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我想你!

李贵修建设工程和PPP律师

<p class="ql-block">今天是母亲节,因为防控疫情的原因我依然宅在家里不能出去。昨天就听孩子他娘在电话里和妹妹讨论母亲节给她妈送什么礼物?今天网上铺天盖地的更是无数的关于母亲的话题,数不清的送给母亲的礼物在晒,数不清的母子(女)团聚的甜蜜镜头在闪耀。而我除了羡慕还是羡慕,甚至非常伤感,因为我已经没有办法再给母亲过“母亲节”了,也不知道买来礼物可以寄到哪里去?此时我想,母亲节是所有母亲健在的人们独有的快乐节日!是他们独有的福利!而我们只能拿出昔日的老照片一边又一遍的端详,一遍又一遍的回忆和母亲在一起的点点滴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非常残酷的结果是翻遍了所有的相册,仅仅找到两张母亲的照片,一张是我大姐小时候和我爸妈的合影,另一张也是我爸妈年轻的时候和我大姐大哥的合影。更为残酷的事实是没有找到一张我和母亲的单独合影。我和母亲在一起的甜蜜和诸多生活的艰辛,没有留下一张可以带来心灵慰藉的照片,只能靠片片回忆去搜寻和母亲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历史不可能再现,再多的悔恨都没有一点用处。由于年轻时候的匆忙和无知,居然没有留下一张单独和母亲在一起的合影!母亲艰辛但很倔强向上的形象,和母亲在一起虽然贫穷但很幸福的感觉只能靠回忆给子孙叙述了。</p> <p class="ql-block">母亲是个受过无数苦难的平凡的女人。小时候听我姥姥和母亲多次讲,我的外公年轻的时候就参加了八路军,我姥姥身体不好,我的母亲十四五岁就承担了家里种田的重任,还要照顾弟弟妹妹,没有进过一天的学堂。嫁到我家后,我父亲后来又去了鹤壁矿务局煤矿工作,母亲带我们姊妹五个在老家务农。父亲姊妹也有六个,挣点工资除了要养活我们姊妹几个外,还要兼顾他们姊妹六个的生活和结婚等费用。贫瘠的家乡土壤和低廉的收入,沉重的家庭负担必然意味着母亲的生活是艰辛、贫穷的。小时候母亲多次讲,当时困难到了极点,我母亲我和爷爷他们分开单过的时候,带走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就是一包火柴、一盏煤油灯和一灯煤油,外加一个破砂锅,两个碗及两双筷子。没有粮食,没有房屋。最开始是借别人家房子栖身,后来借款买了我村一家迁移到山西的李姓家的三家土屋。就是因为买这三家土屋,我父亲他们还了好多年的外债。特别是大跃进的时候,家里不让生火做饭,全部集中到村里食堂集体吃饭。一开始,村里集体食堂生活还说得过去,但是到后来进入三年困难时期,没有了粮食,生活更加艰难,而我的大姐需要哺乳,母亲饭都吃不上哪有什么奶水哺乳啊!为了孩子,食堂分配的饭我的母亲几乎舍不得喝全部留个自己的孩子平时充饥,自己就只能喝点刷饭罐的刷锅水(汤里添点野菜,放点米糠),还要每天到生产队干活做工。小时每每依附在母亲身边,听母亲给我们诉说这些生活的艰辛事的时候,我就落下了一滴滴的眼泪。虽然我小时候家乡依然贫穷,但是好赖能填饱肚子,与母亲吃的苦没的相比。所以,尽管现在到了大城市,生活条件也好了,物质也丰富了,但是每每看到浪费粮食现象就想起了小时候母亲给我讲述的过去的事情,感到非常生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母亲是个具有倔强性格的女人。我记得非常清楚,由于孩子们大了需要结婚,全家人再住在三间土屋已经不行了。可是在过去的农村,批一户宅基地是一件十分难办的事情。我的父亲又非常老实本分,不会去给村干部搞关系送礼。我的母亲就一遍又一遍的找村干部和驻村干部反映情况,终于等了几年我家的宅基地批下来了。为了建房,我的母亲也是省吃俭用,吃尽苦头,费尽磨难,能自己做的事情全部自己作,如挖根基,打土培(过去农村建房用土做的建材)、砸石子、绑钢筋、预制水泥梁、为石墙糊泥等等全都是母亲带着孩子们自己干,终于将五间石头、土培房子建了起来。由于建房子的过程是我小时候亲身经历的,我父亲、母亲、哥哥、姐姐们的艰辛记得很清楚。现在这五间房子母亲留给了我,虽然这五间祖屋的质量与现在的大城市高层现代化建筑没法相比,但是在我心里,这五间祖屋凝聚着母亲他们一辈子的艰苦努力和辛勤付出,是传家宝,是家族的旗帜和象征。前几年老家人反映我家祖屋上面有的地方快塌了,我赶紧安排家人在家找人投资几万块进行了维修。有些人不理解,认为修他干嘛?又住不着!但是我心里清楚,有些道理只有经历过那些艰苦岁月的人才能知道。老屋是我们的根,是飘荡在我心里的灿烂的旗帜,老屋不能倒,母亲在自己心里的位置不能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母亲是个心灵手巧的女人。在我的印象中,母亲是个心灵手巧,十分能干的女人,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缓解了父亲在外工作家里种种家务不方便干的问题。我家里的农具、生活用品很少有用钱买的,找人干的,都是母亲自己亲手摸索着,学者做出来的。像我家的灶火、土炕、存放粮食的水泥囤、扫地的笤帚、装粮食的簸箕及布袋等都是母亲亲自制作的。母亲的这一良好习惯给了我很大的影响,我多次对我的学生讲,一定要敢于实践、勇于实践,实践给我们带来的收获会很大,不敢动手,永远不会有实质性的进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母亲是个非常有爱心的女人。她十分有爱心,一身都在用自己质朴的行为深深的爱着自己的孩子!我们小时候,她和父亲都舍不得自己吃喝,用省下来的粮食养育了五个儿女。甚至在极端饥荒的时候好不犹豫的把粮食从自己嘴里省下来给自己的孩子,为的是自己的孩子能够保命和活着。记得小时候我母亲患了一场重病,在县医院主治医生都说没得治了,回去吧!就这样,母亲被家人接回家。但是回来后母亲居然奇迹般恢复过来!就在她养病期间,家里人每天要为她熬点小米粥补养身体,母亲都舍不得喝留给了幼小的我!每每我从外面玩闹回来就看见有母亲留给我的香喷喷的小米粥喝!那时候不懂事,还以为我正好撞到了,现在想起来,是母亲知道我一般啥时候玩闹回来故意在那时候做饭,故意给我留着的,我抢吃了用于庇护母亲生命的小米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母亲的一身是短暂的,由于生活的艰辛早早的击垮了她那单薄能干的身躯,在她58虚岁的时候就早早地离开了我们,那时候我才27岁。记得那年我刚通过集团的竞争演讲选拔当了林隆公司的团委书记,正在组织五一期间的团组织的各项青年活动,我的初中一个同学来找我,告诉我母亲突然去世了。我匆忙的交代了一下工作就赶回去了。由于当时我刚从县城买了宅基建了房还有许多外债,安葬母亲的钱还是我从邻居哪里借的。由于母亲走的匆忙,而我姊妹几个那时候都处于生活困难阶段,所以,母亲葬礼很简单,用于安葬的棺木也是临时从别人哪里买的,质量都不是很好。但我记得母亲临走前还在准备第二天去栽红薯和西红柿。直到生命结束,她都在辛苦劳做</p> <h3>着。她临死只看到她孩子考上了大学,当上了集团团委书记。但是,她不知道,她辛勤培育的孩子,由于受她的坚韧品格等各方面深深影响在不断的进步,她去世后当月就被组织提拨为一名当时最年轻的国有企业厂长,后来又不断学习,努力进取逐步成为一名成功的律师和财政部的PPP专家,出版了自己的专著《金融法律风险防范PPP疑难问题解读》,其理论文章连续五年被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主编的《中国PPP蓝皮书》收录,参与编著了《中国PPP术语手册》,而且马上又有新的专著即将出版,就在昨天还参与了财政部PPP专家讨论,撰写了《以习总书记指示和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精神为指导做好PPP工作的建议》,母亲你的心血没有白费。我想告诉母亲,你多次讲的做人要有志气的话我不会忘记,我会一遍又一遍的告诫子孙和我的弟子们!<br></br></h3></br><h3>母亲安息!</h3></br><h3>我的母亲,想你!(2022.5.8郑州)</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Jg9_8iB2yhP8LiaukI18Aw"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