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2年5月6日,德高望重的孙国章老师不幸与世长辞,文友群成员怀着沉痛的心情纷纷写诗文表达悼念之情。我惊闻噩耗后强忍泪水,指尖划过几句五言诗:</p> <p class="ql-block"> 沉痛哀悼</p><p class="ql-block"> 惊闻孙兄故,驾鹤天国行。</p><p class="ql-block"> 回顾生前事,追思笔墨情。</p><p class="ql-block"> 著书遗后辈,谱志留美名。</p><p class="ql-block"> 抗癌十年路,盖棺论输赢。</p> <p class="ql-block"> 初识孙老</p><p class="ql-block"> 久仰孙老大名,却从未谋面。都说天山小镇不大,可我们同住三十多年素不相识却是真的,而且同在一个群里依然咫尺天涯。</p><p class="ql-block"> 前几天,我为孙老的书法作品欣赏无比,于是不由自主地写下了几句评语,没曾想不经意间的留言引起了孙老的关注。他通过朋友介绍加了我的微信,而我能与德高望重的学者和作家为友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自豪。 </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私聊空间里相互了解彼此情况,话语愈加投机。当孙老得知我也爱好文学尤其喜欢欣赏佳作之时,极其热情地要赠送我他本人创作的《墨缘拾忆》一书。我顿时喜出望外,毫不犹豫地回复求之不得啊!他也很爽快地邀请我去“丽水欣居”的家里领取。 </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下午,我急不可待发微信于孙老,告知去贵府领书一事,他表示欢迎光临。 我在朋友的带领下,欣然前往孙老的住宅。</p><p class="ql-block"> 按响门铃,开门的是嫂夫人,她面带微笑招呼我们进屋落座,并嘘寒问暖,端茶倒水。看得出来嫂子是位贤淑良德之人,熟悉待客之道。她温文尔雅干净利落,大概在夫君耳濡目染的影响下,显得格外平易近人。</p><p class="ql-block"> 崇拜已久的孙老即刻站在了我的面前,当我们四目相对之时,孙老的音容笑貌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中,他适中的身材,削瘦的臂膀,略显苍白的脸色稍有憔悴,但精神矍铄,双目有神。嫂子在一旁插话,他曾做过四次手术,现在康复得很好。我小心翼翼地询问一句:“做的啥手术?”孙老毫无避讳地抢着回答:“肝癌”。我被孙老乐观豁达的精神为之一震,在身体如此欠佳的情况下,竟然著书立说,博览群书,挥毫泼墨,不由得对孙老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 孙老乐呵呵的和我聊了几句闲嗑,然后转身回书房,拿出厚重的一本书,郑重其事地为赠书签名盖章,并双手捧书奉献于我,此刻,我有些受宠若惊之感,急忙起身,毕恭毕敬地双手接过,并向孙老深深地鞠了一躬。</p><p class="ql-block"> 孙老和嫂子带着我和朋友参观了他的书房,刚踏入门口,整齐有序的书橱立即引起了我的兴趣。只见书房中的各种藏书分门别类地放满了每一个书架,我一时目不睱接,立足于书架的一面,发现了中华大辞典等各种工具书,现代版的科普文献、政治类书籍毛选五卷等,更有精装版的文史类资料,书法类书籍,各地志书和谱书,包括旗志、卫生志⋯⋯</p><p class="ql-block"> 南面的书架摆放着更多的文学书籍,有中外名著,有现代散文集和小说,凡是有价值的古典文学版本和名家名作,都一一地呈现在我的眼前。因第一次登门拜访,不敢过于造次随便翻阅。</p><p class="ql-block"> 书橱的东面是一个案台,上面放着笔墨纸砚等文房四宝,那一定是孙老创作书法作品的场所,客厅中悬挂的孙老书法大作更加引人注目,地面靠墙摆放着一幅裱装好的作品令己赞不绝口。孙老大概看出了我的心思,非常慷慨地赠予我一幅他亲笔挥毫签名的书香墨宝。(王维诗一一酬张少府)</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领略到孙老的书房,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朋友告诉我,孙老不但是作家、书法家,还是诗人。我简直对他的博学多识,多才多艺佩服得五体投地。</p><p class="ql-block"> 向孙老夫妇告辞,当我和朋友迈出屋门的一刹那,刘禹锡的“陋室铭”诗句自然而然地从脑海中闪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这不正是孙老休闲惬意的退休生活吗?</p><p class="ql-block"> 几天来,我很兴奋,能结识孙老是自己莫大的荣幸,他的赠书使我如获至宝。虽然过去对他有所耳闻,但百闻不如一见啊!</p><p class="ql-block"> 认识孙老以后,我改变了对他的称呼,叫孙老虽是尊称,但有虚伪装嫩之嫌,好像自己怎么年轻似的!最好的称呼应该叫孙老师或孙大哥,这是最贴心不过的,况且此人也曾当过人民教师。</p><p class="ql-block"> 2019年元月23日于下午</p> <p class="ql-block"> 当时写完初稿后发给孙老师,自己的初衷想表达感恩赠书之情。没想到他阅后立即发文回复,并把此稿制作成美篇发到朋友圈。因为当年自己不会制作美篇,孙老师告诉我他也是第一次尝试。记得一缕轻风曾经透露,孙老师为我制作的美篇受到很多人的青睐!</p><p class="ql-block"> 孙老师回复原文如下:(复制粘贴)</p> <p class="ql-block">翟老师,你过奖了,谢谢你对我热情洋溢地赞扬和真心实意地鼓励!我会继续努力,争取再上层楼。</p><p class="ql-block"> 玉香妹妹,请允许我这样称呼你,你有这样好的文笔,应该多写一些文章发表在网络上,慢慢积累会成为一本书的。也可以把你日记里记录的有意义东西整理成文发表,可以建立博客,在博客上发,也可以在QQ上发,聚沙成塔,经过几年的时间书就写出来了。</p><p class="ql-block"> 徐悲鸿先生生前说过:“每个人的一生都应该给后代留下一些高尚有益的东西。”我感觉你完全能做到![愉快]</p> <p class="ql-block">玉香妹妹,你应该改变自己的观点,你有过平常人没有的辉煌,有过光荣的历史,这是很值得骄傲的,所以你不是凡人,应该把你的回忆录整理出来,留给儿孙们。这不仅记录下自己荣耀的历史,也能激励子孙和读者,是正能量。书出来后有成就感,或许你能成为作家,圆自己的文学梦。</p><p class="ql-block"> 我的书里有给刘雅芝书写的序言,她初中文化,读的是林业中学,读书的时候经常参加学校的劳动,近乎半工半读。她在农村劳动一辈子,她都能写出感人的书来,你受过国家正规教育,又有那么好的文学功底,写一本书是不费力的。希望你早日动笔,向既定目标前进!</p> <p class="ql-block">孙老师走了,我从收藏里翻出以前的文稿和他生前的留言,重新整理成美篇以其告慰文友在天之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