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热爱可怕的父亲

徐敬亚

徐敬亚评大卫诗《父亲节写给父亲》 <h1><i><b>父亲节写给父亲</b><br></i></h1><h3><i>■ 大卫</i></h3><i><br></i><h3><i>你心里没有节日这个概念<br></i><i>你也不知道<br></i><i>六月的第三个星期天<br></i><i>是大豆,高梁还是<br></i><i>玉米。车子现正穿行于湖南<br></i><i>山与山之间,是流水与空地<br></i><i>草像我们江苏一样的绿<br></i><i>那块土地生你养你最终<br></i><i>又收留了你,<font color="#ed2308"><b>埋你的那几平方米<br></b></font></i><i><font color="#ed2308"><b>才是我最最亲爱的<br></b></font></i><i><font color="#ed2308"><b>祖国</b></font>,你和你以前<br></i><i>打过骂过的女人<br></i><i>躺在那里,你要好好<br></i><i>对待她,你们要好好<br></i><i>过日子,你们过得<br></i><i>好不好,我听听你们房前的鸟叫<br></i><i>就知道了,我看看你们房前的青草<br></i><i>就知道了,你从未<br></i><i>喝过我一滴水,我欠你的渴<br></i><i>以大江计,以大海计,第一个<br></i><i>抱我的人是你,第一个打我的人<br></i><i>也是你,你走的时候我还小<br></i><i>我的手臂抱不动你<br></i><i>你让我永远欠你一个姿势</i><i><br></i><i>车子在颠簸中穿行<br></i><i>窗外汹涌的绿<br></i><i>被一滴泪淹死<br></i><i>你给我留下了天<br></i><i>也留下天大的事<br></i><i>许多次我无路可走</i></h3><h3><i>不知找谁商量,许多次<br></i><i>我站在十字路口<br></i><i>找不到一个<br></i><i>温热的词,连一张照片<br></i><i>都没给我留下<br></i><i>你不仅让我找不到你,甚至<br></i><i>不让我找到一个人像你<br></i><i>你对另一个比你小很多的<br></i><i>男人,做得确实有些<br></i><i>过分,如果来世<br></i><i>你还做我的父亲<br></i><i>求求你了,不许对我<br></i><i>这样狠。我们<br></i><i>不许流泪<br></i><i>不许分别<br></i><i>不许彼此把对方<br></i><i>抛开,我们同时<br></i><i>对一个女人好,你爱她<br></i><i>我也爱她<br></i><i>我们天天在一个桌子前<br></i><i>吃饭,谁的面前<br></i><i>都不许空着碗……</i></h3><h3> 2012年6月16日,写于张家界至石门途中</h3> <h3></h3><h1><b>徐敬亚导读:</b></h1><h1><b>怎么用诗热爱可怕的父亲</b></h1><h3><br></h3>诗中的父亲是一个相当可怕的形象:<br>①一个没有文化的父亲(六月是大豆高梁……)。<br>②一个暴打妻儿的父亲。<br>③一个不好好过日子的父亲。<br>④一个抛家弃子的“狠”父亲。<br>如此复杂的亲情,大卫的处理却非常单纯、平白、朴素。用他自己的说法是:“朴素是最大的神性”。这句话的诗学根据是:事物第一原态的粗糙与简陋,并不是“朴素”。修辞学意义上的朴素,是指经过写作者以意念净化、蜕变后的事物第二生态。这时作为“表相”的亲情,由于经过了诗人意识的扫描而升华为类似于“现象学还原”后的“净物”,即“去除了虚假设定的真实意识的原初领域”。因此,大卫眼中的血缘亲情早已超越了世俗纽带而转向了具有某种哲学意义的生物学、动物学关系。<br>至少,大卫把父子关系还原成了两个男人之间的关系。<br>把母子关系还原成了一男一女的关系。<br>正是由于登上了“身份对等”的人文平台,大卫才像裁判一样站在父亲的坟头。他倾听鸟儿鸣叫与风吹草动,只是为了监督一个不好好过日子的父亲。这既是诗化的想象,也是让人流泪的一个中国人儿子的扭曲陈述。这种扭曲既包含儿子对父亲的怨恨、追憎……也有生命层面的血情与依恋,甚至表达了对父亲欠缺江海之水般的负疚。<br>结句“谁也不许空着碗”,又回到了失去父亲的残缺情感的恐惧之中!<br>用一清二白的文字,表达出这样复杂、尴尬、矛盾的亲情,这样的诗多么?<br>需要提示的是:在忆念父亲的间隙中,大卫顺便澄清了另一个兼有国土与道德双重含意的情感误区——我认为这是大卫本诗中人文的最高音:<br>埋你的那几平方米/才是我最最亲爱的/祖国!<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