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学习,从“坐中学”到“做中学”的实践探索

王建红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齐鲁名校长汤文江工作室研讨学习活动纪实</h3> 为了进一步加深教师对跨学科学习的理解,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近日,齐鲁名校长汤文江工作室在蜊江中学组织开展了跨学科学习校本培训暨联盟校跨学科项目化案例推广活动。蜊江中学联盟校全体教师相聚云端,共计3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同时,本次活动特邀教研中心培训处领导进行指导。<div><br></div> <b>理论探究,于磨砺中出真知</b> 新教育改革形势下,蜊江中学以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校本实践回应以素养为导向的学习变革路径探寻,研发了基于学科整合、实践探索、情境体验三大原则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案例。李爱燕副校长从跨学科学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内涵、方式等方面,深度介绍了跨学科学习的“前世今生”,并结合具体的实践案例介绍了我校跨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模式。跨学科学习是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力点,也是学科核心素养时代学校变革的重要落地方式。依托项目化学习的实施方式,蜊江中学的跨学科学习正经历从初步探索到重点推进的实践与研究阶段,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案例,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b>成果展示,于切磋中启思考</b> 英语组张香香老师分享了英语学科整本书阅读教学项目化活动案例《阿拉丁与神灯》。早在2019年,蜊江中学就开始了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探索。基于项目化学习的“一书三课”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为我校的英语课外阅读教学找到了最好的抓手。读前引导课、读中推进课、读后提升课分别对应项目启动、项目实施、项目展示与评价的三个环节,充分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深化故事改编为英语舞台剧,让学生不仅精彩绽放,更重要的是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div> <br></div> 法国思想家罗曼罗兰说过:“孩子们的心里总是演着很多小小的戏剧。”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演员,对于演戏有着天生的喜好。为了给疫情居家的孩子们一次走进戏剧的机会,给他们一场深度阅读的体验,初二语文组开展了“我们的第一部戏剧”语文阅读项目化活动。在语文组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读名著、写剧本、建剧组、云排演、云演出,忙得不亦乐乎;他们在剧作者、导演、演员、旁白、剪辑者等多种角色穿梭,体验着新鲜而真实的戏剧生活。他们学习,他们体验,蜊中小小少年在四月里与春风相遇,与成长相遇。 初一数学组许崇琦老师分享了制作自家户型图的项目化活动案例。该项目基于学生学习几何入门难的问题,以六年级上册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的知识为载体,让学生们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经历了自立、自学、动手等过程,发展了学生发现问题、深度学习、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成果共享等能力,扩充了学生的学习内核,让他们能够在学习中真正地有所收获。并且每一位同学都加入到项目活动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潜力,借助对空间的陈列、装饰设计,打造出一方自己心目中的家,从中体会到由“模仿创造”所带来的自信与成就感;同时也为全校教师打造了“项目为主线、学科知识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 物理组李禹颖老师介绍了物理学科的项目化学习案例——针管挖掘机。该项目融合物理、数学、美术等学科,让学生利用针管、纸板、橡胶管、牙签、透明胶带等制作一个可以通过针管操作挖掘机的小制作。李老师详细地介绍了该项目案例的具体内容,包括项目概述、项目启动、项目实施、项目展示与评估、学生扩展资源,并简单介绍了初三项目化开展的成果,让老师们具体了解了项目的开展流程,具体操作步骤,对项目化活动有了清晰的认识。 <b>高位引领,于评析中促发展</b> 教体局领导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跨学科学习的关键问题与老师们共同探讨,分享了自己的思考。首先,跨学科学习要坚持学科立场,只要立足于学科核心知识,才能够跨学科地解决问题,达到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其次,跨学科学习要将抽象的概念变成具体的任务,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深入挖掘真实情境中的学科元素,让学生动起来,让兴趣提起来,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创造力。最后,跨学科教学的常态化落实任重道远,老师们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不仅让学生习得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能力、培养素养,为未来生活作准备。 最后,汤文江校长肯定了老师们项目化探索的成果,也指出了跨学科教学下一步的努力方向,要将学习、实践和创造三体合一,充分挖掘学科与生活链接的元素,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带着满满的收获,本次培训活动圆满落下了帷幕。 带着目标和方向,老师们也将更积极且有目的地探索以项目为载体,融合学科知识,注重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学科教学实践。

跨学科

学习

项目

学生

学科

案例

素养

老师

英语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