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天城社区抗疫杂记

张邦宁

<p class="ql-block"> 自从北京开展这一波新冠疫情防控以来,我已经按照相关要求作了9次核酸检测,其中头3次是隔一天一检,中间4次是连续检测,隔了一天,又连续测了2次。根据社区居委会的通告,我们航天城社区平均每次要检测10000多人次,那么总共就是9万多人次,无1例阳性。很令人宽慰,看来上天是很眷顾中国航天的。否则那就麻烦大了。因为这一段时间航天发射任务极为繁重,发射试验队、测控试验队接二连三,往往都重叠了。如若出现阳性确诊,那么密接、次密接,工作区、餐饮区、测控区……管控非常复杂。而防疫已上升到政治层面,头等重要,发射任务必会受到严重影响。刚刚又接到通知,核酸检测要继续作。看来北京的疫情防控仍是很严重很复杂的,发现“有症状的核酸检测却是阴性的病例",还有“无症状感染者",门外汉是搞不懂了,只能是准备持久战了。</p><p class="ql-block"> 日前,女儿回家来吃晚饭,刚进门没几分钟,就接到电话。是型号老总来和她协调具体问题,经女儿从容、坚定的解释,问题搞定。光阴荏苒,一晃,女儿从事航天工作已有二十多年,已能妥善处理岗位上的各种问题,成长为本专业的行家里手,很是让人欣慰。记得有一年,去太原卫星发射基地执行发射任务,我去了,女儿也去了。父女在同一试验队一同执行型号发射任务,一时传为佳话。联想到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执行发射任务,很巧姐姐也随航天上海八院来执行另一项任务,但我们住的招待所离得很近,常见面,也在两个试验队传为美谈。说起来,姐姐、姐夫是第一代航天人。是1960年加入航天工作的。其时,他们正读大三,航天需要,到大学去将他们选拔来,业内叫"选青苗“。直接跟随钱学森开拓了中国航天事业。我是第二代航天人。1978年考入哈尔滨工大一系光学专业,1982年分配到航天五院从事空间遥感器研制,参加了第一代、第二代遥感卫星的研制工作。我女儿和她堂哥是第三代航天人,他们在2000年前后,大学毕业后,投身到航天事业中来。中国航天的飞速发展,辉煌成就,也凝聚着我们三代航天人的心血与智慧。</p><p class="ql-block"> 前些天,我和老伴正在小区中心花园健身步道行走,迎面走过来一位端庄的女士跟我打招呼,并作了自我介绍,我一下子对上号来,是我原单位遥感技术专业后辈,有共同话题,马上热聊起来。谈到技术继承与创新,我的多年感悟是: 型号研制任务,必须以继承为主,要确保成功。预先研究课题,应以创新为主,跟踪世界先进技术。但是,无论是型号还是预研任务,都必须要基础理论、工程原理、作用机理吃透,包括光学、机械、电学、热学、通讯信息、软件图像处理等诸专业学科,其功能、性能、指标、参数、内部外部接口、试验矩阵,都要清楚、正确,并且要分清层次,系统级、分系统级、单机级、元器件零部件级。同时还需要有严格的技术标准和工程管理规程予以切实保证。来不得半点漠糊,含混,虚假,浮夸。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决策必须要有严格论证,专家集体把关。中国航天几十年的历程,充分证明了这些。不尊重科学,不尊重、不探索客观规律,长官意志,行政命令,造成恶果的例子,太多了。当下,新冠疫情防控也应该遵循同样的原理。</p><p class="ql-block"> 沿着健身步道我继续前行,望着花园里小广场上众多的孩子在训练篮球基本功运球; 老头老太们围坐在几张石桌旁打着朴克,下着相棋; 几队老大妈们在起劲地跳着广场舞; 在娱乐、锻炼器械旁一些小孩子在开心地玩耍着; 还有一些大孩子在步道外侧的道路上练习着自行车、滑板和轮滑……好一派其乐融融的景像。衷心祈愿平安欢乐的生活能够长久持续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