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也许您在饭桌上无数次与它亲密“接触”:清爽脆口的滑藕片、口齿留香的炸藕夹、喷香扑鼻的鸭闷藕、色味俱佳的排骨藕汤……</p><p class="ql-block"> 莲藕,又名“玉节”。双子叶植物纲,睡莲科植物。亦称“荷”。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茎最初细瘦如指,称为密(莲鞭)。密上有节,节再生密。节向下生须根,向上抽叶和花梗,夏秋生长末期,莲鞭先端数节入土后膨大成藕,可供翌春萌生新株之用。夏季开花,名叫“荷花”,淡红色或白色,大型,单瓣或重瓣。花谢后花托膨大,形成莲蓬,内生多数坚果,叫“莲子”。性喜温暖湿润。</p><p class="ql-block"> 藕和美丽的莲花是“一家人”。藕是莲花的根,每到夏天,美丽的莲花在水面上摇曳,藕却常年在水下“潜伏”,默默地为莲花绽放准备养分。待到八九月的时候,莲花谢了,却正是采藕的好时节,于是新鲜的藕大量上市,人们可以尽情享用它的美味。</p><p class="ql-block"> 武汉人煨排骨汤一般都喜欢用红莲藕,它又粉又软乎;经常吃的炒藕片那是用的白莲藕,它个头大,色泽白嫩,生吃蛮甜。武汉人认可蔡甸的莲藕。由于汉江的多次改道,洪水横流,矿物质淤积,肥沃的湖泥,清澈的湖水,为蔡甸的莲藕等水产品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莲藕本是野生,经过莲藕专家精心研究与人工培育,品质大为提高。</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70年代初,那时物质还不富足。春节末尾,山西人在云南工作的大舅来汉,家里就只有几节莲藕,中学生的我,两节藕做了清炒藕丝、糖醋藕片、辣子藕丁等三个菜上桌,获得见多识广舅舅的赞许,高兴了好几天。</p><p class="ql-block"> 莲藕做菜,让人又喜欢又麻烦。喜欢是它味道鲜美,清淡可口,又有营养;麻烦的是从市场买来的藕,用刨刀削去表皮,然后切下两端少许的“藕节”,再切片放入盆中冲洗。原以为藕这样的食材,生长在水里,不会难以清洗的,可有时藕节横切面的圆孔中还残留着黑泥,小孔铅笔一样的直径,手指进不去,刷子派不上用场,水又冲不干净,若将其掰开,又坏了形态。于是只好用筷子慢慢捅,反复冲洗,很是麻烦。转眼一想,也就释然:它在泥巴里生,在泥巴里长,结构又这么容易叫泥巴“趁虚而入”,怎么会不带着些泥巴?</p><p class="ql-block"> 莲有出淤泥而不染的清纯美。藕有独特的内在美。洗净后的藕,一节一节的,就像小孩子胖乎乎的手臂,白白的嫩嫩的,洁白如玉,还有若隐若现的透明感。切开的截面,有许多小孔,十分可爱,像是艺术家精心雕刻似的。仔细观察,切口的汁液还会拉出一缕缕像春蚕吐出的银丝。 </p><p class="ql-block"> 莲藕的生产很是讲究,藕田选择、栽植时节、肥水管理、采摘运输等,样样都不能马虎。莲藕通长肥硕、质细白嫩、藕丝绵长、生脆少渣、口味香甜、营养丰富,宋代即为贡品,明清时期开始大面积植藕。蔡甸是中国莲藕人工栽培的起源地之一。蔡甸莲藕在2007年被评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p><p class="ql-block"> 现在人们把经人工培育的藕统称为家藕。家藕根据开花的颜色可分为红莲藕和白莲藕。 也就是“七孔藕”与“九孔藕”。七孔藕又称红花藕,外皮为褐黄色,体形又短又粗,生藕吃起来味道苦涩;九孔藕又称白花藕,外皮光滑,呈银白色,体形细而长,生藕吃起来脆嫩香甜。</p><p class="ql-block"> 七孔与九孔只是大致的区分方法,并不是所有的藕都是七孔或九孔。九个孔眼是湖北省浠水县巴河镇九孔藕的特点,为世人称奇。宋代苏东坡曾赋诗盛赞:“巴河有藕天下奇,洁身方正举世稀。体长三尺无瑕疵,心多一窍有灵犀。”著名浠水诗人闻一多留下“心较比干多一窍,貌容西子胜三分”的诗句。那环绕一圈的九孔,有大有小有圆有扁,犹如点缀项链,似镶嵌佛珠,让人浮想联翩。</p><p class="ql-block"> 历代江南文人雅士大都对莲藕情有独钟。唐代杜甫写有:“得鱼已割鳞,采藕不洗泥。”(《泛溪》)等多首,如“棘树寒云色,茵蔯春藕香。”(《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南宋辛弃疾写道:“藕花雨湿前胡夜,桂枝风澹小山时。”(《最高楼醉中有索四时歌者,为赋》)诗词大家李清照写道:“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一剪梅》)。那首《如梦令》则更形象生动,广为传诵:“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p><p class="ql-block"> 关于藕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起源于印度,一说起源于中国。</p><p class="ql-block"> 前苏联《古植物学》中指出“莲藕发现于穆尔河流域的白垩纪地层中”,而穆尔河流域即是中国现在的黑龙江一带。我国多地曾发现有莲属植物的化石,其中1973年考古在浙江余姚县(现余姚市)“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有莲藕的花粉化石,距今约7000年;同年在河南省郑州市的“仰韶文化”遗址,发现两粒碳化莲子,距今约5000年。这是说明莲藕起源中国的证据。</p><p class="ql-block"> 华夏食用莲藕有3000余年历史。有水的省份都有莲藕,其踪迹遍布东南西北。资料显示,全国目前莲藕种植面积已逾600万亩。湖北常年保持种植面积为120万亩。省内洪湖市野生莲藕面积有10万亩,人工种植莲藕21万亩,莲藕面积居全国县市第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莲藕生、熟皆可食用,熟的凉性稍微变温,更容易消化吸收。 饮用莲藕产品可以生津止渴、止血,补益脾胃,具有清热凉血的作用;莲藕中含有黏液蛋白和膳食纤维,能健脾止泻,增加食欲,开胃健中,促进消化;莲藕的营养成分比较高,富含铁、钙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质,有补益气血的功效。 </p><p class="ql-block"> 藕的美味佳肴真不少:藕带,藕圆,卤藕,藕粉等等。特别要说的是营养价值高的炸藕夹。它黄澄澄、油润润、香酥可口。春节期间,东南地区许多人家都会煎炸一些藕夹等“年货”,招待亲朋好友。 </p><p class="ql-block"> 莲藕的寓意受人喜爱。莲藕中有偶,单身的男女会给自己带来运气,让佳偶天成;藕也有多子多福、藕断丝连的意思,寓意祝福身体安康。</p><p class="ql-block"> 吃藕不忘挖藕人。在餐桌上品尝美味莲藕的时候,可别忘藕香背后的几多艰辛:数九寒冬,挖藕工从冰冷的淤泥中将一根根莲藕用双手刨出来。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特别讲到了莲藕,由此引出一批特别的劳动者——挖藕工,让人联想起泰山脚下的挑夫。 </p><p class="ql-block"> 我赞美莲藕。它的根深深地扎入泥水,从那儿汲取充足的营养,使自己的茎壮肥大;它在清水塘畔,浴罢方出,洁白无瑕。它留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美食美味,还有无限的遐思……</p> <p class="ql-block">谢谢您的观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