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的相伴

<p class="ql-block">记得结婚那年,莱芜一中分给了一间宿舍,平房,三间共用一个小院,院子有一间储藏间,夏天可以在那间房子做饭。后来又养了几只鸡,其中有一只漂亮高大的大公鸡,还养过鹌鹑。院子种了一棵丝瓜,</p><p class="ql-block"> 一张铁床,一个衣柜,一张写字台,一个小储物柜。烧炭用的铁炉子,锅碗瓢盆,几个碗,几双筷子,记得后来又添了八个盘,其中几个现在还用着。妈妈给棉了几床被子,在亲戚朋友的关照下,结婚的头天买了枕头枕巾,肥皂盒香皂等用品。婚礼买的糖果,还有花生,至今也没想起有瓜子否,就想起炒花生,因为花生是亲爱的小脚奶奶在家炒的;在我结婚的前几天除了父母,感觉奶奶是最忙碌的人,因为我亲眼看到她在那一锅一锅的炒,我知道奶奶心疼从小带大的孙女要出嫁了,她心里可能有万般滋味与不舍。</p><p class="ql-block"> 一中领导布置了婚礼现场,墙上挂满了彩带。校领导祝贺了我们,三叔代表家长也发表祝贺词。没有双方父母的陪同,也没有婚纱礼服,但婚礼的气氛简单又不失活泼,音乐老师为我们演唱了祝福的歌曲。四十年过去了,这位音乐老师也和我们一样来到泰安,至今在一个院子住着。这套程序是对单位的。但老家还得有个形式,于是又在老家举办了一场老式婚礼,由婆家送来催妆衣;一件红面蓝里的大棉袄,一条蓝棉裤,从家走不方便,因为家在槲林,离家近六十里路,为了方便,出嫁时在二婶家。一辆十二马力的拖拉机,实际上我是很想坐独轮车的,那年代经常看到独轮车上铺着棉被,由人推着,吱呦吱呦的。独轮车没有马达,坐着是很享受的,但推的人很辛苦。结婚后经常与丈夫开玩笑,我好想坐独轮车,你推着独轮车送我回娘家吧。结婚那天夜里还有一个陪嫁老人,是老邻居三奶奶,临走时,二婶在盘子里装满了一分,两分,五分的硬币,叫着我的乳名,让我抓钱,多多的抓,把福气抓到手。当初我想,这里是我的娘家,我不能抓走娘家的福气,于是我浅浅的抓了一小把。坐上拖拉机的时候是半夜,因为到婆家还有二十多里路,且有一半是山坡路,弯路多天又黑,头戴蒙头红,三奶奶不让掀开,因为这是忌讳,至于什么忌讳我也不懂,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过桥,过沟的都要告诉我,把手中的钱撒几枚。天没亮就到了婆家,三奶奶不让我下车,等到婆家人用椅子把我抬进去,就这样我出嫁了。</p><p class="ql-block"> 出嫁自己过日子,从此柴米油盐酱醋茶伴随到了至今。四十年从两口人过到今天的六口人,还是蛮有成就感的,虽然平淡,但却相互依靠,养育一个闺女,带大一个外孙,一个外孙女,深深的体会到累并快乐着的格言。四十年转瞬之间,我们有争吵,有和睦,但愿在余生的日子如蚌里的珍珠一样,在磨合中包浆。还能相伴到老。</p> <p class="ql-block">结婚纪念日恰逢五一,老公公与二弟弟媳也来在一起,留下这些和睦温馨的画面。许多年之后回头再看,何尝不是一种幸福。</p>