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展示小学科学教师风采,促进全市小学科学教师的共同进步,5月12日,萍乡市“天工杯”小学科学优秀课例展示活动在湘东区御泉湾小学成功举行。此次活动由萍乡市教育局主办、湘东区教研室协办、湘东区御泉湾小学承办。经前期选拔,共有来自县区和市直学校的7名教师参赛。</p> <p class="ql-block"> 担任本次活动的评委有萍乡市教研室副主任汤华、通济小学彭晓霞老师以及城北小学胡珊。湘东镇中心校副校长陈勇前来听课。疫情防控期间,采用线上“赣教云”平台实时进行直播,方便教师研讨观摩。</p> 精彩课堂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2px;">《导体与绝缘体》</span></p><p class="ql-block"> 萍师附小 黄家惠</p> <p class="ql-block"> 黄家惠老师首先引用卡通人物贯穿整课,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课堂过程中黄老师<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围绕“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自己探究导体与绝缘体,顺着”猜测假设——实践验证“这样的思路,引领与探究。</span>并采用现代技术,以希沃白板投屏的方式,展示学生操作过程。整堂课以学生为中心,层层递进,让学生充分地自主探究。练习形式多样,丰富有趣,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气体的热胀冷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湘东区实验小学 黄可</span></p> <p class="ql-block"> 黄可老师通过联系学生已有生活知识来引入,再通过观察气体的热涨冷缩需要的实验装置,利用锥形瓶封口一个气球,分别水浴加热和受冷,通过观察气球的体积变化得出热涨冷缩的实验结论。整个课堂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环环相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导体与绝缘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泉江堰小学 张丹</span></p> <p class="ql-block"> 张丹老师以学生感兴趣的魔术作为导入,整个教学过程中<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以学生为主体,着重训练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找出结论。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猜想,自己动手实验操作,得出科学的实验结论。让学生经历了“猜测--实验--结论”的完整的探究学习过程。</span>培养了学生收集事实并归纳概括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能加快溶解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莲花县城厢小学 贺浩婷</span></p> <p class="ql-block"> 贺浩婷老师的课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猜想,设计对比实验的方案,验证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实验验证——分析、总结——得出结论——实践应用,这一研究问题的方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能从中切身体会到学习科学的方法和态度,从而使学生感悟到科学就在身边,使学生学会了学习,促进了他们可持续学习能力的提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火山》</span></p><p class="ql-block"> 横板小学 张梦妮</p> <p class="ql-block"> 张梦妮老师巧妙引导,课堂灵动活泼,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机智,使科学课堂充满活力。她引导学生在通过猜想、实验、科学讲解后,让学生了解火山的形成过程,由此产生对地球的敬畏之心和对科学的探索精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混合与分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金山镇中心小学 吴莉</span></p> <p class="ql-block"> 吴莉老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制定了适宜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准备教具、实验材料。吴莉老师展现了自己的科学素养,课堂上闪烁着教学智慧。本节课从孩子们最喜欢的冰墩墩与雪融融为情景导入,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开启了今天的科学之旅。通过老师与班级小助手一起顺利进行了演示实验,从混合物中提取了盐和芝麻。接着通过盲盒的形式,激发孩子们探究兴趣,进行自主探究实验,通过这节课学生了解了多种分离方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蜡的有趣变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宣风镇中心学校 罗宇希</span></p> <p class="ql-block"> 罗宇希老师从冰激凌的融化现象导入,通过将蜡烛变一变、加热蜡、冷却蜡等一系列的探究实验,总结出物理变化规律。紧接着,顺势应用规律引导学生制作小蜡烛并联系生活中钢铁厂制作钢材,及远古时代青铜器的铸造。从小应用到大应用,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立德树人。罗老师带来的器材——熔蜡器深受学生喜爱,也对学生思考自己动手制作实验器材起到了启发作用。动手制作小蜡烛环节掀起了课堂高潮,也是本堂课的一大创新点,学以致用,充分体现了“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p> 评审环节 <p class="ql-block"> 比赛结束后,萍乡市教研室副主任汤华老师主持了评课交流。城北小学胡珊首先充分肯定了赛课老师的教学流程设计、课件制作与信息技术能力、教学功底和特色亮点,并按照顺序对每一节课进行详细点评,提出了实用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通济小学彭晓霞老师点评中提出了四个建议:一是创设教学教学情境时,要引发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内在动力。二是探索过程要考虑自主探究能力,也要有合作能力的培养。三是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教学过程,要有科学性严谨性,加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四是科学课需要保护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激发其探究性,又要在科学性的基础上有人情味,书卷味。最后汤华主任认为,在新课程标准以及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教师的责任重大,教师们务必要做到,一是正确理解高质量课堂,高质量课堂体现在是否有人情味,是否可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是否紧盯核心素养。只有正确,理解了高质量课堂才能培养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紧接着汤华主任对本次的科学课提出了几个建议,一是教师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要加强;二是在科学课堂上,预设固然重要,但生成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三是重科学思维的同时,更应该种科学观念与态度。最后对我市科学课程寄予厚望,并勉励老师们让教育回归初心,让课堂回归本真。</p> 合影留念 <p class="ql-block"> 萍乡市“天工杯”小学科学优秀课例展示活动虽然结束了,但老师们的精彩表现却永远定格,本次活动既为参赛老师搭建了一个挖掘潜能、展现风采、超越自我的机会,也为其他教师创设了观摩学习、博采众长、研讨交流的互动平台。通过开展本次优质课评选活动,加强了学校之间课堂教学的交流,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也必将对我市在科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落实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