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天安门广场,那一座矗立了六十余年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每天迎接着来来往往的人群,人们在它的面前缅怀先烈,缅怀为了新中国的建设付出生命与鲜血的人民英雄。</p><p class="ql-block">这座石碑重达60.23吨,高度达到了37.94米,宽度2.9米,厚1米。这一座巨大伟岸的丰碑,其实它最初的重量有300多吨,采于青岛浮山的一座巨大山体。光是采石计划就花费了将近半年的时间,那么这块巨大的石头,到底是如何抵达天安门的呢?</p> <p class="ql-block">在天安门广场中心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决定,是在开国大典前一天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的。经过两年的精挑细选和精心修改,1952年8月,人民英雄纪念碑确定了建造方案,正式开始修建。</p><p class="ql-block">这座后来赢得“中国第一碑”雅号的建筑,为建筑学家梁思成设计。整座纪念碑分碑身、须弥座和台座三部分, 由17000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砌成。根据设计,其中最核心的镌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大字的碑心石,是一块长约15米、宽约3米、厚约0.6米的整块花岗石。为了保证石材不折断,开采石料的毛坯厚度必须达到3米,这就意味着这块巨大的毛坯石料将重达300吨以上。</p> <p class="ql-block">青岛崂山有“海上第一名山”之称,位于崂山最西端的九座山峰称为浮山。浮山,原名浮峰山,大约形成于白垩纪,距今至少1万3千亿年以上,主峰海拔368米,是青岛市内的最高峰。浮山历来以“出好石”著称,浮山岩石以肉红、灰白两色为主,地质学家称其为青岛岩。</p> <p class="ql-block">专家们经过反复比较、分析,认为青岛浮山的紫百合色花岗岩最合适,它具备硬、韧、纯、细等特点,不易风化,能够长久屹立。而且,它的底色也很漂亮,有黑色斑点和白色斑点,将来在上面刻上字衬出来就会更美。</p><p class="ql-block">因为,碑心石的毛坯石材,在运输和雕刻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风险。要想保证碑心石不折断,那这块石料在开采时的厚度就必须达到2到3米。这就意味着,毛坯的重量将达到300吨以上。</p><p class="ql-block">但是,当年场内的采石工艺十分落后,没有现代化设备,整个石料厂甚至连电都没有。但是,如果用传统的方法凿石,这300多吨的巨石,何年何月才能从山上开采下来呢?</p> <p class="ql-block">王文健在采石</p><p class="ql-block">材料大体位置确定了,具体选择哪一块开采,如何开采,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2009年,为制作《情系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录片,笔者和同事几经周折,先后找到时任兴建委员会施工组副组长的刘士元,和青岛料石厂原厂长王文健,对这段历史进行了寻访。</p><p class="ql-block">据他们介绍,碑心石首先绝对不能有裂纹,哪怕是细小的也不行。可是,如何验证有没有裂纹呢?王文健告诉我们:用水浇,有裂纹的地方,就会留下水渍。</p><p class="ql-block">据当事人回忆,在确定巨石开采大体位置后,30多名经验丰富的石匠历时3個多月,围着它凿了一条“护城河”,并将里面灌满了水,巨石上面也浇了好几遍水,以此来检查石头有无裂纹。当时观察了六天六夜,既没发现裂缝导致的水泡,“护城河”里的水位也没有降低,大家悬着的心才放下。</p><p class="ql-block">地点选好了,可开采是个难题。特别是这么大一块石头,要完整开采出来,连经验丰富的老石匠都非常打怵。</p><p class="ql-block">刘士元说,当时想了不少办法,最初方案是用小炮炸开,但经过尝试,发现无法使石坯与岩壁分离。经大家反复讨论,确定沿着石料周围开一个两米多的槽。再沿着石料底部,横向开很多大楔子,周围的人随着号子一起捶,慢慢就敲开了。</p><p class="ql-block">直到现在,王文健都感叹:“没有钻机,也没电,所以很不容易!”</p><p class="ql-block">就这样,从1953年4月1日开始,工人们同时采用打槽的办法,从四边往下挖,到7月下旬,一块长15.3米、宽3.55米、厚2.1米,重达300多吨的碑心石料终于成功地从岩体上剥离下来。</p><p class="ql-block">此后,料石厂警卫班班长陈玉清带人守护,防止有人破坏。据王文健介绍:“当时浮山驻扎着海军和陆军部队。警卫班和部队有个约定,只要听到枪声,就会赶来支援。”</p> <p class="ql-block">如何把这庞然大物运下山,且保证其完好无损,又是一个难题。</p><p class="ql-block">青岛市政府成立了由山东省联运公司青岛分公司及其下属的山东省青岛市搬运公司,还有浮山料石总厂、台东区公安分局、铁道部四方机车车辆厂等单位组成的大料搬运委员会。经研究讨论,最终确定由青岛市搬运公司起重运输队来完成搬运工作。</p><p class="ql-block">据刘士元介绍,当时是在山坡上铺上路基,上面铺上枕木、钢轨,再垫上木板,托着石料慢慢滑动,总算安然下山。</p><p class="ql-block">从浮山料石厂到青岛铁路专用线装车点,是整个运输过程最为艰难的一段。这段路程约15公里,崎岖不平,最初想铺一条临时铁路,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人力、物力、财力都不具备。</p><p class="ql-block">最后,鞍山钢铁厂老起重工张合符建议采取“滚杠”的方法。即先铺一段移动铁轨,上面铺上一层钢管。钢管上面垫上方木,再铺上钢板和木板,相当于给巨石安上了“轮子”。在滚动过程中,钢轨和钢管交替前移,巨石就可以缓缓前进了。</p><p class="ql-block">直到9月27日,巨石才安然抵达青岛空军油库铁路专用线。屈指算来,15公里的路程,运了1个月的时间。</p><p class="ql-block">到达青岛空军油库铁路专用线后,下一步的重点,就是通过铁路转运北京。</p> <p class="ql-block">在采原石的时候,所投入的人力就达到了7000多人,在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根本没有现在那么多机械工具来辅助工人减轻他们的工作量。所以要运输巨石,最好的办法只有铁路运输。</p><p class="ql-block">可是当时的济南铁路局用来拉货的铁路平板车,最高的载重量都没有超过60吨。即便就在当时的全中国,根本没有一辆载重能过超过100吨的火车。面对如此窘境,人们没有放弃,反而是依靠智慧想出了解决办法。</p> <p class="ql-block">从苏联调拨大型平板车入境承运</p><p class="ql-block">1953年8月的一天,济南铁路管理局(1958年更名“济南铁路局”)调度室突然响起一串清脆的铃声。调度长袁遐庐顺手抓起电话。电话来自青岛调度所夜班“特调”:现需装运北京的一块罕见的花岗岩巨石,无法用现有车辆装运,请求调配一辆120吨的长大平板车并游车(起转向缓冲作用)一辆。</p><p class="ql-block">袁遐庐后来才知道:这块巨石,正是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心石。</p><p class="ql-block">此前,在开采和运送过程中,工作人员已对石料进行了两次“瘦身”,将重量减为130多吨,但济南局只有载重40吨、60吨的车,无法承运超过百吨的巨石。怎么办?</p><p class="ql-block">济南局调度成立了由客运、货运、工务、机务、特调、军调各调度工种组成的小组,经集思广益、反复论证、民主决策,拟定了一个运输方案,报路局批准后,开始运作。据袁遐庐回忆:</p> <p class="ql-block">首先向铁道部请求调入大型(120吨以上)平板车和特殊加固器材。铁道部调度回应说,这项车辆尚未生产,从国民党和日本人遗留下的车辆中只有东北小丰满水电站有几辆,但是否符合要求,尚待测试。头一炮就出现卡口,只好建议请中长路局(当时东北哈尔滨至大连的哈大线为中苏共管)向苏联老大哥提出支援。中长路局总工程师苏联专家巴拉诺夫来济南青岛实地查看后,决定向苏联分管铁路的政治局委员(求助,请他们)从二战中待存的军用物资中查找是否有这种大型车辆。</p><p class="ql-block">幸运的是经查找发现确有这种车辆,经批准,该车空车经国境口岸进入我国,随后入关送济南铁路管理局。</p><p class="ql-block">但调来的平板车,最多也只能运90吨。为了安全起见,铁道部最终采取最简单也最稳妥的办法,按超载10%预算,对大石料进行第3次加工,将石料减为94吨,连同束车设备与垫木共重100吨。</p> <p class="ql-block">可是即便是94吨的重量,要将这块巨石运到铁路平板车上,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对于当时这块巨石的运输工人来说,在没有现代化搬运工具的情况下,是一次非常巨大又艰难的挑战。</p><p class="ql-block">虽然工厂距离当时的青岛火车站15公里,唯一能够拖动巨石的工具只有拖拉车,根据当时的工人回忆,就是前面前有一辆拖拉机在前面拽着,工人们利用“滚杠”的办法,一步一步的将它推到火车站。他们的每一步都走得极为艰难,整整花费了34天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终于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这块巨石到达了火车站,当时青岛开往北京的蒸汽火车在胶济线上行驶,为了保证安全,蒸汽火车只能减速缓慢前行。工人们回忆,当时火车前行的速度平时慢了一倍,晚上的时候也不会运行。</p><p class="ql-block">可是当列车从青岛开往济南的时候,到达济南站时,有一条狭窄的咽喉天桥,拉着巨石的火车没有办法在这里转弯。为了解决拐弯问题,铁路员工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又重新抢修了一条铁路。这条铁路不需要经过济南,直接开往北京。</p> <p class="ql-block">最终花费了17天的时间,这块巨石在1953年的10月13日,正式抵达北京。前来迎接这块巨石的是朱德总司令。此后,经过梁思成夫妇的设计,经过新中国巧手匠人们的雕刻,1958年劳动节,它终于矗立于天安门广场上,并永远刻在了中国人民的心中。回首昔日的艰难岁月,也许以现在的中国速度,仅用一天的时间,都可以完成这块巨石的运输。</p> <p class="ql-block">资料采集网络</p><p class="ql-block">编辑:犇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