而伟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