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一恸国殇,先驱抗战第一枪。白山黑水狼烟滚,忠烈雄风万古扬。………缅怀打响抗战第一枪的抗日民族英雄

齐会林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武装侵略的开始,中国人民的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br>  日寇铁蹄践踏之处,辽吉蒙黑大地中国军队出于民族大义、爱国情怀和军人血性,打响抗日“第一枪”,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它向世界昭示:中国人民不甘受侮!中华民族不可欺凌!在这场全民族抗战中,中华儿女前仆后继,浴血奋战十四载,终于取得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国人民不畏强敌,为生存而战、为正义而战,民族觉醒之深刻,战斗意志之顽强,必胜信念之坚定,为世界所瞩目。 一、沈阳北大营:东北军将领王铁汉违抗不抵抗军令 打响抗战第一枪<br>  王铁汉,又名王朝治,辽宁盘山人,国民党将领,他是史学界大多数人公认的打响抗日第一枪的人。无愧于‘铁汉’这个名字,一个真正的铁血男儿。他在‘九·一八’之夜国难当头的时刻,以民族大义为重,毅然违抗上级‘不抵抗’的军令,下令打响了抗日的第一枪。这也是全国抗战的第一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王铁汉能够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打响反侵略第一枪,充分体现了伟大的爱国精神,显示了他的高尚情操。 1931年9月18日22时20分,突然一声巨响,南满铁路柳条湖段附近一股浓烟腾空而起,铁路被炸毁,“九一八”事变爆发。当时任东北军独立第7旅620团团长王铁汉所在团和另外两个团驻守在北大营,巨大的爆炸声从北大营柳条湖方向传来,他急忙直奔军营,立即电话呼叫旅部,直到23时也没有收到上级回复。凌晨时分,王铁汉才接到旅长的电话,告知他“不抵抗,等候交涉!”王铁汉巡视620团防区。凌晨1时40分,早已埋伏在北大营围墙外的关东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的步兵在炮兵掩护下,以坦克开路,突然向北大营620团营地发起攻击。这时东北军司令长官公署军事厅长荣臻打来电话询问情况,并要求620团“不能抵抗”。王铁汉怒斥荣臻:“敌人侵吾国土,攻吾兵营,斯可忍,则国格、人格,全无法维持。而且现在官兵愤慨,都愿与北大营共存亡。敌人正在炮击本团营房,本团官兵不能持枪待毙。”荣臻很生气:“将弹药缴库!”王铁汉更生气了:“在敌人炮攻之下,实在无法遵命。”说完这句话,王铁汉直接挂断电话。此时关东军炮火更加猛烈,眼看越来越多战士倒下,王铁汉怒气冲天,直接拔出手枪高声下令:“给我使劲打!”随着王铁汉一声令下,各部集中火力向日军发起反击,压住敌人的进攻,迫击炮、平射炮、机关枪同时开火,将日军的火力压了下去,打死日本关东军40余人,其余的暂时龟缩回去。然而,上峰不停地打电话让王铁汉撤退,无奈之下,王铁汉只得忍痛组织部队仓促撤离了北大营。 “九·一八”事变之后,王铁汉又亲历了长城抗战、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上高会战、浙赣战役、第二次衢州战役等大型战役,与日军作战百余次。 抗战胜利后,王铁汉出任国民党沈阳防守区司令官、国民政府辽宁省主席等职。1947年11月上旬,王铁汉陪同东北军老将军阚朝玺到北大营参观,他边走边讲述“九·一八”之夜的惨状,越说越激动,最后竟哭了起来。1948年4月,王铁汉又陪同抗日名将马占山等参观北大营,说着说着又哭了,连说“惨不惨?惨不惨?”马占山等人也跟着流了泪。<br> 1948年10月30日中午,王铁汉在东塔机场乘飞机离开沈阳去了台湾。<br>  王铁汉生平喜欢研究军事,还编写过《战争论》,《东北军史略》等书并出版发行,有儒将之称。1995年12月15日,王铁汉病故,享年89岁。<div><br></div><div> 沈阳市现存王铁汉旧居,大约建于20世纪初,为两层砖混结构,水泥罩面,楼内铺有木制地板。楼内南侧有四间大房间,北侧为几个小房间。2012年6月11日沈阳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公布时,被列为保护建筑。<br></div> 参考资料:《九一八事变》、《王铁汉:打响抗战第一枪》;《人民网》(来源:2014年09月18日《沈阳日报》。)<br><br><br><div>二、沈阳市区 黄显声:率领中国警察打响了抗日第一枪。<br>  黄显声,满族,辽宁省岫岩人。“九 一八”时任辽宁省警务处长兼沈阳市公安局长。是东北义勇军的缔造者之一。黄显声是东北军高级将领中最先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爱国者,并于1936年8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div> “九一八”事变前,黄显声眼见沈阳局势危急,事先得到情报,就多次把汇集的情报发送给北京的张学良,并提出了应变的建议。张学良给他的答复是:“你们地方武装,可以加紧训练,严加戒备。”他于是下令将下属58个县的警察队公安队扩充成12个总队,并发放枪支弹药。“九一八”事变发生后,黄显声是以政府要员的身份下令武装抗击日军的第一人。当上峰下达了不抵抗命令之后,当时正在辽宁省警务处值班的黄显声下令:“各警察分局和公安队全力抵抗,非到不能支撑时,决不放弃阵地。”在他的指挥下,沈阳三经街警察分局、商埠三分局、二经街警察分局、北市场分局和西塔分局的警察等,都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黄显声还冒着枪林弹雨,到已被敌人占领的地段去寻找被打散了的人员,让他们到东关的公安总队集中。他率领警察总队投入抗击。可惜,黄显声组织的人马只有区区几百人,而且装备不精良。在日军坦克的攻击面前,只有轻武器的警察伤亡惨重,最终弹尽粮绝,不得不撤出沈阳,退到锦州。黄显声立即着手组建辽宁公安总队和辽宁公安骑兵总队,对外号称辽西抗日义勇军,给予了日军以沉重打击。一年后这支部队失败。<br>  有学者考证认为:黄显声将军九一八率警察抗击日寇的时间比东北军王铁汉团长早一个小时。 黄显声率中国警察在沈阳打出了抗战第一枪,在东北军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将士们热情高涨,纷纷要求抗日。此举招来了日本人和蒋介石对黄显声的记恨,日军点名要把黄显声的房子给烧了。而蒋介石对黄显声公然违抗“不抵抗”命令非常气愤,耿耿于怀。当蒋介石邀请黄显声加入国军队伍时,黄显声公开拒绝,这更引起了蒋介石的不满,处处为难他。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将杨虎城、黄显声列入了“黑名单”。这时黄显声正准备去延安,联合共产党抗日,没想到国民党的特务早就盯上了他。黄显声被逮捕后,度过了长达11年的监狱生活。<br>  1949年11月27日,新中国已成立,国民党的势力土崩瓦解。蒋介石败退台湾前,安排国民党军统特务将重庆白公馆监狱里的黄显声杀害。黄显声牺牲后,重庆各界人士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他的遗体被移葬在八宝山公墓。 注:以上综合网络图文资料。<br><br><div><br></div><div>三、内蒙古兴安盟 :关玉衡下令处死四名日本间谍,打响了抗日战争的第一枪。<br> 关玉衡:(1898—1965),原名瑞玑,字以行,满洲镶黄旗人,瓜尔佳氏。东北讲武堂第二期炮兵科毕业。1931年6月26日,时任兴安屯垦公署军务处长兼兴安屯垦军第三团团长的关玉衡,下令处死中村震太郎等四名日本间谍。被称为国军军官中维护国家主权,打响抗日战争的第一枪、对日本侵略者亮剑的第一人。</div> 早在1928年6月,张作霖同北伐军作战失败,撤兵山海关外。张作霖乘专车途经沈阳皇姑屯车站时,被日本关东军炸死。7月,张学良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不久,张学良批准关玉衡等人将编余的炮兵屯垦殖边的建议,于10月成立内蒙古兴安区屯垦公署。屯垦军下设三个团,全副武装,开荒种地,剿匪戍边、维护治安。1931年,关玉衡被张学良任命为兴安区屯垦公署上校军务处长兼第三团团长。<br>  1931年6月,时任日本关东军情报部参谋的中村震太郎大尉和他的间谍小组,包括一名退役曹长、一名白俄翻译和一名向导共四人,到中国东北从事间谍活动,此行任务是刺探该地区的军事政治情报,为日本进军东北做最后的准备。中村震太郎一行人出发后,一路上都非常的顺利,直到他们来到东北屯垦军驻地的时候,遇到了难题。那时候的索伦、葛根庙、察尔森这三个地方被划为军事禁区,不对外国人开放。中村震太郎的任务就是刺探军情,为了进入这个军事禁区,中村等人将自己打扮成了东京农业协会的土壤调查专家,前来东北做农业考察。携带了齐全的设备,望远镜、测绘杆、图板、枪支……一应俱全。 6月26日被当地驻防的中国屯垦军第三团捕获。中村闯入军事禁区收集情报且态度嚣张、蛮不讲理,在间谍罪证据确凿无疑的情况下,关玉衡上校下令将四人秘密枪决,史称“中村事件”。发生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察尔森。 中村震太郎的行径路线 九·一八事变后,关玉衡逃到了关内,1932年春返回东北,此时,关玉衡在黑龙江安宁的家已是家破人亡,父亲、妻子和大女儿相继去世,弟弟关瑞孚也被日本人打死。关玉衡化名国尔佳,在吉西开鲁地区组织了东北辽西抗日义勇军。后又去上海组建抗日后援会,在李杜将军那里住了8个月。之后追随张学良辗转北平、西安等地参加抗日活动。1943年冬,关玉衡携全家跟随东北军人去重庆请愿,结果被蒋介石监禁。1945年抗战胜利后关玉衡才出狱。<div>  1949年4月,南京解放。1950年春天,在南京军管会的安排下,关玉衡与在哈尔滨工作的大儿子取得联系,回到了阔别17年的哈尔滨与家人团聚了。关玉衡写了《中村事件始末》回忆文章。1953年,55岁的关玉衡回到老家宁安,相继做了小学教师、宁安县电影院副经理。</div><div> 1954年夏,在党的关怀下,他被选为黑龙江省人大代表、黑龙江省政协委员,参加了东北少数民族观光团,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受到了毛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周恩来总理称他为“爱国军官”、“爱国民主人士”。</div> 1965年11月,关玉衡病逝。我国少数民族作家乌·白辛题挽词一副,寄托哀思:<br> “生何欢,生逢乱世,血雨腥风,生灵涂炭,恨青山失色。塞北男儿,壮怀激烈,誓马革裹尸,冰霜铁甲,拔剑斩敌酋,白山峰火始于足下。纠纠武夫,肝胆照人。回首当年,驰骋洮儿河畔,看白浪滔天,应千年无愧。<br>  死何畏,恰得其时,环宇澄清,人间改色,喜碧海讴歌。江南归叟,勤修史册,效龙飞凤舞,历数晨星,挥毫论功过,黑水尘烟跃然纸上,彬彬文士,鞠躬尽瘁。放眼来日,安仰牡丹江畔。听松涛韵语,亦万古安然。” 注:以上综合汇集网络图文资料。<br><br><div><br></div><div>四、长春 南岭炮兵营:打响抗战吉林省第一枪</div> 据《长春市志·军事志》记载,1931年9月19日5时,日本关东军第三旅团第四联队第二大队长黑石少佐率领第五中队、第七中队和一个重机枪小队,首先向南岭兵营西北角的炮兵第一营营房发起突然袭击。南岭兵营的广大官兵群情激愤,自发奋起抵抗,集中火炮以零距离榴霰弹向日军开火,步兵依托围墙及营房门窗奋勇还击。先是炮战、枪战,继而互投手榴弹,双方互有伤亡。上午9时,日军纠集多股部队再度攻打南岭大营。中国守军顽强抵抗,步枪、轻重机枪以及迫击炮一齐开火,向日军猛烈射击。双方经过5个小时激烈的近战、肉搏战,于当日下午3时左右,迫于国民政府和吉林副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熙洽的“不准抵抗”严令,中国军队且战且退,从兵营东北、东侧两个方向分三股冲出,共约1400人。虽然这次战斗失败了,但是长春守军却对日本关东军予以了非常有力的打击,打响了长春抗战第一枪。据统计,此战日军伤55人,亡43人;东北军阵亡200人,包括炮兵连副连长一名,损失军马230匹。 日本关东军在突袭南岭兵营的同时,还对驻守在长春站附近的宽城子兵营进行袭击。宽城子兵营守军也对日军予以了坚决的反击。此战,日军亡24人,伤33人;东北军包括某营营长傅冠军在内70余名官兵为国捐躯,被俘386人。<br> 1931年的9月25日、29日《盛京时报》上,记录了1931年9月19日,“九一八”事变中,日本关东军从沈阳北上侵占长春,受到长春宽城子和南岭驻军的强烈抵抗。<br>  中华儿女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谱写了又一曲爱国主义的正气之歌。 这是一张刊登在1931年《世界画报》上的被日军炮火损毁的长春南大营士兵营房的照片。 长春南岭兵营旧址俗称南大营,位于长春市磐石路以南、亚泰大街以西、人民大街以东区域内。2011年建陈列馆免费对社会开放。2020年被命名为“吉林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图文来源:《新文化报-记者金凯》、《伪满洲国旧影》、《最漫长的抵抗》、《以史为鉴——日本制造伪满洲国图证》、《抗日战争纪念网2018-08-05》。<br><br><br><div>五、齐齐哈尔嫩江桥:马占山将军打响黑龙江抗日战争第一枪。<br>  马占山:字秀芳,满族,著名抗日爱国将领。马占山出身于绿林,发迹于奉系,九一八事变后,马占山在齐齐哈尔就任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军事总指挥,率领爱国官兵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江桥抗战打响了抗日第一枪。</div> 1931年11月4日凌晨,日军嫩江支队的三个大队和南满铁道守备队一部,向江桥发起进攻,马占山不顾当时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当即下令抵抗,与日军血战,击退了日军多次的进攻。最为艰苦的战斗在11月6日,日军反复进攻,双方死伤较重。4日至7日,日军死亡167人,伤600余人,伪军死伤700余人,这是日军在占领东北过程中遭遇的最大损失。此后,日军随即调集13000名重兵,由日军第二师团长多门亲自指挥,在三间房等地与马占山部展开激战。直到18日,马占山和他的部下寡不敌众,被迫撤离战场,退向齐齐哈尔;随着日军的追击,19日马占山又向偏僻的海伦、克山转移,黑龙江沦陷。因为这一战,马占山奋起抗战深受全国人民称赞,马占山被誉为“打响抗日第一枪”的民族英雄。国内各地报纸都以大字标题报导江桥抗战。持“不抵抗”态度的南京国民政府,也不得不电令给予嘉奖,承认了黑龙江省的抗战,还晋升了马占山上将军衔。<br>  江桥抗战被史学界评为中国东北爱国军队第一次大规模的有组织、有领导武装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第一枪,也被公认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 1938年8月下旬,马占山来到延安访问。在盛大欢迎晚会上,毛主席高度称赞马占山,他说:“八年之前红军已与马将军成为抗日同志”、“马将军年逾半百,仍在抗战前线与敌周旋,这种精神值得全国钦佩。”<br> 解放战争期间,马占山又为和平而奔走,对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立下了功劳。<div>  1950年11月29日,马占山病逝于北京寓所,终年65岁。他逝世时,周恩来总理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的名义送来花圈进行吊唁,国家副主席李济深主持了他的葬礼。</div> 六、沈阳 北市场福安巷:“9·19宣言”即《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在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所在地发表。 时间拨回到1931年9月19日清晨。九一八事变第二天。沈阳小西门附近中共满洲省委秘书长詹大权的家里,正在召开紧急会议,随后《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发表,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日军侵略的第一时间就果断站在了抗战起点上。中国共产党最早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在《宣言》中明确指出:组织自己的军队,坚持武装斗争——民族抗战的号角由此吹响,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作用由此发端。 这篇《宣言》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号召中国人民奋起进行民族救亡的第一声呐喊,更是党发出的第一篇抗日檄文。中国人民听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声音并意识到:在对敌战争中,是中国共产党冲在了最前线,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将帝国主义逐出中国!<br> “9·19宣言”率先吹响了全民族抗战的号角。“9·19宣言”是中国共产党在十四年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最早体现。<br>  “9·19宣言”发表后,中共满洲省委还结合形势变化,连续作出许多重要决议,如《中共满洲省委、团满洲省委告群众书》(9月20日)、《关于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据满洲与目前党的紧急任务》(9月21日)、《中共满洲省委对士兵工作的紧急决议》(9月23日)等。 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十四年抗战的首倡者,也是抗战的最早实践者,从1931年10月到1932年末,中共满洲省委先后向各地义勇军队伍派出100多名中共党员。著名的抗日将领、共产党员李延禄、周保中曾分别担任“国民救国军”王德林部的参谋长、总参议。1932年初,中共满洲省委陆续派省委军委书记杨林、杨靖宇到南满,中共大连市委书记童长荣到东满,省委军委书记赵尚志到巴彦、珠河,省委秘书长冯仲云到汤原,进行创建抗日武装的工作。1932年7月底,中共北平市委还派党员冯基平、进步青年李兆麟到辽西抗日救国军中开展工作。这些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以后组建东北抗日联军、长期坚持东北抗日斗争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共满洲省委领导的抗日游击武装, 从1932年初至1934年春,东满、南满、北满、吉东各地先后建立起19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指挥的抗日游击武装,包括:巴彦游击队、汤原游击队、东北抗日救国游击军、饶河游击队、珠河游击队、绥宁反日同盟军、密山游击队、宁安游击队、磐石游击队、海龙游击队和汪清、珲春、延吉、和龙、安图等县游击队。1933年初东北抗日义勇军运动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支抗日游击队成为抗日游击战争中的骨干力量。1936年后,各东北抗日游击队陆续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联军。 其中:1932年4月,中共党员、原北平清华大学学生张甲洲同于天放等人回到哈尔滨,与中共满洲省委取得联系,满洲省委派他们回到家乡巴彦县组织建立武装抗日队伍,1932年5月,“巴彦抗日游击队”成立,张甲洲任司令,中共满洲省委派省委军委书记赵尚志任政委。<div> 有抗战史研究学者确认:张甲洲为“九一八事变”后中共领导创建北满抗日武装队伍的第一人,打响了民间组织抗日的第一枪。<br>  张甲洲1907年5月21日生于黑龙江省巴彦县张家油坊屯。在三江地区的抗日斗争中,为三江和富锦人民所敬仰。1937年8月28日在黑龙江省富锦遇害,时年30岁。是国家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div> 中国军队武装抗战第一枪,时间上表达的是中国人民抗战的起点,其内涵代表着中国军队开始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空间上,依次为蒙辽吉黑日寇铁蹄践踏之处,代表着中华民族不可欺辱的尊严和英勇不屈的民族精神,是由此影响下进行了14年从未停止抵抗的开始。<br>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日本投降,由东北抗日武装开辟的抗日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最早、坚持时间最长的抗敌战场。他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挑战人类生存极限,以生命和鲜血书写了民族复兴史上的悲壮一页,打赢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最漫长一战。<br>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指出:“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br>  抗日先烈们钢铁般的意志和决心,赤子般的忠诚与热情,永远激励着中华儿女为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注:综合汇集网络图文资料,感谢原作者。<br> <div>  谢谢您的欣赏!</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