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幼儿园的健康教育活动,是指以保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为主要目标,以身体锻炼和身体保健的有关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而实施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它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我园以培养幼儿活泼、健康为主要目标,使幼儿能够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中学会必要的卫生、健康知识,逐渐学会保护自己。</p> <p class="ql-block">一、个人卫生教育。</p><p class="ql-block"> 1.生活自理能力。要让幼儿自己洗手、吃饭、收拾桌椅、玩具、及各种生活自理的能力和习惯。</p><p class="ql-block"> 2.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幼儿园培养幼儿定时饮食、规律大小便,培养规律性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3.清洁卫生习惯.让幼儿养成勤洗手、勤洗头、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勤理发等习惯。与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时候,打喷嚏要用手帕或纸巾捂住鼻口。幼儿园老师要教育幼儿不要用手挖耳、抠鼻、揉眼,也不要将手指、蜡、笔铅笔等放入口中。</p> <p class="ql-block">二、心理健康教育。</p><p class="ql-block"> 1.让幼儿学习适应表达情绪情感和思想技能的方法。</p><p class="ql-block"> 2.培养幼儿对自己和他人的积极情感。</p><p class="ql-block"> 3.帮助幼儿改善与人交往的技能。</p><p class="ql-block"> 4.培养幼儿形成与人合作分享的品质。</p><p class="ql-block"> 5.增强幼儿自知和自我接受的意识。</p> <p class="ql-block">三、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1.促进幼儿身体健康 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之间是密切关联,相互影响的。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又是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p><p class="ql-block"> 2.促进幼儿智育发展及未来的潜力。当孩子感到心理压力时,表现情绪紧张,烦燥不安,心情抑郁,感受力降低,思维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从而影响未来能力。</p><p class="ql-block"> 3.促进幼儿性格的形成,斯强调自我概念及其与现实的协调。</p> <p class="ql-block">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中,对不同年龄的孩子提出不同要求,把“学会认知、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作为对孩子的终身教育目标,点点滴滴、持之以恒,让孩子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均能健康快乐地成长。</p> <p class="ql-block">编辑:李萍萍</p><p class="ql-block">审核:白雯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